歷史圖志:《辛丑條約》圖文註解組圖,解密八國聯軍入侵前因後果


大家好,這裡是“歷史圖志”,下面分享的是《辛丑條約》圖文註解版的一組照片。《辛丑條約》是1901年慈禧太后攜帶光緒皇帝及親信臣從倉皇出逃西安,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9月7日,奕劻、李鴻章全權代表清政府,與英國、美國、日本、俄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匈、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這11個國家在北京正式簽訂的《辛丑各國和約》,簡稱《辛丑條約》。

條約簽定於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條約。真確文本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存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庫房。

協定的正式名稱為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Netherland, Russia, Spa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

中文名稱:中國與十一國關於賠償1900年動亂的最後協定。原文是以法文為準。在國際法上,因為中國不承認與各國有正式交戰,事件是出於義和團的暴亂。故此辛丑條約只屬於一個協定,而並非和平條約。

1900年1月,慈禧不顧西方外交人員的抗議,發佈維護義和團的詔令。直隸總督裕祿於是由本來剿滅義和團,轉變成扶助義和團。除了向團民發放餉銀外,裕祿還邀請義和團的首領大師兄曹福田到天津開壇聚眾。於是山東的拳民湧入直隸。由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壇請神、燒教堂、殺洋人、殺清軍、併到處毀壞鐵路及電線杆等洋物。


5月27日三萬拳民佔領涿州。6月6日,慈禧派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剛毅和順天府尹趙舒翹到涿州調查。義和團首領李來中向剛毅等表示義和團只反洋人,不反朝廷。結果剛毅回京後,向慈禧報告“拳民忠貞,神術可用”。朝中莊親王載勳、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亦主撫義和團,向洋人開戰。

6月10日,慈禧委派端郡王載漪出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義和團拳民於同時開始大舉入京。最多時北京的拳民超過十萬。是日起,北京東交民巷外國使館區對外通訊斷絕。

6月11日,日本駐華使館書記杉山彬在永定門內被剛調入京的董福祥甘軍所殺 ,被開腹剖心。駐天津的各國領使組織二千人的聯軍,由英國的海軍司令西摩爾帶領,乘火車增援北京十一國公使館。因為鐵路被拳民破壞,西摩爾受阻於天津城外的楊村、廊坊一帶,與清兵及義和團展開戰鬥不利,退回城中,致使第一次試圖解除清兵和義和拳民對公使館的圍困失敗。


6月13日,義和團進入內城,當天燒燬孝順衚衕亞斯立堂、雙旗竿倫敦會、八面槽天主教東堂、燈市口公理會、東四五條西口的美國福音堂、交道口二條長老會、鼓樓西鴉兒衚衕長老會、西直門內天主教西堂、西四羊肉衚衕基督教堂、石駙馬橋安立甘會、宣武門內天主教南堂共11所教堂。有3200名天主教徒逃入天主教北堂,2000多名基督教徒逃入東交民巷的使館區。

6月15日,軍機處曾一度傳旨,令在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及山東巡撫袁世凱速入京。

6月16日,義和團燒燬前門老德記西藥房,而附近約千家商鋪受波及而被燒成廢墟,正陽門樓、北京24家鑄銀廠也遭燒燬。拳民同時四處破壞教堂攻擊教民,莊王府前大院被當成集體大屠殺的刑場。除了屠殺教民外,義和團更濫殺無辜,誣指許多市民(包括許多婦女小童)為白蓮教而燒死戮死。

6月17日聯軍攻佔大沽口炮臺。慈禧收到此消息的同時,得到虛假情報,以為外國的要求她歸政於光緒。慈禧態度作出一百八十度轉變,轉為支持義和團及向洋人開戰。命剛毅、載漪、載勳、載濂、載瀾統領義和團,任載勳為步軍統領九門提督。

6月20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代表各國前去總理衙門要求保護,途中被清兵伏擊;釀成戰爭的導火線。

6月21日,按照慈禧太后的旨意,清政府以光緒皇帝的名義,向“彼等”同時“宣戰”。實際上皇室只曾向清室臣下達一份譴責洋人和表達決心的詔書,而該詔書未曾按現代外交慣例,交予外國使節。即清朝政府向十一國宣戰。

清廷向各國宣戰的同時,也懸賞捕殺洋人,規定“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義和團及朝廷軍隊圍攻各國在北京的使館。使館區內被圍人數約3,000人,當中約2000為尋求保護之華人;400人為外國男性平民,147名婦女及76名小童。另有士兵、水兵及陸戰隊共409人,武裝有3挺機槍及四門小口徑火炮。各國在準備以武力解救使館的同時,各使館築起防禦工事,由英國公使竇納樂負責指揮抵抗。


6月25日,在載漪、載勳、載濂、載瀅四兄弟的率領率下,義和團一行六十多人直奔瀛臺欲弒光緒,被慈禧太后阻止而未果。

事件最終演變為國際軍事衝突,在事件平息之前,約有45,000名來自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俄國的八國聯軍以及反抗拳亂的中國軍隊與義和團拳民對戰。7月至8月進軍北京的聯軍指揮官是俄國人General Linevitch 。

7月14日,聯軍佔領了天津;直隸總督裕祿兵敗後自殺。7月28日,主和的大臣許景澄及袁昶被清廷處死。

8月4日,聯軍向北京進逼,沿途並沒有遇到真正有力的抵抗。當時沿途的清兵和義和拳民估計有15萬之多,而聯軍總數開始時僅3萬多人。時值8月,氣候炎熱而潮溼,加上沿途濃密的玉米地形成天然屏障,為進軍增添了種種困難。8月11日,清廷處死主和的大臣聯元、立山及徐用儀。

8月14日凌晨,聯軍佔領北京城外,經兩天的激戰,到8月15日逐步攻佔了北京各城門,隨即與清軍在京城各處展開巷戰。8月16日晚,八國聯軍已基本佔領北京全城。慈禧及皇室在北京陷落之後立即倉皇離開,逃到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