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的14字詩,蘇軾妙解,成為史上最強迴文詩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說到秦觀,或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鵲橋仙》,讀來蕩氣迴腸,感人肺腑,七夕節不知說出了多少情人的心聲。這也是秦觀的經典之作。

秦觀的14字詩,蘇軾妙解,成為史上最強迴文詩

秦觀,又稱秦少游,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他不僅在詩文方面才華出眾,關於他的故事和傳說也甚是精彩,尤其是關於其妻是蘇軾之妹蘇小妹一說,在民間傳說中是極為出名的。雖然經後人考證蘇小妹為虛構人物,但也可看出他與蘇軾的關係很是微妙。

秦觀的14字詩,蘇軾妙解,成為史上最強迴文詩

據說某一回蘇軾去秦少游家拜訪,恰逢秦少游出門遊玩,秦少游聽到消息後馬上寫下了十四個字寄給了蘇軾:

賞花歸去馬如飛酒力微醒時已暮

在場眾人看到信後都很迷惑,不得其解,不知道秦少游到底想表達什麼。只有蘇軾哈哈一笑,解出了其精妙:

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意思大致是:

賞花回來的時候,不勝酒力而微醉的我任由著馬馳騁飛奔。等到酒醒的時候,已是暮色黃昏,正好可以邊騎馬邊賞花回家。

秦觀的14字詩,蘇軾妙解,成為史上最強迴文詩

聽了蘇軾的解讀,這時眾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一首迴文詩啊,將這14字拆開,每一個字使用兩次便構成了這一首別出心裁的詩。短短14字暗藏如此玄機,絕妙!

迴文詩,其實是古典詩歌中一種獨特的體裁,迴環往復,正讀倒讀都能成句,且讀來綿延無盡,給人一種蕩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

秦觀的14字詩,蘇軾妙解,成為史上最強迴文詩

它的形式也很多樣,有"通體迴文"(即整首詩倒讀另成一首新詩),"就句迴文"(即每句詩中前後半句互為迴文),"雙句迴文"(即下一句是上一句的倒讀),"本篇迴文"(即一首詩中後半篇是前半篇的倒讀)、"環復回文"(即先連續至尾,結尾再連續到開頭)等。

迴文詩相對比較小眾且有一定難度,多數文人喜愛吟風弄月卻不喜歡挖心思琢磨迴文,但也有不少佳作,比如我們所熟悉的白居易、王安石、蘇軾等人就熱衷於這樣的腦回路開發。

秦觀的14字詩,蘇軾妙解,成為史上最強迴文詩

文學史上第一個做迴文詩的說法不一,但因《璇璣圖》而完備是古今文人公認的事實。而說到迴文詩,秦觀的《賞花》是不得不提的,讀此詩彷彿感受到秦觀的暢然與灑脫,這樣的心情甚是暢快,不禁讓人想起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句,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秦觀的14字詩,蘇軾妙解,成為史上最強迴文詩

最後再考考大家,上面我們說了迴文詩的各種形式,你覺得秦觀的這首詩應屬於哪一種呢?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