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西山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臘。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中多銅。有鳥焉,其名曰渠,其狀如山雞,黑身赤足,可以已已月暴。

【譯文:西山第一座大山脈名叫華山。華山東頭的山叫錢來山。山上長的多半是松樹,山下有很多洗石。有一種野獸,身形像羊,長著馬尾巴,名叫羬羊,它的油脂可以治皮膚皴裂。往西四十五里有座松果山。有條濩水流出,向北注入渭河,水中有很多銅。有一種名叫渠的鳥,身形像山雞,黑色的身體,紅色的爪子。這種鳥可以用來治皮膚皴裂。】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鳥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又西八十里,曰小華之山,其木多荊杞,其獸多牛,其陰多磬石,其陽多琈之玉。鳥多赤,可以御火。其草有萆荔,狀如烏韭,而生於石上,亦緣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譯文:再往西六十里,有座太華山。四四方方的山峰險峻陡峭,像被神工鬼斧削成這個樣子的。山高五千丈,寬廣約十里。鳥獸無法在山上居住。有一種蛇,名叫肥,長著六隻腳爪和四隻翅膀。一旦出現這種蛇,那天下將會遭受嚴重旱災。再往西行八十里就是小華山。山上長的樹木主要是荊棘和枸杞。有野獸出沒,但大半是牛。山北有很多可以製作成樂器的磬石,山南有豐富的王雩玉。在這山上,鳥類多半是錦雞,這種錦雞能滅火。有一種草,名叫薜荔,形狀像黑韭草,生在石頭縫裡,有赤紅色的韭草就攀緣樹木生長。誰要是吃了這種草,就不會患心絞痛,有這種病的人,一吃就好。】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陽多銅,其陰多鐵。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莖,其實如棗,可以已聾。其草多條,其狀如葵,如嬰兒舌,而赤華黃實,食之使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渭。其獸多蔥聾,其狀如羊而赤鬣。其鳥多民鳥,其狀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譯文:再往西八十里有座符禺山。山的南坡多有豐富的銅礦,山的北坡也蘊藏著鐵礦。山上有一種樹木叫文莖。這種樹的果實很像棗子,可以用來醫治耳聾。山上長的草是一條一條的草,形狀像山葵,像嬰兒的舌頭,開出紅色的花,結的果實是黃色的,吃了這種草不再使人感到人生的困惑。符禺水淵源於此,它向北流入渭河。山上生長的野獸主要是一種名叫蔥聾的東西。它的身形似羊,但長著一把紅色的鬍鬚。山上生長的鳥類主要是民鳥。這種鳥的形狀像翠鳥,但嘴殼是紅色的。它嘴裡噴出的一種液體可以滅火。】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蔥聾

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楠,其草多條,其狀如韭,而白華黑實,食之已疥。其陽多琈之玉,其陰多銅。灌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禺水,其中有流赭,以塗牛馬無病。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有草焉,名曰薰草,麻葉而方莖,赤華而黑實,臭如蘼蕪,佩之可以已癘。

【譯文:再往西六十里有座石脆山。山上生長著棕樹和楠樹。山上長的是條草,形狀像韭,開白花,結黑果。吃了這種草可以醫治疥瘡。山的南坡有名為王雩琈的玉石,山的北坡有豐富的銅。有條灌水向北流入禺水。灌水底有一種赭紅色的土,用這種土塗牛馬,牛馬不會生病。再往西一百二十里有座浮山。山上長的樹是盼樹,葉形似枳樹的葉,沒有刺。樹幹裡寄生著很多小蟲。有一種草,名叫薰草,葉形像麻葉,草莖四四方方,開紅花結黑果。這種草散發出一種香氣,佩帶在身上,可以防治疾疫。】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民鳥

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上多棫橿,其下多箭竹,其陰多赤銅,其陽多嬰垣之玉。有獸焉,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其名曰囂。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曰橐,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

【譯文:再往西七十里有座羭次山。有條叫漆水的溪流,向北注入渭水。山上長的樹多半是白桵和橿樹,山下長有許多箭竹。山北有豐富的赤銅,山南有很多可製成頸飾的玉石。山上有一種野獸,身形像禺,長著很長的手臂,擅長投擲,獸名叫囂。有一種鳥,形狀如梟,臉似人面,只有一隻腳。鳥名叫橐。它冬出夏伏。人要是吃了這種鳥肉,就不會害怕打雷。】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又西百八十里,曰大時之山,上多榖柞,下多杻橿,陰多銀,陽多白玉。涔水出焉,北流注於渭。清水出焉,南流注於漢水。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沔;囂水出焉,北流注於湯水。其上多桃枝、鉤端,獸多犀、兕、熊、羆,鳥多白翰、赤。有草焉,其葉如蕙,其本⑩如桔梗,黑華而不實,名曰蓇蓉,食之使人無子。

【譯文:再往西一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大時山。這座山的山頂主要是構樹和柞樹,山腳主要是杻樹和橿樹。山的北坡蘊藏有豐富的銀礦,山的南坡蘊藏有豐富的白色玉石。有條涔水流出,朝北流入渭河;還有條叫清水的則向南流入漢江。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嶓冢山。漢水就是從這座山裡流出的,向東南流入沔水。囂水也發源於這座山,向北流入湯水。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桃枝竹和鉤端竹,野獸主要有犀、兕、熊、羆之類,鳥主要有白雉和錦雞。山上還生長著一種形狀像蕙草葉的草,根的形狀像桔梗,開著黑色的花,不結果實。這種草名叫蓇蓉。如果吃了這種草,會喪失生育能力。】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上多棕楠,下多菅蕙。有獸焉,其狀如狗,名曰谿邊,席其皮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鶉,黑文而赤翁,名曰櫟,食之已痔。有草焉,其狀如葵,其臭如蘼蕪,名曰杜衡,可以走馬,食之已癭。

【譯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天帝山。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棕樹和楠樹,山下主要生長著菅草和蕙草。山上有一種野獸,身形像狗,名叫谿邊。如果將這種野獸的皮製成墊席鋪在身下,可以不染蠱毒。山上常有一種鳥出沒,形狀像鶉鳥,羽毛有黑色的花紋,頸項上的毛是紅色的。這種鳥名叫櫟,若吃了這種鳥的肉,可以治療痔瘡。山上有一種草,形狀像山葵草,散發出一種像蘼蕪草那樣的香氣。這種草名叫杜衡。用這種草製成飼料餵給馬吃,可以使馬健跑。人吃了這種草,可以治好頸瘤病。】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谿邊

又西二百里,曰翠山,其上多棕楠,其下多箭竹,其陽多黃金、玉,其陰多旄牛、麢、麝;其鳥多畾鳥,其狀如鵲,赤黑而兩首四足,可以御火。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是鐓於西海,無草木,多玉。悽水出焉,西流注於海,其中多采石、黃金,多丹粟。

【譯文: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翠山。山上生長有棕樹和楠樹,山下長著很多箭竹。山南有豐富的黃金和玉石,山北有很多犛牛、羚羊和麝。山上的鳥主要是鸓鳥,這種鳥形似喜鵲,羽毛的顏色有紅有黑,長著兩個頭、四隻腳,要是飼養它可以用來防止火災。再往西二百五十里有座山。山臨西海,山上無寸草,遍地玉石。悽水從這山澗流出後,便向西流入西海。悽水中有很多彩色的石頭和黃金,還有很多的細丹砂。】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鸓鳥

凡西經之首,自錢來之山至於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華山冢也,其祠之禮:太牢。羭山神也,祠之用燭,齋百日以百犧,瘞用百瑜,湯其酒百樽,嬰以百珪百璧。其餘十七山之屬,皆毛牷用一羊祠之。燭者,百草之未灰,白席採等純之。西次二經之首,曰鈐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譯文:大凡西山第一列山系,自錢來山至山,綿延二千九百五十七里。祭祀華山山神,要行大社禮。人們祭祀這尊山神時,用牛、羊、豬三種牲畜祭祀。而祭祀羭次山,則要行最隆重的大社禮。人們祭祀這尊山神時,用火燭將廟堂照得通亮,將一百頭牲畜齋祭一百天,並與一百塊美玉一起埋葬。同時還要擺列一百杯燙熱的酒,酒杯上要系一百塊珪玉、一百塊璧玉。其餘十七座山祭祀的禮儀都是這樣的:用一隻純色的羊祭祀山神,照明用的火燭是未燃盡的百草灰,鋪在地上的席是白色的,並用五種顏色鑲了邊。《西次二經》所記載的西部第二列山脈的第一座山叫鈐山。山上蘊藏有豐富的銅,山下有很多玉石,並長滿杻樹和橿樹。】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陽多金,其陰多鐵。浴水出焉,東流注於河,其中多藻玉,多白蛇。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數歷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銀,其木多杻橿,其鳥多鸚鵡。楚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渭,其中多白珠。

【譯文: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泰冒山。山南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山北蘊藏有豐富的鐵。浴水發源於這座山,它向東流入黃河。浴水中有很多藻玉,還有很多白蛇。再往西一百七十里有座數歷山,山上蘊藏著豐富的黃金,山下蘊藏有豐富的銀。山上的樹主要是杻樹和檀樹,鳥類主要是鸚鵡。楚水就從這山澗流出,向南流入渭水。楚水中有很多白珠。】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又西百五十里高山,其上多銀,其下多青碧、雄黃,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涇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渭,其中多磬石、青碧。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陽多赤銅,其陰多石涅,其獸多虎、豹、犀、兕。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譯文:再往西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高山。山上有豐富的銀,山下有很多青玉和雄黃。生長的樹主要是棕樹,草叢中長滿萹竹。涇水從這山澗流出後便向東流入渭河。涇水中有很多磬石和青玉,可作樂器。向西南三百里是女床山,山的南面有很多赤銅,北面有很多石墨。山中的獸多為虎、豹和犀牛。山中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長尾的野雞,身上有五彩的斑紋,名字叫鸞鳥,只要它一出現,天下就會太平安寧。】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鸞鳥

又西二百里,日龍首之山,其陽多黃金,其陰多鐵。苕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涇水,其中多美玉。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譯文: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叫龍首山。山的南坡蘊藏有很多黃金,北坡有豐富的鐵礦。苕水就從這山澗流出後便向東南流入涇水。水中有很多美玉。再往西四百里,有座山叫小次山。山上有很多白玉,山下蘊藏豐富的赤銅。這裡有一種野獸,身形像猿,白頭紅腳,名叫朱厭。這種野獸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戰爭。】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朱厭

又西三百里,曰大次之山,其陽多堊,其陰多碧,其獸多牛、羚羊。又西四百里,曰薰吳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皇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其中多丹粟。

【譯文:再向西三百里是大次山,山的南面有很多可用於塗飾的有色土,北面有很多青綠色的玉石,山中的獸多為牛和羚羊。再向西四百里是薰吳山,山中不長草木,有很多金和玉。再往西五百里有座皇人山。山上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山下有很多青色的雄黃石。皇水從這山澗流出後再向西流入赤水。皇水中有很多細丹砂。】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雄黃石

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蕙棠。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萊山,其木多檀楮,其鳥多羅羅,是食人。凡西次二經之首,自鈐山至於萊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馬身。其七神皆人面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為飛獸之神。其祠之:毛用少牢,白菅為席。其十輩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雞,鈐而不糈,毛採。

【譯文: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中皇山。山上有很多黃金,山下長滿蕙草和棠樹。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萊山。山上生長的樹主要是檀香樹和楮樹。山上還有很多羅羅鳥。這種鳥還會吃人。縱觀西山第二列山系,從鈐山到萊山,綿延四千一百四十里。其中有十座山的山神都長著人的面孔和馬的身形。另外七座山的山神,都長著人的面孔和牛的身形,這七個山神都長著四隻腿,只有一隻臂膀,行走時拄著柺杖,自稱“飛獸之神”。祭祀他們時,供品用豬和羊,擺設供品用的墊席用白茅草製成。祭這十個山神時,只用一隻生公雞,禱告時也不用精米,毛物的顏色是雜色。】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山神

西次三經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澤,西望帝之搏獸之丘,東望蟲焉淵。有木焉,員葉而白柎,赤華而黑理,其實如枳,食之宜子孫。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舉父。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西山第三列山系的最東端的山,名叫崇吾山。此山位於黃河南岸,向北可以遠眺冢遂山,朝南可以遠眺之澤,朝西可遠眺帝之搏獸丘,朝東可以遠眺蟲焉淵。山上生長有一種樹木,葉子是圓的,花萼是白色的,花朵是紅色的,木紋是黑色的,結的果實就像枳。人吃了這種果實,有利於繁衍子孫。這座山上有一種野獸,身形似禺,但臂膀上有花紋,尾巴似豹尾,擅長投擲,名叫舉父。山上有一種鳥,形狀似鳧,但只長有一隻翅膀和一隻眼睛。這種鳥因只有一隻翅膀而無法獨自飛翔,必定結對比翼齊飛。這種鳥叫蠻蠻,只要它出現,天下便要洪水氾濫。】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舉父

西北三百里,曰長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於泑水,無草木,多青雄黃。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觀水出焉,西流注於流沙。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

【譯文:西北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長沙山。泚水從這兒流出山澗後便向北流入泑水。山上不生寸草,地下有豐富的青色雄黃石。再往西一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泰器山。觀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西流入流沙。觀水中有很多文鰩魚。這種魚形似鯉魚,身形是魚,但長著一對鳥翅,身上有黑色的花紋,頭是白色的,嘴是紅色的,常常從西海遊向東海,夜裡常躍出水面在空中滑翔。這種鳥還不時發出如鸞雞一樣的鳴叫聲。這種魚的肉味酸中帶甜,吃了可以醫治瘋病。什麼時候這種魚出現在人面前,那就預示著天下將要豐收。】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時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泑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黃,多藏琅玕、黃金、玉,其陽多丹粟,其陰多采黃金、銀。實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於四海,其音如榴。南望崑崙,其光熊熊,其氣魂魂;西望大澤,后稷所潛也。其中多玉,其陰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諸,槐鬼離侖居之,鷹鸇之所宅也。東望恆山四成,有窮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狀如牛而八足二首,馬尾,其音如勃皇,見則其邑有兵。

【譯文:泰器山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槐江山。丘時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便向北流入水。丘時水中有很多螺母。槐江山上有很多青色的雄黃石,還有很多質地優等的琅玕石、黃金和玉石。這座山的南坡有很多細丹砂,山的北坡有很多光澤純正的黃金和銀。這裡就是黃帝的玄圃。這個圃由一位名叫英招的神看管。英招神身形似馬,臉是人的面孔,周身都是虎斑,還長著一對鳥的翅膀。英招神經常邀遊四海。英招神的鳴叫聲像榴一樣。站在槐江山巔,往南可遠眺崑崙山,那裡雲蒸霞蔚,仙氣繚繞;往西可遠眺大澤,那裡有後稷葬身的地方;大澤中有很多玉石,大澤的北邊有很多榣樹和若樹,它們相互纏繞在一起;往北可以眺望諸滷比山,槐鬼離侖就住在這座山上,晨風鳥的老巢也就在這座山上;往東遠眺恆山,可明顯看見恆山有四重,有窮鬼就住在這座山上,他們分別住在不同的山窪中。槐江山上還有一個湖,名叫瑤池,湖水清澈盪漾。有天神在這裡守護,它身形似牛,但長著八條腿、兩個腦袋和馬的尾巴。天神的吼叫聲像勃皇。天神出現在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將有刀光之災了。】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犬吠,見則其國大穰。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勝遇,是食魚,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譯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玉山。玉山是西王母的住處。西王母身形是人,豹尾、虎牙,不時發出長嘯,披散著頭髮,佩帶著玉勝。她主管天下的災禍、五刑殘殺等事。玉山上有一種獸,身形似犬,豹皮花斑,頭長一對牛角,名叫狡。它的吼叫聲似狗叫。這種獸出現在哪裡,就預示著哪個國家將豐收。玉山上有一種鳥,形狀似長尾雉,但周身鳥毛是紅色的。這種鳥名叫勝遇。勝遇以吃魚為生。它的鳴叫聲像鹿鳴。它出現在哪裡,哪個國家將有嚴重洪水出現。】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勝遇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軒轅之丘,無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於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黃。又西三百里,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萬物無不有焉。又西二百里,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獸皆文尾,其鳥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實惟員神磈氏之宮。是神也,主司反景。

【譯文:玉山再往西四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軒轅丘。山丘沒有寸草。洵水從這山澗向南流入黑水。水中有很多丹砂和青色的雄黃石。再往西三百里有座積石山。山下有個石門,河水從這個石門裡冒出來後就向西流去。山上什麼都有,無法統計。再向西二百里有座長留山。神話中講的白帝少昊就住在這座山上。山上的野獸都長有五光十色的尾巴,鳥類都有五顏六色的腦袋。這裡還有很多帶有花紋的玉石。這座山實際上就是員神磈氏的宮殿。這個員神是主管日落時向東方反照晚霞之事的神。】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無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如猙。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

【譯文:再向西二百八十里是章莪山,山中不長草木,有很多美玉和青綠色的玉石。山上的東西顯得很怪異。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紅色的豹,長著五條尾巴,一隻角,叫聲像敲擊石頭,它的名字叫猙。山中有一種鳥,形狀像鶴,只有一隻腳,青色的羽毛上有紅色的斑紋,長著白色的嘴,名字叫畢方,它的鳴叫聲就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它在哪個地方出現,哪個地方就會出現大片的野火。】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又西三百里,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蕃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又西二百里,曰符惕之山,其上多棕楠,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風雲之所出也。

【再往西三百里有座陰山。濁浴水從這座山澗流出後便向南流入蕃澤。濁浴水中有許多顏色豔麗的貝類。山上有種獸,身形像野貓,但腦袋是白色的,名叫天狗。天狗的叫聲像榴榴。這種野獸可用來抵抗兇惡的敵人。再往西二百里有座符惕山。山上生長很多的棕樹和楠樹,山下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神江疑就住在這山上。山中經常下怪雨,這裡是風雲聚集的地方。】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天狗

又西一百九十里,曰山,其上多玉而無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鐘磬。其下多積蛇。帝江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

【再向西一百九十里是山,山上有很多玉,沒有石頭。名叫耆童的神居住在這座山上,他發出的聲音像敲擊鐘磬一樣。山下有很多堆積在一起的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天山。天山上有很多金礦和玉石,還有很多青色的雄黃石。英水就發源於這座山,出山後便向西南流去,匯入湯谷。天山上有一位神,遠看身形似黃色的皮囊,近看皮膚紅如火,長有六隻腳和四隻翅膀,遠遠看去,他是那樣混混沌沌,看不清楚他有無眼睛。這個人精通歌舞,實際上他也就是帝江。】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帝江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嬰短之玉,其陽多瑾瑜之玉,其陰多青雄黃。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員,神紅光之所司也。西水行百里,至於翼望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百聲,是可以御兇,服之已癉。有鳥焉,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奇鳥,服之使人不厭,又可以御兇。

【再往西二百九十里有座泑山。神蓐收就住在這山上。山上有很多嬰短玉,南坡多有瑾瑜玉,北坡多有青色的雄黃石。這座山上能看到日落。這裡是氣象渾圓,是紅光神的轄區。往西約有百里水路就可以抵達翼望山。這座山很荒涼,寸草不生,倒是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翼望山上有一種獸,身形似野貓,長有一隻眼睛和三條尾巴。這種獸名叫讙。它能模仿百物叫聲,這種獸可用來抵禦兇災,吃了它的肉還可以醫好黃疸病。翼望山上還有一種鳥,形狀似烏,但長有三隻腦袋和六條尾巴,常常發出笑聲。這種鳥名叫奇鳥奈鳥。吃了它的肉可以醫治好夢魘症,使人能睡安穩覺。這種鳥也可用來抵禦風災。】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凡西次三經之首,崇吾之山至於翼望之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狀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禮,用一吉玉瘞,糈用稷米。西次四經之首,曰陰山,上多榖,無石,其草多茆蕃。陰水出焉,西流注於洛。

【縱觀西山第三列山脈,從崇吾山至翼望山,綿延六千七百四十四里。這些山的山神身形都似羊,但都長著人的面孔。祭祀這些山神時,將一塊吉玉埋在地下,用粟米作為精米。西山第四列山脈最東南端有座陰山。山坡上有很多構樹,但沒有石頭。陰山上生長的主要是茅草和青蕃草。陰水發源於此,它從山澗流出後向西流入洛河。】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北百七十里,曰申山,其上多榖柞,其下多杻橿,其陽多金玉。區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北二百里,曰鳥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楮,其陰多鐵,其陽多玉。辱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上無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獸多白鹿。其鳥多當扈,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湯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譯文:再往北一百七十里有座山,名叫申山。申山的山頂生長著構樹和柞樹,山腳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杻樹和橿樹。申山的南坡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區水源於此山,從山澗流出後便往東流入黃河。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鳥山。山頂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桑樹,山下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楮樹。山的北坡蘊藏有豐富的鐵礦,山的南坡有很多的玉石。辱水從這座山流出後便向東流入黃河。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有座山叫上申山。山上寸草不生,多硌石,山下長有很多榛樹和楛樹。山林中出沒的野獸主要是白鹿。鳥類主要是當扈鳥。當扈鳥的形狀像野雞,它能靠自己兩頰下的鬚髯飛翔。有目眩症的人吃了這種鳥肉可以痊癒。湯水從上申山流出後向東流入黃河。】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扈鳥

又北百八十里,曰諸次之山,諸次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是山也,多木無草,鳥獸莫居,是多眾蛇。西二百五十里,曰白於之山,上多松柏,下多櫟檀,其獸多牛、羬羊,其鳥多鴞。洛水出於其陽,而東流注於渭;夾水出於其陰,東流注於生水。

【譯文: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有座諸次山。諸次水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東流入黃河。山上長有很多樹木,這裡沒有草,也沒有鳥獸出沒,只是有為數眾多的蛇。再往西二百五十里有座白于山。山頂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松柏,山下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櫟樹和檀樹。這座山上的動物主要是牛、羬羊,鳥類主要是鴞鳥。洛水源於這座山的南坡,流出山澗後便向東流入渭河。夾水發源於這座山的北坡,流出山澗後便向東流入生水。】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鴞鳥

西北三百里,曰申首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申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白玉。又西五十五里,曰涇谷之山。涇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渭,是多白金、白玉。又西二百里,至剛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中多蠻蠻,其狀鼠身而鱉首,其音如犬吠。

【再往西北三百里有座申首山。山上不生寸草,無論冬季還是夏季都飄著大雪。申水從山巔上流了下來,流到山下後又潛入地下。山上有很多白玉。再往西五十五里有座涇谷山。涇水從這涇谷山流出後便向東南流入渭河。山上有很多白金和白玉。再往西二百里就是剛山尾端。洛水發源於此,並向北流入黃河。山上有很多蠻蠻,這種叫蠻蠻的野獸身形似鼠,長著一個像鱉的腦袋,還不時發出如狗吠的叫聲。】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蠻蠻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鳥獸盡白。涴水出焉,而北注於陵羊之澤。是多冉遺之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兇。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雄黃、白玉及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駁,是食虎豹,可以御兵。有木焉,其狀如棠而員葉赤實,實大如木瓜,名曰櫰木,食之多力。

【譯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叫英鞮山。山頂上生長很多漆樹,山腳下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山中的鳥獸都是白色的。涴水從這座山流出後向北流入陵羊澤。涴水中有許多冉遺魚,這種魚身似魚,但頭似蛇,而且還長有六隻腳,眼睛的形狀如同馬耳朵。吃了這種魚的人可以使人不患夢魘症,還可以防止兇災。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中曲山。山的南坡有很多碧玉,山的北坡有很多雄黃石、白玉及金礦。山上有一種野獸,身形似馬,全身白色,尾巴黑色,長著獨角,牙似虎牙,爪似虎爪,吼叫聲如擊鼓聲。這種野獸名叫駁,以吃虎豹為生,可以抵禦兵災。這裡還生長有一種樹木,形狀似棠樹,但樹葉是圓的,結的果實是紅色的,果實大小恰似木瓜。這種樹叫櫰樹。人吃了樹上的果實會力氣過人。】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邦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狗獆,是食人。濛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其中多黃貝、蠃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凡西次四經自陰山以下,至於崦嵫之山,三千六百八十里。其神祠禮,皆用一白雞祈,糈以稻米,白菅為席。右西經之山,一萬七千五百一十七里。

【再向西二百六十里是邦山。山上有一種獸,形狀像牛,身上的毛像刺蝟身上的刺一樣,名字叫“窮奇”。它的叫聲像狗在嗥叫,會吃人。濛水發源於邦山,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黃色的貝和蠃魚,蠃魚長著魚的身子,鳥的翅膀,叫聲像鴛鴦。它在哪個地方出現,哪個地方就會發大水。縱觀西山第四列山系,東南自陰山,西北至崦嵫山,綿延三千六百八十里。祭這些山的山神時,都要用一隻白色的雞作為祭品祈禱,祭祀的精米用稻米,放置在用白菅編織成的席墊上。上面所述西山經,長達一萬七千五百一十七里。】

《山海經》第二篇——西山經

窮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