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精美故事100篇之(9)——《女婿与岳父的阴谋战 》

原无/文

(公元前697)

春秋早期郑国有一个大臣叫祭仲,在郑国甚至诸侯各国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年轻时他曾是郑庄公的得力干将。久在朝中磨练,到庄公去世时,他已成了郑国最有实力的大夫。

郑庄公去世后,太子忽按郑庄公的遗嘱合法继位成为郑昭公。但是邻国宋国一直希望另一位庶公子(没有资格继承君位的公子)突当国君。公子突是宋国国君的外甥,他妈妈为此不少做宋国国君的工作。宋国不甘心接受失败的局面,决定对郑国的内政进行干涉。春秋时的很多事端就是这样生出来的。宋国几度盘算后,决定从郑国资深权臣祭足身上做文章。他们设计将他引诱到宋国,然后劫持了他。他不得不按照宋国的要求拥立公子突做国君,于是郑国国君瞬间变成了郑厉公。可怜的郑昭公一觉醒来发现国家已经完成了一场政变,自己成了光杆司令,于是匆匆忙忙只身逃到了卫国。

郑厉公即位后,功高盖世的祭足更是权倾一时,郑国的实权差不多都掌管在他手上。什么事都要看大夫的脸色,郑厉公感觉十分不爽。天长日久,心中的不满渐渐增浓,无意间这样的情绪就在大夫雍纠面前流露出来。

雍纠是谁?祭仲的女婿。从那时的亲疏行为上看,雍纠会把这事告诉给祭仲,和岳父站到同一个战壕共同对付国君。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有更大的欲望。或许是在祭足的影响下他也野心勃勃。在雍纠的眼里,国君是国家的一把手,比岳父更重要。他想在厉公面前立大功,把岳父踢开自己做权臣,于是想出了干掉岳父的阴谋。郑厉公听到他的表白后不胜欣喜,告诫他要小心行事。

他是怎么小心的呢?他回家就把这个计划透露给了夫人。突如其来的生死大事让女人一下子蒙了。在阴谋斗争面前、在爱情与亲情面前、在老公和老爹面前她十分纠结,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情急之下,她回到娘家向老娘请教:“父亲和丈夫哪个更亲,谁更重要?”她娘回答道:“父亲没得选择,只有一个,而很多男人都可以做你丈夫。”她娘的话起了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她终于选择了亲情,放弃了爱情。她把丈夫的计划告诉给了母亲。老娘听后大惊失色,立刻把这个阴谋告诉给了祭仲。老道的祭仲将计就计,第二天为女婿安排了一场酒宴。酒喝到正热闹时,祭仲唤出刀斧手,倾刻间雍纠成了刀下鬼。郑厉公知道消息后,又将白白送命的雍纠大骂一顿。感觉到自己已经没法再呆下去,急急逃到蔡国去了。他一逃跑,祭仲立刻把郑昭公请了回来,郑昭公不计前嫌,老庄家又坐上了郑国鼎位。

春秋精美故事100篇之(9)——《女婿与岳父的阴谋战  》

孟云飞书法《父一而已》

①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选自《左传•桓公十五年》)

②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於市。厉公无柰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选自《史记•郑世家》)

原无,本名吴志民。远祖籍贯春秋虞国,可怜的国君因为贪点小财,把江山就拱手交给了晋国。此后便成了晋地山西的子民。据说在明代,祖先从大槐树下迁移到河南上蔡,从此成了蔡民。1995年硕士毕业,落蹄中原某市,倒进媒体,成为躬耕的”卧槽马‘’,一晃二十余年,即将骈死于槽枥之间。曾以吴工平之名连缀一本《非礼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