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德國被禁止製造重機槍,最後造出了性能更好的MG42機槍!


一戰後德國被禁止製造重機槍,最後造出了性能更好的MG42機槍!


上一篇文章講到了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使用馬克沁重機槍給協約國軍隊造成了重大傷亡,德國戰敗後簽訂的《凡爾賽和約》中規定德國不能在製造馬克沁重機槍了。後來德國在一戰之後經濟上迅速崛起,而想要實現軍事上的崛起還是離不開各種先進武器。可此時的德國已經不能製造馬克沁這樣的重機槍了,於是只能轉變角度製造了一款介於輕機槍和重機槍之間的武器:MG-34通用機槍,後來在MG-34通用機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MG-42機槍又在無意間成了二戰時期性能最好的機槍,MG-42機槍的相關改進型號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國家在使用。


一戰後德國被禁止製造重機槍,最後造出了性能更好的MG42機槍!


MG-34通用機槍是德國毛瑟公司在1934年設計出來的一款口徑為7.92毫米的機槍,該槍全重12.1千克、射速800到1500發每分鐘(後期改進型號射速達到1500發/分鐘)、冷卻方式為氣冷、有效射程1000米,供彈時可使用50發或200發彈鏈以及75發彈鼓供彈。之前馬克沁重機槍射速雖然快高達600發每分鐘,但存在重量過大不便攜帶和移動且需要水進行冷卻的缺點。MG-34機槍的出現則對這些缺點進行了改善,這等於是協約國倒逼著德國研製出了性能比馬克沁重機槍更先進的機槍。

MG-34機槍是輕重結合的機槍,當輕機槍使用時裝上腳架即可,如果將其裝在高射三腳架上就變成了一款重機槍。由於MG-34機槍綜合性能優異且具備很高的通用性,MG-34機槍及其衍生型號不僅大量裝備德國陸軍,還裝到了坦克上面做同軸機槍,就連空軍戰機上面也攜帶了MG-34機槍用來進行空戰,其中最有名的衍生型號是MG-42機槍。


一戰後德國被禁止製造重機槍,最後造出了性能更好的MG42機槍!


MG-42機槍採用了最新的金屬衝壓製造工藝,在繼承MG-34機槍射速高優點的同時比MG-34機槍結構簡單、耗材少且節省工時,更加適合大規模生產故障率還低。MG-42機槍全重11.05千克,1200發/分鐘的射速讓盟軍裝備的機槍望塵莫及,為了節省彈藥和防止槍管過熱德軍的射手一般會採用點射,德軍經驗豐富的射手命中精度非常高。

MG-42機槍在二戰期間共製造了至少70萬挺,火力強悍的MG-42機槍經常壓得盟軍士兵抬不起頭來,同樣給盟軍造成了重大傷亡,搞得很多盟軍士兵也非常想要繳獲MG-42機槍反過來同德軍作戰。


一戰後德國被禁止製造重機槍,最後造出了性能更好的MG42機槍!


作為一戰戰勝的協約國恐怕做夢也沒有想到德國被限制製造重型機槍後研製的MG-34和MG-42機槍居然再次成為了盟軍步兵們的噩夢,還順便推動了現代通用機槍的發展,這就有點尷尬了哈,德國這空子也鑽得太好了點。二戰之後聯邦德國又根據MG-42機槍推出了MG-1、MG-2、MG-3、MG-74等多個型號的機槍並且大量出口,尤其是MG-3機槍至今還在加拿大、德國、巴基斯坦、巴西、瑞典等數十個國家中服役。

MG-42通用機槍:我也想低調啊,可實力讓我低調不起來!


一戰後德國被禁止製造重機槍,最後造出了性能更好的MG42機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