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嬴驷:知人善任

前一篇文章小编给大家讲到,秦惠文王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他坚持变法,铲除复辟势力,广纳贤才,开疆扩土,改“公”称“王”,成为全国第一王,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秦惠文王诛杀商鞅,铲除复辟势力之后,商鞅时期的变法大臣上大夫景坚,国尉车英,又以年迈为由辞官隐退了。此时的庙堂之上已无大才可用,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业的君王都离不开人才,秦惠文王也一样。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秦惠文王是如何慧眼识珠、任贤用能的。

秦惠文王嬴驷:知人善任

司马错

在诛杀商鞅之后,秦国的宗室贵族见秦惠文王迟迟不恢复旧制,便勾结义渠出兵发起复辟行动。这时的国尉车英已经年迈(此时秦国尚无上将军)。秦惠文王大胆启用函谷关守将司马错。

义渠号称出兵十万,前面还有野牛阵冲锋。司马错以秦国2万新军,以五千强弓阻击义渠野牛阵。以一万骑兵分两翼杀出击杀义渠步兵。以五千精骑切断义渠退路。一举击败了浩浩荡荡的“十万”义渠军。司马错也因此一战成名。

后来在攻打韩国还是楚国的问题上,丞相张仪与司马错引起争执,张仪提议攻打韩国,打韩国比较容易。但陡起灭国之祸,山东六国必生唇亡齿寒之心,必将拼死救援。此时的秦惠文王没有迷信张仪之前的大功劳,而是采取了司马错的意见:发兵巴蜀。司马错用时十个月就拿下了巴蜀,从此巴蜀就归秦国所有。使秦国拥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而且获得巴蜀的产粮地区,确保了秦国的粮食产量,这是当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为日后秦国一统天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秦惠文王嬴驷:知人善任

赢疾(樗里疾)

作为惠文王的臣弟和得力臂膀,樗里疾深得其王兄的信任倚重。樗里疾被秦人号曰“智囊”,樗里疾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才,秦惠文王很是欣赏他的才干。秦惠文王在位期间,派遣樗里疾率兵攻打魏国,樗里疾骁勇善战,在作战方面也有很高的技巧,樗里疾率兵攻入魏国后,夺取了曲沃,将他加入到秦国的领土中。

后来,樗里疾先后攻打了赵国和楚国,都为秦国夺得了领土,扩大了秦国的疆土面积。樗里疾的稳重和张仪的灵活是秦惠文王谋取天下的左右手。秦惠文王手下的人才还有很多,他让他们巧妙共存

秦惠文王嬴驷:知人善任

张仪

说到张仪,其实苏秦比张仪先来到秦国。苏秦的策略是秦国人口众多,士兵训练有素,完全可以吞并天下,成就帝王之业。而秦惠文王清楚的认识到,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之后,国内确实强大了,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很好,军队也强了。如果单单针对一个国家,全国有绝对优势的,可要一统天下,秦国的对手太多,时机未到。所以任凭苏秦怎么以帝王霸业来诱惑,秦惠文王都不为所动,而秦惠文王却采纳了张仪的连横政策。

张仪先是给秦国出谋划策大败魏国,让魏国割地臣服。后来张仪又去了自己曾经受辱的楚国,用尽坑蒙拐骗说服糊涂的楚怀王和齐国绝交。解决了魏国和楚国之后,张仪又去了另外四个国家,凭着口才,凭着身后强大的靠山,张仪成功地瓦解了六国的联盟.

广纳贤才、知人善用。这是秦惠文王取得重大政绩的关键。他不仅重用赢疾等秦人,也重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如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等人都能被秦惠文王重用。如果秦惠文王不能识人善任,不能不拘一格地重用人才良将,他绝对是不会取得重大政绩的,也绝对不会成为一代雄主的!

秦惠文王嬴驷:知人善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