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女文青不仅用才华能改造和开涮老公,追起星来不比现在差


唐朝的女文青不仅用才华能改造和开涮老公,追起星来不比现在差

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华文化如此迥异的能够大放异彩,尤其是唐代文化对整个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唐文花的映射和渗透的力量对社会和民众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今天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构成有着非常深刻启示作用。

众所周知,唐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度富强的朝代,更是一个非常开放朝代。他的开放尤其体现在那个时代的女人身上。我们都知道,中国封建社会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唐朝的女人们则不像其他的历史朝代女人那样,地位那么低。自由选择夫婿不仅是公主们的权利,平常百姓家的女儿们也可以有条件的选择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自主的做出选择。

唐朝的女文青不仅用才华能改造和开涮老公,追起星来不比现在差

唐朝的开放,无论正史还是野史皇家的那些公主们一生可以再嫁,有的还三嫁,包养男宠更不在话下,如:武则天、韦太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等。那个时代社会舆论也没不会过度关注他们这些宫里人的生活。原因可能是没有现在信息这么快、方便的传播吧。所以皇家他们这些人也不太在乎,他们应该会想:我过我想要的生活与其他人有什么关系呢?那时的民间女子们深受盛唐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就算是普通家的女人们也一个个表现的睿智也都是让后人叹为观止的。我们下面就看看唐朝普通女子的睿智之处。

唐朝的女文青不仅用才华能改造和开涮老公,追起星来不比现在差

杜佑,是唐朝政治家和史学家,他有两个孙子,一个是杜羔,另外一个是著名的唐朝诗人杜牧;我们今天这里就说下他那个不出名的孙子杜羔,杜羔娶妻刘氏,这个刘氏也是个大才女,可能是因为唐朝比她出名的人太多了,就显不出来她了吧。这个刘氏在作诗方面非常突出。他嫁给杜羔后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早点出人头地,但是,单单这个杜羔太不争气,你说他不努力吧也是错怪他了,他也没少比其他人在读书方面少付出,就是连续多年在科举考试中都是名落孙山。这一年,也毫无意外的还是落榜了,打算再次败兴而归的时候,他的老婆刘氏得到他再次榜上无名,也是非常失望的,就给他写了一首诗,让家里的下人给他送去,这首诗是这么写的: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其实这首诗啥意思呢,其实非常明确的告诉杜羔:夫君你是个非常有才华有学问的男人,可是为什么你年年都不能考中国家公务员这是为啥呢?我知道你羞愧,媳妇我也同样羞愧难当,两人都羞愧见面多尴尬啊,你最好天黑了以后再回来,虽然尴尬,谁也看不到谁的脸了。杜羔读完刘氏的诗,那真是无地自容啊,转身就走了。从此杜羔比以前能加刻苦努力了,经过一年多挑灯一读,来年再战,没想到,居然高中啊。这说明老婆的那首劝学诗还真起作用了。

唐朝的女文青不仅用才华能改造和开涮老公,追起星来不比现在差

从此走上仕途的杜羔,在京城为官,那真是春风得意、夜夜笙歌啊。刘氏虽然还在老家早有耳闻老杜在京城的生活,无奈之下,还是写诗:长安此去无多地,郁郁葱葱佳气浮。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再次让家里的下人带到送给杜羔,这首诗就是说,老公啊,京城一定不错吧,景色美的你都流连忘返把,多好啊,年纪轻轻的,正当年,今天准备醉卧哪家酒楼啊?不哭不闹不上吊,还劝自己的老公悠着点的意思。杜羔看到诗后,脸上火辣辣的,啥也不说了,赶紧把媳妇接到京城与自己一起生活吧。下面没准哪天再弄来一首诗那还让不让人活了。

唐朝的女文青不仅用才华能改造和开涮老公,追起星来不比现在差

上面咱们介绍了一位用诗把自己的老公变成一个成功的男人才女,接下来,这位女人不仅是才华出众,诙谐幽默,而且胆子还挺肥。话说还是在唐朝,有个姓刘的读书人,考了大半辈子功名还是没走上仕途,最后,好不容易在迟暮之年混了个校书郎的岗位,也就是在皇家学校整理书籍典故的工作。之前一直忙于读书,终身大事一直耽误着,现在总算工作稳定了,在晚年娶妻姜氏,这个姜氏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同样喜欢作诗,自从和刘老头结婚后,心里一直不舒服,从文艺女青年的角度看,应该觉得嫁给个老头心有不甘吧。刘头这日要测试下自己的小娘子的学识,让姜氏抒发下自己当下的心情。姜氏也不多想,张口即来:不怨郎君年纪大,不怨郎君官职卑。自恨妾身生得晚,不见郎君年少时。刘老头听完,那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恨自己自讨没趣啊。姜氏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嫁给这位油尽灯枯的半老头的不甘心,这位老刘头也说不出什么来,刘氏只恨自己生的太晚了。

唐朝的女文青不仅用才华能改造和开涮老公,追起星来不比现在差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追星族,在唐朝,女子不仅有才而且还胆大,更不可思议的是她们有的也像现代人一样追星追的很疯狂,能疯狂的什么程度,我们接着往下看。在唐朝时期有个黄巢起义事件闹的挺大,当时负责镇压这次起义的宰相郑畋有一个小女儿,自小跟着先生熟读各种经典和诗书,是当时新派思想的接受者,当时的新派思想和现在相差无疑,现在追寻,以前也是追星,只是现在追的是娱乐明星,之前都是追大诗人,如李白、杜普那样的。这位郑小姐非常喜欢当时大诗人罗隐的诗,也因此成了罗隐的铁杆粉丝,铁杆到什么程度了?和现在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非罗隐不嫁。这位田小姐的性格又属于那种非常执拗型的,父母真实为她能找个好婆家操碎了心,各种登门提亲的更是络绎不绝。郑小姐是一个都不见,父母实在没办法了,这个当宰相的爸爸只能借用职务之便把罗隐请到家里,让郑小姐通过门帘看了一下罗隐的真面目。看完,大失所望,罗隐与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差到十万八千里啊。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了。后来此事传开后,很多与郑畋同朝为官的其他大臣就取笑郑畋“以貌取人”啊。

唐朝的女文青不仅用才华能改造和开涮老公,追起星来不比现在差

由此可见,一个朝代的强盛,对于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有多么的深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