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在一次幹部工作座談會上,來自基層的幾位同志坦誠道出心聲:“基層工作壓力大,待遇低,不受人待見”“同城裡比,基層生活條件是差不少”“在基層苦點、累點倒也沒什麼,最怕的還是沒有多少發展機會和希望”

……現實中,工作壓力大、生活條件差、發展空間受限,往往阻礙著人才向基層流動。

觀察近幾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可說是熱度一直未減。但同樣是公務員職位,機關崗位與基層崗位的競爭態勢對比鮮明。

一些熱門的在京機關崗位,報錄比高達數千比一,足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些基層職位則乏人問津,有的報考人數甚至為零。公務員招錄過程中的冷熱不均,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基層工作的艱苦與不易。

古人云:“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基層工作條件相對艱苦,較為普遍存在著苦、累、難等情況。但基層歷練所能給予人的膽識與能力,也並非讀書學習所能替代。

基層就像磨刀石,讓人從思想到行動都經受磨礪;基層又如同練兵場,培養人的才能、錘鍊人的意志。

從個體完整生命週期的角度來看,紮根基層、砥礪奮進的經歷,堪稱一生的寶貴財富。因此,引導年輕人多到基層“墩墩苗”、激勵各類人才去基層建功立業,不僅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

一位大學教授回憶,上世紀80年代,農業院校畢業生願到基層工作的大有人在。當時,大學生到鄉鎮農技站工作,工資上浮一級,下村還有補助,收入比待在城裡高;在遇到提拔任用或晉升職稱機會時,基層工作經歷也有優勢。

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今天,有的地方在制定政策時已經注重向基層傾斜,但客觀上還存在吸引力不強、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正如有人感慨,“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去,還是要以一些好政策惠及基層,讓基層灑滿陽光,充滿希望”。

想要從根本上消除人們到基層發展的顧慮,唯有倡導基層工作光榮的理念、提升基層工作人員的社會地位,使這一群體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讓基層灑滿陽光,需要從頂層設計著手、向實處細處發力,全方位提升基層的吸引力、保障力、創新力。建立健全“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大家就能有幹頭、有盼頭、有奔頭。


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例如,在薪酬方面,可通過完善津貼增長機制、設立人才專項補助基金等,提高基層工作的物質待遇,讓付出與回報相匹配。又如,在幹部培養選拔方面,進一步突出基層工作履歷的重要性,讓基層真正成為培養鍛鍊幹部的搖籃。

此外,還應推動優質資源向基層配置,強化基層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基層的工作生活環境。不棄微末、久久為功,不斷投入“真金白銀”,基層的面貌才能一天天發生改變。

陽光灑滿大地,桃李自會芬芳。多些關愛、多措並舉、強化落實,基層一定會充滿活力與希望,成為更多人心目中嚮往的熱土。

延伸閱讀

這就是一名基層公務員的生活工作現狀


路人:“幹什麼工作的呀?”

我:“公務員”

路人:“夠厲害的,國家幹部,有權有錢!”

我:“......”

辛辛苦苦

寒窗苦讀

一朝考上公務員

作為一個基層的公務員

1、在老婆眼裡我們是這樣的

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2、在親戚們眼裡我們是這樣的


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3、在同學眼裡我們是這樣的


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4、在群眾眼裡我們是這樣的

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或者這樣的

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5、在同事互相眼中我們是這樣的


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6、在紀委督察眼裡我們是這樣的


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而實際上

作為基層公務員的我們常常是這樣的


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人民日報:讓基層工作人員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當然,我明白,現在時不時都有各種領導被查處

有很多貪官被挖出來

我也明白,網上有關公務員的新聞

除了報考公務員的,很多都在說公務員不好

但是,上千萬的公務員隊伍

和其他群體一樣,總有會有害群之馬

總會有蛀蟲

對於他們,所有人都一樣義憤填膺

但請不要一概而論

不要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公務員隊伍中數量最龐大的

都在基層,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總有人會說

你們公務員既然苦,為什麼不辭職啊

這就跟你媽常抱怨你爸沒錢沒權沒長相為什麼不離婚一樣,因為你媽把青春和美色都給了你的爹,你媽還有什麼資本離婚呢?你媽就不能抱怨抱怨嗎?

總有人以為人民服務相要挾

以納稅人自居

我們也是納稅人啊

難道遇到那些我窮我有理

遇到那些職業上訪戶

我們就只能忍氣吞聲嘛?

40平米的房子,親戚戶口都遷進去

只為拆遷和政府多要房子

拿到救濟金補貼就去吃喝嫖賭

花完了就躺在政府門口、單位大廳

把八十歲老母親和嗷嗷待哺的孩子

用車拉到政府單位,以此要挾政府

……

我知道,這樣的群眾也是少數

但是我們真心希望你們能換位思考

不再用有色眼鏡去看待公務員

他們有家人,有父母孩子

也是普普通通的勞動者

希望社會對他們多一些理解

多一些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