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啦!共青城入圍國家級重磅名單!贊!

近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佈公告,對擬認定的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進行公示,其中江西20個榜上有名。


公示啦!共青城入圍國家級重磅名單!贊!


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江西20個)

南昌市:新建區 進賢縣

景德鎮市:珠山區

九江市:柴桑區 共青城市 修水縣 都昌縣 彭澤縣

鷹潭市:餘江區

贛州市:贛縣區 全南縣 寧都縣 于都縣 尋烏縣 石城縣

吉安市:永新縣

上饒市:鉛山縣 橫峰縣 餘干縣 鄱陽縣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目標

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48號)》,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目標是:

每一所學校符合國家辦學標準,辦學經費得到保障。教育資源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要,開齊國家規定課程。教師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班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消除“大班額”現象。率先在縣域內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域內學校之間差距明顯縮小。


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評估認定

縣域內義務教育校際間

均衡狀況評估指標

按照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規定,對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的評估,重點評估縣級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資源情況。

以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臺數、生均圖書冊數、師生比、生均高於規定學歷教師數、生均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數8項指標,分別計算小學、初中差異係數,評估縣域內小學、初中校際間均衡狀況。

對縣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

均衡發展工作評估指標及要求

(一)入學機會

1.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納入當地教育發展規劃,納入財政保障體系。

2.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

3.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不低於80%。

4.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縣域內初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二)保障機制

1.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責任、監督和問責機制。

2.義務教育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單列,近三年教育經費做到“三個增長”。

3.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制定並有效實施了薄弱學校改造計劃,財政性教育經費向薄弱學校傾斜。

4.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用於義務教育的比例達到省級規定要求。

(三)教師隊伍

1.全面實施義務教育績效工資制度。

2.義務教育學校學科教師配備合理,生師比達到省定編制標準。

3.建立並有效實施了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和教師定期交流制度。

4.落實教師培訓經費,加強教師培訓。

(四)質量與管理

1.按照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開齊開足課程。

2.小學、初中鞏固率達到省級規定標準。

3.小學、初中學生體質健康及格率達到省級規定標準。

4.義務教育階段不存在重點學校和重點班,公辦義務教育擇校現象得到基本遏制。

5.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得到有效減輕。

每年予以公佈並授牌

按照《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規定,國家教育督導團對各省(區、市)報送的申請認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相關材料進行審核,並組織實地檢查。教育部根據國家教育督導團的審核結果,對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進行認定,每年予以公佈並授牌

國家教育督導團及各省(區、市)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監測和複查制度,對全國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進行監測,對已公佈名單的縣進行復查

認定後連續三年不達標

將被撤銷稱號

各省(區、市)應對本行政區域內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給予表彰獎勵

督導檢查中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的,教育部不予認定,並在全國範圍內予以通報

對認定後連續三年(非常情況除外)不能達到本辦法標準的縣,教育部撤消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