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畢業生月薪不足一萬,到底誰有問題?

2018清華北大應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薪不到1萬塊?這條新聞今天炸開了鍋,調查說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4所高校,應屆畢業生期望年薪10萬+,但最高的清華應屆生,也勉強10萬,平均月薪不到一萬元。

輿論譁然,當年的“天之驕子”各省市縣狀元,無論是狀元和父母,還是整個社會,都把清華二校門的紙立體錄取通知書,等同於拿到了四年後進大公司的offer、令人豔羨的薪水福利以及聲望地位。所以,當現實如此殘酷,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月薪不足萬,跟北清畢業證怎麼那麼不匹配。

清華北大畢業生月薪不足一萬,到底誰有問題?

高材生鬱悶了,家長懷疑人生了,社會也替高材生鳴不平了!

毋庸置疑,清華北大的畢業證更容易找到一份薪水高的好工作,看看騰訊華為谷歌百度裡的清北技術男們,月薪三五萬太正常不過了,但弔詭的是,但憑什麼剛走出清北校門,就理所應當高薪?

清北畢業=工作能力強?

我們總愛混淆了倆概念——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考入頂尖學府,學習能力確實頂尖,但決定職場發展和薪水的是工作能力,學習好一定工作強?我有兩位從清華和北大畢業的前同事,那考試能力確實厲害,但進單位後,不太喜歡自己的工作,又欠缺協作能力,跟上上下下的關係也搞不好,概括來說就是情商一般般,後來實在待不下去,一個辭職考公務員,另一個轉到了非核心部門。

清北畢業=高薪?

個別技術崗位,門檻確實很高、含金量很高,換別人做不了或做不好,非得清華北大畢業生上,比如人工智能、自動化,不高薪就招不到人,薪水自然高。

然而,別忘記了清北並非所有的專業都是頂尖的,再加上從非頂尖專業畢業的清北學子如果懈怠了,後勁不足或職場情商負分,甚至會被二本、三本院校的畢業生分分鐘趕超,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你做不了的事,老闆自然不會答應高薪,或者你很容易被取代,那就不存在高薪留人之說了。

清華北大畢業生月薪不足一萬,到底誰有問題?

高薪取決於什麼?

毋庸置疑,清華北大的畢業證,天生含金量就要高一些,有金光山上的母校來替你背書,獲得比普通大學更好使的大公司敲門磚,但別以為從此就能躺贏人生了。

沒有幾年、十幾年或數十年的職場歷練、能力提升和閱歷積澱,沒人可以保證一個普通專業的清北普通畢業生,若干年後能年薪50萬+、百萬直到財務自由。

因此,不要浪費母校給你的金鑰匙,你們一出社會就是含著金鑰匙的嬌子,更多需要篤定實幹,踏實磨練。

清北畢業生為何是網紅體質?

最近,《一個北大畢業生決定去送外賣》刷屏,主人公辭掉寫字樓裡的工作,穿上外賣服,北大碩士畢業辭職送外賣,觸動了社會哪根神經?

清華北大畢業生月薪不足一萬,到底誰有問題?

這麼耀眼的群體,一言一行,稍微跟社會主流有點偏離,就成為輿論焦點,也很正常。不正常的,是公眾的心態,給清華北大畢業生捆綁了太多的附加物和太高的期望值。做一份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體現自己的價值,不危害社會,不影響別人,為什麼北大畢業生送外賣就不可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