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宋书.符瑞志》证伐纣年(一)

以《宋书.符瑞志》证伐纣年 (一)

“天有十二次,以为分野,王公各国,各有所属。周在鶉火,魏在大梁。岁星行历,凡十二次;所在国受命,诸侯以封。周文王始受命,岁星在鹑火,至武王伐纣,十三年,岁星复在鹑火,故《春秋传》曰:武王伐纣,岁在鹑火。”

星之所加,韦昭之误;以非传非,后人之继。误将时辰当星辰,错把年岁当岁星!

又曰:“昔光和末年,岁在大梁,(魏)武王始受命为将討黄巾。是岁改年(号)为中平元年。建安元年,岁在大梁,始拜大将军。十三年,复在大梁,始拜丞相。今二十五年,岁复在大梁,陛下受命。此魏得岁,与周文武受命相应。”

以上是《宋书. 符瑞志》,是将周文武王三立而莅,,同东汉魏武王(曹操;又名曹孟德)的升官三部曲作的比拟。

下面我试以分析,也许能使大家对了解周武王有所帮助。

文王受囚,岜考质询,纣王杀考,假作不知,文王食之,武王继位,发为太子。文王被释,受命己未,重为西伯,武王发为大将军。

因查《史记.周本纪》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周武王伐犬戎,伐密、伐崇侯虎,而清华简却写明这一切都是武王所为,为此就有人认为清华简是假,活活气死上海博物舘长!

上阵父子兵,冲锋又陷阵!其实古今战事中父子一起同上阵多的是,昌为西伯,可以坐阵军中,也可以父子一同向前冲锋陷阵,成为父子兵!后人不必为他俩分家,也无需为他们分开评功论赏!

魏武王: 周武王:

大将军 丞相 谥封为王 王太子 将军 灭纣后称王

年干支: 甲子 丙子 庚子 丁未 己未 辛未

公元: 184年 196年 220年 -1034年 -1022年 - 1010年

年号: 中平 建安 延康 地址: 丰都 镐京 牧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