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車市慘跌19% 很反常?

2018年,中國車市遭遇了二十多年難得一遇的“寒冬”,以-2.8%的增速慘淡收官。進入2019年,這股“寒潮”並未逐漸消退,反而有了繼續肆掠之勢。

據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兩個月裡,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增速一降再降,到2月份跌幅已高達19.0%,為連續第8個月下滑。而在其統計的70餘家車企2月銷量報告中,也僅有32%的車企2月銷量同比實現了正增長,其餘大部分表現都不是很樂觀,尤其是美系和和法系,下降趨勢十分明顯。

然由於2月份剛好碰上春節假期,因此很多人認為這種下滑實屬正常,畢竟當月終端銷售實際工作天數較其他月份少了近一週的時間。但也有部分人士不這麼認為。據蓋世汽車日前發佈的一份關於2月份車市情況的調查顯示,59%的參與者認為上個月車市“慘跌”19%很反常,因為2018年2月剛好也碰上了春節小長假,但下跌就沒這麼厲害。


2月車市慘跌19% 很反常?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2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約為144.1萬輛,同比下降0.5%,跌幅遠遠小於今年2月份。對此,乘聯會指出之所以會有這種差別,主要是因為2018年春節假期是從2月中旬開始的,如此一來節前就有 2周的旺銷時間,旺銷期相對較長。

而今年春節假期從2月4號就開始了——如果考慮到一些提前休假的消費者,假期開始時間其實更早,這就導致節前旺銷期短,加之當前車市還深受宏觀經濟、季節波動以及經銷商庫存壓力等因素的負面影響,使得今年2月第一週日均零售銷量僅有萬輛左右,相較於去年同期大跌83%。而節後雖然還有近三週的工作時間,但往往春節假期後會有一段時間的休眠期,市場恢復較慢,最終導致今年車市開局呈現歷年的增速最低位。


2月車市慘跌19% 很反常?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講,2018年2月宏觀經濟其實對於車市是利好因素,加之廠商自發促銷衝量,所以當月車市雖然還面臨著購置稅優惠政策取消導致需求被提前透支的壓力,銷量表現還是好於今年同期。而今年,宏觀經濟對車市的負面影響其實相對比較大——據近期蓋世汽車採訪多家知名零部件企業高層發現,他們很多都認為當前中國車市表現低迷的主要原因在於全球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加之國際貿易形勢的複雜化,對中國市場造成了衝擊,進而影響了人們的消費行為。


2月車市慘跌19% 很反常?


再考慮到目前廠商庫存壓力較大,無論是對於2月份的低迷,還是車市接下來的表現,很多人的看法其實都不是很樂觀。根據調查,52%的參與者認為接下來中國車市還將繼續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至於這種頹勢將保持多久,目前尚無定論。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由於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市場就已進入了自我修正階段,“不合理”的高基數終將虛高的銷量重新拉回到一個正常值,使得今年上半年汽車銷量出現5%-10%的下跌,形成“低開”的局面。而到下半年——經過近一年的調整後,市場的規律性月度變化有望調整到小排量購置稅優惠政策作用前相類似的一個正常水平,最終形成“低開高走”的年度格局,全年銷量預計微跌0.6%

42%的參與者覺得未來車市跌幅有望逐步收窄,甚至出現微弱的增長。更早一些的時候,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其實做過類似的預測,據他們分析,2019年國內汽車終端零售量約為2655萬輛,同比增長0.7%——這一微增長將更多源於2018年過低的基數。而剩下5%的參與者則完全看好車市接下來的發展,他們認為由於2018年整體銷量基數較低,這將有利於今年車市取得較好的增長。

從這一點上來講,對今年中國車市發展持樂觀態度的參與者佔比其實相對較少。不過如果看的更長遠一點,則又是另一番景象。據蓋世汽車近日採訪多位業界專家發現,他們都認為眼下中國車市的負增長及增速放緩是正常現象,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市場還存在可觀的上升空間——因為無論是從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與其他成熟國家之間的差距來看,還是從國內區域經濟發展情況來看,中國市場都依舊充滿活力。


2月車市慘跌19% 很反常?


具體到三大細分市場,49%的參與者最看好轎車接下來的表現,35%的參與者更看好SUV接下來的發展,剩餘15%的參與者則認為MPV接下來會有較好的表現。這意味著,儘管SUV在國內市場依然“高燒不退” ,暫時可能還是無法撼動轎車的“霸主”地位。

深入分析,這或許與SUV去年銷量遇冷有很大的關係。自2007年以來,SUV市場一直以高於轎車的增速快速成長,佔比不斷提升,體量急劇增大,其與轎車的銷量差距也在日漸縮小。在2018年的時候,SUV市場份額甚至一度被認為有望趕超轎車。然而,這一美好的願景在去年最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車市“寒冬”所打破。

大約從去年4月份開始,SUV的銷量增速突然開始落後於轎車,到6月份,一直呈現上漲趨勢的SUV單月銷量出現了負增長。之後幾個月,SUV的表現一直不盡如人意。最終,2018年SUV累計銷量僅為951.3萬輛,落後轎車166萬輛,不僅如此,SUV去年的銷量跌幅也超過了轎車,為-5.5%。一時間,SUV與轎車之間的差距再度擴大,這也為後續SUV與轎車競爭格局的形成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2月車市慘跌19% 很反常?


但另一方面,儘管SUV在與轎車的競爭中,再度落了下風,其擁護者其實依然不在少數。據此次調查,45%的參與者認為SUV未來還是有望趕超轎車的,畢竟當前各大車企下一階段產品規劃的側重點還是在SUV領域。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此前初步統計,2019-2020兩年將上市的全新或換代SUV(含新能源)車款數將達到200款左右,遠多於轎車的140款左右,這無疑會帶動SUV銷量的繼續上漲,助其在今後乘用車整體銷量中的佔比繼續提升。最終在2023年左右——蓋世汽車研究院預計,SUV將超過轎車,成為國內乘用車佔比最高車型。


2月車市慘跌19% 很反常?


如果分系別來看,下一階段發展形勢最受參與者看好的派系是日系車,支持者佔比為38%;德系次之,佔比29%;再者是自主品牌和美系車,佔比分別為26%和3%;剩餘1%的參與者則是韓系車的擁護者。事實上,過去幾年日系車在華表現一直可圈可點,據蓋世汽車統計從2013年開始,日系車在華累計銷量便一直在持續上漲,到2018年已達到444.63萬輛,市場佔比達18.75%。其中豐田、日產和本田三大日系品牌近兩年在華銷量成績都比較亮眼,尤其是豐田,2018年在中國大陸地區市場銷量同比增長14.3%達147萬輛,不僅領漲去年日系三強在華銷量,放眼整個中國車市,增速也比較靠前。進入2019年,日系車在華表現進一步走強,截至2月底日系車在華市場份額同比已實現了3.3%的增長,是所有派系中增速最高的。

德系車近年來在華增勢也很明顯。同樣以2018年為例,雖然去年中國車市遭遇了20多年難得一遇的寒冬,但德系品牌在華還是累計銷售了508.05萬輛乘用車,同比增長約4.5%,由此佔據了21.43%的乘用車市場份額,僅次於自主品牌。其中大眾、寶馬和戴姆勒2018年售出的汽車中,據悉有超過1/3被中國消費者買走,其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可想而知。

正因為如此,儘管當前國內車市增速在放緩,幾大主流德系品牌依舊在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佈局。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19年德系品牌計劃在華推出的新車已達54款,其中僅BMW品牌就有21款新產品,而奔馳據悉也計劃在華投放15款新品……按此趨勢,今年德系品牌在華投放的產品數有望遠遠超過這一初步統計數。

而自主品牌雖然也獲得了不少參與者的擁戴,但其實目前的形勢對其並不樂觀。據中汽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僅為52.3萬輛,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9%,相較於2018年同期下降了4.4個百分點。另外就2018年而言,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亦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由2017年的43.88%跌至了2018年末的42.09%。因此,隨著當前車市的繼續低迷,尤其是SUV紅利減退,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有可能失守40%的市場份額紅線,回到2015年前的水平。

至於美系車,此次調查中支持者較少很大程度上是受去年在華表現的拖累。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幾大美系品牌在華累計銷售乘用車247.79萬輛,相較於2017年同期大幅下滑18.5%,結束了連續多年的正增長,由此使得美系車去年在乘用車銷量中的佔比由2017年的12.3%跌至了10.45%。今年以來,美系車在華頹勢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有了進一步惡化的態勢,尤其是去年就陷入困境的長安福特,據悉在剛剛過去的2月份新車銷量僅為6,799輛,同比跌幅高達81.4%。另外上汽通用,2月份跌幅也達到了令人驚歎的20.8%,該品牌旗下車型,除英朗漲勢明顯,其他主力產品如科沃茲、威朗、昂科威、別克GL8、賽歐三廂等,表現都不甚樂觀。所以對於美系車接下來在華的表現,很多參與者態度其實很保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