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支部“十个标准化”为抓手 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近年来,四川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遵循“政治引领、党建先行”这个根本,抓实“建强支部、建强基层、建强队伍”这个关键,创新推出党支部“组织设置、工作职责、学习教育、管理服务、群众工作、党员发展、党内监督、活动阵地、台账管理、目标管理”十个标准化工作法,促进党建工作与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形成了“责任在支部落实、党性在支部锤炼、力量在支部凝聚、业绩在支部创造”的党建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新时代司法行政事业大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以党支部“十个标准化”为抓手 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坚持司法姓党,党旗在一线更加高扬

创新构建“意见+指南+办法”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在全系统推行“十个标准化”工作法,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凝聚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党建业务具体化。围绕补短板、抓规范、创品牌,对797个党支部、7190名党员、1123 名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讨论、实地调研后,出台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党支部“十个标准化”工作法实施意见》,将十个方面的党建任务具体化为816条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标准,推动基层党建做有标准、行有规范、量有尺度。

工作流程规范化。将支部工作“十个模块”分类制定“流程图”和“分解表”,出台了《党支部“十个标准化”工作法实务指南》,健全17项制度、21类资料、13项活动、7类台账的工作流程,形成规范化、差异化、品牌化格局,解决了基层党建内容不明晰、程序不规范、责任不落实等问题。

考评考核常态化。针对“十个标准化”推进不平衡等问题,出台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党支部“十个标准化”工作法目标考核办法》。时间上“季度考核+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方法上“查阅+座谈+问卷”相结合,结果上“党建+绩效”相结合,配套推进“三分类三升级”,切实做到真能用、真有用、真管用。

坚持触角延伸,堡垒在一线更加坚强

创新实践“思想+组织+业务”的“三融合”模式,扎实提升“十个标准化”工作法执行力,全面增强党支部组织力,实现业务功能最大化与党建功能最优化的同频共振。

抓好思想融合。紧密结合队伍结构、能力素质实际,提出全系统“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的要求。组织正处级干部和县(市、区)司法局长共同深入研讨,组织20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谈认识、谈体会、谈发展。各党支部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培训、大落实”活动,组织讨论1600余场次,凝聚共识提炼出“对党忠诚、尚法善治、服务人民、公平正义”的四川司法行政精神,汇集智慧规划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五年三步走”发展蓝图。

抓好组织融合。紧密结合行政构架、业务类型实际,重点优化党组织设置,在监狱戒毒单位推行“党小组建在警组”、法律服务行业主要负责人兼任党组织书记等做法,取得良好效果。推进发现、培养、储备人才“三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机制,选拔206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四川司法行政系统人才库。推进领导干部跨行业、跨层级交流任职,有力促进全系统干部的深度融合。

抓好业务融合。紧密结合行业特点、职能职责实际,促进资源互补、实现优势互补。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将任务指标分类细化为具体责任,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工作格局;在统筹推进“五大改造”新格局中,全体动员、各方给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工作氛围;在律师事务所建设中,紧扣行业特点,形成“四同步”工作机制。

坚持实战引领,党性在一线更加闪光

创新打造“学习+攻坚+服务”的“三先锋”工程,促使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营造重实干、勇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

争做理论武装的“学习先锋”。让党支部成为宣传党的主张的“扩音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力促“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入脑入心。全系统1680个党支部召开专题学习、座谈讨论等20万余场次,党支部书记上党课2300余场次,“互联网+党建”累计推送学习资料2万余期,举办读书班10余期。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到四川监狱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持“老党员+老基地”教育模式,定期开展重温入党、从警誓词活动,党员队伍初心情怀、使命意识充分彰显。

争做敢打硬仗的“攻坚先锋”。让党支部成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彰显了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过硬品质。组建320个党员突击队、1680个党员责任区、560个党员示范岗,监管场所持续安全稳定,年均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30余万件。经受住“5·12”“4·20”大地震考验,打响了“忠诚援疆、务实援疆、智慧援疆”的川军品牌,书写了“进藏家、入彝寨、助脱贫、奔小康”的动人篇章。

争做真情为民的“服务先锋”。

让党支部成为为民服务的“主阵地”,切实践行人民司法为人民的宗旨。推行党员岗位牌上亮职责、工作牌上亮身份、公示栏中亮承诺制度,落实党员“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个座位、一杯热茶、一个及时答复”的“五个一”要求。组建心理咨询、法律援助、阳光温暖等党员志愿队76个,“党员+群众+困难家庭”结对帮扶476个,常态化开展组团服务和订单服务。组织开展“法治宣传进万家”“法律服务进万村”“万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大法援”“万名司法行政干部大走访”“万名监狱戒毒民警大帮教”的“五个一万”行动。

坚持服务中心,发展在一线更加全面

把基层党建放在司法行政发展的大局中,“一盘棋”统筹推进,“一主题”深度点击,“一口径”强化落实,实现党建工作与司法行政发展的相生相长。

建强堡垒,推进协同发展。始终将服务中心工作作为党支部工作重心,积极争创以一级英模汤洪林命名的“洪林”支部,持续提升“先锋指数”,以一流业绩推动四川司法行政工作争先进位。在司法部“最美法律服务人”和“全国政法战线改革之星”网络评选中,各党支部带领党员担当主力军,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络,广泛宣传发动。全系统评树出50个基层党支部“十个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年底前将评选100个“洪林”支部。

建强基层,促进纵深发展。以“十个标准化”工作法为抓手,鲜明树立“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导向。进一步深化“一线工作法”,建立省、市、县三级“应急支援队”,构建“四川省司法行政工作平台”,引入语音录入、智能扫描、后台服务等为基层减负。《监狱管理规范》成功入选全国第五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戒毒系统9个地方标准已立项,人民调解工作标准通过地方审核;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成为全国唯一纳入省委深改项目;罪犯分级分类管理和矫治工作赢得国际国内好评。

建强队伍,推动跨越发展。通过强力推进党支部“十个标准化”工作法,打造了一支“过硬队伍”,全系统先后涌现出汤洪林、蔡庆华、张芙蓉、彭传忠等英模群体。近年来,四川监狱系统持续保持了民警队伍违规违纪率全国最低、1150余名处级干部无一人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良好态势。唱响“四川旋律”,用“一年一变化、三年铸特色、五年创一流”发展蓝图,统揽“1+4”司法行政工作布局,构建“大安全、大治理、大服务、大普法、大队建、大保障”六大格局。创响“四川品牌”,依托热线、网络、实体“三位一体”平台和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老百姓最多跑一次”梦想成真。擦亮“文化名片”,统筹建强“党员之家”“文化驿站”“法治四川行”宣传平台,着力打造“藏汉双语”法治广播、“12348藏汉双语法网”等极具四川特色的文化名片。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将坚定不移地履行好主体责任,紧紧围绕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深化打造基层党委、基层党支部“双十标准化”工作法,着力、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让四川司法行政更有动力更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志诚,系四川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