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個黑警成為整部電影最耀眼的點睛之筆

對於經久不衰的警匪片而言,高偉光正的警察,以及兇橫殘暴的反派,一直是這類影片的主體。

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個黑警成為整部電影最耀眼的點睛之筆

除了“兵和賊”這對永恆的矛盾之外,在諸多警匪題材的影片中,有一類特殊的反派角色。這類特殊的反派角色,就是“黑警”!所謂黑警,或者是黑幫埋藏在警察系統內部的一顆釘子,或者是由於各種利益趨勢而逐漸變質淪落為“壞人”。但是,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在影片中,黑警往往是各種衝突和矛盾的焦點,所以必須由老戲骨們才能駕馭。比如,詮釋“臥底”的有《無間道》中劉德華飾演的劉健明,詮釋“沉淪者”的則有《訓練日》中丹澤·華盛頓飾演的阿洛佐。或許,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老戲骨的精彩演出,讓“黑警”這一原本遭人嫉恨的角色,卻成為影片中最為畫龍點睛一筆。

所以,無論是香港的警匪黑幫片,還是好萊塢的大片,都無法割捨“黑警”這樣的角色。即便是,有些情節設定過於“老套”,也讓警匪片的導演和編劇們欲罷不能。或許正因為如此,1994年由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編劇及執的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同樣將劇中的反派設定為一位“黑警”。呂克·貝松的設定,並非是落入俗套。而是為了更好的讓這部影片在不放棄老歐洲的“傳統”的同時,又要迎合好萊塢的“潮流”。畢竟,《這個殺手不太冷》是呂克·貝松闖蕩好萊塢的第一部影片,所以如何把握這種傳統與潮流的融合必須小心謹慎。

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個黑警成為整部電影最耀眼的點睛之筆

於是,一個略帶呆板的意大利裔殺手裡昂(讓·雷諾飾),一個身負血海深仇又極度叛逆的女孩瑪蒂爾達(娜塔麗·波特曼飾),不僅讓人更多的聯想到歐洲傳統童話落難公主與俠義的騎士的故事,更讓“蘿莉愛上大叔”這樣的叛經離道的橋段引入眼簾。但是,想要讓這樣似乎矛盾的故事更符合邏輯,又不破壞影片的觀賞性。那麼,反派的設定不僅要別具匠心,更要由一位戲骨級的演員進行詮釋。於是,加里·奧德曼扮演的“黑警”——史丹,閃亮登場。

加里·奧德曼塑造的黑警,與以往的黑警形象大相徑庭。在史丹身上找不到《無間道》中劉建明那樣的矛盾,既不想受困於黑幫,想做一名真正的警察;也看不到《訓練日》中阿洛佐那種人性的展示,對於自己的搭檔傑克(伊桑·霍克飾)奮力保護。可以說,史丹在劇中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史丹這樣的黑警角色,在世界警匪片中擁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個黑警成為整部電影最耀眼的點睛之筆

作為緝毒警察,而且是一名高級警務人員。史丹給人在外人看來儀表堂堂,一塵不染的西服,擦得鋥亮的皮鞋。甚至那略顯凌亂的鬍鬚,也給他增加的是藝術家的氣質。尤其是史丹的出場,在狹長的走廊中,在史丹的6個同夥的注視下,史丹帶著耳機猶如走秀一般出現在大家的面前。這種安排顯得鄭重、鋪張,不僅突出了史丹的地位,更讓他的出場充滿了儀式感。而這種出場,又為此後的人物轉變進行了鋪墊。畢竟,這種“藝術範”的人物,很難讓人與“黑警”和毒販聯繫在一起。

但是,當史丹對瑪蒂爾達對瑪蒂爾達的父親上上下下使勁“嗅”了一番,然後冷冷的拋出幾個字,第二天中午在來找找他算賬。雖然,動作簡單,言語不多,但是足以讓人感到不寒而慄。因為在史丹冷酷的背影中,你似乎能看到隱藏著槍林彈雨。而他對瑪蒂爾達父親看似親切的舉動裡,卻隱藏著極為兇殘的“獸性”。沒錯,就是獸性!因為,史丹的出場,帶來的就是瑪蒂爾達一家的滅門慘案。要知道,瑪蒂爾達的父親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史丹的手下一個毒品分銷的手下。僅僅因為手下丟失了毒品,就將手下的全家屠殺(瑪蒂爾達屬於漏網之魚)。

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個黑警成為整部電影最耀眼的點睛之筆

當然,僅僅因為屠殺就將史丹的舉動認為是沒有人性,是一種獸性,似乎會讓人有些質疑。但是,如果觀看了影片之後,我們會發現,史丹在進行殺戮之時,使用的是一把霰彈槍。這種槍在近距離射擊時,幾乎可以將人打的血肉模糊。短短的幾分鐘時間裡,數條人命就這樣逝去,而其場面慘不忍睹。但是,史丹不僅沒有任何負罪感,更像是享受了一場饕鬄盛宴。而被他殺戮的人,只不過是他被製成佳餚的“獵物”。而在他的獵殺過程中,不僅僅殺了成年男人,更是殺了女人,也就是瑪蒂爾達的繼母和姐姐,更是縱容手下對小孩子痛下殺手,也就是瑪蒂爾達的弟弟。要知道,作為職業殺手的里昂,在回答瑪蒂爾達關於“殺手是不是什麼都殺”的問題時,明確的表達“不殺小孩和女人”。在“殺人”這個方面,史丹已經沒突破了一切道德底線,甚至還不如一個職業殺手。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這個嗜殺如命,又充滿獸性的反派。卻對於瑪蒂爾達網開一面,原因是她不認識瑪蒂爾達,而瑪蒂爾達也機智的不敢進入自己的家門。所以,史丹認為瑪蒂爾達不過是一個與他尋找毒品毫不不相干的人。甚至,允許瑪蒂爾達長時間的去敲里昂的門,而不採取行動。而且在獲悉里昂在家,而且有可能目睹他殺人的全過程,也沒有進行殺人滅口的行動。直到,瑪蒂爾達為了給自己弟弟報仇,里昂殺了史丹一個得力手下之後,史丹才為了斬草除根而開始行動。

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個黑警成為整部電影最耀眼的點睛之筆

是什麼讓史丹變得如此狂躁,迸發出令人恐怖的“獸性”?難道僅僅是因為毒品巨大的利益嗎?這個必然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但是面對如此巨大的利益,以及殺人的事實有可能被揭發,史丹卻對所謂的“路人甲”們網開一面,或許應該有別的原因。劇中的史丹,僅與毒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本人還有可能是一位“癮君子”。在從事各種犯罪行為之前,史丹總會拿出一個金屬盒,去吃一粒膠囊。雖然,並沒有交代這是什麼藥物,但是可以肯定,這應該是一種毒品。因為,史丹在吃了膠囊之後,立即會發生各種轉變。原本充滿藝術氣息的臉,立即變得扭曲。在歇斯底里的各種行為之後,開始實施各種各樣的犯罪。或者殺人,或者折磨人,或者利用手中的權力去對傷害別人。但是,一旦藥力減弱,史丹立即會恢復冷靜,對周邊事物進行理智的判斷。於是,也就出現了沒有殃及無辜的行動。這並不是他大發善心,而是因為他害怕畫蛇添足之後暴露的他的罪行。

當然,除了毒品能讓史丹瞬間泯滅人性,變成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野獸”之外。還有一種力量,大概是音樂。在劇中,史丹每每要犯罪之前,往往會播放貝多芬的交響樂。尤其是在對瑪蒂爾達家人進行殺戮時,更像是與音樂節奏的應和。在他殺人和扣動扳機,樂曲幾乎一直保持著高昂的曲調,而在他尋找殺人目標是,音樂又變得抑揚頓挫,似乎又在應徵史丹在獵殺之後的“享受的愉悅”。可以說,這段音樂與場景非常符合,史丹的動作和音樂的節奏又出奇的一致,整段戲看起來很連貫,一氣呵成,甚至有些身臨其境的感覺,史丹個性也更加明顯。

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個黑警成為整部電影最耀眼的點睛之筆

可以說,整部影片,史丹一直在經歷著從藝術家到野獸的轉變。雖然,也有迴歸冷靜之時,但是這種冷靜,更讓人感到一種如芒在背的含義。但是,這種瞬間的轉變不僅毫無違和感,還讓人對於史丹更加影響深刻。而能這個角色如此活靈活現,除了呂克·貝松的匠心獨具之外,更離不開英國人加里·奧德曼的經典演繹。這個集演員、編劇、導演和製片人於一身演員,讓史丹這個角色的“神經質、藝術、癲狂”惟妙惟肖。同時也讓人明白“黑警”不僅冷酷無情,而且在冷靜時更加陰險狡詐。

可以說,《這個殺手不太冷》這個角色絕對是整個影片畫龍點睛之作。如果沒有了史丹,這部影片將會失色不少,更既不能讓瑪蒂爾達從里昂這個“殺手”哪裡感到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