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暴露,新能源又添一罪將被監管!新能源車主:深有同感!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這句話用在新能源汽車上很應景。

沒有發動機的嘶吼,新能源汽車行駛起來安靜如“午夜幽靈”,在享受靜謐駕駛的同時,行人感知不到新能源汽車的到來,經常給新能源車主驚嚇。現在,這種情況可能要必改變了,沒有“安全”意識的廠商們規定要讓新能源汽車鬧出動靜,這是多此一舉麼?

問題暴露,新能源又添一罪將被監管!新能源車主:深有同感!

危險!新能源汽車太安靜

新能源的老司機都知道,純電動汽車在怠速的情況下,除非把你耳朵貼到車上,否則根本沒法從聲音上判斷車輛是否為啟動狀態。更為恐怖的是,在車速低於20km/h的情況下,行駛中的新能源汽車依然存在一種“幽靈感”。

問題暴露,新能源又添一罪將被監管!新能源車主:深有同感!

聲學工程師和音樂家,Renzo Vitale曾經做出呼召,電動車應該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才能保證行人的安全?如何讓電動車悄悄地經過毫無戒備的行人的時候,不產生危險?

核心的訴求是,聲音是一種信息,能夠為了保護行人並向駕駛員提供聲音反饋,不管是行人,還是司機,都不會被悄然而至的車或人驚出冷汗。

問題暴露,新能源又添一罪將被監管!新能源車主:深有同感!

監管,新能源汽車廠商該聽話了!

為了讓電動汽車“有點動靜”,歐盟法規規定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未來都需要搭載車輛聲響警報系統(AVAS),以保證路人能夠感知到車輛的存在。並且,相比前幾年的提醒,這次,已經給了時間段。

問題暴露,新能源又添一罪將被監管!新能源車主:深有同感!

據悉,從7月1日起所有新的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都必須擁有車輛聲響警報系統(AVAS),到2021年7月1日所有現存的純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都必須完成改裝。同時,該規定還要求聲音應該接近內燃機汽車噪聲。

為提升電動車的行車安全,很多廠家都會為主動配備模擬發動機聲音的裝置。例如,大眾(3D看車)將為旗下電動汽車配備揚聲器,不同的車型採取不同的聲音方案。雷諾ZOE在電機附近配備了揚聲器,並能提供中度、大聲和運動三個模式,包括雪鐵龍、奔馳等品牌也都有相應的應對策略。

問題暴露,新能源又添一罪將被監管!新能源車主:深有同感!

但是,在新能源汽車應用的最大國度,我們的廠商還在補貼與生存而努力,對於這種人性的思考,略有缺失。

我想說的是,聲音的缺席可能是一個無聲的危險,對於原本就有發展爭議的新能源汽車而言,如何關注細節,活得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