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滅亡真是因為賦稅寬,刑罰鬆,沒有文字獄麼,朱元璋說出實情

對於元朝,單就以漢族來說感情是非常複雜的。它曾是中國曆代王朝中疆域最廣,軍事最甚的王朝,更是唯一橫跨歐亞兩洲的龐大帝國,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但在同時,由於它是唯二少數民族統治的中原王朝,它的殘暴,四等人政策,初夜權以及它對於漢人的血腥壓榨全都是歷史上不曾褪色的血淚。

元朝滅亡真是因為賦稅寬,刑罰松,沒有文字獄麼,朱元璋說出實情

不過這裡頗為有意思的是,當我們在價值觀裡形成固定的“元朝很殘暴”思想後,突然就有一堆歷史專家跳出來說其實元朝是非常寬厚的,他們告訴我們四等人政策是假的,初夜權和殺頭胎等等都是假的,更是搬出來朱元璋親口說的“元以寬失天下”來告訴大家元朝相對於漢家王朝的寬仁,可以說是完全顛覆了大家眼中對“元朝殘暴”的印象,同時也讓元朝蒙上一層神秘的細紗。

何止是在歷史愛好者中,甚至在許多專家裡面也對此也爭論不休,所以因此我特地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不管是面對網上的“元黑”還是“元吹”,相信都可以給你們一個最真實的真相,還原最真實元朝。

元朝滅亡真是因為賦稅寬,刑罰松,沒有文字獄麼,朱元璋說出實情

在所有以明太祖朱元璋成功史為題材的電視劇中,第一句旁白或者說導演的第一個鏡頭,肯定是一副破敗的景象,然後添上幾句對元朝統治控訴的旁白,諸如“元朝殘暴,實行四等人政策,對漢人隨意欺壓凌辱”等,接著就是穿著破衣服的放牛娃朱元璋出場。對於藝術作品來說,這種社會矛盾衝突確實會瞬間抓住觀眾的眼球,產生心心相惜的感覺,從而提高“收視率”。

元朝滅亡真是因為賦稅寬,刑罰松,沒有文字獄麼,朱元璋說出實情

是的,你別相信任何電視劇說還原歷史的鬼話,導演和編劇的一切矛盾衝突設計實際上都不過是為了讓你觀看,只是這樣無可厚非。因為在真實歷史中,即使社會最底層出生的朱元璋也從來沒有覺得元朝統治殘暴。比如在《皇明寶訓》中,當朱元璋問元朝舊臣馬翼元朝怎麼樣的時候,馬翼不敢評價,於是朱元璋說:

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昔秦失於暴,漢興濟之以寬,以寬濟猛,是為得之。今元朝失之於寬,故朕濟之以猛,寬猛相濟,惟務適宜爾。

“寬猛相濟”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年》,是孔子勸政鄭國國君子太叔施政寬和,百姓就怠慢,要寬嚴結合國家才會和諧。也就說作為一個反元頭目,連朱元璋都親口承認元朝“寬政”。實際上不用驚訝,因為在明朝初年,特別是江南文臣中對元朝“寬政”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認知。

元朝滅亡真是因為賦稅寬,刑罰松,沒有文字獄麼,朱元璋說出實情

宋濂、王褘主修的《元史·刑法志》中說:

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緩弛而不知檢也。

甚至連明朝開國謀士劉伯溫也說:

公志在澄清天下,乃言於上曰:“宋元以來,寬縱日久。

這就是眾多人來論證元朝“寬以失天下”的原因。從這裡看,朱元璋和明初朝臣說元朝寬,主要就是寬刑罰和寬政兩種,那事實真的是如此麼?

元朝滅亡真是因為賦稅寬,刑罰松,沒有文字獄麼,朱元璋說出實情

從目前的史料來看,並不能說是完全正確,甚至有著錯誤的解讀。但也並不是無的放矢,元朝在某些地方確實要優於中國所有的封建王朝。但是這種政策是隨著元朝帝王更迭,朝政變化而變化,且變化極大。

首先是“寬仁”,在寬仁上面元朝的“寬稅賦”,“思想寬容”以及“刑罰寬”是幾近公認的。例如南宋滅亡之後,為了拉攏南方的漢人,元朝直接減免了前朝一百多項苛捐雜稅,並多次下令減免全國地方賦稅。明末史學家談遷在《紀文·上大司農陳素庵書》就記載:

自唐以來,江南號為殷富。宋時畝稅一斗;元有天下,令田稅無過畝三升,吳民大樂業,元統、至元之間,吳中富盛聞天下。
元朝滅亡真是因為賦稅寬,刑罰松,沒有文字獄麼,朱元璋說出實情

在這裡,談遷就把元朝江南富甲天下的功勞歸於元朝田稅之低,這種記載在後世史書中比比皆是,就不展開說了。

其次是“刑罰寬”。不容否認,蒙古人在征戰天下時是出了名的殘暴,屠城是常乾的事情,但是在忽必烈問鼎天下之後,如果還秉持著這種遊牧民族的暴力崇尚,怕是誰都知道要翻船的。所以“慎殺”成為元朝統治者對刑罰主旨,其中1263年整年的死刑犯也不過是7人。更為有意思的是蒙古人有種做法是通過金錢賠償來避免處罰,說白了就是現在的賠償金,這玩意後來讓和珅學去在清朝成為“議罪銀”制度。

元朝滅亡真是因為賦稅寬,刑罰松,沒有文字獄麼,朱元璋說出實情

接下去則是“思想寬容度高”,中國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文字獄便貫穿始終(秦朝沒有文字獄,焚書坑儒算謠言,有興趣的自己查,此處不展開),甚至有愈演愈烈之態。但是元朝的文字獄卻幾近於無,最多也就因說錯話被免個職,因言獲罪等,但因此而被殺頭者就是整個元朝也是屈指可數。其中更有當初元朝禮部官員對當初有人舉報南宋遺民樑棟思宋的反饋:

詩人吟詠情性,不可誣以謗訕。倘使是謗訕,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

要知道這對於一箇中原王朝的外族統治者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這點對比下清朝的文字獄就可想而知。

元朝滅亡真是因為賦稅寬,刑罰松,沒有文字獄麼,朱元璋說出實情

但是我們前面也說了,這裡的寬,有對的有錯的,更有客觀因素的存在,更有的適得其反。例如最開頭的賦稅寬,一開始確實賦稅寬,可是到後來就變質了。元太宗十年(公元1238年)朝廷定下包稅制,把所有稅賦承包給個人,再由個人下去收租,初衷當然是為了減稅。但是大家都知道這種包稅制最終的承包人肯定是地方豪強,然後他們就會去壓榨百姓貢獻更多的稅賦,說白了就是中間人賺差價發財的故事,百姓自然困苦不堪。

實際上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蒙古人非常明顯的“草原思維”,當初中書令耶律楚材堅決反對,包稅制並奏摺中寫道,“此皆奸人欺下罔上,為害甚大”,但是窩闊臺根本不在意,因為在蒙古人的思維裡面就是,“我只需要躺著做大爺,你們下面的人幫我搞定就行”。

元朝滅亡真是因為賦稅寬,刑罰松,沒有文字獄麼,朱元璋說出實情

這點在刑罰寬上依舊如此,忽必烈就說“為什麼要殺人呢,把他們派去挖金子不是更好麼?”固然刑罰寬一方面是因為元朝一直沒有系統的法律,一方面經過長時間的南北戰亂人口凋零,但其中不免是有點忽必烈這種想法的摻和。

實際上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回到開頭朱元璋說的“元以寬失天下”了,實際上朱元璋不止說過一次這句話,比如《明史紀事本末》有朱元璋的一則思考,朱元璋說:

元以寬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寬。

元末學者葉子奇在描述元末動亂的背景時也說:

是時。天下承平已久。法度寬眾,人物貧富不均。多樂從亂。
元朝滅亡真是因為賦稅寬,刑罰松,沒有文字獄麼,朱元璋說出實情

結合以上的案例,這裡我們知道了“寬”還是一層含義就是“管理寬鬆,法度混亂”。那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實際上當我們回顧元朝政治的時候,就會發現這種“混亂”實際上貫穿整個元朝始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元朝統治階層的不確定。

很多人不知道,元朝之所以叫元朝,是取自《易經》的乾元之義,忽必烈這裡的意思是告訴漢人,“不要把蒙古族當成是異族,我們是繼承了中原王朝正統法理的國家”,他也確實重用漢臣。但是之後由於元朝皇位繼承混亂,帝位之爭不斷,以致於對漢人的重視程度也頻繁一百八十度轉彎。

元朝滅亡真是因為賦稅寬,刑罰松,沒有文字獄麼,朱元璋說出實情

元初時期朝廷幾近全部行政實權都在漢儒手中,1259年李璮造反後中央各級長官全部都只能在蒙古人手中,到了1265年“蒙古人充各路達魯花赤(各路、府、州、縣實權長官),漢人充總管”成為永制。到了元朝中期,武宗不重視漢臣,朝中頂級大臣除了樂實以外都是蒙古人,而仁宗、英宗和文宗卻有重視漢臣,漢臣元老集團在此期間幾近把控朝政。

到了元末的元順帝時期,以伯顏為首的權臣開始極度鎮壓漢臣,但是脫脫出任丞相後又開始拉攏漢臣,緩和蒙漢矛盾,可惜最終回天乏術,導致元朝滅亡。

到這裡,我們應該把所有疑問都解答了。帝位的混亂,搖擺不定的政策,治理的不嚴,是導致元朝滅亡最真正的原因,所以“以寬得天下,以寬失天下“就看個個人解讀了。包括元朝”四等人“政策,它實際上並不是貫穿元朝始終的,卻在個別時期確實存在,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是真的,又有人說是假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