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界的“佛系音乐”——《蓝莲花》竟是写给他们的

摇滚界的“佛系音乐”——《蓝莲花》竟是写给他们的

没有佛法的人生将会虚度

对此,我深信不疑

在娑婆世界的每个日子里

阿弥陀佛伴我同行

——许巍

在中国当代摇滚乐界,许巍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天才少年有着耀眼的才华,却被抑郁症困扰多年。

幸而遇见佛法,指引他重寻音乐的理想,于是人们看到了一个洋溢着温暖、平和的许巍。

他也不吝在音乐中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和思考,甚至去许多寺院参访,并把这些经历写进音乐中。

词人姚谦谈起许巍的音乐曾说:“像是哲学味更浓的罗大佑”,

也有越来越多人发现,许巍的音乐中有一种宗教感。

因这诗一般的音乐在传唱,许多人发现佛法的美好。

佛法治愈心灵

蓝莲花

许巍 - 时光·漫步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远

盛开着永不凋零

蓝莲花

……

如果你不认识许巍,那你一定听过这首《蓝莲花》。

《蓝莲花》大概是许巍传唱度最高的一首歌,词中浓厚的禅意和坚定的力量,治愈了无数人。

这是他为致敬玄奘大师而创作的,是一首传唱度极高的摇滚歌曲,先后被诸多歌手(如:谭维维、阿鲁阿卓、山风组合、林忆莲等)所演绎。

相对平缓的旋律中,透着一股强大的张力,那流淌着的灵性和深远的意境,令人深深着迷。

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创作这首歌时的许巍,经历着内心里的迷茫、艰难和生活上的动荡不安。

许巍的歌,每一首都是他内心自我的独白,是他在乐坛30多年摸爬滚打的成长史。

一首《青鸟》,一首《两天》,透露着理想的绝望、生存的无奈。组建10个月的飞乐队解散,残酷的现实掐灭了梦想的火焰。

这两首歌,是嘶吼,是颓废。浓重的绝望中藏着破碎的梦想,低沉无助的嗓音吼出毁灭的希望。

“我只有两天, 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 ”——《两天》

“我看不见,空白的昨天;我听不见,你温柔的呼唤;我看不见,曾幻想的明天;我多想看见,那明媚的春天。”——《青鸟》

因为接不到演出,生活困顿,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专辑的销量不佳让他几乎连每个月的房租都交不起,躺在家中的沙发上,他甚至想到过自杀。

2000年,在许巍录制第二张专辑《那一年》时,不堪压力重负的他患了抑郁症,专辑发行后销量也不佳。

不久后,他回到西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创作新歌,生活平淡如水。

这时候他听从父亲的劝告,开始接触传统文化,最先切入的是《了凡四训》,这让他对人生命运有了改观。

人在陷入精神困境时,最容易从宗教中寻找答案,许巍信仰佛教,偶然间看到的一个小故事让他豁然开朗。

“玄奘西行”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可回顾这段历史,玄奘曾承受的艰辛,谁能说,那不是一段“幽暗的岁月”呢?

贞观元年,玄奘独自一人西行五万里,历尽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期间他逃过了皇帝的追捕,恶人的迫害,克服种种恶劣的自然条件,只为探究佛学真谛,获得真正的智慧。

在印度前后17年,他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

详细了解过玄奘西行路上的种种困难后,面对这位千百年前的僧人,既敬重又感动。

他觉得自己也正独自走在一条西行的路上,面前是无数的苦难,远方是真正的自由。

许巍从那时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三字经》开始,《论语》、《中庸》、《道德经》一直到佛经、佛法,我全部开始研究,那个时候才开始了解自己的文化。”

对佛教的信仰带给他深刻的转变,“在我内心,它让我走过去,让我深刻反观自己,三十岁,我会反思自己,看到太多问题,就开始自省了。”

2002年冬天,许巍突然一时冲动想去爬峨眉山,途中遇到大雪,顶着风雪前行,到山顶时他全身上下一片雪白。

当时,周围的人看着他笑,他没有任何窘迫,觉得特别温暖,他感觉那种笑特别真诚和善良。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从玄奘大师那里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重生的力量。不久后,他写出了《蓝莲花》。

《蓝莲花》是对玄奘大师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内心渴望的勇敢表达。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的《蓝莲花》,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穿过幽暗的岁月”的许巍。

还是要唱歌,许巍决定。他心中盛开着的蓝莲花就是永远不能妥协的自由和理想。接不到演出就做巡演,没有钱就借钱,不被认可也要继续坚持!

正如歌中唱的:“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也许是佛法一度的浸润,加上佛国的宏伟气象和非凡磁场转化了他内在的某些东西,这次经历之后,许巍的音乐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作品总体路线从过去的孤独、忧伤、愤懑,过渡到了后来的灿烂、明亮、温暖、高远、辽阔。

许巍最为富有禅境界的专辑《时光·漫步》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下创作出来的。写给玄奘大师的《蓝莲花》就在此专辑中。

蓝莲花也被称为乌巴拉花,专指长柄的九瓣青莲。在佛教中,四臂观音、绿度母、文殊师利菩萨都手持此花,即代表他们具有出世的智慧,也用这样的智慧普度众生。

他说他最爱弘一法师和玄奘大师,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坚定、有信念、性格坚毅、非常勇敢。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坚定的声音响起,全场一片振奋。

一个心中“盛开着永不凋零的蓝莲花”的人,是无惧岁月中的风霜雨雪和命运的千锤百炼的。

许巍说,我写《蓝莲花》也是歌唱这种精神,歌唱信念坚定的人。

在创作中融入佛法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从《时光·漫步》这张专辑开始,许巍已经开始尝试在歌里参透佛教徒的禅意。

“他开始有信仰了,他是朝圣完峨眉山,回来才写的《时光·漫步》。”经纪人虞洁如是说。许巍曾经说过,在中国,宗教信仰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不宜公开说。

但他的那张《时光·漫步》确实让许多人都听到了温暖,之后的《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和《爱如少年》让他几乎拿遍了所有能拿的奖项,也让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大部分人都在质问他,“为什么你的音乐总是同一个调调?”

“他们质疑他为什么只写山水,阳光、风雨、永远都是温暖的,总之大家看到的是这么表面”,虞洁说,这一点,她和许巍私底下经常讨论,为什么不去批判社会?

许巍的想法是,“难道你看不到这个世间已经有这么多的问题吗?生命不可能只停留在抱怨上面,骂街一点意义都没有。”

许巍的每一张专辑都是他心境的真实写照,他也从来没做过向商业向市场妥协的东西,并且每次专辑的转变又是如此的自然而彻底。

他后期的音乐,不再考虑它的流行度和传唱度,更多的是做文化的传承,“美国摇滚乐这样,英国摇滚乐这样,中国摇滚乐一定要跟自己文化融合,要不然你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他写出了《空谷幽兰》,第一次将诗经宋词结合,之后又写了《世外桃源》,他觉得自己写这些是有一种“水到渠成”的力量在推动他。

空谷幽兰

许巍 - 此时此刻

《空谷幽兰》是2011年9月,许巍和家人到终南山游玩,走到秦岭深处的时候灵感乍现创作的。

为了打磨好这首歌,许巍花了一年多时间,歌词中处处蕴含着佛法思想,又带有对弘一大师,生命态度的钦佩之情。

如幻大千 惊鸿一瞥

一曲终了 悲欣交集

十六字道出弘一大师的一生,却留下无尽的追思。

红尘中 你的无上清凉

寂静光明 默默照耀世界

弘一大师曾作《清凉歌》,体悟这美妙清净的人生滋味,令许巍无比赞颂和景仰。

他的歌迷也发现:信佛后的许巍,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生活状态渐趋平和,连创作也越来越温暖、清澈。

救赎之旅

许巍 - 此时此刻

正如他在《救赎之旅》中唱的:

如此渴望 每一天的祈祷

能够迎来 生命中的觉醒

摇滚界的“佛系音乐”——《蓝莲花》竟是写给他们的

灵岩

许巍 - 此时此刻

在一些作品中,往往还能发现佛门寺院的踪影。

2012年许巍发表《灵岩》,自然而然让人联想到,千年古刹苏州灵岩山寺。歌中唱到:

再次生起悠然的向往

是你给我宁静的感觉

巧合的是,两年之后,佛教文化纪录片《灵岩道风》,在央视正式公映,讲述高僧印光大师复兴灵岩寺慈悲济世的故事。

因许巍曾创作歌曲《灵岩》,片方便邀请他献唱主题曲,悠远的音乐诠释出江南佛教清净地的禅意。

还有他创作的《喜悦》,歌唱庐山东林的晚钟。

有网友说:“唱的不是歌,是禅,是生命深处的喜悦”。

比起许巍的改变,更有意义的是他音乐中的温暖,让许多人感受到了拯救了自己也治疗了他人。

温暖的音乐禅者Changer

摇滚界的“佛系音乐”——《蓝莲花》竟是写给他们的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许巍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在很多人看来,摇滚青年的生活充满刺激和冒险,甚至晨昏颠倒、日夜无光。曾经,许巍的生活就是这样。

但如今的他意识到,人与自然的步调要一致,创作灵感才会不断迸发。正如他所说:“我的生活健康了,音乐也轻松了。这也是我的音乐现在被更多的人接受、喜欢的原因。”

曾经,许巍在佛学书籍上看到有这样的说法: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光明的,愿这般光明在他的创作中有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一个真正顶天立地、有担当的人,不但做到“自立”,而且能辐射自己的光辉来“立人”,这就是“自觉觉他,觉醒圆满”的境界。

从今后,愿你也有诗和远方,永不放弃对梦想的执着,追梦在路上。

祝福所有人,

所愿皆成,一路风光!

所有的人生道路,都走成福慧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