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說書的前世今生(孩彈三絃 陝北漢邀蘇州妹尋婆家)


陝北說書的前世今生(孩彈三絃 陝北漢邀蘇州妹尋婆家)


陝北說書的前世今生(孩彈三絃 陝北漢邀蘇州妹尋婆家)

2019年3月15日陝西農村報八版

一路彈 一路唱 行遍鄉野 步入殿堂

走進曲藝之鄉橫山 看陝北說書的前世今生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訊(記者 魚玉軍)“男女混搭,坐場走場;打板彈奏,分角說唱;時而嬌媚,亦有豪放;說到動情處,令人滿眼含淚;唱到高興時,引人開懷大笑!”這裡是陝北說書的演出現場。3月5日,榆林市橫山區文體廣電局在城區南街廣場,組織了一場文化大篷車惠民演出,吸引了千餘市民觀看,現場不時傳來陣陣掌聲。


陝北說書的前世今生(孩彈三絃 陝北漢邀蘇州妹尋婆家)

橫山區女藝人表演陝北說書

進入新世紀以來,陝北說書日趨火熱,突顯了它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2019年2月,橫山區的陝北說書,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授予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文化品牌。這是繼2011年之後,橫山說書第二次獲此殊榮。除此之外,2018年4月,橫山區被中國曲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曲藝之鄉”。

“橫山說書,不僅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喜愛,也得到了有關部門和專業人士的認可。這足以說明陝北說書的獨特魅力,也顯現出橫山說書的實力。”橫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雷雨虹說。

那麼,陝北說書有何魅力?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橫山說書又有何獨特之處?近日,記者慕名來到橫山區採訪,試圖沿著橫山說書的發展蹤跡,探尋陝北說書的前世今生。

陝北說書的前世今生(孩彈三絃 陝北漢邀蘇州妹尋婆家)

白雲飛(中)等藝人進行惠民演出

一把辛酸淚

步入橫山區廣電中心三樓,在60多平方米的橫山曲藝館展覽室裡,陳列著年久的三絃、發黃的書本等300餘件藏品,講述著陝北說書厚重的文化和滄桑的歷史。

“ 陝北說書是流傳於晉陝蒙寧的一種說唱藝術,在榆林、延安尤其盛行。”橫山區文體廣電局副局長武正宏介紹。

據瞭解,陝北說書起初是貧苦盲人手持樂器乞討時說唱的吉慶話,後來出現長本書詞,到宋代形成較為豐富的說書藝術。《榆林府志》記載:“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劉第說傳奇,頗靡靡可聽。”由此可知,至少在300年前,陝北說書已達較高水平。

早期的說書人,俗稱先生或書匠,皆為盲人,通常由殘疾人或乞丐拖著走村串戶,被視為下等營生,明眼人不入此行。因此,長久以來,說書是盲人的專利,其發展也飽含著藝人的辛酸經歷。

橫山曲藝館藏有100餘冊長篇書本,顯示出陝北說書豐富的傳統書目。經典的長篇書目有《包公案》《花柳記》《觀燈記》《鵰翎扇》等。

橫山區曲藝家協會主席曹振鵬介紹,近代以來,說書活動日趨頻繁,說書的用途不斷拓展。一種以家書、村社書和廟會書為主的陝北說書習俗逐漸形成。有的用於民間請神送鬼,因此稱神書。有的人為實現某個願望,許諾事成後說一本書,稱為口願書。也有的農戶,遇到村裡來了說書人,便乘機說一場平安書,表達祈福之意。舊時,陝北說書使用三絃或琵琶伴奏,所以也稱三絃書或琵琶書。

熊竹英是橫山區新時期的說書藝人。45歲的他雖然身形偏瘦,卻耳聰目明,嗓音清脆,長得帥氣。儘管比盲人佔有諸多優勢,入行也較晚,可他同樣走過了一段艱辛之路。剛出道時,他走村串戶給農家說書,運氣好的話,能在一個村裡說上一個月。

“最難的是吃飯。”熊竹英感慨道,說一場書幾個小時,多數村民不願意管飯。有的人家,飯做得少,每人只有半碗。說一場書下來,他肚子餓得咕咕叫。

身披黃土腹中空,走村串戶淚沾巾。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的說書藝人,人人都經歷過一串串辛酸往事。

陝北說書的前世今生(孩彈三絃 陝北漢邀蘇州妹尋婆家)

陝北說書與蘇州評彈上央視共演《看今朝》

幾代領路人

陝北說書自古多名人。清光緒年間,陝北說書走出了劉麻子、張信等較有名氣的藝人。清朝末年,陝北出現米脂杜維新、綏德楊成功、靖邊馮明山等知名藝人。在現代說書發展史上,陝北更是出現一位影響深遠、備受推崇的名家。

從橫山城區出發,沿著204省道往東走70多公里,便來到了橫山區黨岔鎮王家窪村祁寺小組。村裡有三孔百年以前的窯洞,1915年4月,被譽為陝北說書一代宗師的韓起祥先生在此出生。

韓起祥是延安革命時期以及建國初期陝北說書的領軍人物,曾當選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是我國著名的曲藝作家、說唱藝術家,被毛澤東稱為“三絃戰士”。

橫山區曲藝家協會主席曹振鵬介紹,韓起祥3歲時患天花失明,之後父親去世隨母討飯,期間母親受辱投河自盡。13歲時,他拜米脂說書藝人杜維新為師,14歲起說書賣唱,屢遭磨難,九死一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韓起祥來到延安,自編節目宣傳革命,在前線慰問戰士時受到彭德懷的接見,與知名藝人楊生富在延長比賽說書獲勝。1946年8月,韓起祥受邀為毛澤東、朱德等領導說書,贏得稱讚。

在延安時期,韓起祥與賀輝茂、魯加祥等藝人加入了陝北說書改進會,不斷創作新書,《劉巧團圓》《翻身記》《宜川勝利》《回鄉記》《我給毛主席去說書》等成為其代表作。

“韓起祥不僅為豐富說書內容做出重大貢獻,也創新了陝北說書的表演形式。”曹振鵬說。韓起祥、張崇華等人把一人持一種樂器伴奏,變為一人持多種樂器伴奏,並豐富了說唱腔調。

在韓起祥之後,以其弟子王學師、張俊功為代表的藝人,推動了陝北說書的又一次繁榮。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哥家買了一臺錄音機,經常播放張俊功的磁帶,讓我迷上了陝北說書。那時候,我在學校不愛學習,一有空就在班裡模仿表演陝北說書。”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經歷,熊竹英似乎又回到了從前。

張俊功不僅影響了一代人的成長,而且開創了陝北說書的一代新風。

1932年出生的張俊功,是橫山柴興梁村人,後遷居甘泉縣。他的說書隊伍男女混搭,站坐靈活,樂器豐富,自成一派。他說的《劉老漢讓賢》《王貴與李香香》《老倆口看延安》等書目,曾在多家電臺播放。上世紀八十年代,張俊功與其弟子張和平等表演的說書磁帶響遍城鄉。

“其實,上世紀七十年代,陝北說書就迎來了發展的新階段。”橫山區文化館副館長謝飛介紹。當時,有的說書團隊破例招收了女盲人,延安曲藝館還招收了六名有文化的明眼男女學員。後來,王學師和張俊功等人創新出多人分角說唱,增添了二胡、笛子、四片瓦等樂器,並進一步豐富了說唱強調和對口形式,使陝北說書徹底從單人單口單伴奏變為多人多口多伴奏。

陝北說書的前世今生(孩彈三絃 陝北漢邀蘇州妹尋婆家)

一代宗師韓起祥1974年在橫山給青年說書

千年看今朝

“三絃一撥攢勁彈,唱家鄉綠水青山美田園,好政策讓山溝溝面貌變,美醉了一道道峁梁一道道川……”2018年3月2日,以橫山藝人為主的15名說書郎與江蘇省蘇州市的15名琵琶妹合作,在央視元宵晚會上唱響了陝北說書與蘇州評彈的千古絕唱《看今朝》。節目裡,陝北漢子用說書藝術講述諞閒傳、盡誇家鄉美,邀請蘇州姑娘到大理川找婆家。該節目一亮相便驚豔世人,那妙趣橫生的唱詞、氣壯山河的場面、激盪人心的唱腔、南北融合的形式,一舉把陝北說書推向巔峰。

“進年來,橫山說書參加了各類大型活動和比賽,碩果累累。”說起橫山說書取得的成就,橫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雷雨虹如數家珍。

據瞭解,截至2018年底,橫山區有說書演出團隊35個,有說書藝人近200名,其中有中國曲協會員10名、省曲協會員28名、省曲協理事2名、省級傳承人1名、市級傳承人2名。

2006年,橫山說書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以來,橫山區先後有7人在陝北說書大賽中獲“十佳”。2012年,陳通獲“全國曲藝少兒大賽”三等獎、“陝西省曲藝少兒大賽”一等獎。2015年,熊竹英、孫佔東、白雲飛表演的《咱是說書唱曲的人》獲第十屆河南馬街書會一等獎。2015年,白雲飛、孫佔東表演的《王大媽做鞋》獲中國曲藝牡丹獎提名獎。2016年6月,熊竹英、曹振鵬攜傳統節目《颳大風》赴法國參加中法文化交流會,獲銅獎。2017年,曹振鵬等16人參加了央視11套“中國戲歌十九大獻禮”演出。2019年,橫山區政府投資300萬元打造的舞臺劇《書匠》完成首演。

長久以來,陝北說書不斷演變,從最初的走村串戶、謀生混飯,直到今天登上國內外藝術殿堂。這期間,陝北說書不斷髮展、創新、壯大,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民間藝人的心血,也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

橫山區文體廣電局副局長武正宏介紹,近幾年,橫山區不斷完善區、鎮、村三級曲藝陣地建設,建成鄉鎮文化站14個,建成陝北說書傳習所12個,建設了韓起祥紀念館、張俊功紀念館,建成區級綜合文化大樓、曲藝館和陝北說書等多個劇場。橫山區政府還招錄了專職說書藝人,進行公益演出,宣傳精準扶貧、掃黑除惡等政策,並隆重獎勵了熊竹英等14名說書藝人,體現出地方黨委、政府在發展陝北說書過程中的引領作用。

“山親水親人最親,弦子一彈唱鄉音,我們都是說書唱曲的人;踩著黃土走千村,場院裡說書諞鄉親,諞新事、說新聞,高談闊論好舒心……”這段《咱是說書唱曲的人》,唱出了新時期說書藝人的自信,唱出了陝北說書的變化,也唱出了百姓的心聲!

陝北說書的前世今生(孩彈三絃 陝北漢邀蘇州妹尋婆家)

說書藝人熊竹英進校園為學生授課

短評:

在引領中前行 在創新中繁榮

從封建迷信轉向先進文化,從謀生混飯變為崇高事業,從鄉村小院走上藝術殿堂。陝北說書的發展歷程再次說明: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文藝需要在引領中前行,在創新中繁榮。

內容是創新的根本。從延安時期開始,陝北說書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推陳出新。韓起祥等說書藝人,轉變單純說古書、送鬼神的傳統思維,創作出《劉巧團圓》《翻身記》《宜川勝利》等一批經典作品,寓教於樂,樹立了“三絃戰士”的地位。在他之後,張俊功等藝人創作的《快嘴》《老倆口看延安》《劉老漢讓賢》等同樣充滿時代氣息。進入新世紀以來,新書《果蔬理事會》《書的魅力》《看今朝》《咱是說書唱曲的人》以及精準扶貧、掃黑除惡等小段更是緊跟時代步伐。

表現形式的創新,也是時代的需求。舊時的“神書”,主要寄託的是信仰、願望。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娛樂的需求增加。因此,後期的陝北說書,腔調更加豐富,伴奏更加多樣,書場氣氛更加熱鬧、多變,說書的娛樂功能進一步增強。陝北說書逐步從單人單口單伴奏,演變為多人多口多伴奏,藝人也由男性盲人轉變為健康男女同臺共演,演出場所也從小庭院走向大舞臺。

此外,傳播方式的變革也促進了陝北說書的繁榮。從開始的小場地表演,到後來的廣播表演、錄音磁帶傳播、影視傳播,直至互聯網傳播。傳播方式的變革推動了陝北說書從一個受眾少、影響小的小曲藝轉變為走向全國、廣為傳播、擁有品牌效應的大麴藝。而且,陝北說書,除了與蘇州評彈混搭外,還與戲劇演員、專業歌手等藝人合作,也有人嘗試與搖滾、舞蹈、地方戲劇等融合,進一步擴大了受眾群體。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根本保證。陝北說書同樣如此,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引領和支持。多年來,橫山區加強對藝人的選拔培訓,開展了說書進校園、進社區活動,組織藝人參加各種比賽與交流,招聘專職藝人進行公益演出,加強文化事業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創新創作,支持說書團體走入市場,這些舉措有力地推動了橫山文藝事業的健康發展。

我們看到,創新使橫山的說書藝術綿延不絕;我們相信,創新也必將推動我國的社會主義文藝事業走向新的輝煌! (陝西農村報記者 魚玉軍)


橫山區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發展,積極培養後備人才,建成12個陝北說書講習所,開展了陝北說書進校園、進社區活動。上述視頻為橫山陝北說書藝人熊祝英在橫山第三小學校園開放日,為學生授課。


轉自:陝西農村報2019年3月15日八版

http://epaper.sxncb.com/sxncb/20190315/html/page_07_content_000.htm

陝西農村網完整版:

http://www.sxncb.com/html/2019/shixianchunqiu_0315/225659.html

相關鏈接:

陝西日報: 三絃彈響北國韻 甩板奏出黃土情

三秦都市報:陝北說書唱誦黃土高原萬千世事

來聽一聽,唱誦黃土高原萬千世事的陝北說書

往期回顧

榆陽林業產值7.7億元 將打好林業三場仗

榆林公佈2018年度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

榆林這95家煤礦牛了(附股份構成)

劉謙與朋友吃飯餐桌倒飲料更絕

機構改革後榆林各單位正副職名單(收藏版)

榆林5部門合併的超大局領導配齊:1正8副4副調

榆林市12縣市區財政收入排行榜!

榆林市長李春臨:針對過敏性鼻炎患者 啟動致敏原因研究!

陝北說書的前世今生(孩彈三絃 陝北漢邀蘇州妹尋婆家)

塞上陝農 權威發聲

陝北說書的前世今生(孩彈三絃 陝北漢邀蘇州妹尋婆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