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事業單位判斷推理備考

19年上海事業單位考試公告和大綱已出,整體招錄人數下降,參加考試的人員多,競爭壓力較大,所以在短時間內如何快速弄清各種題型作答思路、提升做題速度,掌握科學的複習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科目分為《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綜合應用能力》,其中《職業能力傾向測驗》主要測查應試人員從事管理工作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涉及常識應用、言語理解、數理能力、邏輯推理和資料分析等內容。作為每年必考的判斷推理,難度僅次於數學應用,許多學員表示邏輯難理解、思路亂,有畏難心理,其實大可不必擔心,下面我們就來談談接下來兩個多月時間如何拿下“判斷推理”這塊硬骨頭。

從近三年考試真題來看,判斷推理這部分主要由分析推理、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構成,每年具體考查題型、題量如下:

2019上海事業單位判斷推理備考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運用邏輯對各種事物關係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係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本部分常見題型除了包括曾經考過的題型如: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分析推理外,大綱中還涉及到程序推理。特別注意的是:在以往的考試中,2017年上海參加全國多省事業單位聯考,涉及的題型較多,2018年又迴歸上海市獨立命題,但是一些題目的設置又在向全國卷靠攏,所以在2019年的考試大綱出來之前,備考時各種題型都要複習到,也要注意有所側重。

(一)分析推理

分析推理亦稱邏輯,正因為與日常生活的思維方式有所不同,剛剛接觸可能會有種雲裡霧裡的感覺,也就潛意識感覺很難,所以需要培養邏輯思維,運用邏輯的思想考慮問題。其中必然性推理只需理解並掌握相應的推理規則,運用規則進行推理即可;而可能性推理主觀性比較強,特別是其中的削弱、加強型問法,很多學員反應,在這一部分很容易失分,所以,一定要分析清楚邏輯主線,找準削弱、加強的對象。

1.問什麼,答什麼

例1.某商場銷售中心統計數據分析表明:2010年第四季度商場銷售業績為200萬元,比第三季度多了50萬元。日化用品、菸酒、水果、雜糧的銷售量,與第三季度相比分別上升了約41.3%、25.6%、26.2%、15.4%。商場銷售部負責人指出,這得益於第四季度商場持續採取的有效的促銷措施。

以下除哪項外,均能支持上述商場銷售部負責人的看法?( )

A.該商場邀請了一名醫生,向顧客宣講一些日常衛生知識

B.該商場規定每天晚上9點之後,部分商品半價銷售

C.商場管理人員制訂了一項措施:春節買商品買一贈一

D.該商場實行購物積分活動,規定每消費1元積1分,滿300分抵30元現金券

答案:C。解析:本題並不難,但是一定要認真讀題,問什麼,答什麼。首先,分析邏輯主線:第四季度採取的促銷措施是銷售業績變高的原因。B、D項較直觀,可直接支持促銷措施是銷售額增長的原因,A比較具有迷惑性,主要說明通過醫生宣講衛生知識可促進日化用品的銷售,可加強,C項的措施倒沒有問題,主要是時間為春節期間,不符合第四季度,即無關項。

2.看問法,找角度!

如果題目做的多的同學可能會發現,有一種問法:“最能削弱/加強論證的選項是?”論證與結論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題幹讓削弱結論,削弱角度可以從結論、論證過程或前提(一般較弱)考慮,再判斷哪一個力度最強即可。然而,如果題幹讓削弱論證/論斷,就需要從整個論證過程考慮,也就是切斷或建立論據、論點間的聯繫。

例2:人工合成食用色素,是用煤焦油中分離出來的苯胺染料為原料製成的,故又稱煤焦油色素或苯胺色素,如合成莧菜紅、胭脂紅及檸檬黃等等。偶爾食用添加一定量的人工合成食用色素的食品,並不會引發中毒、瀉洩等狀況。因此,人們可以放心食用添加少量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

A、 食用添加少量人工合成食用色素的食品不利於人體健康

B、 經常食用和偶爾食用對人體的影響不同

C、 苯胺染料含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D、 實用添加少量天然食用色素的食品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答案:B。解析:本題問法為削弱論證,即為切斷前提與結論間聯繫,分析邏輯主線:偶爾食用不會引發中毒、洩瀉,所以可以放心食用。切斷關係即說明偶爾食用與經常食用不是同一概念,也就是B項指出的經常食用和偶爾食用對人體的影響不同;A項相當於削弱結論;由於前提已經說少量食用沒有事,所以C項也不能削弱,D為加強項。

所以一定要根據問法確定削弱角度。

(二)圖形推理

圖形推理在近幾年的考試中都有涉及,考點較為常規,包括組合疊加-去同存異,組合疊加和位置關係聯合考查;位置關係;數量關係-封閉區域、線條數、圖形種類數,立體圖形-摺紙盒(常規六邊形)、規律疊加、部分傳遞等。

在拿到一個題目時,不要上來就著急看數量關係,要先觀察、辨認一組圖形特徵。

1.圖形相似

圖形相似,構成相同—考慮位置變化(平移、旋轉、翻轉);

圖形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考慮組合疊加(直接疊加、去同存異、去異存同、規律疊加);

同時,注意位置變化和組合疊加聯合考察。

2.圖形相異

自身特徵—對稱、直曲性、封閉開放性

元素分佈—相對位置、排列位置、相交、相接、相離、元素遍歷。

數量關係:面、線、點。

3.立體圖形

主要考查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題型多為摺紙盒問題,可利用向對面不相鄰排除錯選項,判斷剩下選項,以折出來的立體圖形的其中一個面為基準,利用旋轉展開圖配合所折成的立體圖,比對各個面是否一致。

(三)定義判斷

以往的考試中,只有2017年上海市參加全國聯考時,曾經在定義判斷這裡考查了10道題,除此再沒考查過。但是作為備考還是要認真複習,不要存在僥倖心理。

定義判斷主要測查應試者的理解、概括能力。由於定義判斷部分閱讀量通常較大,所以在備考中要努力提升閱讀速度,靈活運用方法和技巧,找準定義要點,迅速尋找匹配選項。此外,定義部分考查學科廣泛,平時需要多積累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

(四)類比推理

類比推理在近兩年中有所考查,但是由於題目簡短的題型特點,所以相對比較簡單,儘量在25秒內完成一道題目,用來平衡整體答題時間。

首先注意分析題幹詞項間的關係,如:概念間的關係、詞義關係、功能關係、加工關係、組成關係、歷史文學常識等。選擇選項時注意橫縱對比分析,遣詞造句等方式優中選優。

例3:荊棘:困難 與()在內的邏輯關係上最為相似。

A.布衣:學生 B.折柳:惜別

C.心腹:信任 D.桎梏:束縛

答案:D。解析:先分析題幹詞項間關係:荊棘與困難是引申關係。分析選擇關係與題幹一致的選項:A項布衣引申為百姓;B項折柳的本意為惜別,並非引申義;C項心腹引申為信任的人,詞性不對;D項桎梏引申為束縛,當選。

兩個多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關鍵是要儘快投入到學習,有方法有計劃的著手複習,行測題目就在於在理解的基礎上多做題目,總結經驗,發揮優勢,彌補短板。

找短板—補漏洞—狂刷題—練真題—做套卷

既然選擇,便不計辛勤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