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岳武穆的另一种风格

小重山 岳武穆的另一种风格

小重山1

昨夜寒蛩2不住鸣。惊回千里梦3,已三更4。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5。

白首为功名6。旧山7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8瑶琴9。知音10少,弦断有谁听?

注释

1.小重山:词牌名。一名《小冲山》《柳色新》《小重山令》。唐人常用此调写宫女幽怨。《词谱》当中以薛昭蕴词为正体。五十八字。上下阙各有四句,用四平韵。换头句较上阙起句少二字,其余各句上下阙相同。另有五十七字和六十字两种形式,是它的变体。

2.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蛩:古指蟋蟀,亦指蝗虫。

3.千里梦:远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

4.三更:指当日半夜十一时至翌日凌晨一时。

5.月胧明:胧:月光不明。这里即月光朦胧。

6.功名: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泛指功业和名声。语出《史记·管晏列传》:“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此处意为驱逐金兵,收复失地,建功立业。

7.旧山:故乡;故居。《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吕延济注:“谓枉曲船帆,来过旧居。”这里以故乡比喻中原,松竹比喻中原人民,老喻时间很长;以归程比喻收复中原。全句意为中原沦陷时间很了,但作者收复中原的意愿被投降派主和行径阻挠,无法实现。

8.付:付与。

9.瑶(yáo)琴:饰以美玉的琴。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

10.知音:比喻知己,心志相投者。《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曰“峨峨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

绍兴六年(1136)至绍兴七年(1137),岳飞挥军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国土,形成西起川陕,东到淮北的抗金战线,正在准备大举收复中原,北上灭金时,宋高宗因顾虑钦宗返回南方危及皇位等原因,起用极力妥协主和汉奸的秦桧为相,诸多主战派大臣被罢免、除籍、编管(一种编录名籍,限制人身自由,接受监督管束的处罚。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命官犯罪,、“诸罪缘坐家属应编管者”以及某些杂犯轻罪,是宋代广泛行用的一个独立刑种。 )甚至杀害;此时秦桧还不敢对岳飞下手,但坚决阻止岳飞再与金国作战。大好抗金形势有可能付诸东流。

小重山 岳武穆的另一种风格

《小重山》一词,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创作的。岳飞把理想难以实现的极度郁闷,对投降派的极度愤慨和对现实极无可奈何的感受,高度熔炼于这首词中。这首词多用比喻,含蓄委婉,情景交融,艺术再现手法高超,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悲苦心境。这首《小重山》写得比较含蓄委婉,与《满江红·怒发冲冠》风格有所不同,但它表现的反对“和议”投降和《满江红·怒发冲冠》体现的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在思想内容上是统一的。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东方IC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