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中死得最无奈的人,明知前面是死路还不得不上

说到三国中的将领,魏国的五子良将可以算是那时候的顶级战将了,毕竟有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的说法,五人的功绩也是非常多的,虽然演义中很多是战死的,不过在正史上,大部分人都是病死,战死的人只有一个,还死得很无奈,那就是以巧变著称的张郃。

五子良将中死得最无奈的人,明知前面是死路还不得不上

张郃的死和司马懿脱不开关系,在诸葛亮第四次兵出祁山时,由于曹真病重,所以这次是司马懿为统帅,张郃在追击战中被射中膝盖而死,这对于一个征战沙场的老将而言是不可思议的,我们来看下当时的详细情况。

五子良将中死得最无奈的人,明知前面是死路还不得不上

当时是诸葛亮这次北伐取得了两次小胜利(分别是成功收割了麦子和魏延斩杀司马懿中路三千人)后主动撤走的,在没有失利的情况下撤退,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有埋伏吧,司马懿让张郃追击,张郃说:“军法,围城必开路,归(主动撤回)军勿追。”可以说这个说法是非常正确的,毕竟张郃的战争经验很丰富。

五子良将中死得最无奈的人,明知前面是死路还不得不上

但司马懿不听,还是让张郃追击,最后张郃在木门中伏,被流箭射中而死,可以说他去追击之前就知道这是死路,但还是不得不去,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司马懿是统帅,他只能执行这个命令,不执行的话就会被当场处死!所以他明知必死而去了,虽然自己阵亡,但这次失败的责任是在司马懿,而因为张郃的战死,得到了一个好的谥号“壮侯”,子孙后代也受益不少,要是他当场反对不执行命令的话,不仅自己会因为抗命白死,而家人也会因为“赏功罚罪”被牵连,所以当时张郃明知道是死,也不得不去啊。

五子良将中死得最无奈的人,明知前面是死路还不得不上

至于司马懿借刀杀人的原因也很简单,张郃是曹操时代提拔上来的,这时候可以算是军中大佬了,是司马家族之后篡位的最大阻力,有机会怎么会不把握呢?并且司马懿这次虽然承担了一些责任,也基本没受到什么惩罚,毕竟他是顾命大臣,而整体战斗结果也是成功把蜀汉的进犯打退了。只能说司马懿的心机真的无懈可击,他后来能够为晋朝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很正常的。

你们对张郃的这次战死怎么看呢?只能说明有时候太强也不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