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寄情春分

(人民傳媒通訊社訊 苟瑩)2019年3月21日5時58分,春分。

今日,寄情春分

春分,也稱“仲春之月”, 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平分了春季。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分,一般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前後(公曆大約為3月20—21日期間,這一天太陽位於黃經零度,直射赤道,晝夜等分。

今日,寄情春分

古人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意思是說春分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便要打雷閃電了。

今日,寄情春分

春分是古時重要的節日和祭祀的慶典。古代帝王常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而民間活動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開始:婦女小孩放風箏,並在風箏上寫祝福,希望天上神明能看到;簪花喝酒,無論男女老少都簪花,野外挑野菜。

今日,寄情春分

而如今,春分依舊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歐陽修對春分也曾有過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今日,寄情春分

春分當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立蛋”試驗: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立起來。據說,春分立蛋在我國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春分成了立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而民俗專家表示,春分“立蛋”意在留住春天,孕育吉祥。

今日,寄情春分

除了“立蛋”,還有個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所謂"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我國自古就有"春分風不小,要防痛深擾"的說法。

春分,是節氣,是節日,也是傳統和傳承。一年之計在於春,讓我們一起在春分感受春天!

人民傳媒通訊社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餘偉安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為,必將追究法律責任。轉載請聯繫人民傳媒通訊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