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讀懂史記—《殷本紀》

如何快速讀懂史記—《殷本紀》

商朝又稱殷商(約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朝代。這標誌著中國歷史離開了傳疑時代。商朝前期屢屢遷都,直至盤庚定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市),以後再沒有遷都。商代出現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於青銅器上,亦稱“銘文”)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有系統性的文字符號。中國傳統歷史學關於商朝的詳細文獻記載資料多來自於其一千年後的記錄,主要有東周的《竹書紀年》和《尚書》,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中國方面的觀點大多認為:商是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後的一個朝代,是由原夏朝東方的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於鳴條之戰滅亡夏朝後建立的。其後經歷17代30王的統治,末代君王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從西方崛起的周人統治者周武王率領聯軍擊敗而亡。

嚳、契

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於商,賜姓子氏。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功業著於百姓,百姓以平。

這裡講的是商朝的來源,出自帝嚳,並且講明瞭”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原由,始祖契生活於堯舜禹時代,曾在舜帝下任職司徒。他因輔佐大禹治水立下功績,被“封於商,賜姓子氏”,其後裔便從地名自稱。《世本》又載“契居蕃。

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報丁立。報丁卒,子報乙立。報乙卒,子報丙立。報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

以上介紹的是商朝自契到成湯的傳承關係,但是這裡與出土甲骨文有差異,戰國時期的文獻記載契逝後,其子昭明繼位,“居砥石”。“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是繼契後較為著名的商族首領,《世本·作篇》記載他訓練馬匹,使用馬駕車充當運輸工具。《詩經·長髮》記載相土的活動區域相當廣泛,聲譽傳播海外,說明這時期商部落的航海技術已經可以通往近岸的海島。此時商部落活動於冀中豫北的古黃河流域,在東方海濱也有相當的勢力,《左傳》載相土有“東都”。相土逝,子昌若立。昌若逝,子曹圉立。曹圉逝,子冥立。文獻記載冥任夏后氏的水官,夏後杼在位時冥因治水之事而殉職。《禮記》記載殷人將冥與嚳、契、湯四位先祖先公齊列祀典。卜辭多見殷人為“季”舉行侑祭,王國維結合《天問》“該秉季德”、“恆秉季德”的記載,認為“該”、“恆”是王亥和王恆,“季”為其父與卜辭記載相符,當是史書記載的冥。

王亥、王恆為冥的二子,冥卒後相繼為王。殷人對王亥格外尊敬,他是首位被稱作“王”的君主。卜辭中總以“王亥”、“高祖亥”、“高祖王亥”尊稱他,從不單稱其為“亥”,一些卜辭還在其名號的上角刻畫代表早期商部族的玄鳥圖騰。王亥在殷人的心目中似乎擁有很大的神威,殷人時常向他祈年祈雨。關於王亥的卜辭有一百三十餘條,數量之多居諸先公之首。王亥在位時,商族經濟達到新的高峰,卜辭記載王亥一次祭祀可用牲多達五十頭牛。為解決牲口過剩、不易畜養的問題,王亥將部分牛羊託寄於鄰近的河伯氏和有易氏。之後王亥與有易氏首領綿臣發生爭執,綿臣強迫王亥交出所有牲口,王亥拒絕,綿臣便將其殺害,奪走牛羊。後來王亥之弟王恆繼位,從綿臣手中奪回牛羊。關於王恆的卜文有十餘條,與王亥同樣尊為“王”,但王恆卻不見於傳世文獻的商王世系中,其原因不明。王恆死後,其子上甲微又聯合河伯氏討伐有易氏,殺死綿臣。商部落在有易氏沒落的同時強盛起來。戰勝有易後,上甲的諸弟各懷私心,紛爭起事,蓄意謀害上甲,上甲隨機應變,平息叛亂,保證商族後嗣的延續。上甲在殷人的周祭順序中排列首位,祈雨卜文均以“自上甲……”開始,卜辭對上甲以降的商王有了明確的世系排列,可能是因為商部落在上甲時期才開始有文字記載,而之前的世系源於傳說。今所見關於上甲的卜辭多達一千一百餘條,位居諸商王之首,可見殷人對上甲之崇敬。

上甲之後報乙、報丙、報丁、主壬、主癸五公先後即位,在卜辭中,“報”寫作“匚”,“主”寫作“示”,五位先公合稱“三匚二示[”。上甲後的三匚全以天干“乙丙丁”相次,二示時則應續以“戊己庚辛”排列,卻跳至“壬癸”。同時,二示的配偶妣庚和妣甲的天干亦不相次。說明三匚的廟號可能是殷人後來追擬的,而二示的廟號則有典冊記載。“惟殷先人有冊有典”記載到的祭祀典冊,可能始於二示時期。二示時期,商國的勢力不斷擴大,他們拉攏黃河下游各氏族部落,一步步逼近夏后氏腹地伊洛地區。

成湯

如何快速讀懂史記—《殷本紀》

成湯,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

湯徵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湯曰:「予有言: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聽,道乃進。君國子民,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湯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赦。」作湯徵。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或曰,伊尹處士,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湯舉任以國政。伊尹去湯適夏。既醜有夏,復歸於亳。入自北門,遇女鳩、女房,作女鳩女房。

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當是時,夏桀為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從湯,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湯曰:「格女眾庶,來,女悉聽朕言。匪臺小子敢行舉亂,有夏多罪,予維聞女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眾,女曰:『我君不恤我眾,捨我嗇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眾力,率奪夏國。眾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時喪?予與女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爾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從誓言,予則帑僇女,無有攸赦。」以告令師,作湯誓。於是湯曰:「吾甚武」,號曰武王。

桀敗於有娀之虛,桀奔於鳴條,夏師敗績。湯遂伐三嵕,俘厥寶玉,義伯、仲伯作典寶。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報。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內。

湯歸至於泰卷陶,中壘作誥。既絀夏命,還亳,作湯誥:「維三月,王自至於東郊。告諸侯群后:『毋不有功於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罰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勞於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后稷降播,農殖百穀。三公鹹有功於民,故後有立。昔蚩尤與其大夫作亂百姓,帝乃弗予,有狀。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國,女毋我怨。』」以令諸侯。伊尹作鹹有一德,咎單作明居。

湯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會以晝。

以上講的是成湯如何興起,以及“殷革夏命”,湯乃示癸之子,關於湯的名字記載較為複雜,《古本竹書紀年》雲“湯有七名”。殷墟卜辭中多稱其為合字“大乙”、又稱單字“唐”或“成”。周原卜辭以及齊國彝銘稱其為“成唐”。《尚書》、《楚辭·天問》稱其為“湯”。《詩經》、《國語》等稱其為“湯”、“武湯”或“武王”。《史記》、《荀子》等稱其為“天乙”。《論語》、《墨子》、《竹書紀年》等稱其為“履”。

夏朝的末代君主履癸又名桀,史書記載他是位昏庸好色的君王,他暴虐民眾,大興土木修建傾宮、瑤臺,使得諸侯叛離。桀便派軍四處討伐不服的屬國。此時的商湯是專為夏王室征伐的夏方伯,史書中稱讚他修德愛民、寬厚仁慈,與夏桀形成鮮明的對比。《呂氏春秋·異用》、《史記·殷本紀》、《帝王世紀》等形容夏桀“網張四面”如此鳥禽全入網中,一個也不落,而商湯“網開三面”僅留一面捕禽,其餘三面放之,表示商湯的仁慈大度。諸侯見勢便紛紛棄桀歸湯,湯籍此機會網羅人才、拉攏諸侯。有莘氏居於夏後腹地伊洛平原,不滿桀的統治,決定與商湯聯姻結盟。伊尹隨有莘氏女進入商湯王室,始任庖正,而後得到湯的重視,被授予“天下之政”,立為小臣。湯以伊尹為士朝貢夏廷,潛入觀察夏地的動靜。除伊尹外,仲虺、咎單、女鳩、女房、義伯、仲伯等官賢也先後歸湯。

湯將都邑遷回先王之地——亳。亳與葛國為鄰,葛是滅夏的必經之地。湯聞葛伯不祭祀神祖,便遣人前去查問究竟,葛伯答覆沒有可供犧牲的牛羊,湯遂送去牛羊,葛伯卻宰了牛羊供自己食用,回覆說葛國缺糧,湯再遣去亳邑民眾協助耕種,並派童子到田間送飯,葛伯卻奪其飯殺其人。於是湯自亳邑出發征伐葛伯。湯戰勝葛後見夏桀並未譴責,於是又相繼征伐洛、荊、蘇、董、溫等國。自稱征伐是弔民伐罪,為民除禍,故而湯東征西怨、南征北怨,得到民眾的支持。滅溫後戰爭發生轉折,商亳遭到溫的同姓鄰國昆吾的反擊,此後商湯轉而討伐親夏的屬國。此時商湯感覺羽翼豐滿,在景亳彙集諸侯盟國,宣告與夏作戰,是為“景亳之命”。先後消滅韋、顧、昆吾等親夏政權,翦除夏後屬國,削弱夏後勢力,經過“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湯趁夏地發生旱災,自陑起兵西進,桀抵擋不過,且戰且逃,戰敗於有娀氏舊址,逃至鳴條。湯與夏桀在此展開鳴條之戰。

戰前,湯作《湯誓》,舉說桀的罪狀是“率遏眾力,率割夏邑”。桀戰敗,經歷山逃至南巢,夏朝覆滅。湯遷徒夏族遺民於杞,湯欲遷夏社,伊尹認為會引起夏民的憤恨,作《夏社》反對。湯經泰卷返回亳,仲虺作《仲虺之誥》向夏諸侯闡明伐桀的正義性。《逸周書》稱“三千諸侯大會”於亳,湯三讓天子位於天下有道者後即位。遂遷九鼎於亳都,商朝建立。這是中國傳統歷史的首次王朝交替,《周易》贊稱商湯受天命而滅桀,是“順乎天而應乎人”的一次革命。滅夏後,湯擴建亳都,並在夏之舊都斟附近營建西亳用以監視夏王朝的殘餘勢力。湯命臣咎單作《明居》以法治民,製作禮樂。為了鞏固統治,又改正朔,易服色,以白色為上等服飾顏色,作五祀八政。

太丁、外丙、中壬、太甲

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湯適長孫也,是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作肆命,作徂後。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

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鹹歸殷,百姓以寧。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訓三篇,褒帝太甲,稱太宗。

以上講的就是從商湯到太甲的部分,根據記載,湯有三子,太丁、外丙、仲壬。太丁乃湯之嫡長子,被立為太子,但太丁未即位便先湯而死。湯二十九年,湯王過逝。其後,文獻記載出現分歧:《尚書序》、《三統曆》、《漢書·律曆志》、《偽古文尚書》等載湯崩,太丁之子、湯之嫡長孫太甲即位;而《史記·殷本紀》、古今本《竹書紀年》、《孟子》等記載湯崩後,湯的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後即位六年,再由嫡長孫太甲即位為王。殷墟卜辭中,太丁刻作“大丁”,外丙作“卜丙”,太甲作“大甲”,但尚未發現仲壬(中壬)的痕跡。根據卜辭的周祭順序,“大乙—大丁—大甲—卜丙—大庚”為次,即嫡長孫太甲即位於其叔父外丙之前。太丁生前被立為太子,雖未即位但因其子太甲稱王所以被納入周祭直系,而外丙無子稱王所以屬於周祭旁系。文獻記載湯在位時間較長,長子太丁早逝,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後即位,但總共在位時間僅短短六年。同時文獻記載伊尹輔佐太甲攝政,太甲即位之初,“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太甲出亳都並置其於湯所葬之地——桐宮。古今本《竹書紀年》等文獻甚至稱伊尹篡位稱王。一種解釋認為長子太丁逝時,湯尚健在,立次子外丙為太子,而湯逝後,太甲奪權,在其叔父外丙(以及仲壬)之前即位,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度。這可能是文獻記載中多稱太甲起初不賢的緣故,所以伊尹放太甲於桐,並作《伊訓》、《肆命》、《徂後》使其反省悔過。期間伊尹復立湯次子外丙、三子仲壬相繼為王,但二人年邁,總共在位六年便過世。太甲在桐宮修德,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伊尹見此便迎接太甲回都,還政於太甲

[注 48]

還政後,伊尹又作《太甲》三篇教育太甲。“太甲修政,殷道中興”,“諸侯鹹歸…百姓以寧”,創造商朝的第一次中興。太甲歸亳後十二年陟,逝後上廟號“太宗”,又稱“明王”。文獻記載太甲有沃丁、太庚二子,先後即位為王。周祭中未見沃丁之名,但有“羌丁”(羊丁),因為是單版祭祀,尚不明確其與前後帝王的關係。文獻記載沃丁八年,伊尹過世,“沃丁葬以天子禮”,服喪三年。咎單接管政事,作《沃丁》訓王。十九年,沃丁陟,太庚立。周祭中太庚作“大庚”。太庚有子即位為王,所以屬於直系先王。太庚在位五年陟,此後小甲、太戊、雍己三子相繼為王,在王位繼承製度上出現兄終弟及的亂象。

沃丁、太庚、小甲、雍己、中丁、外壬、河亶甲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時,伊尹卒。既葬伊尹於亳,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為帝雍己。殷道衰,諸侯或不至。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懼,問伊陟。伊陟曰:「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其有闕與?帝其修德。」太戊從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贊言於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鹹艾,作太戊。帝太戊贊伊陟於廟,言弗臣,伊陟讓,作原命。殷復興,諸侯歸之,故稱中宗。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遷於隞。河亶甲居相。祖乙遷於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為帝外壬。仲丁書闕不具。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為帝河亶甲。河亶甲時,殷復衰。

以上介紹的是沃丁到河亶甲,史記講的很簡略,只說了“殷道衰”,但是在這時,商朝發生了”比九世亂“。小甲乃太庚之子,旁系先王。小甲時期,開始商王朝的第一次衰敗。小甲在位十七年崩。根據傳世文獻記載,雍己繼位為王,而常玉芝等現代學者利用殘辭互補法,對卜文中殘缺的周祭順序作整理,認為太戊在雍己之前繼位為王。太戊在卜辭中作“大戊”,是位直系先王。即位之初,冊命伊陟、臣扈、巫咸等輔佐商王管理朝政。太戊繼其兄小甲之位為王,有違嫡長子的王位傳承製度。傳說太戊時,發生了“祥桑谷共生於朝”的災異現象,太戊恐懼中求問伊陟此事,伊陟說是殷道德衰的惡兆,太戊聽從後,修行修德,使得祥桑枯死。太戊對山川鬼神格外恭敬,命巫咸加倍祭祀活動,巫咸作《鹹艾》、《太戊》稱讚太戊。太戊改革軍隊,命車正中衍作寅車。太戊在賢臣的輔佐下,扭轉小甲時期的衰敗。五穀豐盛,諸侯歸附,商王朝進入第二次中興時期。根據文獻記載,太戊在位七十五年陟,廟號“中宗”又作“太宗”,而卜辭中沒有太戊廟號的記載。雍己或繼其兄太戊為王,或繼其兄小甲為王,其在位期間,殷道復衰,諸侯叛離,商王朝二次衰敗。雍己為旁系先王,在位僅十二年,事蹟遠不如太戊。而太戊時期的興盛則為其子爭奪王位創造條件。雍己之後,太戊有中丁、外壬、河亶甲三子相繼為王。

中丁乃太戊長子,在周祭順序中是太戊之後的直系先王,其王位很可能是從叔父雍己那裡爭來的。中丁奪位遭到王朝內部其他統治勢力的反對。元年,諸侯侵犯京畿,中丁被迫放棄經營一百多年的都城——亳,東遷於囂,由此保住王位。東土邊境的藍夷部落趁機作亂,中丁伐之。中丁在位九年或十一年崩,其弟外壬繼位,都於囂。其王位是平穩傳承還是爭奪而來的,由於記載的缺乏,無法明瞭,但外壬即位元年,邳人、侁人叛亂,這可能說明其王位是爭奪而來的。外壬在位五年或十年崩,其弟河亶甲奪位稱王,遷都於相。奪權徒都導致商王朝政權內部分裂,國力劇減,諸侯侵犯,商王朝第三次衰落。河亶甲連年用兵討伐叛離諸侯。徵藍夷,又徵班方,侁人聯盟班方,河亶甲聯合彭伯、韋伯克邳、降班方,侁人臣服。河亶甲為旁系先王,在位九年崩。 太庚三子小甲、太戊、雍己相繼為王,破壞了嫡長子傳承製度,此後弟子相互代立,爭奪王位,屢遷都邑,使得國力衰亡,諸侯莫朝,邊境遭侵。是為商代中期的“比九世亂”

祖乙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復興。巫賢任職

這裡講的是中丁之子,祖乙。他即位之初遷都於邢,其王位可能是爭奪而來的。祖乙作為太戊的嫡長孫,可能得到了王朝內部舊貴族勢力的支持,立舊臣巫咸之子巫賢為相,管理政事。如此政權逐漸穩定,修築新都。命高圉為邠侯,鞏固對西土邊疆的統治。商王朝二次復興。祖乙受殷人的尊崇程度與湯不相上下。祖乙在位十九年崩,廟號“中宗”。祖乙之子祖辛即位,政權平穩過渡。祖辛在位十四年或十六年崩,其弟沃甲繼位。沃甲在卜辭中作“羌甲”,因為其子南庚繼位為王,所以初屬直系先王,但因南庚未有子成王,所以在後期的黃祖卜辭中以旁系先王祭祀。沃甲在位五年崩,其侄祖丁繼位。祖丁是祖辛之子,有陽甲、盤庚、小辛、小乙四子先後成王。四子同父異母,使得祖丁的四位配偶全部納入周祭祀譜,在先王行列中獨佔鰲頭。在位九年而陟,堂弟南庚繼位。南庚是沃甲之子,即位三年後遷都於奄,因奄地偏南,所以此王得名“南庚”。南庚在位僅六年,祖丁之子陽甲即位。自此“祖辛—祖丁—陽甲”一系代替“沃甲—南庚”一系為直系,南庚在位時間較短,可能是遜位於陽甲,或是陽甲奪位。王位傳承的紛爭,削弱了政治統治的勢力,國力銳減,邊境諸侯內侵。帶來了商王朝的第四次大衰落。陽甲三年,西征丹山戎,得丹山。陽甲在位四年崩,其弟盤庚即位。

盤庚

帝陽甲崩,弟盤庚立,是為帝盤庚。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乃五遷,無定處。殷民諮胥皆怨,不欲徙。盤庚乃告諭諸侯大臣曰:「昔高後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則可修。捨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寧,殷道復興。諸侯來朝,以其遵成湯之德也。

這裡講的是盤庚,盤庚在卜辭中作“般庚”,祖丁次子、陽甲之弟,即位於奄。盤庚在位期間,發生了著名的遷都事件。關於盤庚遷殷的原由,歷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政治鬥爭說”較優。九世之亂期間,因為王室的爭奪,商王屢徒都邑,遷後必然需要得到一批貴族的支持,如此導致貴族的勢力膨脹,而王權卻久久未能得到鞏固。為了維護王位,奪位者常常要與貴族舊臣共享政權。盤庚年幼即位,許多貴族舊臣有了傲上的情緒,無視盤庚。盤庚為了鞏固王權,削弱貴族勢力,決心遷都。當時族內的一部分人不願遷都,盤庚便作《盤庚》三篇,勸說大眾,呼籲民眾到新都去生活。盤庚十四年,終得遷都,自奄遷於北蒙,更名為“殷”。翌年,開始營建殷邑。盤庚兌現承諾,首先建設民居,安頓下移民,再顧及宮殿廟宇的建設。遷都後,一部分民眾又怨言盤庚如此興師動眾有損民利,盤庚回覆說,遷都之為是上帝要求我為了恢復先王成湯的事業而作的,並說遷都是為了重視人民,不讓民眾受害而為。盤庚在殷邑實行新政,但限制和約束貴族的勢力。他要求貴族遵守先王法度,排除內心傲慢的態度聽從商王的命令,道德上要施德於民,不可怠慢老弱孤幼,經濟上不可無止境地聚斂貝玉財富。盤庚對貴族和民眾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新政使得民眾受益,同時讓商王擺脫了貴族勢力的束縛。直到殷商滅亡,民眾還思念著盤庚,要求“覆盤庚之政”。十九年,冊命周人首領亞圉為邠侯,加強對西部邊疆的統治。盤庚遷殷,“殷道復興,諸侯來朝”,扭轉了九世之亂以來的衰落。盤庚在位二十八年崩,弟小辛立,盤庚未有子繼位,故為旁系先王。盤庚遷殷後,商王朝二百五十多年更不徒都,改變了“居無常處”的動態,王朝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新發展階段,史學家稱這個階段為“晚商時期”。

小辛、小乙、武丁、祖己、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

帝盤庚崩,弟小辛立,是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復衰。百姓思盤庚,乃作盤庚三篇。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為帝小乙。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

帝武丁祭成湯,明日,有飛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懼。祖己曰:「王勿憂,先修政事。」祖己乃訓王曰:「唯天監下典厥義,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絕其命。民有不若德,不聽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鳴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繼,常祀毋禮於棄道。」武丁修政行德,天下鹹驩,殷道復興。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為德,立其廟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訓。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為帝甲。帝甲淫亂,殷復衰。

帝甲崩,子帝廩辛立。帝廩辛崩,弟庚丁立,是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復去亳,徙河北

上面講的就是小辛到武乙,小辛乃祖丁之子、盤庚之弟,即位於殷。小辛政績不佳,帶來了商王朝的第五次衰敗。關於他的卜辭僅有八十餘條,在位三年而崩 ,弟小乙即位於殷。小乙為祖丁之子,小辛之弟。小乙在位時便立丁其子武丁為繼承人。小乙讓武丁插入到民間中勞動,又將他送到賢臣甘盤那裡去學習,小乙如此注重對武丁的教育,為日後武丁復興殷業奠定了基礎。小乙在位十年而陟,其子武丁繼位。因是武丁之父,為直系先王,所以在武丁時期的卜辭中備受尊崇,數量多達五百餘條。武丁即位於殷。年輕時出入民間,深知民眾的疾苦。目前發現的甲骨文卜辭,是從武丁時期開始大量出現的(二里崗文化時期到武丁之前的甲骨文和金文比較稀少),自此中國的歷史學邁入了信史時代。

祖甲在位三十三年,祖甲建立了完備的周祭制度,以翌、祭、洅、協、肜五種祭祀方式系統性地祭祀全體祖先[19]。祖甲還開創了王位嫡子繼承製,但並未形成長子繼承製,也沒有形成像西周一樣頗為嚴格、覆蓋性的宗法制度,這種改革為商末王子間的爭鬥埋下了隱患

武乙、太丁、帝乙

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獵於河渭之閒,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後,辛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

上面講的就是武乙到帝乙,商代巫師所主持的人祭和人殉是一種愚昧的宗教迷信活動。武乙即位後,認識到這種行為違反人道,同時也為了擺脫巫師對自己權力的制約,便決心進行改革。

據記載,他命工匠雕了一個木偶,狀貌威嚴,冠服齊整,稱作天神。隨後他約“天神”與自己進行下棋,又命令一個臣子代替木偶下棋,臣子怕武乙,步步退讓,以大輸而告終。武乙便痛打木偶。武乙還製作一隻皮袋,盛滿獸血,掛在樹枝上,親自挽弓仰射,射破皮袋,獸血噴出,稱為“射天”。武乙的這些舉動,否定天神的權威,使巫權大為降落;他順勢倡導仁義、兼愛,商朝的人祭和人殉現象從此大大減少。後來武乙到渭河與洛河之間狩獵,病卒。那些仇恨他的巫師極力散佈謠言,聲稱武乙在狩獵過程中受到上天懲罰,被暴雷劈死。

帝辛

如何快速讀懂史記—《殷本紀》

帝辛

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鉅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於鬼神。大聚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閒,為長夜之飲。

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於是紂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喜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彊,辨之疾,並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閎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馬以獻紂,紂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獻洛西之地,以請除炮格之刑。紂乃許之,賜弓矢斧鉞,使得征伐,為西伯。而用費中為政。費中善諛,好利,殷人弗親。紂又用惡來。惡來善毀讒,諸侯以此益疏。

西伯歸,乃陰修德行善,諸侯多叛紂而往歸西伯。西伯滋大,紂由是稍失權重。王子比干諫,弗聽。商容賢者,百姓愛之,紂廢之。及西伯伐饑國,滅之,紂之臣祖伊聞之而咎周,恐,奔告紂曰:「天既訖我殷命,假人元龜,無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後人,維王淫虐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柰何?」紂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紂不可諫矣。」西伯既卒,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爾未知天命。」乃復歸。

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彊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干,觀其心。箕子懼,乃詳狂為奴,紂又囚之。殷之大師、少師乃持其祭樂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紂亦發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大]白旗。殺妲己。釋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殷民大說。於是周武王為天子。其後世貶帝號,號為王。而封殷後為諸侯,屬周。

周武王崩,武庚與管叔、蔡叔作亂,成王命周公誅之,而立微子於宋,以續殷後焉。

這裡講的就是帝辛,帝辛,子姓,諱受德,是商朝最後一代的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他在前1075年至前1046年在位。帝辛非常重視農業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國力強盛。在位期間,繼續對東南方的人方(東夷)用兵,最後將其擊敗,將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然而,這場長久的戰爭導致了國內空虛。後來,周國聯合西方各方國一起討伐商朝。在牧野之戰中,商軍潰敗,帝辛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死後,其子武庚諡他為

帝辛。周武王在其生前稱呼他是“商王受”。帝辛死後,周武王便給他一個惡諡之名,因此帝辛以紂王一名為後世人所熟知,帝辛高大威猛,力大無窮,自幼聰敏過人、反應敏捷。《荀子·非相篇》說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帝辛繼位後,定都於沫 (前1082年),後改沬邑為朝歌(今河南淇縣)。他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商朝國力逐漸強盛。在位期間繼續對人方(周人稱之為東夷)、林方、虎方等用兵,在經歷了長期的戰爭之後最終取得了勝利,並將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然而,對人方的戰爭導致了國內空虛,最終導致了商朝的滅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西方11個小國會師孟津,對商朝發起進攻。商軍主力在東南,無法徵調,只得將戰俘臨時武裝起來進行抵抗。而此時帝辛已經受到了眾多貴族和巫師等的集體反對,軍心渙散,周武王以在距離朝歌(今河南淇縣)七十里外的牧野與商軍交戰,商軍倒戈而前軍攻擊後軍。商軍因而大敗,此戰就是歷史上的牧野之戰。周軍隨即攻至朝歌。帝辛登上鹿臺,穿上寶玉衣,投於火中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死後頭顱被周武王斬下,懸在白旗,兩位妻妾的頭顱懸在紅旗上,被送入周太廟祭拜周人祖先。帝辛死後,葬於淇水之濱。周武王征服商朝之後,改封其子武庚為諸侯,令其統治朝歌一帶,又派三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監視其舉動。

帝辛暴行?

史書中對其暴虐事蹟的記載有

《史記》記載,帝辛“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又說他“好酒淫樂,嬖於婦人,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為人兇殘成性;殺害忠臣義士,如其叔父比干;囚禁異己,如西伯昌被幽禁羑里(今河南湯陰)七年之久。他為了觀察胎兒,竟殘忍地讓人剖開孕婦的肚子。他想知道冬天光腳過河的農夫為什麼不怕冷,竟叫人砍掉他的雙腳。《戰國策》記載“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紂,紂以為惡,醢鬼侯;鄂侯爭之急,辨之疾,故脯侯;文王聞之,喟然而嘆,故拘之於牖里之庫百日,而欲令之死。”《韓非子·喻老》亦有記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司馬遷在《史記·宋微子世家》亦云“紂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玉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帝王世紀》記載,帝辛在位期間,西伯的嫡長子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質,當時負責替帝辛駕車。但某日,帝辛派人烹殺了伯邑考,並將他做成了肉羹賜給西伯昌,並說:“聖人應當不會吃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西伯昌最後還是吃了肉羹。帝辛評價說:“誰說西伯昌是聖人?吃了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

在眾多文獻中,帝辛是一個實行炮烙之刑,濫殺無辜,開設酒池肉林,窮奢極侈的昏暴之君。他與夏桀並論,在中國一直是暴君的代名詞。這一段歷史,後人加上想像,寫成了《封神演義》。成語有“助紂為虐”。

但是在《尚書·牧誓》中,周武王只列舉了帝辛的四條罪狀,分別是聽婦人言、不認真祭祀、不重用親戚、任用逃犯做官,然而“聽婦人言”、“不重用親戚”與“任用逃犯做官”在商代社會並不罕見,周武王有此一說可能是因當時周已演化出了完整的禮樂制度,而對商朝的作為表示懷疑。商朝時女性地位很高,女性可以擁有封地,還可以擔任輔政大臣或將軍;到了西周時,女性地位就大大下降了,不僅不能擁有封地,也不能參與國事。“商紂王與蘇妲己淫亂失國”的故事其實反映了殷人男女平等的歷史。商朝時用人不重視家庭身份,王族成員並沒有太多被委以特權;而西周時期的等級制度比商代要森嚴很多,實行宗法制下絕對的世官制,在周人看來,不任用親戚為官是嚴重罪過;商代政治組織鬆散,人口流動性強,諸侯中常有人逃往他國,其他國家的奴隸、農奴逃往商國,就獲得自由,一部分賢能之人甚至被任用為官員;殷墟甲骨文中有許多“小臣x”之類的人名,大多是出身卑微之人;周代政治組織嚴密,從周文王開始就實行“有亡荒閱”在全天下搜捕逃亡者,周人才指責帝辛“遺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維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

殷墟考古來看,商朝末期的人祭和人殉都很少,甚至沒有西周中早期嚴重。從各種文物中,看不出帝辛有太多暴行。西周初年時所宣揚的帝辛的罪狀,除了《尚書·牧誓》中的那四條,也就只有酗酒、相信自己有命在天了。到了後來,西周統治者和商王朝的叛徒繼續指責帝辛,並造出了“紂”這個字。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不瞭解歷史真相,為了向世人宣揚“惡有惡報”,便又給紂王增添了不少新的罪狀,例如作炮烙之刑、把人剁成肉醬、剖割孕婦之胎等。漢代以後的統治者繼續把紂王作為反面形象宣傳。紂王的“荒淫殘暴”實際上是千年積毀的結果。

子貢曾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認為帝辛許多的罪過並未發生,是被後人所加的。南宋學者羅泌在他的著作《路史》中,也認為商紂王的許多罪行並不真實。

在《韓非子》中提到,費仲勸諫帝辛殺掉西伯姬昌,但帝辛卻認為“夫仁義者,上所以勸下也,今昌好仁義,誅之不可”(仁義的人,君主可以用來勸導臣民。姬昌就是這種人,不應該殺。)沒有采用費仲的建議。根據《左傳》等文獻以及殷墟甲骨文,帝辛征服了淮夷 ,派飛廉出使北方,對中國古代的統一與各族文化的交流和發展有過一定貢獻。《詩經·商頌·玄鳥》:“武王靡不勝。”《詩經·商頌·長髮》:“武王載旆,有虔秉鉞。”經郭沫若等學者考證,這裡的“武王”是指帝辛,他在生前曾深受百姓的愛戴,是殷民心目中的“武王”。河南淇縣朝歌鎮有後人修建的紂王之墓,當地人民均以帝辛為榮。

太史公論

太史公曰:餘以頌次契之事,自成湯以來,採於書詩。契為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車為善,而色尚白。

這裡講的是, 他是根據《詩經》中的《商頌》來編定契的事蹟的,自成湯以來,很多史實材料採自《尚書》和《詩經》。契為子姓,他的後代被分封到各國,就以國為姓了,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孔子曾經說過,殷人的車子很好,那個時代崇尚白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