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昆明犬是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自行培育的犬种。共有三种颜色品系:狼青、草黄、黑背。1953年开始选育,1964年培育成功,199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成功培育的第七代昆明犬是中国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警工作用犬,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东南亚国家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取得了重大的军事、社会和经济效益,填补了中国不能自行培育良种犬的空白。由于在祖国西南边地昆明繁育的,所以称为“昆明犬”。昆明犬同样也用于警犬,是国产的优良犬种。昆明犬对高原气候、严寒环境及高温均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我国军队、公安刑侦战线,广泛使用于边防巡逻,侦察破案,侦查毒品和爆炸物。也可用作单位和个人的护卫犬。 它适应于各种气候,尤其是高原立体气候,在鉴别追踪与扑咬等方面各具特色。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1950年, 因边防战斗需要, 中央公安部边防局(后改为公安军) 在北京筹备组建军犬训练队。1951年10月, 全军首届军犬训练班开学, 其参训犬来源于北京、青岛、山西太原、内蒙(内蒙狼犬系来自苏联)等地。同时还征集了驻华外籍人及民间所养狼犬共30余只。当时设在重庆的西南边防干部训练班派出10名人员到北京参加首届军犬训练班。(该10名学员和犬一起毕业全部在云南省军区军犬训练队)1953年5月毕业(人员和犬一起毕业)。西南方面的10名学员携带训练合格的10只军用狼犬、连同北京军犬训练队分配给10只种犬(三公:北门、青聪、青锋;七母:来及、秀代、利利、美岭、小名、可克、排克)由军犬繁殖区队长董兆青同志、负责一起带回云南省公安总队(云南省军区前身)。并根据上级命令,筹建云南省公安总队军犬训练队(云南省军区军犬训练队前身)。当时,因种源不足,组织上派区队长张云,助教余西梦等同志在昆明等地民间征用合格狼犬50只(公:29只,母21只);后又派员到重庆、成都、贵阳等地,收集民间狼犬40只(公:17,母23)。然后从以上90只狼犬中,根据体型及神经类型挑选20只(昆明本地12只,贵州、四川8只),公:5只、母15只,加上北京带回的10只种犬,总共30只,作为原始种群或基础群,组建成繁殖区队,进行有选择的杂配。在群体繁育过程中,鉴于基础群存在体型小、繁殖力低等缺点,于1958年又从南京军区军犬训练队引来纯种德国狼犬10只(3公、7母),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基础群进行导入,以后按分离出的毛色分系,进行闭锁繁殖,严格选种和培育,逐形成今日的昆明狼犬。总观昆明狼犬的种源,无论什么品系,都属于中国本土犬种,它与古老的、闻名于世界的德国狼犬,在血缘上,有一定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在云南省军区军犬训练队38年的群体继代选配,严格选择,使基础群中分散的优秀性状,在后代中集中,而使得昆明狼犬的品质超过其任何一个祖先。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昆明犬依恋性强,兴奋活泼,对高原气候、严寒环境及高温均有较强的适应性。狼青品系兴奋与抑制比较容易达到平衡,迫踪、鉴别、扑咬三方面的成绩和要作能力较全面;草黄品系兴奋性持久,运动能力强,表现出很强的追踪能力;黑背品系兴奋性高,性情凶猛,好斗好动,主动攻击性强,动作敏捷,警戒,护卫、扑咬突出。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黑背色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狼青色

中国的工作犬——昆明犬

草黄色

昆明狼犬,毛色比较单一,有狼青(青灰)、草黄(淡褐)、黑背(背部黑色,腹下和四肢色淡,呈褐色或黄褐色)三种(纯黑色,在昆明犬赛事列入黑背组)。因此昆明狼犬按毛色分为三个品系:狼青系、草黄系及黑背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