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賭博之狂熱,小小一枚銅錢,竟讓賭徒傾家蕩產

說起賭博,很多朋友絕對不陌生,尤其是街頭賭博,常見於各種人流密集之地,或是節日活動的街頭小獎,雖然形式迥異,但目的殊途同歸,皆是為了一個“

”字。

而早在八百年前的宋朝,古人玩的更嗨,單是汴梁城內一條街上,就足足有上百個抽獎攤位,每個攤位裡的賭博抽獎活動還能做到大同小異,不得不讚嘆一句民間智慧無窮也。

如過年春節期間,汴梁城內的開封府便會專門放開政策,准許百姓商賈開設“關撲”。

宋朝賭博之狂熱,小小一枚銅錢,竟讓賭徒傾家蕩產

關撲”即是:以商品為誘餌賭擲財物的博戲,而“”字呢,在宋朝時意為“”。

所以關撲也稱為“關賭”,類似於現在所說的街頭賭博,一般官府不許開設,但在過節期間卻特許關撲三天,為百姓增添節日樂趣。

記錄開封府風土人情的《東京夢華錄·卷七·關撲》裡頭說:

有以一笏撲三十笏者,以至車馬、地宅、歌姬、舞女,皆約以價而撲之。

這句話特別有意思,“”就是指“笏板狀的銀餅(錠),一塊最少也有二十兩。

宋朝賭博之狂熱,小小一枚銅錢,竟讓賭徒傾家蕩產

南宋·二十兩半銀笏

所以“有以一笏撲三十笏者”這句話,正是描述了兩個賭博的人,其中一個用“一塊銀餅”,跟另一個持有“三十塊銀餅”的人賭博,這算是一比三十的高賠率,持銀餅較少的,是想以小博大,結果後來輸到沒了錢,甚至以“車馬,地宅、歌姬、舞女”為賭注,那也得繼續賭。

這差不多就是宋朝十足的賭棍了,賭到輸急了眼,賣房子賣地也在所不惜。

可能有的朋友會問,關撲既然能賭的這麼大,到底是賭什麼內容呢?

難不成是擲骰子?

非也,非也,其實非常簡單,所謂的關撲,最早是商家搞的小娛樂,即商家提議:

您要想買某種商品,可以,原價多少多少。

但您也可以跟我賭一把,如果贏了,那您想要的商品,我一分錢不收,您直接拿走。

而所謂的“賭一把”,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小遊戲:

用銅錢投往瓦罐內,根據銅錢字幕的多少,來判定誰輸誰贏。

銅錢的正面,因刻有字,所以稱為“字幕”,或“幕前”。

而錢的背面,則稱為“”。

宋朝賭博之狂熱,小小一枚銅錢,竟讓賭徒傾家蕩產

北宋神宗·元豐通寶·正面字幕

假設有人的手氣極好,一不留神扔出了全部為“背面”的銅錢,那就稱為“渾純”,就相當於擲骰子裡的“豹子”,同樣為贏。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那攧(diān)錢的名兒,也不止一端,乃是渾純兒、三背間、八叉兒。

比如遊客拿了一把銅錢,每一枚銅錢都是一樣的,一面有字,一面無字,往瓦罐內一次性投入五六枚,最後算一算字幕朝上的有多少枚,再算一算有多少字,那肯定就是投錢字多者為贏。

贏家便可取走所賭物品,輸的人,那就付錢買東西。

或者賭博雙方只扔一枚銅錢,一方扔出有字的那一面,則贏。

一方扔出無字的那一面,則為輸。

規則便如此簡單,一點也不難,但正因此,由於玩法簡單,更突顯出來獎勵很高,試想只是隨手扔一枚銅錢,就能獲得冠梳或小食等物,人們自然願意去賭。

所以北宋時期對此狂熱者,可謂不計其數,在民間成風。

宋朝賭博之狂熱,小小一枚銅錢,竟讓賭徒傾家蕩產

北宋·頭錢(銅錢)

如此來說,這其實就是一種類似雙贏的促銷手段,遊客看到心儀的商品,不一定會買,商家便能通過此類小遊戲,引起遊客賭博的慾望,許以“

免費贈送”的利好,讓遊客跟他賭一把,而如果賭贏了呢,就拿走,那商家自認倒黴,如果遊客賭輸了,商家就順勢賣出了商品。

不管是對商家,還是對遊客,都有利也有弊。

如此來看,好像商家的風險更大一些,畢竟有“免費贈送”這一項。

當然商品並非多麼昂貴的珍寶,一般俱是尋常所見的生活用品。

宋朝賭博之狂熱,小小一枚銅錢,竟讓賭徒傾家蕩產

圖:後世經由“關撲”衍生出的轉輪博彩

《夢梁錄》所載:

街坊以食物、動使、冠梳、領抹、緞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門歌叫關撲。

大家且看,這“食物,冠梳”等物,就是最常見的小吃梳子,所以並不罕見,即使商家真輸了,也不會有多大損失。而且當時的商家為了吸引遊人來關撲,還會站在門口叫唱,各家唱的也有所不同,真可謂充滿民樂。

宋朝賭博之狂熱,小小一枚銅錢,竟讓賭徒傾家蕩產

宋朝關撲鬧市

說到關撲的具體獎勵,最詳細的還屬《東京夢華錄》

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坊巷以食物動使果實柴炭之類,歌叫關撲。如馬行、潘樓街,州東宋門外,州西梁門外踴路,州北封丘門外,及州南一帶,皆結綵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面、衣著、花朵、領抹、靴鞋、玩好之類。間列舞場歌館,車馬交馳。

這段話描述的非常詳實,大概意為:

每年一到春節,開封府就會放開三天,准許商家開設關撲,庶民百姓們早早的互相慶賀,街坊巷裡也早就備好了“果實柴炭”等物,唱歌宣告關撲。

比如汴梁城內的馬行,潘樓街等遊人如織的街道上,都搭起了綵棚,棚內的攤位上擺滿了梳子,珠玉,衣著服飾,花朵玩具之類的小物件,吸引人們前來關撲,中間穿插著歌舞表演,車馬相馳,行人絡繹。

宋朝賭博之狂熱,小小一枚銅錢,竟讓賭徒傾家蕩產

這還只是白天時的盛景,而到了晚上呢,那些貴族家的闊太太們,吃完了年夜飯悉數進場觀看,一邊看著關撲者輸錢的囧樣,或贏錢的痛快,一邊跟著大笑取樂。

這種活動一般進行到寒食冬至,即使是貧窮的小民,也要穿上嶄新的衣服,流連於綵棚之內,把酒言歡,共度佳節。

《東京夢華錄·關撲》:向晚,貴家婦女縱賞關賭,入場觀看,入市店館宴,慣習成風,不相笑勵。至寒食冬至三日亦如此。小民雖貧者,亦須新潔衣服,把酒相酬爾。

相信看到這裡,眼尖的朋友肯定注意到了,這類關撲活動,有一個首要前提,即:

開封府放關撲三日。

意思是說,開封府只有在過年這段時間,才准許民間開設三天的關撲,而尋常時期,是不允許的。

這又是為何呢?

正是因為,關撲在尋常時期,是屬於一種違法性質的賭博活動。

大文豪蘇軾曾經將所見關撲之弊,用一句話描述盡致:

《乞不給散青苗錢斛狀》:或關撲賣酒牌子,農民至有徒手而歸者。

這句話雖短,但說的卻十分心酸,

有賣酒的商家搞關撲,吸引農民去“撲”,而往往這些農民會落得空手而歸。

宋朝賭博之狂熱,小小一枚銅錢,竟讓賭徒傾家蕩產

通過這句話,足以可見宋朝時的關撲風尤盛,甚至達到“萬物皆可撲”的程度,不僅小吃和冠梳這種可以拿來賭,甚至還有我前文所說,有賭到沒錢,拿宅院和地皮作為賭注的豪賭。

以小見大,人的貪慾可是窮無止境,在宋朝時因為一場賭博而傾家蕩產者,不計其數,因此宋朝廷明文禁止賭博,並且將管制措施納入到律法之中。

《宋史.太宗紀》:太宗淳化二年閏二月己丑,詔京城蒲博者,開封府捕之,犯者斬。

這是對於私開賭場者的嚴重處罰,最重者,甚至“”,同樣的在日常期間,關撲也屬於明令禁止的賭博活動,但由於其賭博金額往往很小,且流動性實在太強,比如汴梁城內很多小販,隨身攜帶各式商品與關撲賭具,走到一個小巷口,隨時隨地就能跟人開賭,因此律法雖禁止,但管制起來卻極為困難,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北宋官府都並無嚴管。

而在春節期間,則可謂關撲者們的狂歡,過去春節以後,更不能小瞧。

民間開辦完關撲,卻到了皇家做莊的時節,尤其是宋神宗年間,關撲達到了宋朝開國以後的最頂點,就連“”,都能當做賭注,真可謂“萬物皆可撲”。

《東京夢華錄·正月》:自車馬、地宅、歌童、舞女以及器用食品,無不以一撲得之。

而皇家做莊的關撲市場,除了民間常見的雜物外,自然少不了稀世珍品,這種高大上的賭注,那可就不是簡單的銅錢價了,因此常常三天下來,在皇家園林金明池內,輸的只剩褲衩者,比比皆是。

宋朝賭博之狂熱,小小一枚銅錢,竟讓賭徒傾家蕩產

北宋·張擇端·《金明池奪標圖》

《東京夢華錄·卷七·關撲》:殿上下回廊皆關撲錢物飲食,伎藝人作場,勾肆羅列左右。橋上兩邊用瓦盆,內擲頭錢,關撲錢物、衣服、動使。遊人還往,荷蓋相望。池苑內除酒家、藝人、佔外,多以彩幕繳絡,鋪設珍玉、奇玩、匹帛、動使、茶酒器物關撲。

如此看來,宋朝時期的關撲活動,其實是自上到下深得喜愛,不僅百姓好賭,就連皇室也好賭,誠然這還是北宋年間,關撲雖風靡,但仍舊有朝廷律法管制,然而到了南宋年間,尤其是金人南下,局勢動盪時,官府對於關撲的監管愈發稀鬆,甚至導致關撲徹底成為一種,不再受法律管制的賭博活動,而在街頭隨處可見。

宋朝賭博之狂熱,小小一枚銅錢,竟讓賭徒傾家蕩產

《都城紀勝·市井》中說:

其夜市除大內前外,諸處亦然,唯中瓦前最勝,撲賣奇巧器皿百色物件,與日間無異。其餘坊巷市井,買賣關撲,酒樓歌館,直至四鼓後方靜,而五鼓朝馬將動,其有趁買早市者,復起開門。無論四時皆然。

通過這段話的描述,大致可知三個關鍵的信息點:

其一,夜間的大內前外,開設關撲,已與日常無異。

其二,打更的鼓聲敲了四次,關撲場所的熱鬧才逐漸安靜,而不等敲五次鼓,就有起大早的商販開起了關撲。

其三,無論四時皆然,不論春夏秋冬,皆是如此,與北宋時期,開封府只准許春節三天關撲,形成極大反差。

由此可見,南宋時的關撲之風,比之北宋時已然達到了“猖獗”的地步,皇家大內前外開設的關撲尚且如此,就更別提民間商販了,甚至達到了“以此為業”的誇張程度。

所以縱觀古今,吸取歷史的經驗,賭博不論大小,賭到最後,實為害人不淺,相反,只有兢兢業業的踏實工作,努力奮鬥,才是亙古不變的唯一正道。

——————

宋朝賭博之狂熱,小小一枚銅錢,竟讓賭徒傾家蕩產

——————

參考文獻:

《東京夢華錄·卷七·關撲》:有以一笏撲三十笏者,以至車馬、地宅、歌姬、舞女,皆約以價而撲之。

《東京夢華錄·卷七·關撲》:殿上下回廊皆關撲錢物飲食,伎藝人作場,勾肆羅列左右。橋上兩邊用瓦盆,內擲頭錢,關撲錢物、衣服、動使。遊人還往,荷蓋相望。池苑內除酒家、藝人、佔外,多以彩幕繳絡,鋪設珍玉、奇玩、匹帛、動使、茶酒器物關撲。

《東京夢華錄·卷七·關撲》:向晚,貴家婦女縱賞關賭,入場觀看,入市店館宴,慣習成風,不相笑勵。至寒食冬至三日亦如此。小民雖貧者,亦須新潔衣服,把酒相酬爾。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那攧錢的名兒,也不止一端,乃是渾純兒、三背間、八叉兒。

《夢梁錄》:街坊以食物、動使、冠梳、領抹、緞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門歌叫關撲。

《東京夢華錄·正月》: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坊巷以食物動使果實柴炭之類,歌叫關撲。如馬行、潘樓街,州東宋門外,州西梁門外踴路,州北封丘門外,及州南一帶,皆結綵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面、衣著、花朵、領抹、靴鞋、玩好之類。間列舞場歌館,車馬交馳。

《東京夢華錄·正月》:自車馬、地宅、歌童、舞女以及器用食品,無不以一撲得之。

《乞不給散青苗錢斛狀》:或關撲賣酒牌子,農民至有徒手而歸者。

《宋史.太宗紀》:太宗淳化二年閏二月己丑,詔京城蒲博者,開封府捕之,犯者斬。

《都城紀勝·市井》其夜市除大內前外,諸處亦然,唯中瓦前最勝,撲賣奇巧器皿百色物件,與日間無異。其餘坊巷市井,買賣關撲,酒樓歌館,直至四鼓後方靜,而五鼓朝馬將動,其有趁買早市者,復起開門。無論四時皆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