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典故的背后反映的是女性的悲哀

“烽火戏诸侯”典故的背后反映的是女性的悲哀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大家应该都是有所耳闻的,讲的是西周亡国之君周幽王为搏美人褒姒一笑,多次点燃烽火以戏诸侯,最后戎兵进犯而无诸侯来援从而导致西周灭亡的事。

虽然在《史记》中有记载,但之后多有争议,在2012年,北京清华大学整理获赠的战国竹简“清华简”时,发现竹简上的记述与这一典故有所偏差,竹简中则记录的是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被申候联络戎族打败的。

对于历史我们不能准确考证,毕竟不是专业史学家,而且专业史学家也并不能准确说出几千年前的历史。

我们就事论事,“红颜祸水”这个词大家应该都是熟知的,意思是越漂亮的女人越是容易带来灾祸,而这个词中举出的例子就有所谓亡国的褒姒。

“烽火戏诸侯”典故的背后反映的是女性的悲哀

“烽火戏诸侯”典故的背后反映的是女性的悲哀

对于“褒姒亡国”这个观点我是不太赞同的,首先,我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怎样就不用我多说了,真的能被一个女人就弄得国家灭亡?这个我是不太信的。

西周的灭亡不管怎样都应该是周幽王自己的错,其实周朝国力衰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幽王之父宣王晚年对外征战皆以失败告终,再加上他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传到幽王手上时已经是千疮百孔。

如果幽王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的话还是有机会的,但是他沉湎酒色,不理国事,所以才导致了西周的灭亡,跟褒姒关系不大的。

“烽火戏诸侯”典故的背后反映的是女性的悲哀

“烽火戏诸侯”典故的背后反映的是女性的悲哀

然后我们再来说一说“红颜祸水”这个词,女性长得漂亮而带来灾祸的原因,归根结底并不是因为女性长得漂亮,而是因为弱小,只要足够强大就没有什么灾祸,而所谓红颜祸水只是对自身弱小或者自身错误的掩盖,所以将责任推给女性。

“世上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当事人的能力不足。”很中二的一句话,但也说的很现实。而不愿承认自身能力不足的人就会将错误推向更弱小的人。

至于“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虽然具有争议,但就算是编造的我也是可以理解的。

用以警醒后世,毕竟有了前车之鉴,后世之人就应该会有所顾忌,而褒姒会受到多少骂名,相信在那个时候,应该没有人在乎吧。

从“烽火戏诸侯”到“红颜祸水”就足以说明了当时女性的悲哀,而类似的女性其实也不少妺喜、妲己、杨玉环其实都是这样。

不得不说,人的劣根性真的很可怕。

“烽火戏诸侯”典故的背后反映的是女性的悲哀

笔者并不是学历史的,了解也并不是很多。只是单纯的喜欢传统文化与国学历史,如果您另有高见或者也对这些感兴趣,请关注“早8点图书馆”大家一起进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