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型投资”还是“成长型投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有很多人会把价值投资会分为“价值型投资”或者“成长型投资”。实际上就是把一些股票分为了“价值股与成长股”,买入价值股的被定义为价值型投资,买入成长股的被定义为成长型投资。

首先,边际哥是不屑于这种区分的。因为边际认为“价值与成长是一码事”!股票背后所代表的是企业,而企业是活的,是会发展的,是会变化的,是会成长的,它不同于有着固定利息的债券。所以你评估企业价值的时候,当然要考虑其未来成长性。边际认为评估企业价值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其成长性,价值就包含了成长,或者说评估成长性是评估企业价值的一部分。(当然,除非你是类似格雷厄姆那种“捡烟蒂”的投资方法)

既然市场中很多人这样去分,那边际哥就按照这样的区分去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实际上,所谓的“价值股”由于市场对其预期并不高,估值也一般很低,所以这类股票很容易出现戴维斯双击(升业绩+升估值)。而所谓的“成长股”由于市场对其业绩预期非常高,也享受着高估值,所以容易出现戴维斯双杀(降业绩+降估值)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价值型投资”还是“成长型投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在市场中经常会有关于价值与成长的争论。在《戴维斯王朝》一书中有一小段是写“价值型投资与成长型投资”的,我觉得挺有意思。

书中写到:“价值型投资与成长型投资经常会陷入争论,两边持有的观点不尽相同。价值型投资者寻求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而取得收益。成长型投资愿意为未来的高收益支付高的价格。即使是一些发展初期没有盈利的公司,也会因为人们对于未来可观结果的预期而获得高溢价。很多人都希望自己会发现下一个微软、沃尔玛、思科、家得宝。鉴于像微软这样快速成长公司为其创始人所带来的惊人财富,你一定会认为投资于价格高昂、成长快速的股票,会使一些投资者荣登美国福布斯富豪榜。然而,事实上没有一个亿万富翁或者准亿万富翁是从这条道上混出来的。戴维斯和巴菲特等亿万富翁的身家都是来自价值型阵营,他们以合理价格购买成长。”节选自《戴维斯王朝》


为何很多人喜欢成长股呢?说实话,边际哥也喜欢成长股,但是边际喜欢的是“高确定性+高成长+低估值”的机会,可惜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难得一遇。一般情况下,成长速度很快的企业,股价都会被市场炒的很贵,估值很高。

我喜欢成长股,但是我不喜欢成长股的高估值!因为高估值会使得投资的胜率变得非常非常低!“好公司+低价格”才可能成为一笔成功的投资。如果是“好公司+高价格”的话,那么大概率会成为一笔平庸的投资,甚至是糟糕的亏损的投资。买好的(优秀),更要买的好(便宜)。

很多人都听过美国“漂亮50”的这段历史,边际哥以前的文章也不止一次的引述过这段经典的案例。漂亮50的命运是很好的“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经典学习案例,最终的结果显示了高价成长股的危险性,值得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领悟。漂亮50中几乎全是当时公认的最安全的、最优秀的、成长性最好、甚至是伟大的公司。其中包括可口可乐、辉瑞制药、麦当劳、迪斯尼、美国运通等等。作为成长型公司,它们是成功的。但是如果是在当时的高价买入,借用戴维斯书中的那句话:“作为支付了高溢价的投资,它们却未能对得起当年的价格标签。”美国漂亮50是典型的“高价格买入优质成长公司而得到平庸结果”的案例。当然,你肯定会找到几家“高价买成长”而最终获利巨大的案例,但是请注意,大部分高价成长股最终却没那么幸运,这种风格成功的概率非常非常低,你要明白“幸存者偏差”的存在。


再来看一下《戴维斯王朝》书中的另一段话:“如果你支付了过高的价格去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公司股票,这依然是一笔糟糕的交易。如果你购买了漂亮50中最昂贵的几只,这是一笔更糟糕的交易。相对来说,具有更低市盈率的股票如吉列和迪斯尼,比那些高市盈率的股票表现更佳。估值很高的宝丽来和施乐的股价再也没有回到当年的历史高点。如果你没有支付过高的价格,即便拥有较低成长率的股票,也可以获利不菲。但是华尔街的眼睛只盯着快速成长股,无论分析哪家公司,无论这家公司卖什么产品,结论几乎总是一样的:该公司的长期增长率将会超过15%。让我来问问朋友们、分析师们和基金经理们一个问题:那些伟大的漂亮50的公司,有哪一家从当初到现在的长期盈利增长率达到了15%或者更高?很多人也许会回答20家30家,或者会回答10家15家。实际上,正确的答案是三家!优秀甚至伟大的50家公司中仅仅三家公司是例外,它们证明了很重要的一点:期望公司长期保持15%的成长是不现实的!大多数伟大的公司也做不到。”

“价值型投资”还是“成长型投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但是,价值投资的第一原则是什么?是尽量避免重大亏损,尽量避免犯大错!如何尽量避免犯大错,尽量的保守就是最好的策略!无论是评估企业价值的时候,还是付出买入价格的时候,都应该持保守的态度!那些高价买成长的人做到保守了吗?还是在刀口舔血的赌运气?值得投资者们深思!不要期望某家公司的长期业绩增速会一直超过15%甚至超过20%,这样的企业太少太少太少,即使是一直高速增长的企业,也不要因为对未来太过乐观而花高价买入。否则,一旦公司的业绩略低于预期,投资者便会面临“戴维斯双杀”,降业绩又降估值的巨亏打击。


说到这,边际哥讲一下自己投资过得公司老板电器。这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品牌厨电的企业,老板的高端油烟机燃气灶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毛利率与净利率不但在厨电领域排名第一,即使是在整个家电领域也是最高的。其净资产收益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上,并且逐年上升,没有任何有息负债,经营现金流良好。从上市开始连续十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超过25%,十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将近40%。如此的高速增长,持续的时间又如此的长,这是典型的超级成长股,其估值最高的时候市盈率达到了40多倍。很受市场追捧,很多人相信高成长会持续,如果这样的高成长真的会永远持续,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别说40倍估值,就算是50倍 60倍也不算贵!但

投资的常识是什么呢?投资的常识是:没有企业可以长期保持20%以上的业绩增速!很少有企业能够长期维持15%以上的增速!这就是常识!但很可惜,很多人在面对持续的高成长+不断上涨的股价的时候,显然把这些常识抛诸脑后。结果呢,老板电器的业绩增速下降到了个位数,而估值也从四十多倍降到了十几倍,当然股价也下跌了超过50%,那些高价买高成长的投资者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就是典型的“戴维斯双杀”案例。

“价值型投资”还是“成长型投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价值型投资”还是“成长型投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现在来看,仿佛容易理解,也许很多人跳出来说:老板电器不具备长期增长的特质,不具备各种潜力等等各种事后理由。但是时间倒退到两三年以前,好像没人对“老板电器是超级成长股”提出过异议啊。大部分人都是在业绩增速开始下滑的之后、股价开始下跌的时候、估值开始降低的时候才提出的不同看法。至少在老板业绩高增长和股价大涨的时候,我没有看到有人提出看空言论。相反,我在2017年高价清仓老板电器的时候,抨击我的人倒是不少。

还有曾经的创业板中,非常多的“成长型股票”,比如网宿科技、三聚环保等等。我曾经就买过网宿科技,后来涨的太快太贵我就卖了,虽然我卖出的时候是赚钱的,但我并不认我这是一笔成功的投资,只能说侥幸没亏而已!当时中小创有很多业绩持续高增长的企业,都倍受市场热捧。当然,这些人都自称是价值投资者,只不过他们称自己为价值投资者中的“成长型投资”。他们认为只要企业持续的高增长,那么眼下的高估值就不是问题!这个理论是对的,如果企业持续的高增长,那么高估值确实不是问题,要不了几年,业绩的增长就会抵消掉高估值。但是,请记住常识:没有企业可以长期维持高速增长,没有!即使是长期维持15%以上增长的企业,也仅仅是凤毛麟角,你买中这样企业的概率非常非常低,不要太过自信了!当然总有人拿腾讯说事,但是请回顾一下腾讯刚上市的那段时间,多少家同样成长的企业?能够长期持续的又剩下几家?你有那么强的商业洞察力提早的发现?还是你能保证自己足够幸运?

“价值型投资”还是“成长型投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价值型投资”还是“成长型投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有人也许会说:你前面提的老板电器和网宿科技的戴维斯双杀已经发生,这是马后炮!那边际哥就说一家还没有发生双杀的“成长型股票”,一家在A股倍受追捧的公司:恒瑞医药。我无意去黑任何一家公司,我只是觉得它作为高估值成长股的案例非常适合。

边际曾经发帖说:恒瑞医药的业绩很稳定,过去多年的净利润增速一直保持在20%左右,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基本同步,又是医药股的龙头,是一家很不错的公司!但是目前将近60倍市盈率的估值,无论怎么看都是不便宜的!未来得有多么高的业绩增速才能匹配这60倍的估值呢?如果按照20%的增速,显然目前的价格是高估了!而未来如果业绩持续爆发性增长40%或者50%呢?好像不太可能!20%已经算是高成长了,没有企业可以长期维持这样的增速,何况更高的增速。但是市场中追捧成长的投资者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恒瑞不但会保持高速增长,甚至未来会以更高的速度增长。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只不过这种可能的几率是非常非常低的,比赌场的胜率还低。因为常识是:即使是伟大的公司,也很难长期保持15%20%以上的增速,何况是更高的增长呢。

“价值型投资”还是“成长型投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价值型投资”还是“成长型投资”?戴维斯双击与双杀!

买恒瑞的是典型的成长型投资:对于未来可观结果的预期而付出高价格,或者说是:优秀的公司再高的价格也敢买,因为成长型投资者注重的是成长性,而非价格。他们认为高成长会持续,高成长会抵消掉高估值。确实是有这样的公司,但是你也应该想一想,这类万里挑一的公司被你选中的概率有多大,你有多大的把握买入五十倍以上估值的公司还能获利。反正巴菲特和戴维斯还有约翰聂夫都自认为没有这种能力,都不敢去买五六十倍估值的公司,我们凭什么呢?我们比大师们更厉害?洗洗睡吧。


戴维斯双杀主要出现在哪里?就是出现在那些“预期高成长+高估值”的股票中,这些股票被称为“成长型投资”。(注意:是预期高成长!而未来是永远无法百分百确定的!)预期的高成长+持续上涨的赚钱效应使投资者对未来过度乐观,忘记了常识。等到常识发挥作用的时候,双杀(降业绩+降估值)就发生了,从而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当然,如果你买的真的是一家持续数十年的超级成长股,那么你将会赚很多很多钱,但是这个概率是多少?你有多大的把握?你有那么强的商业眼光?或者你有中头奖的运气?对于概率太低的事情下注,那不是投资,是赌博。如果你去挑选一家业绩长期10%左右增长的企业,应该不是难事。但是如果你想挑选一家未来持续20%以上业绩增速的企业,恐怕就很难了!比中彩票的概率还低!如果你是以高估值高价格买入,那么你成功的概率将会更低!不是说成长股不可以买,而是说:不要太过乐观的估计成长股的未来,不要以太高的估值价格买入,否则你的胜率将会非常非常低,亏损的概率倒是非常大,这是违反价值投资原则的!最终的投资结果自然不会理想。(当然,如果你幸运的发现了一家确定高成长,并且估值还很低的公司,那一定要抓住机会!)

与之相对立的是“戴维斯双击”,双击主要出现在哪里呢?就是出现在那些“预期低成长+低估值”的股票中,这些股票被称为“价值型投资”。(注意:是预期低成长!而未来是永远无法百分百确定的!)过去的低成长+萎靡不振的股价走势使投资者对未来过度悲观,提不起投资的兴趣。由于对未来太过悲观,所以给予价值型企业未来的成长预期也是非常非常低的,甚至有时候悲观到给予这类企业零增长 负增长的预期。人们不自觉的过度悲观,他们不是基于真正对企业的深入研究,而是基于最近几年的低成长表现以及最近几年股价的萎靡,还有市场中人群一致的悲观预期,从而得出了悲观的结论。但是,当这类价值型企业略微的好于“人们悲观的预期”的时候,戴维斯双击(提升业绩+提升估值)就出现了。退一步说,即使这类企业业绩真的如市场预期的那么悲观,但是悲观的预期早已经反应进了“超低的估值”中,那么投资者也不会出现大的亏损。相反,如果业绩稍稍好于预期,那么投资者将会大幅获利。


戴维斯买的大部分股票也都应该归类为“价值型股票”。他的儿子谢尔比有一段时间追捧过热门的“成长型股票”,但是最终发现这种方法并不管用,最终也是继承了戴维斯家族的投资风格,追求“价值型”,而非“成长型”。如果你多看看巴菲特的投资案例,其大部分长期持有的股票也都应该算是“低估值的价值型”,而非“高估值的成长型”。还有我非常喜欢的著名基金经理约翰聂夫,他的投资风格更是属于“价值型投资”。即使是被称为擅长选择十倍成长股的彼得林奇,也声称自己的估值指标PEG不适用于市盈率太高的股票。(注意:高成长股不是不可以买,但是要注意“高成长股”与“高成长+高估值股”的区别!)


边际哥可以肯定的一点的是:股票值不值得买,贵还是便宜,并不是单纯的看市盈率、市净率、市现率来衡量。但是,如果是市盈率太高(比如超过30倍 40倍 甚至50倍)那大概率是不便宜的。即使是伟大的公司,也应该注意估值、价格,对于市场一致乐观预期的公司,我们更应该加以小心,而不是比市场更为自信。相反,市场一致悲观预期的公司,我们倒是可以乐观自信一些。当然,前提是要独立思考、保持理性,而不是为了逆向而逆向,也不是因为他人的一致预期而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另外,市场中有些公司是真成长,业绩就在那摆着呢,年年高增长。而有些公司是伪成长,它们的成长只存在于人们乐观的预期之中。不过无论何种成长公司,太过乐观的预期反应进了高估值的股价中的时候,都应该小心!甚至远离!因为这类“成长型投资”的股票中,最容易出现戴维斯双杀的案例!相反,那些市场过度悲观的“价值型投资”的股票中,倒是很容易出现戴维斯双击!现在很多人追捧什么高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等公司,认为这类公司未来的潜力无限大,未来的成长性会非常好,不惜高价买入。但边际哥更喜欢那些被归类为价值型的银行、保险、家电、汽车等行业。

当然,买什么主要还是取决于自己了解什么,有着什么样的投资认知。


总的来说,边际哥认为价值与成长是一码事,价值就包含了成长,企业价值的评估就包含了对企业未来成长的评估。只要是你计算的价值大幅高于目前的股票价格,管它什么类型,都可以买!

当然,如果把一些类型的股票分为“价值型”与“成长型”也没什么错,边际哥也喜欢成长股,但是边际不喜欢高成长股的高估值!再好的公司也需要好的价格!否则大概率成为一笔平庸的投资,甚至是亏损的投资!

买入“预期高成长+高估值”的股票,被称为“成长型投资”。但是这种投资的胜率并不高,反而很危险。因为市场对其成长性预期太高,估值又很贵,只要未来成长性略低于预期,就会出现“戴维斯双杀(降业绩增速+降估值)”的情况。

相反,买入“预期低成长+低估值”的股票,被称为“价值型投资”。这种投资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胜率较高。因为市场对其成长性预期太过悲观,估值又很便宜,只要未来成长性不像市场预计的那么差,就会出现“戴维斯双击(升业绩增速+升估值)”的机会。


以戴维斯王朝中的一句话做为收尾:“很多人认为投资于价格高昂、成长快速的股票,会使一些投资者荣登美国福布斯富豪榜。然而,事实上没有一个亿万富翁或者准亿万富翁是靠买入高价成长股得来的。戴维斯和巴菲特等亿万富翁的身家都是来自价值型阵营,他们以合理价格购买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