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到了乘客定位点,乘客要司机进小巷子接人,拒绝后平台居然判司机违约,你怎么看?

万年懒人


我就碰到这样一个拼车乘客、当时要我开车到市场中间去接他、那市场里面都是卖菜卖肉的、车能开进去吗?当时我叫他走两步、不到20米他不肯就说我拒载!一下子平台把我以100降到96分!后来我跟平台理论、不单止平台没看上车点地方是否可进去!反而第二天从五星司机降为4、98星!这是个什么样的平台?滴滴公司走到今天、是他自取灭亡!别怪司机司傅!!!


合创汽车车队


我也遇到差不多的问题,我开车走高速直接到他定位的点,然后他让我往回走两公里,麻痹,哪里离上个来的高速路口才几公里还说我态度不行,我不愿意送还骂人,立马让他下车滚蛋,下车门都不关。什么素质!结果被投诉了,心想也没什么吧,然后过了两个星期我出差顺带接一个,结果说评分低,不能接单,说要提供什么证明。呵呵了,接个顺风车要被乘客当孙子,还被滴滴出行当孙子,88,老子立马注销。你们爱接自己接去。什么垃圾乘客,第一次遇到。


67000000000000000


滴滴是一个用户数海量平台。全国有超过4亿用户,单单司机就有5000万人。滴滴日常客单量在3000万以上,顺风车业务在下线之前,每日客单量也已超过300万。通过顺风车专职跑车的司机,应有数十万之多。滴滴将顺风车业务无限期暂停,相当于一家超大型公司歇业,很多人得重新换工作。影响不可谓不大。

滴滴顺风车下线后,原来寄生在这项业务的少量蓄谋犯罪者,他们会改邪归正,在其他工作岗位上从良吗?不会的。相反他们作恶的可能性更大。毕竟,通过滴滴顺风车工作,他们犯罪的可能性是被抑制住。

滴滴网约车是一个网络系统,乘客只要一上车,时间、地点、路线、姓名、身份信息都会记录在网上。乘客可以投诉,滴滴公司可以惩罚,警察查起来非常方便。可以说,滴滴司机是在一个透明玻璃底下工作。

只有最愚蠢无知,最肆无忌惮、最不计后果的坏人,才会在滴滴打车的环境下,胆大妄为地抢劫。比如此次乐清女孩被害事件的凶手钟某,他就是那种任何制度都无法防范的愚蠢邪恶之人。

这样的人在犯罪者群体里,毕竟是少数。这种人不在滴滴车上犯罪,说不定也会跑到公安局门口抢劫。滴滴的存在与否,对他们影响不大。

正常的潜在犯罪者,他们在滴滴网约车平台工作,基本会循规蹈矩,赚一点辛苦钱。很有可能,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逐渐地消弭恶意,成为社会群体正常一员。有正常工作和收入的人,心态上都会比无业游民安稳。滴滴顺风车的出现,其实是解决大量就业,抑制了大量潜在的犯罪。

现在呢?数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工作受影响,很多人的收入受损失。有的人重新跑黑车——黑车客源不稳定,由于价格和行车路线分歧,黑车司机和乘客的矛盾比较尖税(滴滴的优越性就在于,它用技术手段解决了这些麻烦),一言不合,突起歹意,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跑黑车没有像滴滴那样的技术监控,多少人在行车过程中,会见色起意,见财起意呢?我认为概率会提高。要知道,在出租车巡游的时代,犯罪事件可比今天高多了。不只是司机抢劫杀害乘客,就连司机也经常是受害者。现在出租车司机座位包围的铁栏杆,就是当年抢劫高发的遗迹。

当技术退出顺风车体系,整个社会的犯罪率一定是趋向高发,这简直是无需怀疑的。

创建于2018.8.29


阿拉宁波


首先滴滴平台才不会管你司机死活,对于滴滴公司来说乘客就是上帝,上帝的话是勿用质疑的。其次乘客点取消的动作肯定会比司机端快速,因为司机端要无责取消订单肯定要达到两个条件:1、司机到达约定上车点。2、等待乘客至规定上车时间才能无责取消。3、滴滴平台的判责系统估计是以谁先投诉谁有利,(这一点我亲测过)从这三点来看对平台来说,司机与乘客是处于完全不平等的地位的。一般司机都是提前到达的,试问那个司机不是在到达约定地点前一两分钟内或者到达约定地点后第一时间联系乘客的,此时如果与乘客因为诸如:上车点变更、乘车人数不符、行李超大或者物品不宜装车等各种原因达不成一致,乘客取消订单如果点选不利司机的选项司机必定要吃哑巴亏的。更有甚者明明接单是就已经确定上述乘车要素,到达约定地点后乘客又要变更的。我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所以我顺风车很少接,就是接也只接一单,摊点油费而已。我不喜欢拼车第一、拼车麻烦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东跑西颠的到处找人接人很容易违章。第二、如果拼车的话几乎每个乘客都希望他是最先或者最后上车的,容易惹来差评。第三、接得越多其实也不见得能多挣几个钱,反正没有平台挣的多何必折腾自己。所以我顺风车一般只接一单除非两单乘客距离很近。其实说白了接个顺风车主要的目的不在于钱,在于路上有个人能聊天提神避免疲劳驾驶保证行车安全。另外,我接顺风车也是要看乘客分数的低于80分我都不接省得受气。有点跑题了,仅供参考!


帝豪gs168


顺风车本是一个好事情,但由企业来唱这个经,唱歪是必然的。企业要利益,可以理解,但把公益当交易,那乘客就是 不是消费者的消费者,司机成了不是服务员的服务员。当平台更注重利益的时候,就会吸引更多谋生的低收入人群加入这个平台,他们的保险买的很少,一旦出现事故,就会酿成多方惨剧,这个时候,平台就不像平台了。所以个人认为,企业顺风车还是不要再有。 如果一定要有,需要有政府成立的平台,公司在平台上运营,司乘双方的责任必须明确,只能顺路搭乘,不可以有接送服务(除非100%顺路),在事故理赔中,只能按车辆保险最高赔付赔偿(这样的好处,乘客会选择高保障的车,平台也会优先提供高保障的车)其余的由平台负责赔付。


钢琴出租出售962


系统之所以这样判定,还是基于用户第一的角度,原则上也可以理解,但是这样做还是有其不合理之处。既然顺风车主已经到达了定位的地方,那么就达到了约定规范的服务内容,平台再做这种判定就是错误的,不管是误判还是有意为之,都不合理,车主应该申诉要回这个权益。如果沟通得当,理论上可以找回。

日常服务过程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大部分车主都选择了接受,其因在于既然到了也就不差这点路,完成订单了还能挣点儿,而且用户定位不准之事也是常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车主的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从这点上来说,确实还需要改进,在判责上应该更加人性化。


老贺的自留地


就这个家伙,选择拼座,接了他,17.20到了指定地点,然后4公里有一个单子很顺路,打电话给他电话,让他晚几分钟下来,这活居然说不行,说什么4公里来回半小时,那是市区,不愿意走了,还让我取消,我直接说,我反正到了,你爱坐不坐,这种人就是想花拼车钱坐专车



water23010822


昨天晚上就碰到一个,还是大学生,当时一直发信息叫我带他,当时刚好也带了一个也是到那个学校,打电话给我说现在太晚了叫不到车叫我千不要取消订单,上车地点当时离我快15公里了,本来不想去的考虑是个学生就接了,告诉他10多分钟会到,等我到了上车地点打电话给他他说不坐了,当时气的我无语了,反正我点上车,到达了。


胡头胡


取消订单,然后走人。上次我也是,在一个小区门口等接人,等了几分钟,让我开进小区,我想也没啥事,那就进吧。绕了几圈都找不到他说的地方,打电话给他,5分钟后慢悠悠地走过来说,“我还有几件行李要拿过来”当时我就火大了,直接取消订单,加起油门就走了,留下那哥们一个人诧异地看着我远去的尾灯。妈的,真把顺风车当出租车了啊!


風語28128077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打电话跟乘客沟通,他那个位置根本就不好停车,让他穿过路口,大概二三十米,他就是不肯,他就要定位的位置,他是乘客,我说确实不好停,而且走他那个方向还更堵,他直接说不走,要不就投诉我,我也直接说,那赶紧挂电话投诉吧!多一句都是浪费口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