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尖大学有哪几所?

法拉甜水园


如果非要评价出顶尖大学,我认为只有清华和北大。


很多人会说上交怎么怎么样?中科大在国外某些排行榜多么靠前,可是不争的事实就是这样,清华和北大算是一个层级,上交、浙大、复旦、中科大这些只能在次一等级。

从比较主观的反应来说,周围很多同事来自国内名校,清华、北大、浙大、中科大、哈工大等等都有,但是平时在一起聊天说到哪个同事是上交或者浙大毕业的,觉得很平常,因为和自己的学校差别并不太大,但是如果说哪个同事是清华毕业的,尤其是本科毕业于清华,这样周围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我说周围的人也是毕业于排在前列的985,这个反应可以说很直观了。

如果有人觉得还不足以说明这些,那就看一下硬性指标,师资力量,拿清华来说,计算机方面有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数学界大牛丘成桐、整个物理学史上都可以排在前列的杨振宁,还有很多知名的经济学家,可以说很多人都是世界级的,虽然浙大、南大、上交也有不少影响力很大、学术造诣很高端人,但是和清华差距依然很大,而且也很难能像清华北大这样把世界级大牛从国外吸引过来,如果有人抬杠说“我们学校有院士、千人、长江”,那清华北大这些师资比例更高。

其次是生源,进入清华北大的一般都是每个省排名前几十或者一百多的,而进入浙大、哈工大、复旦的可能就要几百名,甚至几千名之外的,我说的大多数,也不排除有状元冲着某个专业去,但是对于大多数顶尖生源在国内首选的确是清华北大,而次之的科大、上交这些就看个人偏好了。

然后还有人才输出,清华北大出来的牛人实在太多,不说远的,就说一下人工智能方面孙剑、何恺明都是清华毕业的,然后企业领域李彦宏、张朝阳等等也是,当然,其他高校也会培养出一些牛人,但是清华北大比例更高,涉及领域更广泛。

所以,综合来说,能算的上顶尖的,我认为只有清华北大。


Lee先森的技术站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高等院校有近3000所(包括港澳台)。现有排名林林总总几十种,学校各种帽子也很多。

台湾地区的高校了解相对较少,除了与台湾地区高校老师在会议上相遇,他们的学术水平挺高,台湾的清华大学、成功大学、台湾大学水平也不差。

香港地区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水平都不在内地985名校之下。若推举顶尖大学港台几所名校应该也在列,只是学科评估之类的没有纳入教育部的评定之列。

就内地高校,大笨new从几个数据进行分析。

1.优秀博士论文数量

<strong> 人才培养无疑是高校的核心,优秀博士数量显示一所高校在人才培养和学术方面的成就。


从数量上来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无疑遥遥领先。

那么再来看看这些学校招生数量。招生数量来看北大、清华、浙大居于前列。中科大的优博数量接近于清华北大一半,同时他们的招生数量也接近以上二校的一半;所以在博士培养水平北大、其你挂、中科大应该属于同一档次。


2、院士校友数量

人才层次更高一级。


在院士校友数量上,北京大学领先清华15人,清华领先第三的复旦大学60人,清华、北大和复旦居于前三。这里还要说一下中科大,中科大有60人,北京大学1898年建校、清华大学1911年建校,复旦大学1905年建校,而中科大则是1958年建校;在于招生规模相比,中科大在院士校友层次上也不落后。

从院士校友来看,清华北大复旦和中科大应该属于前列的。

3、杰青和长江学者数量


总量上来看,不出意外杰青和长江学者都是清华北大遥遥领先,杰青第二梯队是华东五校,浙大、复旦、上海交大、中科大和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第二梯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学

以上是人的指标,再看看硬件指标。

4、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

最多的是北京大学14个,清华和浙大数量相当,清华、北大、浙大,天大几所学校有若干个共建实验室;哈工大,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数量也非常可观。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载体,这是学校水平的重要 体现。

5、国家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是国家学科建设战略的导向,目前建成6个,第一批拥有建成国家实验室的是中科大,第二批海洋大学,国家依托筹建的大学有中科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北航、西南交大、中国农大;这些是具有战略地位的学科建设载体。

6、学科建设
人才和硬件设施数据简要罗列,学科评估是很多人关注的数据,A+学科排名情况如下:
不出意外依旧是清华北大遥遥领先,浙大,人大、中科大等几所学校位列其后。

从总数据上来看,不用想都知道是清华北大位居前二;华东五校紧随其后,其实华东五校中,最年轻也最低调的中科大相对于学校规模,其水准应该不在清北之下。

中国高校水平也不仅仅是数据可以显示,高等教育是个系统,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被社会需要的方面,这样才构成了高程教育系统,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


大笨new易数学


中国顶尖大学还是有不少的,拿大陆来说,有清华、北大、人大、中科大、复旦、交大、浙大、南大、武大、中山、国科大、社科大等;香港有港大、港科大和港中文三所,台湾有台大一所。

一般而言,清北复交浙大家都没意见,清华的工科、计算机、社科,北大的文科、理科、医科,复旦的文科、理科、医科,交大的工科、医科、经管、法学,浙大的工科、农学等都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清华和浙大这些年来的发展很快。

剩下的中科大大家意见也不大,毕竟理科非常尖,甚至比复旦、交大和浙大还要尖,尤其是量子卫星和人工智能方面。南大虽然这些年衰落很快,但是文科、理科还是有想当的实力,本科教育做的很不错。武大和中山虽然比华五差一些,但胜在学科齐全、综合实力强大、校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不错,也称得上是顶尖名校。国科大和社科大虽然刚刚成立,但是起点很高。人大则争议比较大,但作为“中国人文社科的一面旗帜”、“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人大彰显的是中国标准,从其生源质量、学科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看,人大也应该成为中国顶尖高校。

此外港大的法律和医学,港科大的理学,港中文的中国研究和生物医药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台大作为台湾的最高学府,这些年来虽然实力下滑严重,但是仍有想当的实力。另外一些新成立的大学,比如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都有希望成为中国顶尖大学。


青年史学家


  中国最顶尖的大学,当然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继北大、清华之后,哪一所学校更好,争议很大。但从社会认可度而言,清北之后的第二梯队,比较没有争议的是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五校各具特色,很难分出谁更好,但毫无疑问,考生分数不及清、北之后,这五校是首选。因此,争论谁是第三名其实意义不大,也没有统一答案,以校友会、软科等排名认定一所学校的好坏也更搞笑了。

  继华五之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都是处于985梯队上游的高校(在此不多列,列得越多争议越大),但若说谁更强,没有统一答案。

  从考生的角度而言,北大、清华之后的高校如何选择,要视具体专业、地域来确定。各高校办学规模、行业性质差异较大,简单以所谓的“综合实力”排名并不客观,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类理工类高校,在自身领域实力非常强,但以综合实力排名就很吃亏。

  另一方面,也得结合录取分数线。有些高校你认为它不够好,排名也不靠前,但它的录取线却是高高在上——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录取线有与华五争高下的实力,两财一贸录取线更是吊打多数985。这当然与学校的招生人数、所属行业类型、所处城市密切相关,但这也是考生认可度高的一个体现。

 个人浅见,欢迎讨论。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欢迎大家关注!


高考志愿梁老师


从我个人的看法来说的话,多多少少对国内不少排名机构像校友会、科教等并不是很认可,多多少少有一些盈利的目的。要说院校的排名一方面可以参考学科评估的结果,另一方面可以参考一下世界高校的排名,相对来说更为公正一些。

像国内有哪些顶尖的院校,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中来看的话,国内学科评估结果比较好的院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实力都是非常突出的。以下是具体学科评估的情况:
另外就是关于国内部分院校在国际上的排名情况,相比较不错的肯定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以下是各个院校的具体排名情况。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了解:

国内还是有不少的院校实力很不错的,在新一轮高校建设中,希望国内高校能再进一步的发展。

您的关注、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考研字D


说到最顶尖且最可能在多年后成为世界一流的学校,我认为只有7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关于好大学的评判标准很多,国内的各种排名、国外的各种排名、学术排名、A级学科评估、双一流评选、国家资金投入预算等等,太多了。但上述7所无论任何排名均是遥遥领先。接下来就说说这几所高校,排名无先后。

1、清华和北大

清华和北大如同中国的双子星,我实在无法分出到底谁第一谁第二,这已经上升成为了哲学问题,好比到底是先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在我们普通人眼里,这两所都是中国最好的院校,也就清华北大之间互相觉得自己是第一。

从生源来看,两人总是不相上下,今年状元到你家,明年状元到我家。

从学科来看,北大还是文科优势更明显,当然现在理工科发展也不错;清华还是理工科优势明显,文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比来说,我更喜欢北大,谁让五四运动是由北大组织的呢,想想那种自由的学风,就让人向往。

2、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学校,合并潮后受益最大。近几年关于浙江大学可以排在全国第三的各种言论层出不穷,但在我看来想稳坐第三的交椅,还有点为时尚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3、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和北大一样也是偏文科和基础学科的,相比北大理工科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同,复旦的理工科发展缓慢。

4、上海交通大学

交大和复旦就好比上海的双子星,人们也总喜欢比出个第一第二来,在我看来这两所学校也都是特色突出,不分伯仲的。交大是偏理工和基础学科的,同样的它的文科发展缓慢,至今也没有太好的建树。

上述五所学校都是有相应的医学院的,当然医学的招生分数也很高。接下来看的这两所都没有合并医学院,但是中科大想自己搞一个了。

5、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作为曾经的巨无霸大学,亚洲第一大学,有过辉煌的历史。虽然历经几次拆分,但是依然傲视群雄,底蕴深厚。但近几年发展稍微有点落后,希望能恢复曾经中央大学的荣光,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才能兴国,中科大应运而生。论底蕴,中科大建校才60年,无法和上述甚至其他建校百年的学校相比,但是人家背靠中国科学院,大树底下好乘凉,发展快啊。

由于有国家的扶持政策,中科大也有很多创新的举措,比如第一个建研究生院,第一个少年班,第一个只招理科特色发展,第一个小而精不扩招等。

希望中科大能成为中国的麻省理工吧。


煮酒论高考


顶尖大学只能按照梯队来评选,梯队层级不同,学校的数量自然不同。下面就讲讲我国顶尖大学中的各种梯队:

1:第一梯队:清北

第一梯队,自然非清北莫属。中国人都知道清华北大,小时候都有一个清北的目标,考上了清北还要进行隆重祝贺。



2:第二梯队:上交+浙大+复旦

大家口中常说的:上浙复,实力多强,每年招分紧随清北。



第三梯队:中科大+南大+同济+哈工大+西安交大+华科



中国顶尖大学就排到这里了,个人意见欢迎补充指正。


机械星期8


首先讲个小段子,博物馆有个讲解员,讲解某一文物时说文物历史有20003年,别人问这个3年是几个意思?他说:我3年前进馆时老师告诉我这个文物有两万年了。此讲解员混然不知两万年是个大约数,约数+精密数还得是约数。

回来谈谈大学排名,讲讲个人看法。

一、不管国际四大榜还是国内的武书连、校友会,都是先建立一个数据化的指标评分体系。然后收集每个大学的每项指标数据,再纳入体系生成总得分,命总得分第一名的大学得分为100分,其后依次下降并排名。

这样问题就来了,这个评分体系是否足够全面、完整、科学,指标权重是否合理,每个大学的每项最新指标是否全部收集无遗漏,这些谁也保证不了。那么你89.56分,我89.37分,凭什么你就比我牛?正如上面的小段子,评分都是约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是何意?真有这么精确吗?

所以无论什么排行榜都只作参考,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意义,排名第十比排名一百好应无疑义吧;多榜排名平均靠前则更优也无疑义吧?

也因此,教育部学科评估ABC评级制反而更科学权威,不仅仅是指教育部是官方的。

二、正因为各大排行榜指标体系不同、侧重点不一,且"巨无霸"学校学科越多越占优(哪怕有一些垃圾学科),所以学科门类少的学校如中科大甚是吃亏,但这也是没办法去做平衡的。

三、吉大郑大华科这样有7万学生的大学是巨无霸吗?本人始终不认同!大学以科教为任务,如同工厂,学科院系是部门是生产线、教师是员工是输入、学生是材料半成品成品是输出。大学科研与学生有何关系,学生只能算教育成果。拿学生总数做分母去平均三大奖、论文数被引数是荒唐的,教师数做分母才合理。

而吉大郑大华科教师数并不占优。

在某些排行榜中,师生比是一个重要指标,吉大郑大华科等师生比小,多少有些吃亏;中科大师生比大,多少占些便宜。这是国情,扩招惹的祸,怪不了谁。

四、以学科数来判定大学是巨无霸还是小而精,才是合理的。以下是42所一流高校学科数(引自无忧文案):



独尊宋明


我国高校等级划分官方版本主要分省部重点建设高校、普通院校,民间高校层次划分有诸多版本,其中知名的是校友会星级大学排行榜:把高校划分9个星级,对应高校9个办学层次:世界顶尖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等)。那么,我国有哪些顶尖大学?我给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参照2018校友会版中国高校排行榜前100强

我国有3所世界一流大学(8星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有14所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7星级):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有7所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6星级):中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详细榜单如下:

数据信息来自校友会,仅供参考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大陆地区顶尖大学有十几所,不一一列出了,具体分类大致是——

工科:首选清华,次选哈工大,紧随上交&浙大

理科:首选北大,次选中科大,紧随复旦&南大

人文社科:首选人大,次选北大,紧随复旦&清华

文科:首选北大,次选人大&复旦,紧随北师大&南大

以上10所高校以外,南开、同济、北航在个别专业也是拔尖的。

大陆地区名牌高校数量在20所上下,“顶尖”的不外乎“清北人复交浙科南航济开”——11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