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個公司有望超越特斯拉?

666小企鵝


問題好尖銳,別說超越了,就說我看好誰能到達特斯拉一樣的高度。

性能

我們先看下現在風口浪尖上特斯拉的產品Model 3。

高性能全輪驅動版最大扭矩623Nm,0到100公里/小時加速最快僅需3.5秒,最高時速可達250公里/小時,續航里程高達595公里(中國標準),起售價為人民幣56萬元。

長續航全輪驅動版最大扭矩546Nm,0到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最快為4.5秒,車速最高可達235公里/小時,續航里程最高為590公里(中國標準),起售價為人民幣49.9萬元。

長續航後驅版最大扭矩404Nm,0到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最快為5.4秒,車速最高可達225公里/小時,續航里程最高於664公里(中國標準),起售價為人民幣43.3萬元。

蔚來ES8:

100公里的加速成績是4.4秒鐘,100公里時速降到零的制動距離是33米,續航里程500公里(中國標準)

比亞迪宋EV500:

宋EV500是一款純電車型,新一代宋EV500在60公里/小時等速的情況下,依舊可達500公里,並且最高車速達到了150km/h,比亞迪宋EV500的百公里的加速成績為7.9秒。

然後看銷量

2018年共銷售了24.78萬輛新能源汽車,連續4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蔚來由於是新企業,也就ES8一種車型在交付,第一年過10000很不錯了,不過根據最新2019年1月新能源汽車系列排名來看,比亞迪元銷量突破10000臺成為獨苗,前五也有3種比亞迪品牌車。

特斯拉Model 3系列成為2018年最暢銷的單品牌,累計銷量140000+,特斯拉汽車也是2018年最暢銷的新能源汽車。

當然這都是個別車型,但是現在Model 3都算特斯拉系列裡的低配了,而比亞迪和蔚來是中國車企裡我最看好的,但是任重而道遠,先把自動駕駛解決了吧,真眼饞(我是科技技術迷)。


駕享


那麼多吹特斯拉的,眼光短了,思想淺了。汽車操作系統的阿里,自動駕駛的百度,恆大的資本。中國企業在家電,手機大戰後,將向汽車產業發起進攻。10-20年必成。中國的工程師紅利摧枯拉朽。

銷量比亞迪已經超過特斯拉,技術上寧德時代已經超過特斯拉。單價,賈躍亭的法拉第已經超過特斯拉。

特斯拉能依靠的,就只有品牌了。誰知道恆大的許家印會演一出什麼戲呢,聽說是歐洲跑車。


動靜光影


提出這樣的提問就是為了給那些閒的沒事的人找個噴的話題而已!有啥意思?可能是為了提振一下你的所謂自尊心吧!機械裝備的基礎不就是螺絲。先看看你生產的螺絲再說吧!最基礎的東西還做不出來,天天在講超越。不覺得可笑嗎?動不動都拿華為等手機和蘋果比。你真的以為你華為離開美國產品你還能活下去?如果真是那樣,你還害怕美國製裁!痴人說夢怎麼講?還是靜下心來乾點實事吧!跑在前面的人永遠在想著突破自我,跑在後面的永遠在想著追趕和超越!!!新產品的開發可能需要若干年。但是新產品出來後,如果你在模仿,你還需要那麼長時間,那你真是和白痴沒兩樣!啥時候你能搞個發明創造?讓別人想著追趕和超越那才是真牛!!!!華為出摺疊屏手機了。我還以為是首創。誰知道三星早先就出了!唉!!!!…


從多方看待人和問題


現在談這個為時過早,當然我還是看好比亞迪。

未來必然會形成類似於手機市場的大亂鬥,眾多中國公司圍毆一個,就如同現在的四大家族:華為,OPPO,VIVO,小米對戰蘋果一樣,而且特斯拉的優勢其實並不大,不足以像小米那樣,我個人覺得,隨著時代的進步,特斯拉的地位是很危險的。


打個不確切的比方:中國市場就是養蠱,養蠱你們知道吧,弄一大堆毒蟲在一起互相咬,最後出來一個蠱王,中國也是,你回憶一下,早在蘋果橫行的那幾年,尤其是IPHONE4出現的那幾年,根本不可能談的上有任何中國公司敢於去挑戰蘋果,因為當年中國手機都沒有起來,亂七八糟的山寨機是主流,後來大魚吃小魚,才有了今天四大家族的態勢。

我認為電動汽車市場也是一樣,現在談這個為時過早,實際上特斯拉的護城河比蘋果淺的多,蘋果有殺手鐧----IOS生態,這是蘋果獨有的,其他公司學不來,特斯拉就沒有,蘋果有美國,歐洲和日本作為支撐,特斯拉就沒有,技術和財力物力都比蘋果差得遠。

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電池生產國,這是電動汽車最至關重要的,而中國手機還依賴高通芯片, 索尼模組,即便是如此,中國手機商都能打的蘋果節節敗退,基本上消滅了三星的份額。


特斯拉無論是體量還是技術儲備都比蘋果弱的多,我個人覺得,在2025年之前,就會有公司戰勝特斯拉,而且越往後,特斯拉可能境況會越差。


李建秋的世界


在談超越之前,先了解一下特斯拉的成就,可能更會讓我們有冷靜的認識。

特斯拉2018年共計賣出245240輛汽車,其中,model 3為美國市場最為暢銷的豪華車,超過第二名雷克薩斯2萬多輛,這是一項非常了不得的成就。假如國內有某個新能源汽車公司在銷量方面超過他的話,從銷量上看,它的最暢銷車型得比國內最暢銷豪華車型奧迪A4L多兩萬輛,達到18.5萬輛,平均每月1.5萬輛。以國內目前為止矮子裡拔高個兒的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為例,自17年12月es8上市以來,18年一年總共才賣了1.1萬輛。可謂任重道遠。

在銷量上還差一大截,那在技術層面呢?

特斯拉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現有技術的整合,包括電源管理系統,冷卻系統,電池排布,super charger等等,這些在世界上看是絕對的領先狀態。技術的超越需要一步一個腳印,這其中除了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之外,國家整體的科技水平,工業製造能力也是重中之重,汽車產業的特點是產業鏈非常長,是一個國家的支柱產業。可以這麼說,當國內有某一家汽車公司超過特斯拉,甚至豐田,大眾,那此時,中美兩國的綜合國力肯定已經差不多了。

回到你的問題上,目前有哪家能超過特斯拉,我的答案是:沒有。但是未來隨著基礎科學和工程技術的突破,只要中國抓住了這發展的機遇,能夠超過特斯拉的企業一定會在中國誕生。


束束sfm


目前國產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的製造水平還處於起步階段,很多技術和製造工藝並不成熟。

但是反觀特斯拉,他在新能源領域實用更雄厚,只要技術更加全面和成熟,在當今新能源領域內,他無疑是最強的。

不過這種強大是建立在對手“縮小”的基礎之上的,整體實力不強的情況下,就顯得他“鶴立雞群”了。未來,新能源的各方面技術都會更加全面,優秀的車企也會大量湧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勢必會有所改觀。

而中國的比亞迪在未來超越特斯拉的呼聲是最高的!除此之外,吉利,江淮,長城都在發展自身的新能源車型。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定會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猛眼觀車


應該是賈躍亭的FF91,別老說人家只會招商引資,人家那技術可沒說的,美國的一幫高手搞的,老賈那車如果真能搞出來絕對是電動車裡的奔馳,高端品牌,許老闆有眼光看中,但有點急了,導致破裂,其實國營汽車大廠可以關注老賈,吃下來起點高了彎道超車會成功。個人看好賈躍亭的法拉第。


高山大橋


技術上,特斯拉比不過比亞迪,比亞迪輸就輸在營銷而已。

要知道,特斯拉連電動車唯二核心的電池都不會造要去買,早期自動駕駛的優勢,在死了一個又一個司機之後,已經很少有人敢用了。

現在的特斯拉就是營銷做得好,賣賣給錢多人傻的人。



旅行詩人安安的發言人


分領域吧。

在儲能電池和大型儲能箱,比亞迪是徹底超越特斯拉的。

這一點,從美國的裝機量都可以看的出來。

就目前而言,美國整體電力的裝機量,比亞迪佔了54%,而隨著最近加州水災和去年的颶風災害,美國加大了對比亞迪的訂貨量。估計在2022年,比亞迪儲能箱的裝機量,會佔據全美百分之七十以上。

而特斯拉呢?裝機量只有百分之二十三。

最讓人覺得無語的是,就連波多黎各和加州這種特斯拉大型工廠所在地,也都採用了比亞迪的儲能箱,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我是真想看公知如何洗地的。


劍筆聖本尊


比亞迪的全產業鏈優勢明顯,隨著品控的提高及品牌的向上,完全有能力超越特斯拉,並且即使以目前的技術也絕不遜於特斯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