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舊時的東大街、西大街

自漢代建無錫縣至明代以前,無錫縣衙前有條街,人們俗稱“大街”。至清代稱西門街,又稱東大街、西大街。以無錫縣衙為界,東面為東大街,自大市橋西堍至老縣衙前,即今中山路至健康路附近,長372米;西面為西大街,接東大街,即今健康路附近至日暉巷,長170米。這兩條街應該是無錫城內最古老的街,自漢代有無錫縣衙起就形成,併成為舊城的東西要道。無錫城內運河上最早的橋之一為大市橋,這裡正好是東大街的出口處,由東往西到縣衙去必經此橋。大市橋也正是以縣衙為起點,逐漸向東發展的象徵。西大街靠縣衙最近,還有最早的城隍廟。宋元之際因失火,才將城隍老爺搶出抬到三皇街。


無錫舊時的東大街、西大街

舊時,無錫的繁華地段,除了北大街,就數東大街、西大街了。許多年前這條街上商鋪林立,吃、穿、用的都有,豆腐店、香脆餅店、大餅油條店、麵筋店、醬園槽坊、香菸店、老虎灶、理髮店、針線店、裁縫店、皮鞋店、鐘錶店、古玩店、箍桶匠店、銅錫器店、棺材店、紙馬店,可謂一應俱全。老虎灶在大街東西兩頭各有一家,兩家棺材店差不多是門對門,紙馬店、理髮店各有兩家,大餅油條店和箍桶匠店有好幾家。裁縫店有做中式衣裳的,也有做西服的。另外還有兩個中醫診所,分別是楊秉卿和吳耀明開的。當年舉辦惠山廟會,“大老爺出會”時,東西兩大街是必經之路,人們在家門口就能看到沿城區主要街道出行的各廟儀仗隊,“前面開道的人舉著牌子,後面有人敲銅鑼,銅鑼很大,敲的人都把它吊在自己的小手臂上”。以往城區裡的人家出棺材(出殯),也常常選擇從東大街通過。

東大街東端,即靠近大市橋之處,有幾家著名商店。周信昌零剪店,經營零布、綢、呢、絨,小到鞋面布、刺繡絨線、縫紉絲線等,應有盡有。劉鴻興糕團店,供應婚喪喜慶、造房砌屋、搬場遷移等用作禮品的團、圓、糕、粽、餅、饅等食品。早晚門市供應湯糰、玉蘭餅、方糕等點心,人們稱這家店名為“劉饅頭”。喜福飯店,它的錫幫菜如麵筋、同腸等都頗有名氣,菜餚盛器用小盤小碗,如腐乳汁肉、粉蒸肉、糟口肉、肉釀生麩、雪菜豆腐等家常菜。東大街靠近沈果巷口,有一家茶館,午後和晚上把樓上改作書場,演出蘇州評彈等。

西大街的店家一直延伸到日暉巷和西門甕城。其中有花扎店、皮匠店、轎行等。著名的胡萬和醬園槽坊兼營熱酒。櫃外有大醬缸數只,缸上蓋廣漆圓板以代桌,四周放幾張長凳任客踞飲。下酒菜除丁香豆、回芽豆、鹽緊豆外,還有蒲包豆腐乾。清末有嚴阿堯挽木盤貯頭肉豬耳朵、豬肝、糟肉之類在酒店轉賣。當時無錫知縣裴大中(後定居無錫前西溪)凡赴西郊,必經槽坊門,嚴阿堯每聽鑼聲,必高呼曰:“知縣大老爺來噦,快些立起來。”大家聽後忙站起來,嚴阿堯則垂手俯首立櫃旁。裴大中多次見後,覺其頗知敬上尊老之禮,便叫差役問他姓名職業,並賜大錢二十千文助他增加資本。此事曾傳遍錫城。

上世紀50年代,隨著合作化運動,東大街上的一些商鋪才陸續遷出,不少門面房也改作他用,原本熱鬧的街道才逐漸顯得冷清起來。上世紀末,隨著華光珠寶城、新華書店和匯商商務樓的相繼建造,東面的一段東大街原本的老建築被拆除。


無錫舊時的東大街、西大街

江南古民居最典型的是粉牆黛瓦,簡潔典雅,結構上帶有典型的水鄉特色:體量不大,輕巧秀麗,開敞通透,便於排除黴溼之味。不過,與蘇州古民居講究古樸典雅精緻、比較注重私密性不同的是,無錫由於商業發達,古民居的顯著特點是比較追求時尚。同樣是清水磚牆,除了講究經濟實用外,牆面常有考究貼面,大門上鐵皮銅釘或竹片貼面,以示氣派,給人露富和炫耀的感覺。而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除小婁巷、大小河上(崇寧路)、學前街還保持傳統古樸的書香建築,在鎮巷、留芳聲巷、七尺場、大成巷等地大多已是一式民國式石庫門建築,深宅大院中住的都是社會名流和有名望的人士。老無錫人都能記得,當時的東、西兩大街為當時中上等人居住區,房主大多為經商、行醫、開廠的人家,房子大多為二開間門面,也有不少是三造進深,給人一種深不可測之感。可以說,當時無錫的民居已有了新的變化,這種集合了中西風格的建築,恰恰代表了當時無錫民居建築的風格。


無錫舊時的東大街、西大街

1953年市財政局東大街舊址

東大街的民居具有無錫古民居的典型風格,一些中西合璧式的建築更是代表了無錫地方近現代建築的特色,可惜在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消失了。如原東大街11號的三樓,這是一幢被稱為“轉盤樓”的老洋房——東西兩面都有樓梯,天好時走經過室外陽臺的樓梯,逢雨雪則可走戶內的樓梯。樓道里的牆上還有老鷹等雕塑,樓梯的欄杆上也有不少裝飾品。“轉盤樓”裡解放前是一家電話公司,解放後這裡進駐過一些機關,還住過幾戶人家。

早年的東大街店鋪眾多,不過留下較深印象的似乎只有後來拆掉的那家素面店,以後開過一家盧記火鍋店。


無錫舊時的東大街、西大街

盧記火鍋置身於民國年間建造的原東大街115號一幢石庫門式建築內,三開間門面,兩扇黑漆大門,古色古香的裝飾透露出濃郁的傳統風格,幽雅的環境還吸引了不少食客。

東大街擁有一些精美的建築,有幾幢中西合璧的建築殊為經典,而最有代表性的是張效程故居。

位於東大街118號的張效程故居坐北朝南,建於1933年。它經歷了戰亂和火災,仍曾長期保存得基本完好。

張效程與著名實業家榮德生是同時代的人,他們也曾合作過。張效程當年從事房地產生意,在無錫城裡有十幾處房產,分佈在北塘大街、壇頭弄、寺後門(公花園旁)等地,另外在上海和蘇州也各有一處房產。


無錫舊時的東大街、西大街

無錫舊時的東大街、西大街

這一幢石庫門宅院,花崗岩的門套,清水白縫磚牆,一種曾經很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房子是三開間門面,二造進深,大門包鐵皮,打銅釘,很是氣派。進門有一戶敞亮的天井,大門背後有磚雕門樓,上面書有“突前厥後”的磚刻。天井左右兩廂房,二上二下。第一造正廳有八架屋,背後有五架屋的餐廳,右首有設計精緻的西式轉盤樓梯,廣漆地板。二樓三個大房間外有設計精美的生鐵護欄,上面裝有柳桉木護杆。二造門前有一個敞亮的石板地天井。中間一口古井,左右為廚房、柴房。第二造同樣是三上三下的西式民國建築,前、後兩造均是水磨方磚鋪地。這個宅第看來當年人丁興旺。由於張效程的兩個女兒及兒媳胡月娥都是行醫出身,故這幢房子原本是打算開醫院用的,因此便有了人們現在的房屋佈局:臨街的二層樓共有14間房,以傳統風格為主基調,是做門診間的;前後兩造之間有一道防火牆,中間是天井(原來有玻璃頂棚),再往裡便是一幢歐式風格的三層洋房,這幢樓的朝南房間是做病房的。只是後來兩個女兒都留在了上海,醫院未能開成。

拆遷前住的是張家後人張效程的孫女張漢瑾和其丈夫秦以忠。他們介紹老宅經歷的磨難——解放前這裡曾先後被侵華日軍和國民黨湯恩伯部隊充作司令部。解放後一度作為中蘇友好協會無錫分會分址,可以說老房子承載了豐富的歷史。作為一座具有鮮明特色的建築,張效程故居近年來引起了世人的關注,法國、日本等國的友人紛至沓來,建築設計專業的師生更是把它作為範例,可惜現已不復存在了。

文章來源:《無錫運河志》《無錫橋街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