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秦姚兴溺爱诸子 储位之争激烈 后秦由盛转衰

弘始十六年(414年),姚兴病重,后秦皇室内即暴发了争权夺位的内战。姚兴有子十四人:姚泓、姚懿、姚弼、姚洸、姚宣、姚谌、姚愔、姚璞、姚质、姚逵、姚裕、姚国儿、姚耕儿、姚黄眉。后秦弘始九年(407年),姚兴立姚泓为皇太子,封姚懿、姚弼、姚洸、姚宣、姚谌、姚愔、姚璞、姚质、姚逵、姚裕、姚国儿十一人为公。但是,就如同绝大多数封建王朝一样,总是围绕着太子之位,纷争不休。

后秦姚兴溺爱诸子  储位之争激烈 后秦由盛转衰

首先是姚弼,据《晋书》载“初,天水人姜纪,吕氏之叛臣,阿陷奸诈,好问人之亲戚。兴子弼有宠于兴,纪遂倾心附之。弼时为雍州刺史,镇安定,与密谋还朝,令倾心事常山公显,树党左右。至是,兴以弼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既居将相,虚襟引纳,收结朝士,势倾东宫,遂有夺嫡之谋矣。”时后秦大将姚文宗有宠于太子姚泓,弼深嫉之,便诬蔑文宗对姚兴有所不满,还以侍御史廉桃生作证,此事激怒了姚兴,将赐文宗死。于是,群臣莫敢言弼之不是。姚兴对姚弼宠爱有加,对其所欲施行,无不信纳。很快在姚弼在其父姚兴的周围布满了自己的爪牙。这时,右仆射梁喜、侍中任谦、京兆尹尹昭承言于兴曰:“父子之际,人罕得而言。然君臣亦犹父子,臣等理不容默。并后匹嫡,未始不倾国乱家。广平公弼奸凶无状,潜有陵夺之志,陛下宠之不道,假其威权,倾险无赖之徙,莫不鳞凑其侧。市巷讽议,皆言陛下欲有废立之志。诚如此者,臣等有死而已,不敢奉诏。”兴曰:安有此乎!”昭等曰:“若无废立之事,陛下爱弼,适所以祸之,愿去其左右,减其烕权。非但弼有太山之安,宗庙社稷亦有磐石之固矣。

”姚兴默然。结果,在姚兴病重之时,太子姚泓屯兵于东华门,侍疾于谘议堂。姚弼打算乘机谋乱,招集数千人,被甲伏于其第。抚军将军姚绍及侍中任谦、右仆射梁喜、冠军将军姚赞、京兆尹尹昭、辅国敛曼鬼并典禁兵,宿卫于内,以防姚弼。姚裕见状遣使告姚懿于蒲坂,并密信诸藩,论弼逆状。姚懿流涕以告将士曰:“上今寝疾,臣子所宜冠履不整。而广平公弼拥兵私第,不以忠于储宫,正是孤徇义亡身之日。诸君皆忠烈之士,亦当同孤徇斯举也。”其将士无不奋怒,表示“惟殿下所为,死生不敢贰。”于是尽赦囚徙,散布帛数万匹以赐其将士,建牙誓众,将赴长安。同时,镇东将军、豫州牧姚洸也起兵洛阳,平西将军姚谌亦起兵于雍州,从各方奔赴长安,以赴姚泓之难。

不久,姚兴病愈,朝见其群臣时,尹昭上奏曰:“广平公弼恃宠不虔,阻兵怀贰,自宜置之刑书,以明典宪。陛下若含忍未便加法者,且可削夺威权,使散居藩国,以纤窥窬之祸,全天性之恩。”姚兴询问梁喜的看法,喜亦赞同尹昭的的意见。但姚兴却以弼才兼文武,不忍对其严惩,只是免其尚书令,以将军、公就第。懿等诸子闻兴病愈,各罢兵还镇。懿、恢及弟谌等皆抗表罪弼,请致之刑法,兴皆弗许。见姚兴对姚弼态度依然有宠爱之意,大司农窦温、司徙左长史王弼皆有密表姚兴,要求废太子姚泓而立姚弼为太子。对此,姚兴虽没有采纳,但也没有责怪二人。面对姚兴如此态度,姚懿、姚洸、姚宣、姚谌等再次进言姚兴曰:“

先帝以大圣起基,陛下以神武定业,方隆七百之祚,为万世之美,安可使弼谋倾社稷。宜委之有司,肃明刑宪。臣等敢以死请。”姚兴也只是安慰诸子,让他们不需要担心,言其自会处之。

这时抚军东曹属姜虬仍然上疏姚兴曰:“广平公弼怀奸积年,谋祸有岁,倾掐群竖为之画足,衅成逆著,取唾戎裔。文王之化,刑于寡妻;圣朝之乱,起自爱子。今虽欲含忍其瑕,掩蔽其罪,而逆党犹繁,扇惑不己,弼之乱心其可革耶宜斥散凶徒,以绝祸始。”姚兴对此也很难决断谓梁喜曰:“天下之人莫不以吾儿为口实,将何以处之?”喜曰:“信如虬言,陛下宜早裁决。”姚兴仍然选择沉默。

姚弼知道姚宣弹劾自己后,又在姚兴面前诬陷宣。兴大怒,遂收宣于杏城,下狱。反而使姚弼将三万人镇秦州。尹昭言于兴曰:“广平公与皇太子不平,握强兵于外,陛下一旦不讳,恐社稷必危。小不忍以致大乱者,陛下之谓也

。”姚兴还是没有采纳。而此时,夏国却乘机攻取了后秦杏城,执后秦守将姚逵,坑杀士卒二万人。姚兴遣姚弼前去营救,当弼至冠泉时,勃勃已拔杏城。于是兴遣弼及辅国将军敛曼嵬幵向新平,兴还长安。后勃勃又遣其将赫连建率众寇威城,率数千骑入平凉。姚恢与建战于五井,平凉太守姚兴都为建所获,夏军遂入新平。姚弼讨之,与建战于龙尾堡(今陕西岐山县东),大破夏军,擒建,送于长安,勃勃闻败,乃退兵还。

弘始十八年(416)十二月,姚兴病重,召广平公姚弼回长安,弼告病不朝,集兵于第。兴闻之怒甚,捕杀其党羽殿中侍御史唐盛、孙玄等。接着,召姚赞、梁喜、尹昭、敛曼嵬于谘议堂,密谋收弼。姚兴决定将弼囚禁于中曹,穷责其党与,将杀之。泓流涕固请之,乃止,于是皆赦弼党。但姚弼并没有就此罢手,还指使尹冲等谋害姚泓,然未能得逞。后姚兴为防姚弼再次作乱,命姚泓录尚书事,并使姚绍、胡翼度典兵禁中,遣敛曼嵬将姚弼府中全部兵器全部收之武库。

这次打击后,姚兴想要知道除了姚弼外,在其诸子中还有谁有谋反之意。于是,趁自己病情转重之际,使少子耕兒出告其兄愔曰:

“上已崩矣,宜速决计。”果然,愔暴露面目,率其属下甲士攻端门,殿中上将军敛曼嵬领兵距战,右卫胡翼度亦率禁兵闭四门。姚愔等遣壮士登门,缘屋而入,及于马道。时姚泓侍疾于谘议堂,遂遣敛曼鬼率殿中兵以武库距战,太子右卫姚和都率东宫兵入屯马道南。愔等不得进,便放火烧了端门。姚兴闻乱对弼、愔等彻底失望,带病勉强到前殿,赐姚弼死。愔等贼众惊慌四散,惜逃于骊山,愔党吕隆奔雍,尹冲等奔于京师。随后,兴召姚绍、姚赞、梁喜、尹昭、敛曼嵬入内寝,受遗辅政。次日,姚兴便病重不治,去世,时年五十一岁,在位二十二年,谥文桓阜帝,庙号高祖,墓曰偶陵。

姚兴死后,太子姚泓继位,秘不发丧,诸子之间争斗更加激烈。首先是南阳公姚愔及大将军尹元等谋为乱,泓皆诛之。姚泓命齐公姚恢杀安定太守吕超,但恢许久乃诛之。于是泓疑恢有阴谋,也正是此时姚恢怀二心,暗中扩大军队,准备叛乱。姚泓既杀姚愔、尹元等人,始发丧,丧毕即帝位,大赦,改元永和,庐于谘议堂。乃亲庶政,内外百僚增位一等,令文武各尽直言,政有不便于时,事有光益宗庙者,极言勿有所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