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為公主本可以一生無憂,落得自盡的下場,總結出來就兩字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政壇上從來不缺女政治家,尤其是在唐朝,因為武則天的事情,很多女子都信心大增,開始參與到權力的爭奪當中。權力從來都是大家爭奪的對象,而作為皇帝登基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楚障礙,收回權力,加強自己的政治統治,他們絕對不可能讓別人手中的權力對自己產生威脅。而太平公主就是經歷了這樣的政治鬥爭後的犧牲品。

唐朝唐玄宗李隆基的即位有一部分原因是得益於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在她的幫助下,李隆基徹底絆倒了韋氏一黨,作為這件事的大功臣,太平公主應該是可以受到重賞和皇帝的信任,一輩子衣食無憂的,可是為何李隆基卻在登基後便下旨殺死自己的親姑姑,最後逼得她已盡而亡呢?就算是普通的大臣有功於自己,也不能如此殘忍呢,更何況是自己的親姑姑,究竟是所為何事呢?

貴為公主本可以一生無憂,落得自盡的下場,總結出來就兩字

太平公主因為是武則天的小女兒,所以自幼便非常受寵,跟隨在武則天身邊,學習了不少母親的政治思想,自然也學會了對權力的掌控,性格和作風都與母親非常相似。無論是李顯當皇帝還是李旦當皇帝,二人對她都是特別尊重的,很多事情都會徵求她的意見,因為在剷除韋氏一黨中立下了大功,一時間地位顯赫,權傾朝野,令人忌憚。

貴為公主本可以一生無憂,落得自盡的下場,總結出來就兩字

而李隆基作為李旦的兒子也曾參與到了剷除韋氏一黨的行動中,此時兩個人還是同盟關係。然而這個時候的太平公主並不是很看重李隆基,也沒有把他當回事,因為其庶出的身份,更是被排除在了皇位繼承人之外。不過李隆基這個人可不簡單,雖然是庶出之子,卻始終沒有放棄過對皇位的覬覦之心,對權力的掌控之心日漸明顯,而且他的勢力也在逐漸擴大,這一點令太平公主感到如臨大敵,而且她漸漸發現,這個曾經不爭不搶的侄子,已經開始暗中與她較量了,甚至還想奪走她手中的權力,一向看中權力的她怎麼可能坐以待斃,於是便向李旦進言,要其廢除李隆基太子之位,並以李隆基庶出的身份煽動群臣,可是這時的李旦也並不想再受她的威脅與控制,就把皇位傳給了李隆基。這件事情算是在她和李隆基之間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貴為公主本可以一生無憂,落得自盡的下場,總結出來就兩字

果然李隆基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除掉自己的親姑姑,他不僅對她當初煽動父皇和群臣廢其太子之位大為惱火,還對她手中的權力非常忌憚,他不能容許她手中握有重權,威脅自己的皇位,所以快刀斬亂麻,一道聖旨便要了自己親姑姑的性命。而太平公主原本貴為公主,身份尊貴又很受重視,如果能夠控制住自己對權力的慾望,安分守己,一輩子衣食無憂,受人尊重,也未嘗不可,可她偏偏太看重權力,才最終丟了性命,權力二字有時真的是殺人不見血的毒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