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花園裡透露一個消息,乾隆知道後十分高興

清朝這個距離我們最近的朝代,也是我們最為了解的朝代,歷史更迭時代變遷,湧現出不少非常出色的領導人才,清朝就出了這麼一對爺孫倆,康熙和乾隆。這兩個人可不簡單,創造了華夏曆史上最後一個盛世。康熙我們自不用說,八歲登基,過五關斬六將,滅吳三桂,圈禁鰲拜,平定準噶爾,雄才偉略,著實令人佩服。至於乾隆,大家似乎對他的評價就不這麼一致了,有人認為他創造的盛世其實都是他祖輩給他打下了基礎,創造了無數的財富,才讓他有安安穩穩地做一個瀟灑風流的皇帝。不過我們不能否認他在位時也是勵精圖治,嘔心瀝血,瑕不掩瑜,他也是難得的一位好皇帝吧。

雍正在花園裡透露一個消息,乾隆知道後十分高興

據說康熙第一次見到自己的這個孫子時,可是完全被他的才華所驚訝到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皇帝有近百位孫子,為何偏偏對弘曆如此看重呢?這位小皇孫究竟有何過人之處?還是另有它因呢?

事情還是要從他的父親雍正皇帝說起。在皇室當中最常見的就是皇位之爭了,因為爭奪皇位而導致手足相殘的事情數不勝數,自然到了康熙皇帝這也不可避免了,而且他子嗣眾多,競爭就更加殘酷了。等到康熙晚年,皇位的爭奪愈演愈烈,皇子之間拉幫結派,互相擠兌陷害,一直不得安寧。雍正作為皇上的第四子也不可避免地參與到了這場奪嫡之爭當中來了。但是他卻在眾多兄弟當中並不佔什麼優勢。首先他的母親出身並不高貴,不能給他什麼助力,再者他的才能不如老八,在皇上眼裡並不是最佳皇位繼承人。

雍正在花園裡透露一個消息,乾隆知道後十分高興

可是他有一個出色的兒子,這一點是其他皇子都比不了的,他也是一個比較有心機的人,既然要參與到這場爭奪皇位的戰爭當中來,就必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於是他的兒子弘曆也被牽扯了進來。弘曆一小就十分聰慧,而且能說會道,長相也非常清秀。雍正十分清楚自己的皇阿瑪喜歡什麼樣的人,於是便找了機會讓爺孫兩個相見了。

由於康熙子嗣比較多,到了孫子這一代竟然有一百多位,他每天日理萬機,哪裡有時間見這麼多人呢,所以弘曆自打出生起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爺爺。而雍正就用計安排了一次見面。他算準了時間在皇帝常去的花園裡等候,皇帝好久未見自己的兒子,便過去與他交流了一會兒,在交談過程中,他便有意無意地向皇帝透露,自己也有兩個兒子,但是都未曾見過自己的爺爺,他們特別想見一見皇帝。當時的康熙年紀也大了,一聽到這種關於親情之間溫暖的話,立馬就答應了。

雍正在花園裡透露一個消息,乾隆知道後十分高興

就這樣,雍正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帶到了皇帝面前,不過他這次還是用了心計的,他把資質平庸的宏展也帶上,為的就是襯托弘曆的出眾。當時弘曆年紀尚小,但是卻滿腹經綸,與康熙的對話毫不怯場,皇帝問什麼他都能夠對答如流,十分討喜,而且長相又十分俊秀,康熙居然被他震驚到手裡的杯子都掉在了地上。而旁邊的宏展見到皇帝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甚至嚇得站都站不穩,這鮮明的對比更加襯托出了弘曆的優秀。康熙皇帝甚是喜愛,後來還派人把弘曆接到了自己身邊,親自教導他功課,可見對其之喜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也因此更加重視雍正了,可以說是愛屋及烏吧。這也為後來雍正繼承皇位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弘曆為其父親即位立下了很大的一功。

雍正在花園裡透露一個消息,乾隆知道後十分高興

我們真的不得不佩服雍正的心計了,自己爭不到寵愛就派自己的兒子上陣,這種充分利用身邊資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的做法雖然看似有些極端,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講,也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在工作當中,我們遇到困難,就要想方設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解決問題,當然傷害到他人利益的做法絕對不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