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樓市將走向L型,告別V型和W型?


綿陽樓市將走向L型,告別V型和W型?


日前,住建部出臺新規: 4月1日起,普通住宅、地下室鋼筋含量都將有所增加;並增加了地震設計狀況,對建築結構抗震設計。這也意味著,4月1日起,設計的住宅等將更為安全。新規亮點如下:

綿陽樓市將走向L型,告別V型和W型?


一、鋼筋含量增加,建築成本或隨之增長?

如:取消了以恆載起控制作用時恆載分項係數取1.35的規定;恆荷載分項係數由1.2調整到1.3;活荷載分項係數由1.4調整到1.5。

據估算,普通住宅鋼筋含量將增加5%左右;地下車庫鋼筋含量將增加10%左右。如果僅是為了增加建築強度,不只有增加鋼筋這一個辦法,在此基礎上,建造成本是否會隨著變動都還是個未知數。

二、增加地震設計狀況,未來住宅將更安全

增加了地震設計狀況,並對建築結構抗震設計;引入了“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設計理念。4月1日實施新規,鋼筋含量將劇增10%!

住建部為什麼要這樣做?

一、在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安全重於泰山,各行各業都把質量安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房地產更不能例外。

二、這也是房地產調控的重要一環,“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現在加上了還要“穩質量”。由於各種因素的疊加,你要叫房價大幅下降可能性不大。但你出了那麼多的錢買的房子不可能越來越差,所以,主管部門就得要求開發商在質量上下功夫,增加你的建安成本。增加了多少呢?拉通算下來,預計在5%左右。

綿陽樓市將走向L型,告別V型和W型?


那麼問題來了,按慣性思維:羊毛出在羊身上,麵粉漲了麵包也得漲價。許多不懷好意的人藉助炒作房價又要上漲了,你們得趕緊買買買!

但是,住建部出臺新規不是為了讓開發商漲房價,而是變相地制止暴利,降低開發商的利潤空間。你20%、30%的利潤賺夠了,讓你迴歸10—20%比較正常的利潤空間可以不?

還有,市場的嚴峻性也在逐步讓房地產行業迴歸理性。房地產的發展靠什麼?經濟學家任澤平有句得到了業界共識的話是這麼說的: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短期看金融。目前,綿陽樓市的現實是:該買的已經買了,家有幾套房的非常普遍,還沒有買房的基本上就是月收二三千的極低收入人群,但目前的房價離他們仍有一短距離,需要“蓄水”幾年再入市。同時,收入較好的改善型購房者剛入完市,“再改”的話也需要幾年再換房。“該買的已經買了,想買的又買不起”,這一現狀導致綿陽樓市進入“搞點活動,做點推廣,打點折”三管齊下又能走點量的瓶頸期。市場面對的客戶群多數都是“買亦可,不買亦可”,想通過成本增加就漲價幾無可能,能如願以償地去庫存就很不錯了。

中期看土地。綿陽城市規劃的終極目標是“300平方公里,300萬人口”,但實現這一目標要到2035年。目前,綿陽的主城區面積和常住人口是“雙150”,16年後翻一番,仍屬於平穩增長。還需要引進多少個京東方、惠科這樣的產業支撐,而且還要效益好才能實現。如果像目前“一條二環路要修八九年,一座雙碑大橋停停修修也是五六年”這樣的速度,所有的規劃最終都要會成為一句空話。中期看土地,對綿陽樓市來說,可以期待,但也不容盲目樂觀。

長期看人口。綿陽已經進入老齡化、低生育時代,如果國家不出臺超常發展科技城,不拿出實質性的政策支持,地方上不持續引進含金量高的超大項目,靠綿陽自身的自然增長,綿陽城市常住人口不淨流出就是阿彌陀佛了。而且,以前的自然增長,主要來源於農村人口進城。現在,這一部分人口紅利已經喪失,你們村還有幾個沒有在省、市級城市買房?空心村大量出現就是例證。而且,以前的“樓市五年一輪迴”,每一輪高峰期,差不多就是這部分人作出的貢獻。

綿陽樓市將走向L型,告別V型和W型?


總之,房地產發展了20多年,高速度增長,暴利時代已成過去時,買房正在迴歸用來居住的理性。隨著市場形勢的不斷變化,業界的認知也在不斷改變。就綿陽這類不溫不火的三線城市而言,需求永遠有,五年一個小高潮也會有,像以前那幾輪暴發式增長的可能性不大,樓市的發展從“V”型、“W”型逐漸走向“L”型。

綿陽樓市將走向L型,告別V型和W型?


2019又迎交房年,很多業主要收新房啦!但房子也是商品,而且很多細節還是由工人手工打造,所以各種各樣的房屋質量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基本上每個剛接房的業主都不可避免。所以,裝修前給房屋進行全面“體驗”,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點擊“瞭解更多”預約淘房家居網專業驗房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