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在青岛市四方区海云庵的西侧,有一条商业街叫海云街。多年来经过拆迁、改建,现在这条街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影子、过去的繁华,也不成其为商业街了,倒是街西侧新建的商业城和半中半洋的高楼大厦,把个海云街蚕食的七扭八歪,只剩下几个海云街门牌的门头,原先商业街的格局已经荡然无存了。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拆迁前的海云街,已经十分萧条了。


说起当年的海云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可以称之为四方区的“中山路”,此话讲起来虽然有点夸张,区区几十米的海云街哪能跟中山路相比,但看看当年四方区的商业布局就不难理解了。建国初期四方区没有一家像样的百货店,居民需要购买稍微贵重点的物品就得上“街里”,然而买一些平时用的针头线脑日用百货,就得上海云街。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四方区的居民中心区大概从杭州路南头台东区交界的海泊桥、海泊河公园,东至小阳路,北到四方北岭、湖岛子(村),西到海边,四方的居民区也就这么大。小阳路(现人民路)以东的居民区和小村庄的开发还是以后的事,小阳路以东当时还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地和荒野,几米宽的小阳路也是六十年代年才拓宽 铺的柏油路。小村庄立交桥周边很大的区域,包括温州路、平安路,还都是一块一块的私人的菜地,当地的居民还以种菜为生,产地的蔬菜多在东山市场(现人民一、二路)出售。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现在的四方影剧院是在当时的“大众剧场”场地上建成的,时间应该在一九五七、八年,曾经改名为井冈山影剧院。大众剧场周边,当年聚集了一些土产杂货铺,多是棚户房。人民一路北段多以木器加工以及多家棺材铺(当时还是土葬),南端靠近平安路端就是一个自产自销的菜市场,大众剧场的北侧,类似于一个小广场,有几家说书的书场,场子不大,大概也就三四十平米,说书人身穿长袍手拿纸扇,场下一溜溜的长条板凳,稀稀拉拉的坐了些大人孩子,尽说一些杨家将,岳飞传之类的长篇,每说到“且听下回分解”,便会拿一个盘子到场下收钱,估计每段大约二十分钟,每次二分钱。场子进出自由,随时进随时出,也有些逃学的孩子跑进来听书,每每要收钱的时候就夹着书包撒丫子就跑,等开讲了再溜进来。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周边还有出租图书(小说),现场看小人书的小摊,出租小人书的生意还算红火,不光挣孩子的钱,一些大人也常常坐在长板凳上看小人书。租书人用牛皮纸糊成一个个的书套,把小人书的彩色封面贴在外套上,甚至把一些稍厚的小人书分成两半作为上下集出租,也算是商家的小伎俩。

大众剧院的斜对面有一家澡堂子,这儿当时是四方唯一的国营公共浴池,洗一次大浴池一毛五,有一张可供休息的木床,要再加搓背还要再加钱。澡堂子里有理发馆,洗澡的时候可以一并理发,可算一条龙服务。

剧院的对面,还有几家颇为兴隆的小饭馆,提供火烧、面条、炒菜之类的大众食品,吃一顿炉包也就是毛数钱,一毛五一碗的大卤面就算高档的了,高汤炒面也不是一般平民吃得起的。逛逛市场顺带着下个馆子,怎么着也是能整天见活钱的人家。

杂七杂八的商贩组成了一个四方东部的市场,四方人称之为“东山市场”,多数人都叫它东市,位置应该在现在的四方方中园周围,附近还有几个门牌为“临”字头大院,称作民众大院,有民众一院、二院,因为门牌的号码前面加了个”临“字,被叫做临字院,里面住着各地来的穷人,也有人称贫民院。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海云庵后面临河一侧,大约拍于四五十年代,当地人称“庙沟沿”


但是说到四方海云街和东山市场就不大一样了,海云街以它的名字来看,应该是以海云庵为名,海云庵在前,海云街在后,以“庵”的聚集效应而建的商业街。海云街紧贴海云庵的西墙,整个街道呈南北向,自嘉禾路桥西海云街与嘉禾路丁字路口为起点往北不过百米,北至兴中街。街的西侧为商业门面,路南头的第一座楼是日本人建的铁路宿舍,有一圈一人高的围墙围挡,当时大楼就已经墙皮脱落,被人称作破大楼。第二家开始就是商铺了,有一家规模稍大的绸布店兼卖百货,当年凡是买布做衣服(那个年代几乎人人穿衣都是自己做或自己割布找人做)四方人不去街里,就是到海云街,别无二家。这百货店还有针头线脑,纽扣别针,发卡摸脸油,布头补丁等,只要家里用的这里全有。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鲁东大药房(登记地址四方海云街61号)

另有一家四方最大的药房“鲁东大药房”,有坐堂医生并代煎中药,鲁东大药房在岛城也颇有名声。有一家茶叶店、土产店,一家饭店和一家较大的副食品店,北头有一家点心店和一家大门大窗的理发店,店的名字好像叫“中华理发店”,后搬到了兴中街的东头庙沟沿靠四方河的旁边,理发店的对面是一家照相馆,照相馆就在海云庵的背后。照相馆和理发店中间马路不宽,路的尽头就是杭州路河,一条跨河的水泥桥,大约一米多宽。桥的对面(杭州路东)有一个很大的煤场,是供应居民的煤店,煤店的南侧有一家较大的私人医院,叫“锡九医院”,是一座二层的小洋楼,有门诊及住院部,应该是当初四方最大的医院。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原杭州路105号,胶济铁路四方机厂工会所在地。


靠海云庵的一侧(街的东侧),则有一个铺面较大的国营副食品店,也是四方最大的国营蔬菜副食品商店。由于店大品种齐全,人们普遍感觉这个店的东西,比其它店好,前来购物的人也特别多,逢年过节供应凭票食品,更是人山人海,把个海云街挤得水泄不通。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八十年代海云街烟糖店购货兑奖券

海云庵的门前有一个不大的广场,还有几家矮墙简陋的平房,有几棵大槐树遮荫,这几户人家也是做小买卖的,有卖渔具、竹竿、鱼食的,租赁小人书的,有好几户卖笔墨纸张书本文具的,紧靠嘉禾路桥头的一户是专卖学习文具的,店主是一中年男子,外地口音,没有家室,人称“老德州”。这老德州姓甚名谁没人清楚,知道他是来自德州,也就习惯的叫他老德州。他的学习用品卖得比较便宜,买卖也相当好,学习用品用完了,都会去老德州家添置。几家租赁小人书的借了几棵大槐树的光,一分钱看一本,也吸引了相当一批中小学生。还有一家靠近“老德州”的小屋,是个刻图章的长者,一张方桌,一个小台钳,头顶一盏白帜电灯,刻章的大多是一些刚就业的年轻人和一些好事的中学生,当时的图章大多是木质的,价格不高,刻章者只须把要刻的名字告诉他,他便用一张小小的宣纸片,将章模在纸片上盖一个印,在印的中间用小楷毛笔蘸墨,写出某某某印,再把写好的正楷小字立马印在章胚上,便是一个反字的章了,照样子不一会的功夫印章刻成了,他会用朱红的印泥沾满刚刻好的印章,印在刚才的宣纸上,将图章和印拓一并交给顾客,展示图章漂亮规范的字体和隽秀的刀工。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兴中街


海运街北头还有一条东西向的兴中街,除了街之外,还有若干条巷,依稀记得有西南巷、徐家巷、半辟巷、滕家巷、聚福巷、遵雅巷、志俭巷、居仁巷、王家巷、永乐巷等,好像还有很多巷,海云庵周边应该是青岛市巷最多的地区。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永乐巷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慎德巷


顺着兴中街往北出了街口就是兴隆路了,马路对面有一座土地庙,土地庙个头不大,没有一米高。是以前家中死了人,先到土地庙老爷这儿来报个信,也叫报庙。建国初常见一群人披麻戴孝穿着白衣白尖帽,哭哭啼啼的来到土地庙前,上上香,烧了纸,再赶回家料理死者的后事。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土地庙北是一个煤店,土地庙南是一个公共水龙,一早一晚常见挑水的人排着长龙,抽着烟,拉着呱,顺着队伍不时的往前挪一挪自己的水桶。水桶的内沿上,会划一道清楚地标志,算是一标准桶,以免水桶大的占了便宜。一些烧茶炉的小铺,则用平板车载着一车水桶,和其他住户一样,排着队接水。车子的水桶里常见放一块木条篦子,为避免晃晃悠悠的车子推着水桶会咣当出水来,木头篦子起到了防止溅出水来的功能。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海云街路口的嘉禾路应该往西直通胶济铁路西的国棉二厂,在胶济铁路四方站嘉禾路口有一座石墩铁桥,嘉禾路就从桥下而过,桥西的国棉二厂和铁路“西公司”宿舍都是嘉禾路的门牌,北院和南院分别是嘉禾路129号和131号。但因为1955年四方机厂和铁路材料厂合并就改变了嘉禾路的格局。嘉禾路南侧的四方机厂合并了嘉禾路北侧的铁路材料厂,截断了嘉禾路,国棉二厂和西公司铁路宿舍划归了海岸路。这样海云庵前的嘉禾路,就成了桥西百米的半截路,四方机厂的货车大门就是嘉禾路的尽头了。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当时在海云庵嘉禾路路南还有一处铁路职工供销社,解放初期铁路和四方机厂的职工家属凭一个铁路专用购买证,就可以到铁路供销社记账购买粮食和日用品。大概是到铁路和机厂分家后便停用了。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青岛四方公园


供销社的南边早期是个公园,建于二十年代中期,初叫铁路公园,后交由地方政府改称四方公园,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禽鸟动物,由于公园规模不大,建国前就被四方机厂圈进厂内,四方公园也就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多年以后规划兴隆路和杭州路对接,从原兴隆路向南延伸到和嘉定路相通,四方机厂被切去了一个角,海云庵重修后,海云庵前又修建了海云广场,于是把个嘉禾路西段又进行了切割,杭州路以西兴隆路以东的嘉禾路被截断了一大段,直到兴隆路以西,嘉禾路还有百十余米。

青岛城市档案:记忆中的四方海云街 如今已不见原来的影子


随着近几年海云庵周边的建设,海云街、嘉禾路杭州路口已经面目全非,完全变样了,只能凭着回忆来记忆海云街的往事了。

文章作者为岛城文史学者徐明臣,徐老师长期关注于四方文史的研究。(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整理:何良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