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普通二本院校畢業的學生,出路在哪?

萬能搞笑集合


二本畢業生是我國數量最多的大學生。對於大多數大大學生來講,應該不存在“出路“的問題。大學生找工作並不是完全找不到,而是找到專業對口並且待遇方面都很好的有點難。特別是今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每年800多萬的大學生,再加上近幾年經濟走勢趨緩,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那對於二本學生,出路在哪裡呢?我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第一,就業。

對於大多數大學生來講,讀大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夠找到一份工作。但是現在整體環境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大家在就業的時候需要轉變一些觀念:

1.看淡專業對口。如果專業不能對口,雖然對於知識的學習好像是一種浪費,但是大學培養的學生並不一定要抓也對口。如果想找到一份工作,如果自己感興趣,專業不對口也要接受。也就是不能非專業對口不去,可以稍作修改;

2.看淡地域選擇。現在很多人還是喜歡去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誠然,這些城市機會較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壓力更大,而且大家都往這些城市去,機會就不會那麼多了。一線城市看起來工作很高,但是花費一樣很大,最後能夠留下的就不多了。現在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一下二線城市,甚至三線城市也是不錯的,工資看起來不多,但是花銷也相對不多,生活也較安逸。如果不是有什麼雄心壯志,在小城市也是不錯的選擇。

3.看淡鐵飯碗。現在很多人找工作一定要找一份穩定的,這是每個人都希望的,但是隨著我國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越來越多的單位編的不穩定了,所以,如果一定糾纏要找一份所謂的“鐵飯碗”,反而會束縛選擇的範圍,減少就業的機會;

第二,考研。

從現在來看,總體上說學歷越高,待遇相對較好,如果你還想讀書,能讀書,或者做研究,再加上家裡經濟負擔不重,不需要你馬上工作賺錢,考研是不錯的選擇。一般二本的學生會考慮考研考985、211高校的研究生。總體是對的,但是也不能都這麼想,如果都這麼想,那二本高校的研究生誰來讀了?當然,考研肯定要考比自己好一定的學校,如果還是考二本的研究生,可以選擇考好一點地方的高校,或者在本專業全國排名靠前的學校,這樣對將來的就業也是有幫助的。

第三,創業。

創業是目前很多大學畢業生的選擇,但是創業是需要很多條件的。跟你的專業、個人能力、經濟支撐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國家現在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府對大學生創業也有一些的支持,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創業的。如果想創業,還是要有非常充分的思想準備。

但是,不管是就業、考研還是創業,其實都要基於一個重要一點就是大學階段要學好專業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只有做好全方位的準備,才可能在這些方案中進行選擇,如果沒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也沒有鍛煉出很好的能力,而單純埋怨這個社會的競爭太大,壓力太大,也是不合理的。

所以,不管怎樣,加油!努力,一定會有屬於你自己的天空!


義哥說教育


我們知道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特別是普通二本院校畢業生,若專業實踐性不強,找個好工作基本無望,或者說就業成為“十分頭痛”的事,我身邊也有不少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的好友,總體來講,若把讀大學比做“坐火車”的話,讀名牌大學就如乘坐“復興號”高鐵,就讀普通大學就如乘坐“綠皮慢車”,但終點都是一樣的,就業。下站後,剛開始名校畢業生住的是“帶星酒店”,普通院校畢業生住的是“街頭小旅館”,不過隨著自身發展,不少住“賓館”的高材生由於自身墮落流落到街頭,住“小賓館”;不少住“小賓館”普通生經過自身努力住上“酒店”,也就是本科出身院校背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於畢業後的繼續努力,改造命運,力爭上游。我給大家介紹發生在我身邊的兩個同學案例。



我有個同學十年前畢業於全國高校排行榜上幾乎找不到再普通不過的高校了,一所再普通不過的民辦高校了,她所學專業是畜牧業,就業無門,欲哭無淚,在家待業半年,最後沒辦法就在老家飼養三頭豬,據她講,根據所學專業知識,加上經常向養殖場學習經驗,自己養豬做實驗,經過十年來經驗總結,竟然現在成為一家養殖企業副總經理,年薪二百多萬。


我還有個同學,本科出身也不好,專業是機械設計方面的,就業單位基本不要女生,後來這姐發奮圖強,一心一意要考研,最後成功逆襲“985”名校。現在已經留學加拿大,她的“鹹魚翻身”成為當時院校的一個神話,前無古人啊。她背後的考研心酸鮮為人知,大三上學期準備考研,“三點一線”生活一直堅持到走入考場前的最後一天。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兩個比較典型的鮮活例子,既然我們就讀普通二本,出身背景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掉懶惰,增加自信,改掉自暴自棄,增加前進力量,只要努力付出,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或突破口,肯定會豔陽天。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和題主一樣,我本科來自於山西一所不能再普通的二本院校,專業是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還有一個月研究生就要畢業了。我能體會到普通二本院校畢業生面臨的情況和無奈。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大部分普通二本大學的畢業生在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上是很難與重點大學畢業生相媲美的。而且,就像考研輔導老師張雪峰老師說的那樣,世界五百強企業只會去“985”,“211”等國家重點大學招聘。所以,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太正常不過了。

16年本科畢業,周圍的同學大多有3種去向。第一,選擇考研,提升學歷,提高自身競爭力,增加就業機會和提高就業平臺;第二,考國家公務員,考中的同學比較少;第三,就業,一部分同學選擇本專業,一部分同學選擇轉行(其中,有的就業直接換了行業,放棄機械,有的參加了電腦編程培訓,走碼農路線了);在這裡大家回想到創業吧,說實話,到目前為止,大學同學創業的幾乎沒有。

本科畢業快3年了,希望我的同學們能喜歡自己的事業,爭取多年之後能做出一番大事業!加油!

大家周圍普通大學畢業的同學朋友,現在都過得怎麼樣了?歡迎一起交流~


一個考研過來人


你問我出路在哪裡,我也不知道。”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你天天在這裡看頭條,刷抖音,肯定是不知道出路的。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天天待在寢室裡或者是宅在家裡,哪裡有路?

我只想告訴你一個事實,那就是這個市場對於人才的需求永遠是供不應求。二本有什麼關係?三本又如何?如果你能夠吃苦,肯做一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這個社會永遠有你的一席之地,一個勤快的人到哪裡都有飯吃。一個宅男,一個腐女,餓死了活該。


郭青松老師


二本畢業怎麼啦?堂堂正正的大學畢業生,怎麼能害怕沒有出路呢?

魯迅不是說過:"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個二本畢業的大學生,應該和所有大學畢業生一樣,對於未來的路該怎麼走,有著多種選擇。

第一條路是參加工作。大學畢業後步入社會,進入職場,是大多數大學畢業生的首選。步入社會的道路又有很多種方式,一種是參加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招考,成為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做體制內的人。一種是進入各種類型的企業,成為企業職工,就是俗稱的去打工。還有一種就是自主創業。這三條路該怎麼選,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所謂的實際情況就是要分析自己的所學,特長,優勢等等,走最適合於自己發展的道路。

第二條路是選擇繼續深造。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將近有1000萬,2018年報考碩士研究生的達到了290萬,這說明有將近1/3的大學畢業生有繼續深造的意願。一些二本畢業的大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認為自己在考研過程中,與985、211高校畢業生存在差距,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事實上,每年招收的幾十萬碩士研究生中,來自二本院校畢業生佔比很大。只要努力,二本院校畢業的大學生,同樣可以考上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即使是清華北大這樣的國內頂尖高校,他們招收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當中,同樣有很多是來自於普通二本大學的本科生。我以如果選擇深造就要對自己有信心,有了信心,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夢想就一定能實現。

一個人,不要太看重出身,要自信,還要敢於奮鬥。只要做到這兩點,就一定能讓自己的人生過得精彩。





教海百科蟲


二本院校的學生同樣有大前途。

本科專科只是學歷上的區別,在進入社會後,走的遠是靠真才實學。

如今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考過程需要專科以上,個別出現研究生學歷。

在公司中,面試中需要學歷而已,後期的升職都是幹出來的。如果需要你可以在工作後考個更高的學歷。

學歷會過時,學習力不會。我們社會中各行各業都需要的是學習力,才能創造出更多成績。不斷學習,你不比誰差




大鵬小作


首先還是剖析一下現狀,普通二本畢業生,畢業不只是去就業,因為未來不知方向,或狂風暴雨,或平平淡淡,最怕不盡人意,但我們總該做點什麼改變一下現狀。

這個時代大學生太多,本科滿地走,研究生博士生在大城市也是比比皆是,學歷似乎越來越不值錢了。

1、考研、提升學歷,也許有些難,但是現實不相信眼淚,而學好專業知識技能,考研是一條不錯的出路,可以培養興趣愛好,多學習些東西,這可能是你以後成就的資本。

現實裡機遇還是很多,關鍵看你想不想更好,畢業之後很多人找了份勉強度日的工作,覺得安於現狀就好了,而不滿足現狀,想提升是對的。

2、不放棄再學習的機會,考證,在自己的專業裡獲得資質,多本證多個方向,註冊的證含金量都還挺高的,也可以學技能,例如模具,數控,高級技工也可以從基礎開始。

3、創業,有不安分的心,有寧可我負天下人的抱負,創業也是路子,在路上成功的例子很多,趁年輕去經歷磨鍊,自媒體,三農領軍人,電商,包工頭,行行出狀元?

當然還有其他的路可選擇,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合同編制等,總之這個畢業後的年紀還是要規劃,要籌備,朝氣蓬勃,積極向上,路會越走越寬的


靜而思安


個人觀點!

二本學生的第一個出路就是繼續提高學歷層次,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是我們很少看到985學生出路何在,這個問題,而更多的是二本學生何在,原因可能是二本學生認為自己的本科學校不出彩而擔心就業歧視,所以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簡單方案就是繼續讀研提高學歷層次!這是最簡單、最快捷的方法!

為什麼我不像其他網友推薦你去就業、或者是學習一門技能呢?因為我不希望你成為一個被“埋沒”的人才,也許你能力很強,可是單單因為學歷這個敲門磚,讓你錯失了一些機會,之後會有一些985的菜鳥頂替了你的位置,這些人幹啥啥不行,但是就是頭頂著一個985的學歷壓別人一頭。這樣其實對你是最不公平的!

我可以舉一個例子,32個省市的黨政一把手,基本上人人都是研究生學歷,無論你是全日制的還是在職的,都要有這樣一個東西,為什麼呢?他們的職位那麼高、能力也不差,為什麼一定要單單補一個學歷呢?這就是一個人的門面,也是一個讓大家對你的“第一印象”,有時你身懷一身絕技,但無人賞識,而只能感嘆沒有伯樂。

所以希望你先更上一層樓,裝點一下自己的“門面”,是不會對你有壞處的!

歡迎大家留言指正!😊


咖啡加點tea


不要因為二本院校就信心不足,關鍵是要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你生存、發展的依靠。


陽哥育人隨筆


二本院校畢業生不是沒有出路的,也還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只要努力路子會寬廣的。

首先就是考研,這條路比較容易走,考研也並不是都給了重點大學畢業生,普通大學畢業生只要努力這完全可以考的上。

其次是考公務員,這條路橫豎交叉,道路曲折,但也是一條路,自己努力,家裡再有一點關係,就可以走的通。

最後就是就業,如果專業好,找一份工作是不難的,自己用心,積累經驗,也可以有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