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黨委書記、副校長周建華: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變革

課堂教學為什麼要變革?變革什麼?怎麼變革?人大附中黨委書記、副校長、數學特級教師周建華在題為“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變革”的報告中對這些當前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清晰而深刻的解答,對於中小學校長和教師具有很強的指導價值。


人大附中黨委書記、副校長周建華: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變革


第一個方面,課堂教學為什麼要變革?


可能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新時代對我們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時代確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標。

這裡有兩個核心內涵,對於學生自身來說,必須善於終身發展;對於未來社會而言,則要求學生能順應時代要求。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培育四種關鍵能力,即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職業能力。

第二,我們要落實上述育人目標,抓手是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包括學科核心素養,要構建學科課程體系;

還包括跨學科核心素養,要構建跨學科課程體系;

還包括綜合素養,要構建綜合實踐課程體系。

另外學生還要有自己的個性特色,因而要構建特需課程體系。

所有這一切的落實,課堂是主體。

第三,這一論的課改是高考先改,課標已改,教材還沒有改。

把這些統一起來是課堂。今年北京高考文綜卷有一道題,得分是最低的,考的是“學習歷史有什麼用呢?”要求考生結合中國近代史的學習,談談歷史對你有什麼用?

於是,我們自然會想到,學習語文對你有什麼用?學習數學對你有什麼用?其實,每個學科核心素養就是學科獨到的育人價值。

學這一個學科對自身發展有什麼關係?學這一學科對核心素養培養有何幫助?這是每個學科的育人價值。

第四看課堂本身地位和作用。

我算了一筆賬,學生如果在小學和中學十二年,大概要上16000節課。一個教師一生大約上13000多節課。

在課堂上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未來。我們學生的快樂、老師的快樂來自課堂,痛苦也來自課堂。因此,改革最終發生在課堂

人大附中黨委書記、副校長周建華: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變革

第二方面,課堂教學變革什麼?


先從一個課例講起。

我校面向北京市的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革展示會有這樣一個課例。課題是“函數曲線的應用”。

老師設計的第一個環節是音樂中的數學。

(1)把圓周率用鋼琴彈出來,非常美妙。但如果一個音樂家想把這件事情幹完可能不行,因為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音樂家的生命總是有限的。

(2)問題:給你七個紅酒杯,往裡面倒水做成音階,可以彈奏音樂。倒多少水才可以做成音階呢?這個可以從大型鋼琴的弦長成等比數列中得到啟發。

第二個環節,自行車當中的數學。

(1)如果一個自行車輪子是正方形,在平地上無滑動前行,在輪子上標記一點,研究該點運動一週形成的函數。

(2)如果這個方輪子自行車能像圓輪自行車在平地上騎行一樣的平順,我們只能改地面,地面要做成什麼樣?

人大附中黨委書記、副校長周建華: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變革


當時學生說,這個問題真有意思。會有這樣的自行車嗎?其實,中國科技館就有這樣一個自行車,大家可以騎,跟在平地騎一模一樣。

第一這條線到底是什麼?有的學生有說是圓弧,有說是拋物線,有說是橢圓線,有說是雙曲線,其實是什麼呢?這個在數學發展歷史上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研究,後來發現叫懸鏈線。

什麼叫懸鏈線呢?把一根項鍊兩端抓住,中間自然下垂,這一條線就是懸鏈線。懸鏈線在生活中很多應用,比如說高壓輸電線,還有蜘蛛網,都是懸鏈線。

(3)再回到圓輪自行車,如果在自行車車輪上標記,無滑動向前滾動,該點也形成一個曲線,這個曲線又是什麼?學生說還是懸鏈線。

但是這個不是懸鏈線,這個是什麼曲線呢?最後研究發現,這個曲線非常特別,是叫最速降線。

這節課,涉及數學六大核心素養中五大核心素養的培育,教學效果很好。

這節課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亟待解決什麼問題?

第一,關於價值。

  • 要讓學生感到所學的東西是有用的,而且能夠在真實的情景當中發揮作用。
  • 現在高考當中區分度最好的題目就是陌生的、複雜的情景中解決問題。而在情景當中考察你的能力,就是PISA測試最重要的思想。
  • 如果學生覺得我學這個知識只是為了考試,我通過反覆刷題才能考試,學習熱情就會下降。

第二,關於過程。

  • 讓學生感到學習過程的意義,所學東西不僅僅是結果有用,而且學習過程有趣、有情感、有態度。


第三,關於方式

  • 學習知識的方式要改變,不是死記硬背,機械操練,而是結構化、條件化和情景化。


我們要落實這個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變革,具體如何操作呢?課例哪裡來?第一步,就是老師拿出課例,說一千道一萬,一個課例作用四方面:

第一以例說事。通過課例把課堂裡面的故事說出來。

第二以例說法。通過課例闡述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的方法和策略講出來。

第三以例說理。講道理、講原理、講規律。

第四以例說人。我們所有教學包括分,但不能全為了分,最終還是為了培養人。

第二步,備課組要基於課例的經驗概括。這一些成功的課例到底有哪一些經驗可以作為我們的抓手。

第三步,教研組和學校則要善於用理論框架反思老師們的經驗,將優秀課例加工為學校組織學習的素材。

最後,問題概括一下,課堂教學到底要變革什麼呢?

一是從課堂教學目標來看,體現一個統整取向,從分解割裂到融會貫通。從全面覆蓋到深度理解。

二是從課堂教學的內容來看,要突出核心取向:從全面覆蓋到深度理解。

三是從課堂教學方式來看,強調實踐取向,從單向傳遞到建構分享。

四是從課堂教學評價來看,強調個性取向,從整體劃一到多元開放。

人大附中黨委書記、副校長周建華: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變革

第三方面,課堂教學怎麼變革?


還想從一個課例談起。

我們每天都在上課,慣性運轉以後,有一些問題就被遮蔽了。我們競標承辦了教育部“國培計劃”高中數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班,對教師提問進行實證研究。

有兩個老師做同課異構,第一步從數量來看,每個老師在一節課上基本不到30秒就會問一個問題。現在,“滿堂問”是課堂教學的一大表徵,問一個東西答對了,大家都會往下講;問一個東西不會,這個問題就是你不會,咱們單練,如果在這兒糾纏這節課就講不完,因此還得往下講。


人大附中黨委書記、副校長周建華: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變革


進一步地研究,課堂上為什麼有這麼多問題?就是老師把問題切分得太細太小了,沒有問的價值了。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提問要將問題結構化並設計適當的問題跨度。

我們再回到質上,進一步研究你就可以發現,專家教師在概念的引入、形成階段,精緻化佔了90%的問題。而骨幹的老師在這一階段則不到一半或一半稍多。

因此,高效的課堂教學就是要捨得把問題投放在概念的引入、形成及精緻化階段。此外,專家教師概念的引入和精緻化花時間比較多。專家教師的高階問題佔到80%,而骨幹教師高階問題只是一半左右,質就可以比出來。

總結一下,有效的提問應當注意:

第一,要注意問題的結構化和適當的問題跨度;

第二,注重概念的形成過程的教學;

第三,要注重高質量問題的提出;

第四,要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

我曾經問過美國同行一個問題,中國老師和美國老師最大區別是什麼?經過很長時間,他給了我一個答案:你們中國老師善於處理自己知道答案的問題,我們美國老師善於處理自己不知道答案的問題。

課堂要變,關鍵老師要變,首先從課堂教學中老師的角色變起。有三個詞,第一層面,老師是“控制者”;第二個層面,老師意識到要做“引領者”;第三個層面,最優秀的老師要做“隱身者”。

隱身以後把工夫花在課外,第一就是提高設計學生深度學習活動的能力,這個能力目前是我們普遍比較弱的;

第二就是提高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評的一致性的設想、判斷、矯正的能力。這是核心素養落實到課堂最需要的能力。

到底課堂教學有哪些基本的原理呢?

第一是情意原理,這個理論很多很多,最簡單來講也沒有多少,要讓學生迫切要求下去。

第二是序進原理,按照知識發展的邏輯線索組織好課堂教學的層次和結構。

第三是活動原理,就是積極組織發揮學生各類的自主性的深度學習活動。

第四是反饋原理,運用反饋調節,促進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向預期目標發展。

在人大附中我提到,教學變革你要把這一種創新變革的風險降到最低,誰來保證?我覺得四個字保證:頂天立地。教學理念頂天,教學基本功立地。

走進課堂我們要做研究,以課堂觀察為出發點;走出課堂我們要講故事,敘事反饋,共同面對教學問題;依託課堂寫案例,專業寫作,實踐基礎上的理論概括。

最後,老師們經過培訓,聽懂以後做出來,做好以後再寫,寫好以後概括,概括以後幫助他人,豐富自己。

這是老師成長的三個支架:站在自己的肩膀成長,靠反思實踐;站在團隊肩膀上成長,是同伴互助;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長,靠專業引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