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手術麻醉前要禁食?吃了東西的病人怎樣麻醉?

大家知道,病人在做手術麻醉前醫生都會告訴病人,不能吃東西,不能喝水,其實,不僅僅在手術之前有飲食方面的要求,在做一些醫學檢查如氣管鏡,胃鏡,腸鏡,肝膽B超檢查,某些化驗如肝功能檢查,空腹血糖,血脂,等等,都需要禁食(空腹),今天我們聊聊,為什麼做手術麻醉之前要禁食?如果吃了東西萬一要手術,怎麼辦?

做手術麻醉之前要禁食最重要的是防止反流誤吸。

生理狀態下,人體的食管與胃連接處的食管下段括約肌可以起到一個“閘門”的作用,防止胃裡面的食物和胃酸反流到食道和口腔。

為什麼手術麻醉前要禁食?吃了東西的病人怎樣麻醉?

麻醉狀態下,食管下段括約肌被麻醉,處於鬆弛狀態,這個“閘門”的作用消失了,胃裡面如果有食物就有可能返流到食管和口腔,而在麻醉狀態下人體正常的某些生理機能(吞嚥反射和咳嗽反射)被抑制,反射消失,這些返流到口腔的胃內容物(包括食物)就有可能返流、嘔吐誤吸到氣管,導致吸入性肺炎,嚴重者可導至缺氧,窒息甚至死亡。同時,某些麻醉藥也會導致胃內壓力增大,麻醉誘導過程中面罩加壓給氧,病人咳嗽,等,都可能引起胃內壓增高,導致胃內容物返流。

誤吸在麻醉中是很嚴重的併發症,胃內容物誤吸大致佔麻醉死亡的15-40%,這也是麻醉醫生重點關注的問題。胃內容物的反流誤吸可引起呼吸道梗阻和繼發性肺血流改變,酸性胃液可導致支氣管痙攣、肺間質水腫及肺透明膜變,導致呼吸困難。因此,除了簡單的局部浸潤麻醉(局麻)方式以外,其他所有的麻醉方式術前都要禁食禁飲,這也是麻醉醫生術前對病人隨訪重點交代的問題。本人在多年的臨床麻醉工作中,手術前一天隨訪病人,一定要交代的問題就是,禁食禁飲,成人一般麻醉前至少8小時開始禁食,小兒術前也至少禁食禁飲8小時,但乳嬰兒術前4小時可以喂一次葡萄糖水,美國ASA小兒禁食時間小於36個月禁清水2小時,禁飲料4小時,禁食物6小時包括牛奶。

吃了東西做手術有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可是,有些病情緊迫,需要在最短時間內做的急診手術,比如顱腦外傷,創傷,大出血,腹部急症手術,急診剖宮產,等等,不管吃沒吃東西,都要趕緊手術,那麼,醫生會怎樣處理?

比如,飽胃的急診產婦剖宮產,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當然,局麻不能保證無痛,產婦的宮縮仍然存在,肌松不夠鬆弛,手術操作不便,局麻藥如果過量有引起母胎中毒的可能,特別是對子癲或高血壓產婦,中毒發生率高。局麻效果相對欠佳,並且有些手術在局麻下是完成不了的,這時候,麻醉醫生就要想其他辦法。

這就是,飽胃急診病人的麻醉處理。

首先採取措施促進胃排空。插胃管行胃腸減壓,通過胃管可吸取部分胃內液體,大孔胃管可吸出部分固態食物,完全排空是不可能的;術前使用中和胃酸的藥物。

為什麼手術麻醉前要禁食?吃了東西的病人怎樣麻醉?

如果是全身麻醉,麻醉的誘導過程,先做好清理呼吸道的準備工作,可採用表面麻醉快速清醒氣管插管,清醒狀態下,病人保留了吞嚥反射和咳嗽反射,但咽喉刺激同樣可能導致嘔吐,這種麻醉方式對麻醉醫生的要求較高,需要嫻熟的操作技巧,操作難度相對較大,合理的選擇麻醉藥物,較豐富的臨床經驗。麻醉前適當鎮靜,一次性插管成功很關鍵(需要麻醉醫生高超的麻醉技術),氣管插管成功術中基本上沒有誤吸的危險。

為什麼手術麻醉前要禁食?吃了東西的病人怎樣麻醉?

手術結束,麻醉恢復期間,病人也存在嘔吐誤吸的風險, 因此,即使做完了手術,麻醉停止以後,也不能掉以輕心,應儘快讓病人清醒,意識恢復,生命體徵平穩。

飽胃病人的麻醉,術前評估,特殊儀器的準備(負壓壓吸引器),合適的麻醉方式,嫻熟的麻醉操作技巧,手術麻醉全過程嚴密檢測,對潛在危險的處理,等等,這些措施能儘量避免飽胃病人的嘔吐反流誤吸的發生(當然不可能100%),一旦有反流誤吸的發生,應第一時間做出正確處理,盡力保證病人的安全。

推廣醫學科普,評述醫患關係,講述醫患故事,請大家關注:麻醉超人鋼鐵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