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佛家“八识”

佛家中有八识,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共八识。

人在红尘中会受到种种色相影响,看到、听到、嗅到、品味到、触摸到事物,是眼、耳、鼻、舌、身这五识便从中起了作用。而此五识的造作中本来是没有分别的,看到却不知道此为何物,而分别此为何物的便是意识(既第六识)。

孙悟空是心猿,是本心真性的暗喻,专喻‘修心’

心猿在初步明心后,已看破意识,所以才能辨析色与空的关系,才有七十二变,筋斗云。但看破并不等于就能破除。

之所以对事物有种种的分别,正是“末那识”(既第七识)。

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即无尽的 “自我”意识。

这无尽的自我加上前六识对事物的分别,才有了固执(或执着),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而对事物有了

分别心

第七识末那识其实便如潜意识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但因它执着自我,而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

第八识阿赖耶识,如同是一片寂静的海洋,蕴藏着如种子一般的万类事物的所有萌生契机。既所有的事物又严格的遵循着因果关系的逻辑,它们的所有元素在阿赖耶识的海洋里等待着事物发生的契机。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的意思。阿赖耶识又称作初刹那识

世间的万物,皆因自我的固执而成为种种物象,才有不尽的轮回。

按佛家的说法,前七识都有死亡、毁坏的时候,只有第八阿赖耶识的‘我’,是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随我们流转于六道、轮回在天上人间,是永恒而不会消灭。

译:阿赖耶识无始即有,永不坏灭,是一切的真相。

按道家的说法,你的每一个关节里,都浓缩着你生生世世的前世记忆。在你的骨关节里,在你最活动的骨关节里面,在你身体最僵硬的部分里面,都浓缩着所有与过去、死亡、前世的记忆,那些记忆被轻松地浓缩到一个细胞里…。

末那识的“我执”(执着)作业,是形成红尘烦恼的根本。就是因为固执地坚持自我,使“我”执着于具体事物。

执着于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无常的变幻,执着于种种分别。

因为执着,而生起贪、嗔、痴、疑、慢、爱等种种“分别心”烦恼。所以,若欲超脱,便要明了“执着”,驾驭“意马”。

玉帝是明君,若见真性(佛性,道心,真我)必须先去掉“执见”,让心猿管意马,恰到好处。

起初,心猿不睡,滋养意马。

那些天马见了他,都撒欢地叫唤,养得贼肥。

后来,心猿执着于“我”的尊贵,而生嗔怒。

真可谓“一念天堂,一念坠地。

前文,弼bì马温嫌官职小,一路打出南天门,又回到花果山。

你看他对群猴是如何表白的?

猴王高登宝位,手下办酒接风都道:“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数年,想必得意荣归也?”

猴王道:“我才半月有余,那里有十数年?”

众猴道:“大王,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请问大王,官居何职?”

猴王摇手道:“不好说!不好说!活活的羞杀人!

那玉帝不会用人,他见老孙这般模样,封我做个甚么‘弼马温’,原来是与他养马,未入流品之类。我初到任时不知,只在御马监中顽耍。及今日问我同僚liáo,始知是这等卑贱。

老孙心中大恼,推倒席面,不受官衔xián,因此走下来了。”

众猴道:“来得好!来得好!大王在这福地洞天之处为王,多少尊重快乐,怎么肯去与他做马夫?”

教:“小的们!快办酒来,与大王释闷。”

“官封弼马心何足”描写的是:孙悟空因为心灵的失意和不知足产生的嗔恨,是产生妖心的根源。

《西游记》佛家“八识”

---清水悠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