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本文作者冰王,首發於同名公眾號:冰王說球!

節奏是自然、社會和人的活動中一種與韻律結伴而行的突變,在包括高度、寬度、深度、時間多維空間內的有規律或無規律的階段性變化,簡稱節奏,正如:星辰變遷隕落、人類生老病死、山川起伏跌宕、音樂激烈緩柔等等。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節奏

節奏變化:世間萬物都有保持一定運動規律的特性,稱之為慣性,人的感知也不例外,稱之為慣性思維,一旦形成思維定勢被突然打破會覺得難以適應,就像我們正聽著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時突然卡帶走調會覺得很不舒服,在對抗時保持一定的節奏是給對手加上自己譜寫的思維定勢,然後通過變奏打破對方的慣性思維,取得制敵先機,比賽時的變奏通常是雙刃劍,既要突破對方的節奏防線又要防止自己的節奏崩塌而失陷。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打破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我們在數學解題時,要儘量跳出常規的邏輯,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而那些出題專家,常常會用各種手段迷惑學生,讓大家陷入出題者譜寫的思維定勢中,所以現代的教育理念不再是教會你如何解題,而是教會你思考的方式,也就有了那些連成年人都看著頭疼的小學題目。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O的數量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數字倒了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數量陷阱

羽毛球的節奏變化是制勝的關鍵,而我們生活的空間是一個四維空間(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所以節奏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維度上:空間維度(線路變化)時間維度(速度變化)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相對論

相對論: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節奏的變化也是相對的,是相對於對手來說的時空維度,所以羽毛球中節奏對抗從本質上來說是在自己和對方的空間和時間的感知上的一種博弈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愛因斯坦

第一章 基於空間維度的線路變化

競技體育通常是對抗性質的,這不由使我們想起毛主席在抗戰時期提出的軍事思想:一切從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出發,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什麼槍打什麼仗,對什麼敵人打什麼仗,在什麼時間地點打什麼時間地點的仗;靈活機動,不拘一格,揚長避短,力爭主動,利用矛盾,各個擊破;進攻時反對冒險主義、防禦時反對保守主義,退卻時反對逃跑主義,有效地達到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戰爭目的,這似乎跟羽毛球的技戰術應用極為相像。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實戰中可以體現為三種作戰形式:勢均力敵的陣地戰,敵眾我寡的游擊戰,敵弱我強的攻堅戰。

1.1)陣地戰(拉吊對抗)---你打你的,我的我的,揚長避短,力爭主動(打自己的節奏,打出機會要跟進)

陣地戰:不要被敵人的重火力干擾,堅守自己的陣地,靜待敵人出擊,通過遠程火力消耗敵人實力,贏得衝鋒殲敵的機會。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遠程火力壓制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遠距離射擊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近距離格鬥

羽毛球中拉吊對抗:拉吊方式為主(屬於長球),調動對手,尋找空擋(跟進)搶佔網前優勢(屬於短球),創造殺機。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1.2)攻堅戰(突擊進攻)---進攻時反對冒險主義(進攻要連貫,不要盲目搶攻失去位置,進攻失利不要緊,組織球路重新再來)

攻堅戰:以強大的兵力重重圍困消耗敵人;或者以突襲智取等方式作戰,立求速戰速決。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圍困強攻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偷襲智取

羽毛球中的突擊進攻:通過多樣化的進攻手段連續壓制對手(屬於長球),消弱對手防守能力;通過突擊進攻快速連貫)贏得中前場的封殺機會更可直接得分(屬於短球)。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1.3)游擊戰(防守反擊)---防禦時反對保守主義(防守時要膽大心細,要敢於分球,果斷搶反攻)

游擊戰:避重就輕、深入敵後、利用矛盾、各個擊破。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游擊戰

羽毛球中的防守反擊:防守一般從硬抗開始(屬於短球),然後尋找進攻漏洞通過分邊(或結合部)或者突破身後(屬於長球)轉守為攻。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注:文中羽球對抗圖片ABCD是連續的,(A)辛德胡在與澳元拉吊的過程中出現失誤,(B)辛德胡企圖通過斜線緩解,然而質量不高,(C)被澳元攔截,並獲得網前撲殺機會,(D)辛德胡預判準確,成功接殺推過身後,反倒使澳元陷入被動局面)


1.4)長球和短球的差異

古語有云:

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不論在遠古戰場還是現代戰爭,我們都能看到長兵器壓制(遠距離火力)和短兵器貼身格鬥(近距離武器)同時並存,對於羽毛球來說,線路變化即是要合理的應用遠距離和近距離的差異。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四維空間

總體上來說:長球調動、擺脫尋找空檔;短球碾壓、打擊製造殺機;長球要跟進,短球要連貫!

一寸長一寸強:長球相對線路長,覆蓋面大,以拉吊和中前場分邊為主,可以調動、擺脫對手;長球時間多便於觀察思考,回球有目的性,可以有效緩解壓力;長球容易被補救,安全性相對較高,但在調動對方的同時也會被反調動,一旦被攔截比較致命。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一寸短一寸險:

短球相對線路短,覆蓋面小,以進攻和中前場追身為主,可以減少對手的準備時間,從而碾壓、打擊對手;短球時間少不利於觀察思考,回球憑直覺,需保持高速和專注。短球不能有效調動對手,但也難補救,且危險係數偏高,有被反制的可能性。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1.5)長球和短球的區分

相對於直線球,斜線屬於長球;

相對於網前球,後場球屬於長球;

相對於追身球,分邊屬於長球;

相對於平高球,高遠球屬於長球;

相對於重殺,點殺屬於長球;

相對於殺球深,殺球尖屬於長球;

相對於滑板,劈吊屬於長球;

相對於近網球,遠網屬於長球;

相對於搓球,勾對角屬於長球等等。


1.6)發接發的線路應用簡述

以雙打發1號位小球為例,簡單闡述一下長球和短球的應用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發球位示意圖

接發的線路跟前場發球球員有關的線路基本只有兩個:推撲追身(球速快,線路短,屬於短球);勾撥分邊(球速慢,線路長,屬於長球)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可以看出,推撲追身的接發速度最快,接發雙方的反應時間都少,選擇的線路也會很單一,試想只要能及時舉拍封堵對手的推撲線路是不是更容易防守反擊,如下圖李宗偉的封網。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阻擋攔截

如果遇到對方比較喜歡接發搶攻的時候,你不妨適當加快發球球速,並瞄準對方拍面(如:5號位偏1號位),可以有效減少對手的引拍準備時間。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而當對手勾撥分邊的時候,速度較慢,反應時間多,有足夠時間去補救,甚至可以在球過網的位置(相對於落點,距離更近)加以攔截封殺,當然對手同樣可以停頓做假動作防止被攔截,此時的發球策略則可以誘導對方分邊(如:5號位偏2號位)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1.7)殺球落點的應用簡述

以殺直線為例,解讀一下落點和長短球的關聯性,相信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斜邊大於直角邊,對於球場來說,場地是直角邊,殺球線路是斜邊,也就是說相對於接殺的人,殺球越平距離越短,飛行時間就越少,減速也就少。見下圖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可以看出,後場殺球,長殺距離更短(落點深),半場殺球短殺距離更短(落點尖),所以我們通常會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殺球路線,後場進攻壓制,一般選擇長球如:點殺、劈殺,而出現絕殺機會的時候,則會選擇危脅更大的

短球,當然長短之說都是相對的,實戰應用時變幻無窮。

第二章 基於時間維度的速度變化

節奏是音樂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似乎跟羽毛球的節奏也有著一定的聯繫。

2.1)鋼琴曲的旋律

一首李斯特的鋼琴曲《鍾》可以讓大家感受一下節奏上的速度變化,這首鋼琴曲主題鮮明,節奏變化快,技術難點多,也是學鋼琴進入高級階段的必修曲目。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李斯特

這是鋼琴變奏曲的主要特點:淋漓暢快的節拍,鮮明的主題,多元化的變奏!

淋漓暢快的節拍:該曲為g小調6/8拍,即以一個8分音符為一拍,一小節有6拍。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鮮明的主題:

全曲主旋律鐘聲,即使後半部分的變奏也是在這個主題的基礎上進行變化和重複。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多元化的變奏:運用了多個高難度及複雜的演奏技巧,淋漓盡致的表現出鐘聲效果,同時也是對演奏者演奏技巧水平的一個考驗。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2.2)速度與變速

對於羽毛球來說,速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速度快(淋漓暢快的節拍),是絕對速度的快,如移動快、出手快、球速快等等。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唯快不破

然而在實戰中,因身體條件的限制無法始終保持高速運行,經常需要調整恢復體能。

二是變速快(鮮明的主題,多元化的變奏),在具備明確的戰術思想和穩定的續航能力的前提下通過多變的節奏來創造先機。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彈射起步

明確的戰術思想是指在一定的時間段內,要堅持自己的打法,發揮自己的優勢,突擊進攻或是拉吊防守;

穩定的續航能力是指在比賽中要合理分配好每一段賽程的體能,控制好屬於自己的速率。


2.3)變速的應用

總體上來說:加速以突擊進攻為主,減速以控制擺脫為主,加速和減速交互使用,更可以迷惑對手。

從宏觀上來說,速度變化與線路變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實戰對抗時通常需要三種以上的速度:常速、加速、超速,正如三大宇宙速度一樣,第一宇宙速度維持地球引力,第二宇宙速度超越地球,第三宇宙速度超越太陽系。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三大宇宙速度

常速狀態(第一宇宙速度,維持對抗)是基本速度,是綜合速度,長球可減速,短球需加速,多用於拉吊對抗;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加速狀態(第二宇宙速度,超越對手)是在常速基礎上綜合速度的提升,消耗更多體能,多用於突擊進攻;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超速狀態(第三宇宙速度,超越自我)是在加速基礎上意識的提升,消耗更多精力,多用於防守反擊。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注:常速狀態同樣需要意識,同樣會消耗體能和精力,但身體相對容易恢復,超速狀態下的注意力需要更加集中,消耗更大恢復相對較慢,所以加速是以燃燒自己的體能換取勝利或者更多的消耗對方的體能,運用不當則會得不償失,在雙打中前場對抗時超速較為頻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雙打比單打累得原因之一)

從微觀上來說,速度變化是通過突然的加速或減速讓對方難以跟上自己的節奏,比如:提前移動、揮拍慢和揮拍快、提前擊球和延遲擊球、球速快和球速慢。

實戰對抗時是根據對方的情況,將這些快慢的時間差在不同的階段(移動、揮拍、擊球等)加以組合利用,比如:啟動快(小跳啟動)~揮拍慢(高遠揮拍)~出球快(彈射擊球)~球速慢(吊球)


2.4)變速的區分

相對於交叉步,並步移動更快;

相對於蹬轉,跳轉啟動更快;

相對於蹬跨,魚躍移動更快;

相對於包擊球,彈射擊球更快;

相對於側身,不側身出手更快;

相對於頂肘,不頂肘出手更快;

相對於重殺,點殺出手更快;

相對於快殺,重殺球速更快;

相對於滑板,劈吊球速更快;

高速球相對來說旋轉減速更慢;

低速球相對來說旋轉減速更快等等。


2.5)彈奏鋼琴的指法

在於音樂系愛好者的交流中,我發現在鋼琴的技術裡大概有三種指法:剛猛有力、輕柔有力、快彈有力,這似乎與羽毛球有著很大的類似之處。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鋼琴指法

剛猛有力用在殺球技術上;輕柔有力用在吊球、搓球等技術上;快彈有力則用在抽檔技術上。


2.6)發接發變速的應用簡述

以雙打發小球為例,即便是發同樣的點位也可以有不同的速度變化,相信很多業餘老手將發球節奏運用的淋漓盡致。

快發球:在對方剛準備好的瞬間發出快球,在對手注意力還沒集中之前發出球,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但因發球倉促也容易降低本方的發球質量,且有失體育精神。

慢發球:觀察對方的重心變化,耐心等待對方注意力鬆懈,選擇合適的時機發球,甚至可以在對手重心前壓時偷後場。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發小球

快球和慢球:用不同的擊球方法(切或彈)發出不同速度、不同翻滾方向的球,讓對手不能輕易適應。

假髮:發球雖然不能兩次動作,但在多次偷後場的情況下,可以以同樣的大幅度引拍動作騙取對方的注意力。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發小球

簡單來說,雙打發小球的主要方式就是根據對手的站位、重心以及注意力打時間差,這種時間差轉瞬即逝,在比賽的壓力下,這種細微的差異可以有效緩解發接發的劣勢。


2.7)殺吊變速的應用簡述

殺吊的應用在假動作一文中已經提到,頂肘完成可以通過旋臂減速收吊,而不頂肘時也可以直接擺臂加速殺球

殺球可以簡單的歸納為:重殺全側身、頂肘後襬臂;快殺側一半、頂肘要擺臂;點殺不側身、抬肘就下壓。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吊球則可以歸納為:滑板要頂肘、擺臂橫著蹭;劈吊也頂肘、擺臂加旋轉;切壓不頂肘、先讓球掉頭。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殺吊動作在實戰應用時,為了迷惑對手(或受其他因素限制)通常也不是絕對不變的,而是多種動作的組合,比如側身後也可以在頂肘上實現快殺或者點殺動作;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滑板時也可以帶有切壓或旋轉動作,下圖中趙劍華滑板吊球帶有切壓反彈動作,可以有效增加滑板吊球的球速。

羽毛球的節奏(線路與速度)

綜上所述:羽毛球的節奏變化有空間上的,也有時間上的,要充分利用球場的寬度、深度和高度,以及移動、擊球和飛行的速度差異,讓對手防不勝防,成為球場上的主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