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活埋200平民,10岁儿童大哭,汤:到底小孩知道怕!

汤恩伯活埋200平民,10岁儿童大哭,汤:到底小孩知道怕!

汤恩伯是国军重要将领之一。1926年北伐战争中投奔蒋介石后,很快平步青云,成为蒋介石嫡系骨干之一。自1930年起,汤恩伯一直深受器重、手握重兵、多次参战,可谓是打满全场。但汤恩伯同时也是个名声狼藉的将领,不但有外号“汤阎王”、“中原王”、“饭桶司令”,甚至还有民间“水旱蝗汤”谚语,将其与水灾、旱灾、蝗灾等天灾并论。当然,在所有的非议中,最多的就是汤恩伯部军纪败坏。

汤恩伯军纪有多恶劣?最早的记载应该是1932年“围剿”苏区的记录。是年,汤恩伯担任第八十九师师长,在率部参加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此时,红军主力已经撤离,根据地只剩下少数游击队,力量很弱。由于前期在“围剿”中多次吃了红军大亏,汤恩伯纵兵报复,异常残酷。

汤恩伯活埋200平民,10岁儿童大哭,汤:到底小孩知道怕!

汤恩伯家庭合影

据载,“(汤部)……每到一村,先将全村男女老幼驱集于村旁空地,然后将所有财物洗劫一空,放火焚烧各村庄……师部将15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子选出,尽行屠杀。”汤部屠杀平民方法残忍甚于日寇。有时他会命令士兵每班围成一个圈,装上刺刀,将被屠杀者一个一个地赶进圈中,由班长发口令喊“杀”,士兵就用刺刀刺上去,同声喊“杀”,直到刺死为止。汤自诩为:“这样既可以节省弹药,又可以使士兵练习白刃战。”有时也会采取活埋的办法,汤部曾于黄安三角地一代捕捉当地自卫队和农民群众200余人,不加审讯随后即令工兵营将其统统活埋其间,有10岁儿童惊恐不已号啕大哭,汤恩伯听到后还洋洋得意:“到底是小孩子知道害怕。”据统计,在八十九师到过黄安县后,当地人口徒降:七里区天台乡90%以上的家庭倒炉绝户;紫云区原有六万余人,杀得只剩不到2万人,几乎家家都有血债。当然,这些仇恨都会被突围出去的红军将士所刻骨铭记,这些名单包括但不限于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刘华清等。

汤恩伯军纪最名声狼藉的时候还是在抗战中。当时汤恩伯官拜了第一战区上将副司令长官,全权指挥河南驻军,拥兵5个集团军40万人,是国军嫡系中首屈一指的封疆大吏,号称“中原王”。但在抗战关键期间,也恰是汤部军纪最废弛时期。李宗仁回忆录曾记载:“汤军借口防谍,凡是驻扎的村落,处老弱孺外,所有成年男子一概迫令离村往别处寄宿。村中细软、粮食、牲口也不许外运。壮年人既去,则妇女、财产便一任驻军支配了。故汤军过处,民怨沸腾。”

汤恩伯活埋200平民,10岁儿童大哭,汤:到底小孩知道怕!

李宗仁是桂系军阀,曾任第五战区长官,一度是汤恩伯顶头上司。但由于汤不听指挥,两人关系极差,其回忆和评价公正性有待商榷,但不过人民表现肯定公正的。据记载,汤恩伯等军地要员在辖区巡察,曾遇到一位八十岁的前清老举人怒斥其军队占领村落、大肆抢掠、驱逐人民之事,令汤非常尴尬。汤随后亲自去查证,走进一户发现一户人只能裹着一个被子出来。原来家中所有衣物都被抢走。汤感到面子挂不住,一怒之下枪毙了3个连长。可汤军军纪依然没有改善,吃空饷、做走私、敲竹杠、打秋风司空见惯,而且上行下效、愈发恶劣。

除了抢掠外,汤部最失民心则在于横征暴敛上。为了补充兵员和军费,汤甚至不顾天灾,依然以武力威胁要求河南各地强征民夫、摊派钱粮,把老百姓逼入了绝境。豫西地区很多老百姓家,不但要把口粮上交,家中所有壮丁还得自带口粮去给汤部修工事等,住宅、祠庙甚至祖塋上的砖头也要被拆走。

汤恩伯活埋200平民,10岁儿童大哭,汤:到底小孩知道怕!

汤恩伯和白修德合影

《剑桥中华民国史》曾描写过当地人的绝望:“1942—1943年冬天发生了全面的饥荒,许多人吃树皮、草根和牲畜的饲料。据报道有吃人肉的。大约有两三百万人死于这场灾难;另外有300万人逃难到省外。随后,有几十万河南农民被赶到一起,让他们用马车和手推车把粮食运送到征粮中心,为军马找寻饲草,修筑公路,和开挖一条300英里长的巨型反坦克壕沟。”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豫桂湘战役”时,河南一些地方喊出了“宁愿敌人来烧杀,不愿汤军来驻扎”,甚至自发行动起来,围堵杀死溃败的汤军士兵,成为了整个抗战中的一大奇闻。

而然,就这种丧师失地、搞得天怒人怨的国民党军将领,即便被联名弹劾,但依然屹立不倒。豫桂湘惨败后,汤恩伯只是简单免职了一段时间,就被蒋介石另外任用。抗战胜利后,还被委以肥差接收上海“伪”资,很快赚得盘满钵满。

这样糜烂的将领和军队,在即将到来的解放战争,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历史很快就会出答案了。

汤恩伯活埋200平民,10岁儿童大哭,汤:到底小孩知道怕!

1945年抗战胜利时春风得意的汤恩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