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三次當皇帝,三次被趕下臺,為何最後還得了善終?

靈安


溥儀一生確實挺坎坷的,三起三落,到達人生小高潮的時候也總是諸般無奈,處在人生低谷時卻是實實在在的悲催。

孩提時代成為末代皇帝

光緒皇帝一生無子,在其病重時,慈禧的身體也是江河日下,權衡利弊後慈禧指定了醇親王奕譞之子溥儀為皇位接班人。

光緒皇帝和慈禧前後腳離世後,就有欽差就前往醇親王王府,將尚在襁褓中、年僅三歲的溥儀抱入皇宮,繼承大統。

就這樣,溥儀成為了同治和光緒的接班人,清朝的小皇帝,養母隆裕太后垂簾聽政,親爹醇親王奕譞攝政主事。

溥儀接手的大清江山已經滿目瘡痍,危在旦夕,果然溥儀的皇位才坐了三年,袁世凱領導的革命軍就逼宮了,清廷無力挽回敗局,由隆裕太后出面宣佈清帝遜位,結束了大清政權近300年的統治。

(辛亥革命)

6歲的溥儀在懵懂中成了末代皇帝,所幸袁世凱承諾了優待皇室成員的條件,退位後的溥儀依舊能在紫禁城裡錦衣玉食的活著,隆裕太后還請了許多中外名師,教習溥儀,在被軟禁的時光裡,溥儀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啟蒙。

張勳復辟被抬出的擋箭牌

年少的溥儀退位後在紫禁城裡過得挺安穩本分,可是滿清的遺老們都一心期盼著清朝復辟,張勳就是如此,籌謀多年,拉攏親清勢力,殘害革命黨人,拉隊伍、造輿論,萬事俱備就領軍勤王,恐嚇京津警備負責人打開城門,率兵入城。張勳在養心殿得到了溥儀的召見後,言辭懇切的請求皇帝復位。

當時的溥儀才12歲,對於突然上演的這麼一回政變,他只是跟著隆裕太后、太妃們去了養心殿,按照師父陳寶琛教事先交代好的臺詞,“再三推辭後勉強”接受復辟的提議。

清朝復辟的消息傳開後,擁護清朝的人們糊黃龍旗、穿朝服,戴假辮子,招搖過市好不熱鬧。

另一方面,張勳集團的倒行逆施遭到全國進步人士的一致抵抗,段祺瑞領兵討伐張勳,張勳兵敗逃到荷蘭大使館,宣告復辟失敗,溥儀再次退位,這回溥儀的皇位就坐了12天。

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趕出了紫禁城,“落魄”的溥儀輾轉去往天津投靠了日本人,後在日本人的安排下前往吉林,出任偽滿洲國的皇帝,協助日本實現了在東北地區的特殊利益。

溥儀前兩次皇帝生涯都是在懵懂無知的情況下,被人捧上那個位置的,本身並無過錯,且在位時間短,並未造成什麼惡劣影響,即使是復辟,也是民族內鬥。

他最令人詬病的是當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這性質就變了,幫助日本人實現在華利益,就是漢奸走狗賣國賊的行徑了,後來溥儀也因此淪為了階下囚。

那為何溥儀還能在新中國成立後被特赦,得以善終呢?

首先,溥儀被攆出紫禁城後,猶如喪家之犬,也曾拿著鉅額金銀賄賂過軍閥,以求得到軍閥的庇護和支持,最後都碰了一鼻子灰。

溥儀能倚仗的只有那些滿清遺老,而滿清遺老分佈最多的京津、東北地區都是日本的勢力範圍,那些遺老私下與日本人也多有交往,所以溥儀很自然的想要依靠日本的勢力光復清朝。

可惜事與願違,與虎謀皮的溥儀被日本人緊密監控,成了日本人的提線木偶,許多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也並非溥儀情願,只是被逼迫的不得不做。

其次,溥儀已經為犯下的過錯做出了彌補、付出了代價。

在被蘇聯軟禁的那五年裡,溥儀曾作為證人遠赴日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指證日本統治者在侵華過程中犯下的罪行。

引渡回國後,溥儀在撫順戰犯監獄接受了近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深刻反省。

十五年的牢獄生涯,溥儀也算為自己的前半生贖罪了。

最重要的是,我黨領導人感念溥儀前半生身不由已、命運多舛,抱著慈悲為懷、寬大處理的態度將其特赦。

出獄後的溥儀已近花甲之年,孤苦伶仃,周總理對他的生活、健康狀況都很關心,在我黨的照拂下,溥儀晚年與李淑賢結婚,度過了一段平靜安穩的歲月。


史論縱橫


因為他自己接受改造,他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但是他被改造成中國的一個公民,這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1950年成戰犯,8月1日,溥儀與其他滿洲國263名“戰犯”在綏芬河由蘇聯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送撫順戰犯管理所受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他的編號是981。1958年的時候被特赦,1967年10月17日,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本來他是要被槍決的,但是因為1956年11月15日一篇文章把他定性對他處理方式,只能是逐步地改造,而不能簡單地處決,不然的話,他早就被槍斃了。


溥儀他把自己真的當成了老百姓,他認真進行改造,或者在東北各地參觀遊覽,或者專心寫前半生的自傳,或者在高牆內的醫務室以及房前屋後參加勞動,他把監獄當做自己的家,他不再是一個帝王,只是一個普通的犯人。

還有一點他比較幸運的是那動盪的十年,剛開始他就死掉了,所以他的善終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也是幸運。


知常容三國


溥儀的確曾三次登基,也就是三次當上了皇帝,也三次被趕下了臺,但最終溥儀卻在新中國善終。

第一次登基,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先後逝世,慈禧太后臨死前指認溥儀繼任皇位,年僅三歲的溥儀在大臣的簇擁下登基,年號宣統,成為清朝的末代皇帝。

宣統帝只當了三年的皇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六歲的溥儀被袁世凱趕下了臺,清廷遜位,中華民國建立。由於袁世凱逼迫清廷退位時,許諾了一系列善待清廷的條件,因此溥儀不但未受懲罰,而享受了北洋政府給予的一系列優惠,仍住在故宮。

第二次登基,1917年趁府院之爭,張勳率領5000辮子兵以調停之名進入北京,到達北京後,他向清朝的遺老遺少發電“襄贊復辟大業”,宣佈溥儀復辟,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張勳復辟。這場復辟與其說是一場政變,還不如說是一場笑話。

此時,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掌握中國最精銳的北洋軍,擔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袁世凱稱帝都尚未成功,更何況兒戲一般的張勳復辟呢。溥儀登基後僅12天就被迅速趕下了臺。由於主持這場復辟的張勳是段祺瑞利用他對付黎元洪的一枚棋子,所謂再造共和的段祺瑞才是最大的獲利方,而此時的溥儀也不過12歲,因此溥儀未被懲罰。



第三次復辟,就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他拱手將東北三省讓給日本。日本佔據東三省後,為其殖民統治方便和顧忌國際影響,選擇了溥儀這個末代皇帝作為幌子,建立了所謂的偽滿州國。在這個所謂滿洲國,實際為日本殖民地的地方,溥儀完全就是一個傀儡皇帝。因此雖然做了漢奸,但溥儀既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做惡。


日本1945年日本投降後,溥儀頒佈了所謂的《退位詔書》,作為戰犯在蘇聯被監禁了五年,並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為日本在中國的罪行做證明。1950年,溥儀被引渡回國。溥儀被關在在戰犯管理所度改造,由於表現良好,1959年溥儀被特赦。被釋放後,溥儀與護士李淑賢於1962年結婚,1967年死於尿毒症。


鳶飛九天2018



溥儀這一生三起三落。一落乃是王朝氣數已盡,迫不得已。二落乃是舊臣戲劇擁立後的落幕。三落乃是認賊作父之後的必有報應。至於為何得了善終,因為彼時已是新中國不是封建的舊社會了,溥儀又積極接受改造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所以得以善終。

一起一落之清朝亡國

溥儀是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他三歲登基成為皇帝,六歲清朝亡國。但因為清廷當時還有一定實力,加之南方革命黨的五族共和口號,所以溥儀這個亡國之君是和平退位亡國的。

在悠悠華夏五千載的漫長歲月中,自南朝第一帝宋武帝劉裕殺了東晉亡國之君開了斬草除根的先河後,之後基本上封建王朝改朝換代就代表著前朝亡國之君必死的結局,而溥儀能和平退位,並且待在紫禁城城裡,在當時可是天大的福分。


二起二落之張勳復辟

清朝享國268年,哪怕到了清末人心向背但也有不少支持者的,比如說舊臣張勳,清亡以後為表示仍舊忠於清廷,張勳及所部均留髮辮,張勳被稱之為“辮帥”,所部定武軍被稱之為“辮子軍”。

1917年感覺時機成熟的張勳北上覆闢,但只是一場自導自演的鬧劇,最終復辟失敗,溥儀再次退位。

三起三落之滿洲國

溥儀失國是在幼年時期,少年時期又有舊臣張勳復辟,讓他始終擺放不對自己的位置,想要復國,於是藉助各種力量復國,然而民國雖然是亂世,但人們已經開始思想開化,提倡民主起來,舊社會的皇帝也不值一文了,甚至沒有軍閥會“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在藉助各種力量失敗以後,溥儀有些瘋狂。甚至願意藉助居心叵測的外國勢力,同時自甲午戰爭以後,信心爆漲的日本對於中國也是虎視眈眈,而溥儀這個前朝皇帝就成為日本利用的棋子。


溥儀為了復國當皇帝,出賣中國利益,與日本勾結在清朝龍興祖地東北成立了偽滿洲國,利用前朝皇帝的正統性,使日本侵略佔有中國東北更加在國際上有藉口了,而溥儀雖然最終當上了皇帝但只是一個傀儡罷了,日本藉著他的影響力更是大肆掠奪利益,不論今人如何評價,溥儀是主動跑去東北給日本人當傀儡皇帝的,他是一個助紂為虐的漢奸。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溥儀被蘇聯紅軍拘捕,在此期間曾作為證人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起到了一定作用,引渡回國後送到撫順戰犯管理所進行思想再教育的改造。

溥儀在偽滿洲國期間畢竟幹了太多見不得光的事情,屬於漢奸行為,當時還有爭論如何處置,偉人毛主席力排眾議要對溥儀慢慢進行思想改造。

溥儀經歷過這麼多大起大落,也明白了復國是絕無可能之事,接受思想改造也很積極,很是配合,表現良好。

1959年溥儀被新中國政府特赦,為當年的赦字001號,被政府安排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任資料專員,還擔任了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在十年多亂期間更是周總理親自點名保護的人,可謂是待遇甚好,最後病逝算是得以善終。


溥儀的不幸在於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最後一位亡國之君,幸運在於清朝之後封建社會成為過去式,思想開化的民國成為過渡期,到了新中國遇上了大好局面才得以善終,不然要是生於封建社會中,只能輪迴於亡國之君被殺的悲哀之中。

歡迎評論交流,喜歡的話點個關注~


宋安之


因為從第一次被趕下臺開始,溥儀就不再是一個皇帝,而是一個傀儡,一個符號,不會對新生的政權有任何的威脅,因此可以得以善終!

因為溥儀三次當皇帝又三次退位,因此溥儀在人生的三個階段,有了三個不同的身份。

1、清朝的末代皇帝

1908年,光緒皇帝和慈禧皇太后先後去世,大清帝國更加風雨飄搖。此時三歲的溥儀成為新的皇帝,他的父親載灃則成為清朝的攝政王。

此時的溥儀,年紀很小,根本沒有獨立處理政務的能力,因此,所有的政令都出自父親及其他輔政大臣手中。

3年後,武昌起義爆發,清朝迅速瓦解。

此時的溥儀和其他的皇族面臨著一個命運的抉擇,這個抉擇的選擇權,在新生的民國高層手中。

雖然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但是此時的袁世凱掌握著北方,中華民國無力統一北方,只好進行南北和談。和談的結果是,孫中山辭職,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而作為回報,袁世凱要答應擁護共和,逼清帝退位。

所以1912年3月12日,才6歲的溥儀在懵懂無知中被宣佈退位,清朝作為全國性的政權宣告結束。

有意思的是,溥儀雖然不是全國的皇帝,但是他還是紫禁城的皇帝。袁世凱答應皇族將紫禁城作為溥儀的住所,宮內一切物件交給皇族處理,並每年從民國國庫中撥款400萬兩白銀,作為前朝遺老的安置費。

可以說,溥儀之所以在王朝滅亡後沒有遭遇到和明朝皇族一樣被屠戮的命運,要感謝袁世凱。

2、張勳復辟的傀儡

袁世凱當總統後,並不消停,先是讓自己成為正式大總統,然後一步步讓自己成為皇帝。這遭到全國人民聲討,蔡鍔直接在雲南發動護國運動,登基83天后,袁世凱病死。

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內鬥,黎元洪雖然成為威望較高的總統,但是手中沒有實權,實際權力掌握在總理段祺瑞手中,這是皖系軍閥首領,勢力強大。

很快,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分歧就越來越大,發展到最後水火不容的地步,歷史上稱為“府院之爭”。最後,氣憤之極的黎元洪爆發,罷免段祺瑞。而段祺瑞則離開北京,到天津聯繫徐州軍閥張勳,請求張勳進京“調停”。

張勳之所以有名,不是因為勢力龐大, 而是因為他手下的5000辮子軍,雖然清朝滅亡了,但是這位念舊的軍閥始終和部下一起留著辮子。

有段祺瑞的求援,看到機會的張勳立刻進京,驅逐黎元洪,黎元洪只好躲進日本使館。成為北京之主的張勳急不可耐地進攻找到溥儀,宣佈清朝再次建立,這就是“張勳復辟”的鬧劇。

一時間,北京再次成為清朝的天下,很多遺老翻出了捨不得扔的辮子扣在頭上,連康有為也拖著辮子要回來給清朝獻計獻策。只不過,這個鬧劇只持續了12天,張勳就被段祺瑞趕走,溥儀也再次回到了他的皇宮。

由於溥儀在事件中至始至終都是傀儡,因此重新奪取政權的段祺瑞並沒有對溥儀進行清算。

溥儀要感謝段祺瑞。

3、日本人的提線木偶

1924年,一個重要的事件——直奉戰爭爆發。本來在吳佩孚陣營的馮玉祥被張作霖收買,反戈一擊,奪取北京政權,給了吳佩孚致命一擊。馮玉祥不僅趕走了總統曹錕,連紫禁城內的溥儀也被他掃地出門。溥儀只好先到頤和園,再轉移到天津的靜園。

要說這些北洋軍閥對待溥儀真的很夠義氣,一直以來都沒有人身攻擊。

靜園的溥儀按說應該就此了卻餘生。但是命運註定不平凡,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張學良一槍未放撤出東北,日本用四個月佔據了百萬公里的東北地區。鑑於國際壓力,日本不敢宣佈東北為日本殖民地,而是扶持傀儡政府,直接聽命於日本。這時候,日本想到了溥儀。

溥儀長在深宮,社會經驗少,而且膽子小。在日本著名特務川島芳子的挾持下,溥儀離開天津,從葫蘆島登陸,最後到達長春,成為偽滿洲國的皇帝。

作為傀儡,溥儀很聽話,因此日本人並沒有對溥儀怎麼樣,溥儀的價值,只是吸引團結前朝遺老和糊弄國聯,因此溥儀吃喝不愁。

4、溥儀的歸宿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關東軍迅速潰敗,以至於被日本人挾持的溥儀還沒有來得及逃跑,就在長春機場被蘇聯紅軍抓獲。

鑑於溥儀的特殊身份,蘇聯紅軍將溥儀被帶到蘇聯,1950年被遣送回國,關押在東北撫順。

進入新紀元,溥儀成了真正的中國公民,他和其他戰俘一樣,接收了多年的勞動改造後,獲得了自由。

周總理十分關心溥儀的生活,主動給溥儀介紹對象,溥儀最終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1962年溥儀與李淑賢結婚。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溥儀的餘生,需要感謝的是新政府,正是這些特殊的照顧,才讓溥儀在做回一個公民後最後安然去世。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歡迎關注!


靜夜史


末代皇帝溥儀,大家談起他的時候更多的應該不是痛恨,而是憐憫,溥儀的前半生雖然當了三次皇帝,但是隻是當了三次棋子罷了,何其悲哀。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溥儀的三次皇帝經歷,既而揭示溥儀為何能得以善終。


溥儀第一次當皇帝是在慈禧的安排下,慈禧為了繼續把持朝政,所以立了年僅三歲的溥儀做皇帝,溥儀即位宣統皇帝僅三年,辛亥革命爆發,被迫退位;第二次當皇帝是張勳復辟,擁立溥儀重新當皇帝,可這次溥儀只做了六個月的皇帝,就在一片聲討中再次被迫退位;第三次當皇帝就是做了偽滿洲國的皇帝,成為日本人的傀儡,日本戰敗後,溥儀的皇帝之路徹底斷送,隨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虜去了蘇聯。

在蘇聯時,溥儀曾要求永久留居蘇聯,可想而知,他是為了逃避祖國人民的審判,但是沒有得到蘇聯的回覆。在東京審判時,溥儀多次強調所有命令都是日本人逼他下的,日本人以殺頭做威脅,自己根本沒有實權。最終溥儀在獄中勞教十年後被特赦,分析一下他被特赦的原因。



一:他只是一個懦弱、膽小,又不希望祖宗的江山在自己手中斷送,所以稍有機會他便去把握,可以讓人理解;

二:溥儀三次皇帝生涯,確實只是做了三次棋子,充當著傀儡幫助別人發號施令,這與那些罪大惡極的人是有區別的,溥儀不是直接害人,而是間接害人,而且勞教時表現非常好,所以大眾對他沒有那麼大的仇恨感;

三:溥儀是末代皇帝,是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代表,與其說是對溥儀的特赦,倒不如說是對封建社會的特赦,特赦溥儀體現出新社會對舊社會的包容,溥儀正是一面鏡子,照著新社會促使我們持續向前;



綜上,溥儀被特赦,得以善終也就無可厚非了,最終溥儀晚年因病去世。


四馬奔程


宣統皇帝溥儀一生中三次當皇帝卻被三次趕下臺,而且最後一次還淪為侵華日軍的漢奸成為其侵略中國的幫兇,可是最後溥儀竟然能夠得到善終,我認為其中原因主要有這麼4點。

首先清王朝統治中國近300年有大批忠心奴才因此大清皇帝在中國還是比較有影響力,所以直到辛亥革命時清朝清朝皇帝在國內依然還有一大批支持者。這時候如果殺了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將有可能引起更大的內亂,所以袁世凱就以優厚的退位條件安撫了支持清王朝支持者的人心。


幼年的溥儀

其次滿清皇帝實際上是滿族、蒙古族和藏族等少數民族的共主,因此不殺清王朝皇帝可以較好的維護各民族的團結,而袁世凱也在宣統皇帝溥儀退位的詔書中加上了要漢滿蒙藏回五族共和的聲明,這無不表明保留清王朝皇帝的性命對維護我們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再有就是宣統皇帝退位的時候還是個只有6歲的孩童本身沒有什麼罪行,而那時候人類已經進入相對比較文明的社會,如果對一個孩童痛下殺手在國內和國際上都說不過去,而且殺了他首先第一個不同意的就是馮國璋。


偽滿洲國時期的溥儀

而導致宣統皇帝第二次上位的“張勳復辟”事件失敗後溥儀依然安然無恙依然有上述這三方面原因,因為那時候溥儀依然有安定清朝支持者人心和維護多民族統一的作用,而且那時候溥儀也只是一個12歲青少年而已。

至於後來溥儀成年後為了自己的皇帝夢既然投靠日本侵略者做了漢奸傀儡,以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當上了“偽滿洲國”的康德皇帝,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造成巨大的危害,這樣的行為足以判他是死罪了。


晚年的溥儀

可是溥儀在東京審判時指認侵華日軍在中國的累累罪行有一定的將功折罪作用,可是這些還不能減輕他是死罪,可是最後中國人們還是寬大為懷饒恕了他,這樣他在經過改造後又成為了一個合格的中國公民。


執斧傳播開天名


溥儀-三次當皇帝,三次被趕下臺,很無奈,末代皇帝只能在這方面超過了歷代君王,估計朱祁鎮也是自嘆弗如吧。還有他最後竟然得了善終,這些都會在下文介紹。

首次繼位

他是以光緒帝侄子的身份繼位,慈禧太后在臨死之前才安排溥儀即位,時年3歲。

宣統三年(1911年)爆發了武昌起義。隆裕太后被逼無奈簽訂了退位詔書(溥儀當時6歲,無法獨立執政)。還好,他並沒有受到“虐待”:

他獲准暫時還是能住在紫禁城,但後續需要搬離,搬家到自己的皇家別墅-頤和園;

仍用皇帝尊號;

民國政府以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每年提供400萬兩的費用;

特別保護皇傢俬有財產等等。

所以退位初期,溥儀還是生活在紫禁城,並且因為民國政府保護得當,他的家產並沒有被抄沒,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這對他生活質量的保持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次登基

1917年,張勳率部4000人把黎元洪趕下臺,宣佈復辟,12歲的溥儀有拿回了他的榮譽稱號“皇帝”,如果這是一場夢,溥儀多希望他能儘量再長一些,可惜,三天之後段祺瑞出兵討伐,張勳戰敗,第二天溥儀就再次宣佈退位,從登基到退位,歷時,11天。

但一切如第一次退位,溥儀仍然享受優厚的待遇,居住在紫禁城中。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他可不承認什麼皇室的優待條件,溥儀只能搬離紫禁城,避居在天津的宅子裡。

三次登基

1934年,溥儀在日本人另有目的的扶持下,成立偽滿洲國,溥儀第三次當上了皇帝,後,蘇聯進攻偽滿洲國,日本投降,溥儀也第三次......退位,偽滿洲國皇帝的美夢就此告吹,歷時11年,時年39歲。

此後溥儀被蘇軍俘虜,被監禁了五年。在這裡,溥儀也享受優待,單獨用餐,不必參加勞動等等。

善終的原因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溥儀回國,進入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思想教育與勞動改造。

1959年,溥儀獲得特赦,此後曾擔任過全國政協委員。

1967年,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先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愛新覺羅家族後裔卻私底下給溥儀上了廟號和諡號,廟號清恭宗;

諡號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愍皇帝。

尊骨灰奉安處(在北京的八寶山革命公墓)為“獻陵”;

尊婉容為“孝恪愍皇后”;

譚玉齡為“明賢皇貴妃”;

李玉琴為“敦肅福貴妃”;

李淑賢為“孝睿愍皇后”。

記:溥儀當“滿洲國皇帝”那十幾年,他本人也覺得非常噁心,只有他才能真正體會到那種當奴才的屈辱感覺。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溥儀作為證人出庭,含淚控訴日本人的威逼和迫害,但即便這樣,也無法抵消他在位(偽滿帝)的罪孽,同樣也無法消除他對人民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古今通史


溥儀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的是一個開明和寬容的政府。

溥儀退位之後,不但沒有被殺死或者審判,甚至得到了國民政府的厚待。溥儀不僅可以繼續住在皇宮,還享受著國民政府給予的大量補貼,且國民政府對他禮遇有加。當然,國民政府這樣做,其目的除了穩住保皇派之外,袁世凱還打著自己當皇帝的小心思。


後來馮玉祥也不敢殺溥儀,只是將他趕出皇宮。溥儀在日本人的幫助下建立了偽滿洲國,當然日本人對溥儀也不怎麼樣,這讓溥儀後來在軍事法庭上有了指控日本人脅迫自己的理由。溥儀的哭訴得到了法庭的認可,再參照日本天皇也沒被判定有罪,於是溥儀居然從賣國賊變成了受害者,從而逃脫了制裁。



溥儀在蘇聯的兩年,左右逢源,與蘇聯人關係處的不錯,蘇聯人很喜歡他,對他很好,僅僅過了兩年就把他送回了中國。回到中國的溥儀被送到勞改所改造,沒有人身自由,也沒有特殊待遇。溥儀在勞改所積極改造和悔過,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新時代的良好公民。甚至如果有人再喊他皇帝,他都會破口大罵。溥儀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把自己包裝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好公民,不僅中國人,連外國人都相信他就是。


政府看在眼裡,溥儀改造地確實不錯,於是寬大為懷,將其特赦。溥儀出來後,努力做人,積極表現,還討了個老婆過日子,就這樣一直活到61歲病逝。可以說,他能善終,除了國家的寬容,也離不開他自己的努力。


圍爐煮酒話春秋


首先清末民國已經很民主了,很多人罵蔣介石都沒事,雖然特務擅自殺死了聞一多,但是特務也被蔣介石處死。第一次退位是袁世凱勸誡,溥儀下昭退位,保證了中國沒有分裂。第二次是張勳復辟,首先張是被人算計了,只是一場鬧劇,沒有一個人被打死。第三次就是偽滿洲國。溥儀至始至終沒有做過殘害人民的事情。解放後被關了十年也就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