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盘古从哪里来?

qzuser210015994


为什么能开天辟地?盘古神话的深层秘密——


中国远古神话多见于先秦典籍,以及汉代司马迁《史记》等著作。

而从学术上来看,盘古神话最早只是记载于东汉末年,见于《三五历记》、《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当然,一些远古时期的岩画等也有类似的题材和内容。

为什么先秦没有盘古神话的记载呢?为什么西汉以至东汉大部分时间也未见盘古神话的只言片语呢?甚至连记载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故事的《山海经》也没有提到盘古呢?

概括起来,无外乎有几种分析或者可能:

一、秦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怪力乱神”的东西失传得更多,其中包括盘古神话;

二、因为述而不作的传统,盘古神话主要靠口耳相传,流传于民间;

三、盘古神话以中国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神话为根底,并受到了外来神话的影响,如汉末、魏晋以来受到了印度吠陀神话的影响。

四、盘古属于中原之外的南方神话,广泛流传于百越地区,在苗族、瑶族等中有着生动、丰富的叙事,但纳入中原文化体系经过了一个历史时期。如今,盘古神话在全国南北方都有一些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广东分布最多,代表性遗存有花都的盘古王庙)。

尽管以上原因可能兼而有之,也并未有定论,但是有几点一定是要明确的:

一、盘古神话古已有之,至少在东汉末年,进入了中原文化记载体系。

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盘古神话融合了南北方神话传说,并一定程度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三、盘古神话是中国远古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了人类童年时期关于人类起源、宇宙起源的瑰丽想象和伟大探求,体现了人类顶天立地、改天换地的伟大精神。

我们再回到盘古神话,故事本身又隐藏着什么深层秘密呢?

一、混沌与时空

古人说: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既有空间性质,又有时间性质。

请注意,这种空间性质和时间性质一样,都是人类起源之后才具有的概念,或者说是与人类一起生成的。

那么,宇宙是如何起源的?最初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呢?

《三五历记》说得非常简明生动: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宇宙就是这个混沌,或者说产生于这个混沌。

这种说法其实是沿袭了中国道家思想,与老子所说一脉相承:“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把这个混沌(混成)称之为道。

宇宙本无所谓空间,人类与天地一起成长,“天地开辟”,才有了“上下四方”;宇宙也本无所谓时间,人类始祖盘古诞生后才有了人类的历史,才有了人类的历史时期。

<strong>

二、乾坤与阴阳

《五运历年记》云: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

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用简单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宇宙来源于混沌,来源于道。道一分为二,孕育天地和万物。

人类的始祖盘古置身于道的运化过程,参与了“天地开辟”的过程。其实,说“天地开辟”,或者说开天辟地,都是说天地及人共同起源、交参发展的过程。盘古神话传说暗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艺术、形象地表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力。

特别要说的是,道一分为二,这是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关键。

一分为二,阴阳互抱,太极运化,生灵萌芽。同时,天地开辟,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展现了阴阳相反的性质,相反运作的性质,以及相反相成的性质。

<strong>

三、盘古与无限

人们多会有此疑问:既然盘古开天辟地,那盘古之前是什么情况?鸡子之外又是什么?

这涉及混沌的性质和状态问题,老子描述说:“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就是说混沌中寂静与运动相反相成,无穷大与无穷小相反相成,这也是宇宙或者说时空的性质。

《云笈七签》有云:世人相聚,只知由此盘古。岂明今天前始之初,复有盘古者哉!所以,自斯盘古,以道治世,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载。

也就是盘古之前还有盘古。

换句话说,即使是盘古,也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这就是是中国古代的世界观——

世界至大至小,时间无始无终。


先行者总部——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经行天下光未央欢迎交流,欢迎订阅——


经行天下光未央


盘古从何而来?在故事中他是创世神,而创世神在天地之前就存在了,可以说是混沌自发形成的。其实屈原曾经就有过疑问“女娲有体,孰能匠之”,女娲造的人,那么她的身体又是谁造的?当然,从科学角度谈肯定是无解的,所以我们不妨文本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最早记载盘古的是三国时期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在此之前没有盘古其人记载,盘古应该是糅合了人祖伏羲、南蛮始祖犬神盘瓠以及古印度神话大梵天三种形象。伏羲大家都很熟了,伏羲创造了文明,女娲创造了人类,伏羲和女娲形象人首蛇身,而盘古夫妇在魏晋也有人首蛇身的记载。

盘瓠是武陵、长沙蛮始祖神,是一条犬。盘瓠主要是名字和盘古类似,又是始祖神,而且故事都发生在南方。大梵天应该是随着佛教流入的,就开天辟地形象而言,大梵天是最接近盘古的。所以盘古的形象并非是文人独立创作的,而是经历一个长期过程的神话糅合。盘古就是这样来的了。




林屋公子


  

   有关盘古最权威的记载来自三国徐整的《三五历记》。其文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盘古的神话故事起源比较晚。一直到两汉三国时期才定型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盘古的出现,与道家观点的产生与发展关系密切。

  老子《道德经》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盘古的出现,与《道德经》的描述惊人相像。

  在道教神话中,也有“一气化三清”的说法。这个“气”并非是真正的气,而是道的化身。所谓一气化三清,其实就是大道衍化天地,衍化万物。

  故此,在道教神话中,说老子、元始天尊等神灵也是天地生成,东王公是天地阳气生成,西王母是天地阴气生成。

  盘古就是天地之气孕化。他无父无母,或者说,天地就是他的父母。

  天地孕化盘古后,盘古开天辟地。在上古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并没有用斧头,而是手撑天,脚踏地,将天地撑开。

  在上古神话中,盘古因为支撑天地,神力耗尽,最终死去。他死去之后,筋肉骸骨都化为世间万物。盘古从天地中来,最终又归于天地,形成了一个圆。

  这个观点如庄子“鼓盆而歌”蕴含的哲理是一样的,都体现了道家对于生死,对于天地的独到见解。  


叶之秋


自媒体时代,突然冒出了很多历史发明家,很多自媒体作者,把野史当正史,把传说当真事,把没有发生过的,自己编造出来,意淫出来。

殊不知,古代也有历史发明家。盘古这个人就是历史发明家搞出来的,盘古的发明者是一个叫徐整的人,他生活在三国时期的吴国。

徐整为什么要发明盘古呢?

三国的时候跟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历史发明家发明点历史,搞个噱头,标新立异,吸引好奇的或者没怎么读过历史书的网友们看,也就有了流量,有了流量就有了钱。可是徐整发明这些没有的东西,不能换钱啊,那时候没有网络啊。

那他为什么还费劲发明盘古呢?因为他无聊,他闲得慌。

古代人,他们的时间比我们长,因为他们没我们现代人那么繁忙,所以他们有更多时间游山玩水,有更多时间吟诗作赋,也有更多的时间发呆,沉思,探寻未解之谜。

有一天徐整闲着没事,他只好又开始沉思,他在想,我是哪里来的?我的祖先从哪里来的?人类从哪里来的?我脚下这片土地从哪里来的?万物初始是怎么样的?

他想,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于是徐整就去书架那里,把自己收藏的古书全都给翻了一遍,就这样,岁月流逝,徐整看了一年的书,也没找到结果。

徐整想,也许是我的书不够多,于是他跑到当时吴国的皇家图书馆,花了三个月时间,把自己没看过的书又都翻了一遍,仍然没找到结果。

徐整想,也许古代人也不知道呢?孔子这么伟大的圣人都没记载这件事,老子,庄子,司马迁都没记载。那说明古人真的不知道。

徐整想,既然他们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做那个第一个知道的人。反正没人能拆穿我。孟子不是说过,虽千万人吾往矣。对,我要成为第一个知道开天辟地是怎么回事的。

但是,该怎么说才行呢?对了,古代不是有什么女娲造人吗?那我得说的比女娲伏羲更远,我得编一个女娲伏羲之前的故事,那样才没人能拆穿我。

这个时候,徐整的老婆孩子正在院子里玩,他们支了一个箩筐,下面放了一点粟米,想抓住在树上飞来飞去的斑鸠和鹧鸪。徐整灵机一动,斑鸠,鹧鸪,我为什么不发明一个开天辟地的人,就叫斑鸠鹧鸪,不行,这名字太长了,女娲和伏羲的名字都是两个字,那掐头去尾好了,就叫斑鸪,可惜这个名字不太好听啊。

这时候徐整家的丫鬟用盘子端了一盘荔枝给他吃,盘,对,盘鸪,比斑鸪好听多了,干脆那个鸟也不要了。就叫盘古。

想到这里,徐整不觉哈哈大笑起来,捋了捋自己的长须,对自己的发明不免洋洋得意起来。弄得丫鬟也不知所措。

想好了开天辟地第一个人的名字以后,徐整又接着想,女娲造人以前,肯定没有人,而且女娲还补过天,那时候天和地肯定有很多大窟窿,嗯,天和地为什么有大窟窿呢?对,是盘古弄的。可是盘古为什么要弄天弄地呢?

这时候徐整的妻子和儿子走进来了,徐整的儿子手里捧着一个鸟蛋扑到徐整的身上说,爹爹,你看,我抓了一个鸟蛋,徐整把儿子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去看儿子手里的鸟蛋,他看着这颗鸟蛋,两头尖,中间粗,圆不留丢,很是有意思。

儿子拿着鸟蛋,仰起头问徐整,爹爹,你说这颗鸟蛋里头是什么啊?徐整的妻子莞尔一笑,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小鸟了啊。小鸟?突然有一道灵光闪进了徐整的大脑,这鸟蛋里面是小鸟?啊,徐整一拍额头,一拍大腿,突然哈哈哈大笑起来。儿子和妻子却困惑地看着自己。

这时候徐整在想,这个世界的初始是不是也像鸟蛋一样,是个圆不留丢的东西,里面孕育了天和地,孕育了女娲和伏羲,孕育了盘古?

对,徐整想,天地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鸟蛋,里面孕育的是盘古。他每天都在长大,天和地也在不断长大,最后长到这个蛋大到无边无际,天高到人看不到顶点,地远到人们找不到边缘,然后盘古破壳而出,把天捅了个大窟窿,后来才有了女娲伏羲,有了女娲补天造人,有了神农尝百草,有了燧人氏生火,有了三皇五帝,有了夏商周,有了春秋战国,有了秦始皇统一六国。

对,肯定是这样的,徐整不觉又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对自己的发明更加洋洋得意起来。

于是,当天晚上,在微暗的灯光下,徐整开始在自己的书里写道: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处於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这就是徐整发明盘古的过程。


西堤君


盘古开天,盘古从哪里来?


你能问出来这个问题,我很欣慰,这表明了世界上已经有人想要获得终极真理了。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徐整《三五历纪》


上面这段话是盘古神话的由来。书中显然只记载了盘古是怎么来的,但是没有详细的介绍盘古由来的混沌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这就又给人提出来了一个问题。首先出来了一个创世神,那么这个创世神又是怎么来的呢?就表明盘古是混沌所生,混沌又是谁所生呢?


这么样问下去永远也得不出答案,洪荒小说和道家给的解释是这一切都是因为“道”的原因,是到“道”产生了这一切,这时候肯定又会有人问了,那么“道”又是这么来的呢?如此这般无穷无尽,永远也得不到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在西方也有很多人问过,但是他们没有答案就喜欢用自我麻醉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当无神论者问到基督徒们,世界是上帝创造的,那么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呢?基督徒显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就只好说了,上帝是自有本有了。


他的意思就是说,神创造了一切,没有物质再创造神,把问题的解决方式抛给神了,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但是我们自己又无法找到答案。


在这里我给大家说说我的理解吧,这也是我最近几年思考出来的结果。我们现在凡事思考都有着因果关系的作用,比如生孩子不是男就是女,人不吃饭就会饿死,生了小病会自愈生了大病会死亡,我们认为这是自然规律。但我恰恰认为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用传统的思维方式,物质必然是被创造出来的,可是物理学家已经证明了智能守恒定律,也就是说在宇宙大爆炸那一刻我们就以粒子的方式诞生了,现在的一切死亡和生育不过是一场重组的过程。

(“粒子从宇宙诞生之初,就存在于世上,是它造就了我们。我常想,那些原子用140亿年穿越时间和空间来创造我们,好让我们能相遇,完整对方。”谢耳朵名言)


所以叫我们始终用自我的方式去思考就永远不会得到答案,想要知道天是怎么来的就一定得用天的位置来思考,想知道创世神是怎么来的就一定得站在神的位置去思考,否则用自我来思考是一定失败的,就像现在没有哪一个人敢说自己已经得到了人生的终极答案,宇宙的终极真理一样。


或许这一切答案,只能人类超脱人类不再属于自己的那一刻才能得到想要得到的真理了,至于现在就像庄子说的那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有不同看法,也可以在评论指出来。


自由史话


也许‘盘古’不是一个人的名字。一家之言,姑妄阅之,茶余饭后之消遣。

传说盘古为远古蒙昧时期的,真的有没有此人,谁也不知道。远古没有文字,就算在太古时期有了文字,有人记录了这个传说或者事实,但是自古有云: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即当时都是竖着的刻字,且不是印刷,而是手抄本,不排除将字认错,抄错。

古书典籍中提到的“盘古”,其中‘盘’字的古体,如同一幅简笔画,手持着利器,将一个圆一分为二,正中间还有一个核心,古书中皆传,他劈开了混沌,分了天地。

倘若《三坟》的土板上真的刻有这个‘盘’字,后跟着‘古’,古,通‘故’字,即所得而后成的意思,先秦以前,对‘古’字还有一个解释:天为古,地为久。也许‘盘古’不是一个人名,也许在土板上,‘盘古’的后面有一个‘久’字呢。按照先秦雅言的单字构词法,可以解释为天地被一分为二,类似宇宙大爆炸的说法。


传槑人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所以说盘古是从混沌蛋中来,那么问题又来了,混沌蛋是怎么来的?

是先有混沌?还是先有混沌蛋呢?

再发散一下思维,按照轮回的想法。

世间万物经过万万年的生长逐渐有灵,灵不死不灭最终融汇贯通,合而为一,成为盘古,万古空虚,盘古寂灭坐化身体消散至无边无垠是为混沌,又万万年混沌之中孕育一生灵是为盘古,而后盘古开天,身化万物。


瞎说胡话


最早记载盘古的是三国时期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处於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徐整为什么采用“盘古”这两个字来说明天地起源的问题?还得从这两个字的本义说起。

盘(般pán)是繁体“盤”简化而来。盤是由般和皿会意而成的字。皿指示器皿,容器的统称。般(蟠pán、班bān、博bō)是由舟和殳会意而成的字。舟表示小船;殳的本义为扬手投、击、刺、打,这里指示手持篙或桨。般借“蟠”声表示用篙或桨尽力旋转舟犹如蟠龙;般借“班”声表示“旋转的小船”引动的波纹似转动的玉环相似;般借“博”声表示旋转的小船引动的环形波纹向外扩大,在梵语中“般若”引申为智慧。盤的本义盛放物品的浅而扁的可旋转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用具。引申1.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如茶盘、菜盘、托盘;2.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东西,如字盘、棋盘;算盘、磨盘;3.回旋,回绕,屈曲,如盘旋、盘剥(辗转剥削)、盘根错节;4.垒,砌,如盘灶、盘炕;5.仔细查究,如盘问、盘驳、盘察、盘查、盘货、盘算(细心打算);6.指市场上成交的价格,如开盘、收盘;7.转让(工商企业),如出盘、招盘、受盘;8.搬运,如盘运;9.量词,如一盘磨;10.姓。

古(过去gǔ)从甲骨文和金文看应是口舌相连之形。汉化后应是口、一、丨组合而成的字。口表示口述;一表示横直的舌;丨表示口舌相传。古表示口舌相传之意。读音来源于过(guo)和去(qu)的切音(guo+qu)。来说明口舌相传过去的事。古的本义为口舌相传过去发生的事。可引申为1.早已过去的年代,与今相对,如古为今用;2.历史久远的,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3.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如仿古、考古、拟古、恋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4.古人,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5.天,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6.古体诗的简称,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盘古”二字可以理解:仔细研究过去的传说和历史记载,来说明天地人的起源。


严师说字


盘古的原始形象很可能是高辛时代的一条狗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山海经》与妖魔鬼怪偶尔搬砖的四川姑娘。

我国畲族的民间传说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曲折离奇并且不伦的人兽恋。

我们通常都把,盘古开天看作创世神话,但是盘古开天的故事是从三国时徐整写得《三五历记》开始,与楚帛书所记载女娲伏羲作为创世神的时间,往后延了不知道多少年。

所以我通常在讲神话史的时候,并不把盘古开天辟地当做创世神话来看。但是在我国的瑶族、苗族以及黎、畲族等少数民族间流传着,一个大同小异的故事。

这些少数民族对盘瓢的祭祀都非常虔诚,苗族和瑶族都将盘古称作盘王,对盘王的祭祀都是浩大而慎重的,在他们的神话里盘王掌握着人的生死寿限以及贫贱富贵。

插画师:嫲吉MAJI

下面就是一个在这些少数民族间流传甚广的神话故事。

传说在高辛时代,也就是我们古代神话中所对应的舜帝时代,舜帝的妻子突然有一年得了耳痛病,这个病非常奇怪,高辛帝为了妻子,遍寻天下名医,可是三年过去了,妻子的病痛并没有减轻。

后来有人从他妻子的耳朵里挑出一条,金色的虫子,这个虫子的形状非常像蚕蛹,长约三寸左右,高辛帝妻子病痛就立马好了。

当时的人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就拿着一个盘盛着这条虫子,为了防止它逃跑,还用一个瓜瓢罩住了他,可是令人奇怪的是,这条被网住了的虫子,突然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龙狗,身上长着五彩的锦纹,浑身闪闪发光。

因为这条狗是从盘子和瓜瓢里变出来的,所以当时的人都称它为盘瓢。由于这只狗闪闪发光,看起来非常有逼格,高辛王非常欢喜,经常将这条狗带在身边。

插画师:嫲吉MAJI

后来房王作乱的时候,高辛帝时常忧虑不已,为了平定房王的叛乱,王就对群臣说,如果有人能,将房王解决掉,我就愿意将公主嫁给他。那时候的房王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群臣没有一个敢上,可是这天单单不见了盘瓢。

晚上的时候高辛王突然发现盘瓢含着敌人的脑袋回来了,后来在宫娥的口耳相传中,高辛帝知道了其中原委。

原来,在他下命令之后,盘瓢就急不可耐的冲向了房王宫中,房王一看这条金光闪闪的狗来,立即高兴得合不拢嘴,对群臣说,高辛的狗都来投奔我了,他离灭亡之日不远了。随后他就在宫中宴饮,喝得烂醉如泥,这时候盘瓢趁机就咬下了他的脑袋。

虽然高辛帝很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个这个条狗,可是面对天下人的压力,最后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盘瓢。

成婚之后,盘瓢告诉公主,只要你将我,放在金钟里面,七天七夜,我就可以变成人。公主听完这话之后,立马将盘瓢放到一个纯金打造的种里面,就这样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六天,寂寞的公主终于忍不住同情心泛滥,担心丈夫在里面饿死了,于是急不可耐的将金钟打开。

这一打开就坏事儿了,这时候的盘瓢全身都已经变成了人形,就还剩下一个狗头没来得及变,并且再也变不成人了。

为了让这场婚礼不那么奇怪,成婚当日,公主也带上了狗头帽。因为样貌非常奇怪,成婚之后的盘瓢就带着妻子进了深山老林,几年之后,他们生下了四个孩子。

高辛为这四个孩子赐了姓,他们分别姓,蓝、雷,盘和钟,后来这四个姓氏人口繁衍日益增多,渐渐成了国族,所以大家都尊称这四人,为他们的祖先。

后来在口耳相传中盘瓢渐渐被叫为了盘古,三国时期,徐整将这一说法加以丰富和整理,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偶尔搬砖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指正。

参考典籍:《古史辩》、《搜神记》、《三五历记》、《山海经》。

<strong>


山海经解密小七


相传盘古是我国最古老的神。关于盘古的叙事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到了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最早将口传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记载了下来。

上古时期,在天地最开始的时候,混沌一片,清浊不分,就像是一个超级大鸡蛋,被牢牢束缚着。盘古在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用开天斧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并用自己的身体化成太阳、星星、三山五岳、河流、树木、雨露等。

地球的形成有46亿年了,从远古人类的出现到现在也才几百万年时间,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只是才一万年而已。所谓的盘古开天辟地,无非是古时宗教式的神话传说而已,并非真实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