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掉霍光家族,汉宣帝为何依然尊崇霍光?

历史农夫子


汉宣帝刘询在霍光的淫威下做了6年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他一直暗中积蓄力量,安插亲信、培植心腹、不露声色,就是在等霍光老死掉,然后就可以用周密的计划,以明升暗降、分化瓦解之方式,一点一滴的削去由霍氏一族所把持的兵权。事实证明,这位有情有义的平民天子,同时也深具意志力与谋略,是位精通权术的政治高手。

其实说起来,霍光还算宣帝的权谋老师,只不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罢了。事实上,二人虽身份迥异,但身世颇有相同点,他们早年间都曾混迹于民间市井之中,皆是因缘际会才踏上政治舞台,并很快就展现了天纵奇才的政治素养,朝廷上那些腐儒与官二代们根本就玩儿不过他们的套路,只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于是,在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汉宣帝刘询再次出手,将被解除兵权、日夜惶恐、决定铤而走险发动政变的霍氏一族全体诛灭(告发霍氏者五人因此而封侯,其中正有司马迁的外孙杨恽),且因与霍氏相连坐而被诛灭的竟有数千家之多(此为《汉书》载,《资治通鉴》载为数十家)。一时间,长安震动,群臣恐惧,惶惶然不可终日。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四朝老将后将军赵充国独自入宫,与汉宣帝密谈一夜,谁也不知道他俩那晚说了些什么。

事后,有友人问起赵充国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赵充国却神秘一笑,讳莫如深。宫廷密语,岂可轻易泄露,那可是要杀头的!

于是,为了帝国政坛的稳定,宣帝下诏,称因有凤凰聚集于泰山、陈留一带,又有甘露降于未央宫,所以大赦天下。所有旧事,既往不咎,群臣任其职如故。另郑重强调:霍氏一族虽然谋反大逆罪孽深重,但与死去的霍光大将军无关,大将军执掌帝国权柄二十年,却一直恪守臣道,忠心为国,其道德操守历经考验,无人可以置疑。

十五年后,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宣帝因思“肱股之美”而特设麒麟阁,为功臣画像陈列其中,共十一位,赵充国排名第四,而霍光仍然排名首位,而且唯有他享受了“称臣不名”的最高礼遇,画像上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另外,霍光之后,历汉宣帝及其子汉元帝期间,再不设大将军之职。


千古名将英雄梦


因为汉宣帝是霍光扶上皇帝位置的,总得来说,他还是感激霍光的,没有霍光,就没有他的皇位。而且其实霍光本人在汉宣帝活着的时候,还是基本遵守人臣本分的。汉宣帝跟他坐一辆车,感到芒刺在背,那是汉宣帝自己的问题,而不是霍光的问题。

霍光因为掌权太久,威望太高,身体已经附上巨大的气场,整个大汉帝国的人,都对他畏之如虎。霍光无论做什么,都不可能消除别人对他的畏惧。可以试想一下,即使霍光对汉宣帝十分恭敬,汉宣帝就会安心吗?他不过是个获得狗屎运,猝然被拥进宫的屌丝青年,朝廷没有多少人真的鸟他,至少都在观望阶段。要知道,霍光刚刚废了一个皇帝,也就是海昏侯刘贺,再废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朝廷里所有的人都是霍光栽培的,军队也都听他的,这种情况下,他就算做得再好,也不可能消除汉宣帝心中的戒备。

当然,霍光本身也是个恋权的人,但他究竟也没有什么不臣的想法,听到老婆毒死皇后之后,还吓得不轻,说明他内心还是忠君的。汉宣帝自然也知道这点,从这个角度上讲,汉宣帝也不会全部否定霍光。最重要的是,霍光把自己奉上皇位,他是一面重要的旗帜,不能砍倒,砍倒这杆旗帜,自己也就丧失了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就像在苏联,虽然斯大林不鸟列宁,赫鲁晓夫又不鸟斯大林,但他们都不敢否定对方的合法地位,否定了对方,也就等于否定了自己。所以,就算汉宣帝毫无良心,想把霍光批烂批臭,但从实用性考虑,也不能那么做,否则就真是傻瓜了。


用户4130325716


首先,这个问题的配图配错了,配了个明朝皇帝的图。

接下来回答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

第一,汉宣帝自始至终对霍光本人是尊崇的,这也奠定了在历史上霍光基本属于正面人物

众所周知,汉宣帝是汉武帝儿子戾太子的孙子,他的祖母家是史氏,父亲是史皇孙刘进。当年因为巫蛊之乱,汉武帝清洗了戾太子一党,而且痛下杀手,连妻子卫皇后,儿子、孙子全部都杀掉。今人对汉武帝的动机多有研究,有的认为巫蛊之乱只是幌子,汉武帝是觉得戾太子刘据将来不一定能执行自己的政策,所以要废掉他,又怕产生变故,所以痛下杀手。

霍光在汉武帝时期级别不高,但属于近臣。汉武帝临死之前,把继任的汉昭帝托孤给霍光等人,其中霍光的特殊性在于,他在外朝的地位仍然不高,不是宰相也不是御史大夫,但是他兼任内朝的大司马大将军,这是内朝的高官。再加上几次政变,所以,霍光自汉武帝死后一直是汉朝实际上的统治者。

汉昭帝时期,年龄太小,霍光通过联姻等手段,成功控制了汉昭帝;汉昭帝一死,按理说汉武帝还有其他的儿子,但这些儿子年纪太大,不好控制,霍光这才想去找昌邑王,结果昌邑王背后有自己的势力,险些把霍光给灭了。霍光这才去找来汉宣帝,以为汉宣帝不仅年龄小,而且早年生活在民间,背后没有势力。

其实,历史上一直有人怀疑汉宣帝是真的还是假的,毕竟汉宣帝的故事太过传奇,但是,也确实没有人能有石锤,而且史书上言之凿凿,没有证据就不能推翻。

所以,汉宣帝成为皇帝,其原因就是一个:霍光。

如果他先把霍光打倒了,他自己继位的合法性就没了。而且,在霍光活着的时候,霍光表面上对汉宣帝极为尊敬,虽然是执政者但在礼节上丝毫没有僭越之处。这满足周公的做派。当然,汉宣帝的发妻被霍光的妻子毒死了,但这件事是不是霍光指示也难说,而且,霍光其实没有必要这么做,这不符合霍光其他的政治举动。

所以,霍光活着,汉宣帝与他相安无事,彼此留有余地;霍光死了,为了稳定霍氏家族,汉宣帝备极哀荣,给了霍光许多荣誉。这其中,当然有稳定霍氏家族的意图,但也不乏有他的真心。毕竟,霍光终究还是让汉宣帝坐稳了皇帝的位置。

第二,为什么要清除霍氏家族

这个就简单了。

霍光的财富,儿女们可以继承;霍光的荣耀,就跟这些子孙们没有关系了。是霍光对汉宣帝有意义,不是霍光的儿孙对汉宣帝有意义。

大家可以参考曹氏家族,曹寅可以和康熙谈笑风生,这是因为两人有交情。到了第二代,这个交情就没了,或者说,你得重新订立、延续这个交情。如果后代没有做到位,那这个交情和没有是一样的。

霍光的儿女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上,他们应该在霍光死后,马上上书皇帝,只保留爵位,退出一切官职,甘愿回家养老,还有一半的可能活下来。如果还恋栈不迁,那就别怪皇帝冷酷无情了。

汉宣帝一步步剥夺了霍氏家族掌握的兵权,政权,再加上他伏低做小若许年积攒下的怨气,最终灭了由霍去病开启的霍氏家族。

总之:尊崇霍光是为了自己位置的合法性,同时也是韬光养晦、积攒力量;而族灭霍氏家族同样为了自己位置的稳定性。前一代人的恩情不会带到下一代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道理。


danyboy


“惊堂木一响,有书君开讲!”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有书君。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汉朝霍光一家被朝廷灭族之后,为什么汉宣帝依然尊崇霍光?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个主角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霍光是西汉官员霍仲孺的儿子,霍仲孺还有一个私生子叫霍去病,是西汉著名将领,剿灭匈奴的伟大人物。汉宣帝刘询是刘据的孙子,也就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曾孙。

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霍去病是舅舅与外甥的关系,两人同为私生子,所以按这层关系看来,霍光和刘询也算得上是亲戚关系。

汉武帝刘彻驾崩之后立太子刘弗陵继位,也就是汉昭帝。因为刘彻对霍光极为看重,于是授予托孤大臣的重职。

除了霍光以外,还有桑弘羊、上官桀、金日磾也同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汉昭帝。

后来桑弘羊和上官桀与燕王刘旦企图造反,被霍光镇压。汉昭帝仅活二十一岁就去世了,而且没有留下子嗣,霍光最后只能将汉宣帝刘询迎立上位。

因为汉宣帝的皇帝位置是霍光给的,所以汉宣帝对霍光非常感激,在霍光去世后,汉宣帝用皇家级别的葬礼将霍光下葬在茂陵附近。

茂陵是当年汉武帝刘彻下葬的陵寝,可见汉宣帝给予了霍光极高的待遇。除此之外,还赐给霍光谥号“宣成”。

不过霍光生前与汉宣帝并不是一点儿矛盾没有。

据史料记载,霍光的妻子霍显因为想让自己女儿霍成君做皇后,所以找人暗中给汉宣帝的正宫皇后许平君下毒,这件事让汉宣帝对霍光一家也怀有过怨恨。

但无奈的是,没有霍光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朝政大权绝大多数还掌握在霍光手里,如果将恨意表露太明显,说不定会被霍光给废掉,汉宣帝只能选择沉默。

霍光去世之后,汉宣帝便不再像厚待霍光一样去厚待霍光的家人,并且总会因为一些过错来制裁霍家后人。眼看着自己手中的实权一点点儿被朝廷削弱,霍家人感到惶恐不安,于是才有了废帝篡位的阴谋。

不过很可惜,霍家子孙没有霍光的能力和权势,最终谋反行为以失败被灭族而告终。

霍家被诛灭之后,霍光并没有被株连。

因为当时最大的敌人匈奴被灭,汉宣帝想为往日辅佐有功的重臣们画副像作纪念。

于是邀请画师作了十一副功臣画像陈列在麒麟阁中,霍光的画像被列为第一位。

从此,西汉后来的诸位皇帝都对霍光一直优待有加,对其进行尊奉和祭祀。

汉成帝时期,将霍光的守墓人增加了一百户;汉平帝时期,封赏霍光的后人霍阳为侯。

西汉历代皇帝能够对霍光这样尊敬主要还是取决于汉宣帝的态度,而汉宣帝大概也是想落得个宽怀大度的名声吧。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受武帝临终托付,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昭帝刘弗陵,昭帝死,无子而迎立废立刘贺,再立宣帝刘病已刘询,霍光辅助执政达二十年之久,而又御下无方,家人胡作非为,导致家族势力庞大,朝野侧目,霍光在世时,为恢复国力,守护边境等做出了极大的努力“武帝之末,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霍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是匈奴和亲,百姓充实,稍愎文、景之业焉”,于汉朝实有大功。


霍光在世时迎立宣帝,刘病已原有发妻许平君,霍光妻子霍显为使女儿霍成君当上皇后,串通宫医谋杀了许后,霍光知后大为震惊,不忍出首妻子便为她包庇,阻止刘询的彻查,前68年,霍光去世,宣帝见霍家依然势力庞大,隐忍不发,以皇帝的规格把他葬在茂陵,比为萧何,并和上官太后到现场送丧。(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经过系列换手清洗等准备,在霍光死后二年,霍家被刘病已以谋反罪全部诛杀,鸡犬不留,连同过继给霍去病的霍山一系也被诛,霍成君废后。但霍光的坟墓未受株连。


十多年后,前51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称臣,北匈奴郅支单于远遁,匈奴从此安定。汉宣帝忆及往日功臣,想起霍光之功劳,命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列霍光为第一而不写其名,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姓霍氏”。此后霍光受到历朝皇帝的礼敬,汉成帝增加守墓人一百户,汉平帝封霍光堂弟的曾孙霍阳为博陆侯邑千户,让他奉祀霍光,可谓生荣死哀。(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霍光权倾天下,刘病已虽是他所拥立,但宣帝对霍光的忌惮,显而易见“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与霍光坐在同一辆车上,就感到浑身不安,如芒刺在背。霍家之反,未必没有宣帝导引之功,既如此,灭人全家,怎么又会尊崇霍光呢?这与刘病已的政治手腕老到有关。

刘病已是武帝太子刘据的孙子,曾入牢狱流落民间,霍光废昌邑王刘贺后,在丙吉等大臣的推荐下,霍光做主迎立刘病已,让他以昭帝继嗣的身份登上帝位,宣帝能当上皇帝,关键人物是霍光,没有他的全力抬举,宣帝不可能成为刘弗陵的继子而上位,所以,否定霍光就是否定继位的合法性,在恨意喷发杀他全家后,宣帝必须推崇霍光,不然推倒的是自己合法性的基石。后来的愈加推崇,是国家大局和政治上已趋于进一步稳定,为歌颂祖先武帝有识人知人之明,也为后人有个好榜样,便把霍光推进麒麟阁,成为人臣之极。


南方鹏


霍光死后,汉宣帝采取一系列行动夺回了皇权,在清洗霍家势力同时并没有牵连霍光、依然尊崇霍光,这件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

霍光辅政画像

(一)霍光之于汉朝的功与罪——霍光无罪有功

对于霍光的功与罪,关键看两点:

一是霍光对昭宣中兴之功。霍光在执掌朝政二十余年里,针对汉武帝晚期留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民休息、不兴兵戈;轻徭薄赋、鼓励农耕;取消盐铁官营制、均输平准制,使工商业得到恢复与发展。这些改革举措是西汉王朝续命之举,使西汉走上了中兴之路。在国力恢复后,他又联合西域诸国打击匈奴,打出北部边疆百年安宁。可见,霍光对开创昭宣中兴功不可没、对稳定延续西汉统治功不可没。

二是霍光废刘贺帝位之罪。在迎立刘贺为帝27天后废掉其帝位,可能是霍光执政生涯最大的污点。从“君为臣纲”这个角度看,这无疑是犯罪。问题是,如果没有废除刘贺的帝位,汉宣帝也不可能当上皇帝。如果认定霍光废刘贺是非法的、是犯罪,那么汉宣帝即位合法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废除刘贺至少在汉宣帝执政期间是正义之举、合法之举。

废帝刘贺剧照

(二)霍光之于宣帝的恩与怨——宣帝不应有恨

不管霍光出于什么样的动机,也不能抹杀他对汉宣帝的拥立之功。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其实是君权与臣权之争很正常。对于这个问题,《汉书》中有几个小故事值得玩味:

一是如芒在背的陪驾。在汉宣帝即位之初去谒拜宗宙时,一开始由霍光陪同他乘车,汉宣帝感到如芒在背,后来换成张安世陪他乘车,汉宣帝就感到很放松。其实,张安世不仅是汉宣帝恩人掖廷令张贺的弟弟,同时也还是霍光的心腹死党。汉宣帝的这种感觉,主要来自他对霍光的戒心和恐惧,因为其时霍光早已掌控朝政大权,不久前还刚刚做了废立刘贺之举,自己没有任何势力依靠,面对权臣不由得战战兢兢。

二是故剑情深的诏书。在立皇后时汉宣帝想立结发妻子许平君,而霍家人希望立自家女儿霍成君,大臣们也觉得立霍成君顺理成章,后来汉宣帝下了一道寻找自己贫贱时所用宝剑的诏书,大臣们明白了他的意思,奏请立许平君为皇后,然后许平君就被立为皇后。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霍光其实对汉宣帝还是很尊重的,并没有想像的那么跋扈,否则许平君不可能当上皇后。并且,霍光对朝臣们的压制也没有那么严酷,不然朝臣们怎会因为汉宣帝一个暗示而改变主意。

三是霍光还政的试探。汉宣帝即位之初,霍光有过一次试探性的还政,但汉宣帝坚辞不受,并且规定所有朝政大事先报霍光再报自己。汉宣帝这么做,当然主要为了稳住霍光,防止生乱。霍光出生年月史料没有记载,只知道他死于公元前68年,也就是在汉宣帝当皇帝第6个年头死的。在受汉武帝临终之托时他应该至少人到中年,辅佐汉昭帝13年后,应该已经步入老年之列,而此时汉宣帝才17岁。可以想像,鉴于刘贺的教训,等霍光老死后再亲政应该是他为自己定下的策略。

汉宣帝剧照

(三)宣帝治国理念的儒与法——追究霍光做不出来

《汉书》在《元帝纪》开头部分,以与太子冲突的形式总结了汉宣帝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法治,诛行不诛心,既然霍光并没有犯罪,汉宣帝自然不会去追究他。并且,霍光生前汉宣帝对他十分尊敬,他每次朝见汉宣帝都“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生病的时候汉宣帝亲自探望,为之涕泣;对霍家大贺封赏,霍光去世以皇帝规格下葬,并配享太庙。如果在清洗霍家时对霍光来一个大变脸,与汉宣帝的治国理念是格格不入的。至于皇后许平君被杀一事,汉宣帝在霍光未死之时就已经查明,知道那是霍显之为、霍光并未参与,不会记恨霍光。


战汉古玉


汉宣帝刘询是西汉王朝中期重要的皇帝。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贤臣循吏辈出,著名的有麒麟阁十一功臣。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史家称西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


年轻时候的刘询有一段独特的经历。前几年一部非常流行的电视剧《乌龙闯情关》虽然有些艺术加工,大体将刘询的经历描述了出来。虽然是皇亲国戚却在天牢长大,长大后一直长于民间。后来在霍光的扶持下登基为帝。霍光死后,霍家谋反,全家族灭。但是,汉宣帝依旧对霍光推崇备至,这是因为:

一、汉宣帝的理性人格

1、汉宣帝对于霍光很

感激。汉宣帝登基称帝之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呢?无权无势,行动被拘,若无意外一辈子就要在碌碌无为中老却此生。正是这个时候,霍光宛若天神一般,突然降临。先不论霍光出于何种目的,他将汉宣帝从暗无天日的生活中捞了出来,并给了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像汉宣帝这样贵胄出身,活在底层的皇帝是深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汉宣帝把握住了事情的关键

。对于一个皇帝而言什么最重要?就是他的皇位和权力。所以,当霍家造反之后,他绝不心慈手软,立刻诛杀霍家满门。但是,他又是非常理性的。族灭霍家后,他们已经无法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于权力。这个时候在口头上给予霍光以至高的荣誉是百利而无一害。既可以收买人心,又可以展示自己宽广的胸怀。

二、霍光本人的功过是非

1、霍光的功业。总体而言霍光对于刘氏江山是有功劳的。昭帝时期,辅佐昭帝革除武帝时期残留的弊政,恢复国家生产,使得因常年征战而千疮百孔的西汉王朝重获新生。昭帝死后,稳定国家政治,扶持昌邑王刘贺继位。后因为此人过于荒唐而废黜了他,最终拥立了汉宣帝。并在汉宣帝统治前期辅佐其快速适应皇帝的身份,稳定朝堂政治,压制宵小恶人。为西汉王朝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2、霍光的过失。首先就是他废黜了汉家天子。西汉开始,儒学盛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霍光作为臣子无论如何辩白他终究是废黜了天子,有违人臣之道。但是历史早已经为霍光正名,他的废黜是顺天应民。和“伊尹废太甲”一起作为中国臣子废立君主的正面形象。其次,此人飞扬跋扈。尤其是废立君王后,更是变本加利。常常令作为皇帝的汉宣帝“锋芒在背”。最后,可能也是汉宣帝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霍光可能与汉宣帝第一任皇后许平君的死有关。

三、汉宣帝与霍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汉宣帝是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据是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的儿子。而霍光是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外甥。按照这个辈分计算应该还算是爷孙辈的关系。对于汉宣帝而言,一个无法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且有一定亲戚关系的人享受一些哀荣,也是无所谓的。

结语

霍光的结局很是说明作为权臣的无奈。时代的风口浪尖中作为权臣,你的结局要么是取而代之,要么是身死族灭,难有特例。

汉宣帝不得不说他是一个理智的人。他不会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改变自己的判断。在确定霍家已经无有威胁后,选择了最好最理智的处理方式,将收益达成了最大化。

<strong>


历史的拐点


原因更多在于对霍光的感恩——毕竟霍光对汉宣帝有拥立的大恩。汉宣帝在霍光死后清洗霍光家族是出于加强皇权、稳固皇位、强化治理的目的。

汉宣帝推崇的是法家、儒家并用的治理思想。汉宣帝针对太子刘奭过于爱好儒家进行训斥: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

霸道,即法家,提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富国强兵、对外扩张;

王道,即儒家,提倡道德和仁义,和法家以法治理相反,提倡以正义和仁爱作为治理标准。

霍光立汉宣帝废海昏侯的背后

1、汉昭帝十分信任霍光,并没有用上官桀来制衡霍光,当时汉昭帝已经14岁——在汉晋时期这个年纪已经有独立做出决策的能力。

2、海昏侯刘贺,5岁被封昌邑王,即皇帝位时是33岁,在昌邑王任期为28年,拥有龚遂、张安等长期的部属,有一定的势力。若是海昏侯为止坐稳了,必然重用昔日部署,削弱霍光势力。

从龚遂屡屡劝说刘贺,但刘贺不听,远离张安等儒家来看,刘贺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而是一个个性外露且有容人之量的人。

即:刘贺不能如汉昭帝一样信任霍光,霍光无法控制刘贺;若是霍光不废刘贺,霍光必然如同周勃受到汉文帝打击一样的结局。

3、汉宣帝刘询,在即位前有过5年的监狱生活,出狱后就以平民身份长大;相比昌邑王刘贺是一无所有。和刘贺相比,刘询根本没有和霍光对抗的资格。

刘询在即位后,政事全部让霍光处理,一如汉昭帝时的模式。汉昭帝、汉宣帝二人都让霍光专政,得以即位稳定。即位27天的刘贺之所以即位短暂的原因就在于刘贺不肯让霍光专政——因为刘贺有自己28年经营的事业,刘询一天都没有。


霍光废海昏侯刘贺、立汉宣帝,和诸吕之乱时陈平、周勃等西汉功臣以外家恶排除刘襄,以母家恶排除刘长,最后立母家毫无势力的刘恒为皇帝,都是一样的目的——保住自己控制朝廷的权力,不让外家、母家强悍的刘襄、刘长有培养自己势力、取代自己的机会。

汉宣帝清算霍光家族是被动反击而非主动出击

1、汉宣帝在霍光死后夺取霍氏兵权,是自卫行为,是汉少帝的诸吕之乱和汉文帝打击周勃一样的行为。汉少帝将兵权给了诸吕,诸吕给了周勃,导致自己被废身死。汉文帝即位当日即可让心腹掌握长安禁军兵权,将周勃从太尉升任丞相,变相罢免周勃兵权。

汉宣帝将掌握兵权的霍氏家族换成了自己的外戚,是保住自己帝位的自保行为。

2、霍光儿子霍禹想要学习霍光非海昏侯另立故事,但因为事情败露而被处死。

从汉文帝对待周勃的案例来看,汉宣帝夺取霍氏家族的兵权是为了稳固帝位,并无处死霍禹等人的心思。霍光家族被处死,原因是霍禹等想要废汉宣帝而另立,这就不得不死。

但霍光拥立的功德,汉宣帝还是记得的,并没有因为霍禹的意图废立而忘记。

综述

霍光废刘贺,是刘贺不同意霍光专政,汉昭帝、汉宣帝能够允许霍光专制,因此能够稳定帝位。

霍光死后,汉宣帝夺取霍氏家族兵权,最多就是如同汉文帝对待周勃一样的待遇,不会有性命的担忧。霍光家族被灭,就在于霍禹竟然想要废除已经即位8年的汉宣帝而导致的。

但汉宣帝是一个感恩的人,并没有因为霍禹的意图废立而忘记霍光的拥立之恩。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霍光去世后,汉宣帝以皇帝级别的葬礼,让他陪葬茂陵。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寝,这是给他非常高的待遇。此外,还给霍光谥号“宣成”。

(霍光)

后来,霍家后代谋反,汉宣帝对霍家后代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儿子霍禹被腰斩,侄孙霍云、霍山自杀,霍光遗孀霍显被杀,霍光女儿、汉宣帝皇后霍成君被废自杀。总之,霍氏一家被满门抄斩,夺爵取封。

但是,汉宣帝却并没有处理霍光,依旧让他陪葬在茂陵。后来,汉宣帝让人画“麟阁十一功臣”像的时候,还把他排在第一位,一直配享太庙,给他足够的尊敬。

那么,汉宣帝为何依然要尊崇霍光呢?

第一,汉宣帝是霍光迎立的,动霍光,就是动他自己的根本。古代皇帝是很重视“根红苗正”问题的,目的是要体现继位的合法性。汉宣帝是汉武帝废太子的孙子,从小就在监狱里服刑。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霍光等人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刘贺才当27天皇帝,霍光等人就说刘贺荒淫无道,把他给废了。从监狱里把汉宣帝接出来当皇帝。从这里可以看出,汉宣帝其实并不是“根红苗正”的。汉宣帝显然很重视这个问题,在他当皇帝的第二年,就要给汉武帝上尊号和庙乐,这样做,就像皇帝封禅泰山体现“君权神授”一样,他也是为了体现自己得到汉武帝的“真传”。而霍光又是汉武帝任命的顾命大臣,既然如此,霍光所迎立的就是对的,就是代表汉武帝遗志的。反过来,如果霍光是奸贼,那么他迎立的汉宣帝也就存在问题了。

(汉武帝)

第二、汉宣帝需要倡扬“正能量”。这个“正能量”就是树立鞠躬尽瘁、忠心事主的好典型。霍光在活着的时候确实把持朝政。但是,一者,霍光把持朝政是汉宣帝让他把持的。汉宣帝一当皇帝,霍光就提出还政,但是汉宣帝不同意。那么也就是说,这个朝政是汉宣帝授予他的。二者,霍光虽然专政,但是他并没有做过篡位的事情。一直在履行一个臣子的职责。因此,这样的霍光,是可以树为典型的。只不过在宣传上,尽量宣传他鞠躬尽瘁的一面,不去宣传他独断专行的一面就可以了。

第三,汉宣帝就算要处理霍光,他有啥理由呢?霍光生前并没有谋反篡位的迹象,也找不到这样的证据,怎么定他的罪?如果说霍光是没有把儿子、老婆、侄孙等管好?也可以这么说,毕竟“养不教,父之过”,但这些事发生在霍光死后,霍光也不可能从坟墓里爬起来再教育啊。如果说霍光把霍禹、霍云、霍山安插在朝廷之中,但这当初也是经过汉宣帝同意的,汉宣帝不能说他自己的决定不对啊。

(汉宣帝)

第四,汉宣帝得体现他的“皇恩浩荡”。所有拿死人来说事,都是做给活人看的。“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如何处理霍光,朝中大臣们都看着呢。汉宣帝越是宽待后代犯了大错的霍光,越是体现他的皇恩浩荡,体现他是一个明君,大臣们就越是忠诚于他。再说了,霍氏后代基本上死绝了,就是把霍光抬上天,也不会在朝中形成新的势力。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汉宣帝是一代明君,他能带着一帮朝臣实现“孝宣中兴”,其政治智慧绝对是一流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因为汉宣帝能够登上皇位,离不开霍光。

霍光作为汉武帝的托孤重臣,昭宣之治的主宰者,实际上是后汉武帝时代,汉宣帝亲政前,汉帝国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霍光虽然恋权,排除异己,但实际上功劳也不可埋没,否则也难以解释汉宣帝帝位来源的合法性。

霍光毕竟有功于汉王朝,在他权势达到顶峰之时,也没有对帝位有觊觎之心,作为汉武帝树立的类比周公的典型,他执掌汉王朝政权多年,不仅权倾朝野,由于他的勤勉尽责,也为汉王朝改弦更张,恢复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大汉臣民中具有较高的权威。

基于以上考虑,汉宣帝在霍光死后,掌握实权后,铲除了意图不轨的霍氏一族。但仍然保持对已故重臣的尊重,一码归一码。

既消灭了霍氏,又显示了其对重臣的尊重和宽广的帝王胸怀,可谓是明智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