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都是北方战胜南方,兼议多神教为什么打不过一神教?

育空高原

为什么历史上都是北方战胜南方,兼议多神教为什么打不过一神教?

育空高原,位于如今的加拿大和美国阿拉斯相接之处,其间有一条落基山脉横贯其中,南北纵贯4800多千米。

有山脉就意味着有冰川,在大约2万年之前的第四纪冰期,加拿大与阿拉斯加是完全被上古冰川隔绝开的。

此次的冰川时期持续了200-300万年,结束于1-2万年之前,这段时期又称第四纪大冰期。

直到2万年前,第四纪大冰期结束,育空高原的上古冰川开始融化,北美洲的生物们,发现自己大难临头了。

三百万年冰川隔绝的消失,让它们面临的,是比魔鬼还凶恶的死神。

阿拉斯加

第四纪大冰期结束,使育空高原与北美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让亚洲生物的足迹,沿着落基山脉一步一步踏向北美。

为什么历史上都是北方战胜南方,兼议多神教为什么打不过一神教?

结果不到1000年的时间,北美60%以上的动物,彻底遭到了灭绝。

其实2万年前的阿拉斯相对并不是很冷,平均气温在-25℃左右,比如今低30多摄氏度。

就是这个气温,却是北美五大湖以北最温暖的地方,因为阿拉斯加是个谷地,地磁场的扭转会给阿拉斯加带来一个小洋流,使得阿拉斯加变得更加温暖。

同时,阿拉斯加有食物。

冰川时期

为什么冰川时期会使地球上大部分物种灭绝?

其实冰川时期并不是非常冷,拿中纬地带相比,冰川时期的温度大致比如今下降4-5℃,极地地区下降得多一些,大约11℃左右。

但就是冷的这几度,会使降水、结冰、冰川融化,无法达到如今的平衡点,最后导致结冰越来越多,这才导致生物灭绝。

温度下降4-5℃并不会对动物们造成致命的威胁,动物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普遍可以增厚皮毛。

关键的是植物无法存活,因为植物无法应对寒冷与积雪。

植物无法生存,那么动物也就无法生存,所以在冰川时期,大部分的动物不是被冻死的,而是被饿死的。

因为冰川的增加,使得海平面下降,阿拉斯加的土地逐渐增多,让不算很冷的阿拉斯加仍有一些植物。因此阿拉斯加成为了当时北极生物们的天堂。

当然,这并不是造成北美生物灭绝的主因。

我们看到,在历史上大多数都是北方战胜南方,高低胜过低地。

这和北方人的生存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恶劣的生存条件,使北方人不得不变得更为艰苦耐劳。

人类的到来

第四纪大冰期使北美洲北部被完全冰封,当时的生物们想要活下去,只能向北到阿拉斯加,或是往南到墨西哥。

直至冰川时期结束,育空高原上的冰川完全融化,使北方的动物能够一路向南进发。在北方生存下来的动物们眼里,南方动物们都是懦弱的。

因为更艰苦的生存环境,让北方的动物具有更锋利的爪牙,和更强烈的求生欲望。

北方动物到来后,南方的动物们发现,完全不是北方动物们的对手。

若不是一种浑身长着毛,直立行走的灵长类怪物出现,北方动物原本还有希望。

这个灵长类生物的到来,使北美原生动物大量灭绝,比如我们很喜欢的剑齿虎、猛犸象、野马等等。

这些动物的灭绝,80%都与这个灵长类生物有关。

我们看动物世界,食肉动物捕猎,基本上都是每次捕杀一只,等到吃完后再捕杀。

而这种直立行走的灵长类生物呢,是大规模的种族灭绝式的屠杀。最终导致动物们完全灭绝。

因为这种灵长类的生物,已经学会了如何取火,而其他的动物们害怕火焰,他们捕猎的战术,就是用火把动物聚集成一个小圈子。

然后用火把动物们赶到悬崖边上,引发混乱,最终这些动物们全部掉落悬崖摔死了。

接下来,这种灵长类动物全家走到悬崖下,享受美食,还用他们的皮毛制成衣服。

一次这种捕猎,至少可以屠杀3000只的牦牛,或者几百只猛犸。

这种说法有很高的可信度,和确凿的事实依据。

就是这种高效率的捕猎方式,最终导致了很多物种的灭绝。

除了火把之外,这种灵长类生物,还有一个武器,那就是狗。

狗是捕猎中的超级杀手,让这种灵长类除了捕猎大型动物之外,也可以轻易捕猎小型的野兽。

而且狗还有一个可怕的武器,那就是细菌。犬瘟和狂犬症也是大量的物种灭绝的原因。

总之,这种灵长类动物,在极短的时间,就灭绝了北美大量的原有生物,然后一路向南。

不到八千年,这种灵长类动物到达了墨西哥东南部,整个美洲都被这个灵长类生物覆盖了。

就在这个时期,一种比这种灵长类动物更残暴、更血腥、更强大的生物出现了,他就是如今世界的霸主---人。

那些直立行走、浑身长毛、举着火把在阿拉斯加大叫大跳的灵长类动物,和那些在墨西哥血腥祭祀的人,当然不会是同一批人。

他们之间,到如今绝不会提“血浓于水”。

人类的足迹,由南至北,从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加拿大的易洛魁人,北美印第安苏族。再往南到加勒比的印加、阿兹特克、玛雅三帝国。

但人类的脚步,到了中美就停下了。

人类灭绝了北美70%上的原生动物,而到了南美、中美却不过10%。

一部分原因与地形有跟大的关系,在蛮荒的冰天雪地锻炼出来的爪牙,可能无法在潮湿的沼泽里施展。

也有可能是温暖的气候,让人类在几千公里鏖战中,丧失了锐气。

人类的步伐,在中美洲遇到了阻碍,所以南美几乎没有发展出能排上名的大型人类帝国。

世界农业的三个起源地,一是近东中心地,二是中美州中心地,三是中国北部中心地。

然而墨西哥的玉米农业,却没有继续向南发展,止步于秘鲁。

直至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南美也没有发展出像样的大型文明。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森林。

作为现代人肯定很难理解,森林怎么会是个困难呢?砍掉就好了。

但在当时的确是个大问题,因为亚马逊雨林实在太潮湿,无法烧荒垦种。

无法放火,在铁器时代来临之前,砍树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

加上亚马逊实在太热,如果没有几万人共同协作的情况下,不到半年,被砍的植物就会重新生长出来。

二战时美军在缅甸就吃过这个亏。

插句题外话,黄帝和蚩尤大战,假如蚩尤胜了,华夏文明的中心会不会改变?

就算蚩尤获胜,他也会把首都搬到黄河流域,因为华南当时有大量的沼泽,同时过于湿润。

当时还没有铁器,因此砍不了树,无法砍树就无法扩张领土。

所以假如蚩尤获胜,华夏文明仍然会在黄河流域发展。

安第斯山脉

言归正传,人类的步伐从阿拉斯加到南美的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这条山脉也是如今智利与阿根廷的分界线。

为什么历史上都是北方战胜南方,兼议多神教为什么打不过一神教?

从阿拉斯加到安第斯山脉,真是一个漫长的旅途。

在这个漫长的旅途中,人类并没有忘记他们的原始信仰。

爱斯基摩的“萨满教”、印加的“拜物教”(意谓巫术)、阿兹特克的纳瓦特尔原始宗教与玛雅宗教。

他们都属于多神教“万灵崇拜”,献祭、图腾、占卜、通灵、降神、转生……惊人的相似。

多神教与一神教

我们先讲一下多神教和一神教。

多神教和一神教是截然不同的。

如同字面的解释,多神教属于“万灵崇拜”,比如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日本的“神道教”,中南欧的“德鲁伊”,古希腊的“宙斯”,北欧的“奥丁”。

多神教就是万物有灵,山有山神,花有花仙,降雨有雨神,打雷有雷神,爱有爱神,智慧有智慧神。

一神教呢,就没那么复杂。

比如犹太教,和由犹太教发展出来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等等。

这些宗教,只有一个“主”,所有事都是“主”说了算。

佛教属于“伪一神教”,虽然佛教承认存在许多平起平坐的佛,但一般信徒只崇拜其中某一位,一般只拜释迦摩尼。

其实一神教也好,多神教也罢,本也无所谓,但我们看在历史上的宗教战争中,基本上都是一神教胜过多神教。

多神教别说传教了,连本来的信徒都守不住。

中国的道教,属于多神教,除了三清四御,凡人修仙也能成道。

但在中国,本土道教却不如外来的“伪一神教”佛教。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欧洲的本土宗教就更惨,中南欧的德鲁伊在与基督的战争中败北,以至君士坦丁大帝宣誓基督教为国教。

古希腊宙斯带领的奥林匹亚诸神,在与耶和华的战争中,败给了耶和华。

就连大受欢迎的神,像是波塞冬、雅典娜、阿瑞斯、哈迪斯、普罗米修斯,都输得一败涂地。

而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丰收女神德墨忒尔、美丽女神阿佛洛狄忒,更无人提及了。

北欧的奥丁,如今只能在电影里看到了。

到了中亚,是绝对的一神教: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创立于公元七世纪,三大宗教创教最晚。

为什么历史上都是北方战胜南方,兼议多神教为什么打不过一神教?

在伊斯兰教之前,中亚原本有许多的小教派,但一神教伊斯兰教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如今中亚再看不到其他任何宗教。

同时被伊斯兰占领的南亚,也抛弃了本土宗教巫术“降头术”。

到了青藏高原、蒙古、满洲建奴女真、北方的鄂伦春人的萨满教,也被后来传入的喇嘛教迅速打败。

一神教对多神教是压倒性的胜利,哪怕多神教几千年发展土壤,一旦被一神教传入,多神教就输得彻彻底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始宗教大多是“多神教”,这种情况下,人和神是一种“交易”的关系。

也就是说,神比人并没有强过太多。

好比常年干旱,俺拜雨神,祈求雨神能下一场雨。

可过了很长时间,仍然一滴雨没下。

时间一长,俺就不信你了,俺拜龙王试试,看看龙王能否降雨。

在多神教下,神灵也并非统一。

而且神和神之间也会大打出手,你要看过希腊神话就知道了。

泛神论的缺点,就是神不是绝对强的。

人们信仰多神论中的神,更多是一种交易的关系,你没实现我的愿望,我就信别的神。

但“一神教”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因为只有一个神,无论神是否满足你的愿望,你也不能质疑神,你只能想,是不是自己不够虔诚。

“神”的权威无可置疑,比如欧洲历史中的“教皇无谬误”,“教皇”为最终裁决,从而可以建立起森严的等级控制。

是不是看着看眼熟?

环境

讲完了一神论和多神论,我们看回爱斯基摩的“萨满教”和中美洲安第斯的“巫术”。这两者都是多神教,但因为环境的不同,在之后的发展上出现了分歧。

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北极地区,所以崇拜山神、海神、风神、雨神、海豹神、北极熊神。

而安第斯发展出了农业,所以除了山神,海神,风神,雨神之外,又多出了丰收之神,疾病之神,战争之神,生育之神等等。

为什么历史上都是北方战胜南方,兼议多神教为什么打不过一神教?

爱斯基摩萨满“通灵”的方式,是快速旋转,转晕后迷迷糊糊之中,接受神的旨意。

安第斯巫师吸食大麻。

爱斯基摩因为环境的原因,人口始终有限,所以“萨满”多是兼职。无法职业化,也就没有固定仪式。“神”始终是平等的。

到了安第斯,因为发展出了农业,所以出现了专职的“巫师”。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逐渐密集,阿兹特克人崇拜的“太阳神”逐渐成为了“主神”。

随后发展出了固定的仪式,比如挖心祭天。

如果没有西班牙人,再给阿兹特克人几百年,说不定也会发展出“一神教”。

入侵者

插句题外话,与我们认知不同,在爱斯基摩人到达北极之前,环北极地区出现过人类的踪迹。

也就是说,如今的爱斯基摩人并不是北极原住民。

在爱斯基摩(Inuit因纽特)人到达加拿大和格陵兰之前,萨卡克(Saqqaq)、特勒斯(thules)、多赛特(Dorsets)人就生活在加拿大拉布拉多至格陵兰岛之间的岛屿和海岸线。

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竞争过Eskimo人,或者他们之间相互融合,最终他们在公元1500年左右就全部消失了。

也就是说,如今生活在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属于征服者,他们在公元1100年才到达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正值中国的宋朝时期。

当爱斯基摩人想要继续南下时,遭遇了更彪悍的易洛魁人,阻止了爱斯基摩人南下的脚步。

如今的爱斯基摩人,不超出1000年的历史。

陆桥

因为第四纪的大冰期,大量的水结冰形成冰山,使得海平面降低。

为什么历史上都是北方战胜南方,兼议多神教为什么打不过一神教?

海平面的降低让白令海峡形成一条路桥,那么人类就有可能徒步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直接走到阿拉斯加。这就是著名的路桥学说。

但还有一种说法。

上文中提到的新征服者,爱斯基摩人是坐船到达的格陵兰岛。

为什么历史上都是北方战胜南方,兼议多神教为什么打不过一神教?

爱斯基摩人,可以用熊皮和鲸鱼骨制成舟,纽芬兰博物馆还展出过这种熊皮舟。

那或许有人会有疑问,原始人可以在大海上航行这么长的距离吗?

南太平洋岛国的土著人,仅仅依靠挖空的树干“独木舟”,就“游”遍太平洋的全部岛屿。

而北太平洋还有可供休息的浮冰,浮冰上还有脂肪丰富又美味的海豹呢。

众神之神

我们从育空高原讲到安第斯山脉,又从阿拉斯加到南美的亚马逊雨林。

从一神教和多神教讲到了萨满与巫术。又从爱斯基摩人讲到路桥学说。

我们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我们之前提到过,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我们可以称之为“道”。“道”看不见,摸不到,却真实存在。

北美动物灭亡,是因为人类的入侵,人类的入侵是因为育空高原上的冰川融化。

爱斯基摩人也在冰封蛮荒之处发展出了文明,但环境决定了他们种族的命运,寒冷的北极无法养育更多的人口,自然也发展不出更先进的文明。

而南美洲的印加、阿兹特克的印第安文明,虽然与爱斯基摩人同出于二万年前的同一祖先。但因为在拉美发展出了农业文明,使他们发展出了更多人口和更先进的科技,以及更成熟的宗教,并几乎,就差一步踏入现代文明。

为什么历史上都是北方战胜南方,兼议多神教为什么打不过一神教?

这一切,都是遵循“道”的发展。

北极的寒荒之地,只有海神、山神的原始宗教,到了安第斯山脉,会发展出太阳神主神。

而在欧亚大陆,耶稣诞生了。

这一切的神,无论是山神、水神、太阳神,还是德鲁伊、奥丁、宙斯。

在这些神的背后,还有一位众神之父。这位凌驾于众神之上的神,控制着耶和华、耶稣、安拉的兴起于衰亡。

他是众神之神,神之上神,是所有神的主宰。

他的名字如风一般千变万化,如同人的死法数之不尽。

他是宇宙之间唯一的真神,他的名字,叫做“科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