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开普票,没进项,怎么缴纳所得税?

豆汁泡油条


最新的优惠政策,小微企业的所得税优惠力度还是蛮大的。

但是,因为税法税前扣除的标准和会计确认成本的标准有一定差异。小微企业开了普票,但没有进项的话,会导致企业的利润很高,最后要缴纳的税额变高。

比如,开票金额106万,利润是20万,那最后就是按照20万的5%算所得税,是1万。那如果是其中有20万的成本拿不到发票,不能税前扣除的话,那这20万也会成为利润 ,就要多交1万的所得税。(话说算起来也不是太多啊,让对方价格降到一点,也是可行的哈。嘿嘿)


之前跟一位朋友聊过一个这样的问题,她所在的公司是咨询行业,给客户做咨询服务的时候,并不全是公司自己的顾问,常常会外聘顾问,可能是大学教授,也可能是企业高管。她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付给外部顾问的费用很不好入账,因为对方不愿意去开发票,甚至不会跟公司签订劳务合同。

这部分费用很不好入账,对公司来说,不仅是所得税的问题,可能还涉及个税。因为没有发票没有合同,资金出去也是麻烦,甚至还得老板自掏腰包,那老板就得分红呀。


当然,以上其实是比较极端的情况,类似的咨询公司,也常会想写法子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不签劳务合同,但把合作方式变成会议讲座之类的方式,或者将合同方变更,类似中间再有一层代理机构。

只要不是完全的虚开发票业务,真正的成本要入账,要税前扣除,通常都是合理的,也是可以通过设计业务全部或部分解决的。

可能,真正要考虑的是,没有进项的业务,是不是在虚开,这就不是税务筹划的范畴,而是逃税行为。


康愉子


税法中所说的小型微利企业和经济学中所称的小微企业是有所不同的。这里将其理解为税法中所称的小微企业,即:满足三个标准。企业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300人以下,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以下。以下具体讨论企业没有进项的纳税问题:

(1) 小微企业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是增值税中的概念,划分标准是销售额,一般连续12个月销售额没有超过500万不会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而小微企业是所得税法中的概念,即不仅企业是“小型”,还得是“微利”。当然,目前这个微利已经到了300万,力度也是比较大的。

所以,小型微利企业有可能是一般纳税人,也有可能是小规模纳税人。

(2) 小微企业没有进项的纳税:

①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简易征收。增值税=含税销售额÷(1+3%)*3%。与有没有进项没关系。

所得税按照应纳税所得额=总收入-总成本费用+纳税调增-纳税调减。没有成本发票的进项税法是不认的,所以成本票少了,计算的利润就高,多交所得税是肯定的。

多交多少税,是有讲究的。因为现在的小微企业实行的是阶梯式的征税。

即: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那么税率是20%*25%=5%,超过100万但不超过300万的部分,税率是20%*50%=10%

举个例子:

由此可见, 如果本身利润少,缺的票也少,那么由于小微企业的优惠比较大,相应纳税增加较少。当利润较大,没有进项的票很多的情况下,那么交的税会随着税率的上升而急速增高。极端情况就是超出了小微企业的标准,那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②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不可能都开普票的,所以其实不太符合提问的假设。但要注意,因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是销项-进项计算的,那么没有进项,不仅所得税多交,增值税也会上升。

(3) 尽量想办法解决进项票问题:

①对于成规模采购的供应商,一定要能够取得发票;

②对于零星采购的供应商,尽量选择能提供发票的;

③匡算好不能取得发票的成本,与供应商谈好价格。

我是财会小童,与您分享我的观点,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财会小童


小微企业开普票没进项,毫无疑问会多缴企业所得税

问题里描述的小微企业应当是指小规模纳税人。不然,一般纳税人开普票还居然没有进项那早就干不下去了。中国有十八种税收,但是企业缴的相对最多、最频繁的有两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简易征收计算简单,依据行业不同征收率分为3%或5%,绝大部分都是3%。计算公式=含税销售额÷(1+3%)*3%。这就是俗话说的三个点的税。简单易懂,大家一看就明白。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按10%征收。征收的对象是企业经过税务调整后的利润,也就是说小微企业利润的10%就是要交的企业所得税。简单点来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总收入-总成本费用+纳税调增-纳税调减。具体计算方法可以看下面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主表。

如果企业没有进项,那就意味着成本没有了,势必会增大报表上的利润,利润的10%缴税,那就意味着企业缴的所得税会激增。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例如:①小微企业2017年收入80万元,进项成本发票70万元,不考虑其他成本费用的情况下,企业所得税=(80-70)*10%=1万元。②小微企业2017年收入80万元,没有进项成本发票,也没有取得相关扣除凭证,不考虑其他成本费用情况下,企业所得税=80*10%=8万元。一对比,我们就知道小微企业只有取得进项成本发票才会更有利。


税里税外


对于企业来说,有开票收入,有不开票收入。其中开票收入包括,自行开具的专用发票 或者普通发票,税局代开的专用发票或者普通发票。对于不开票收入,就是没有开具发票,直接销售的收入。在账务处理上,不管你有没有开具发票,只要确认了收入,就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缴纳税金。

会计核算和根据税法的要求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还是有差别的。在会计上,只要是实际支出的成本,都可以入账,抵减所得税。但是在税法上,规定必须是在实际支出的基础上,取得符合条件的扣税凭证才能将这部分成本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比如小规模商贸企业购进货物10000元,没有取得发票,销售货物时取得收入是12000元,发生的各项费用是500元,那么看下有进项发票和无进项发票有什么区别:

可以看出,如果没有购进的成本发票,公司实际支出的成本只能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做调整处理,这样利润变大,缴纳的所得税就多了。对于小规模企业来说,购进发票只跟成本有关,所以,在企业的经营中,应该权衡成本和税收,尽量取得进项发票。


简净轩语


小微企业目前是有优惠政策的。

上海这边是这样的:

每3个月,开票9万元以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这就相当于抵扣了。

但是,如果超过了9万元,比如是10万元,那么就要按照10万元来征收,9万元的免征自动取消。

其他地方不知道了。





面具说


一般来说,企业所得税是根据收入-成本-费用=税前利润,税前利润*税率的逻辑计算的。税前利润大于0,就需要计算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开票收入+无票收入,成本根据行业确定成本项目,工业企业制造业的成本=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原材料需要发票,直接人工的工资不需要发票,制造费用里的厂房租金需要发票,费用=管理费用+营业(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一般都需要发票对应。


安永信达财税顾问


如果没有进项就开票,严格来说就是“虚开发票”了,没有进货哪来的卖出?凭空卖出货并开票,是会引起税务注意的。。。如果没有进项票,你就需要承担进项票的成本,你得替你的上家把进货税交了


这样的昵称行不行


增值税是根据销项税扣减进项税核算出来的。如果是正数就需要缴税。若按照单笔来算,小微企业只要发生销售就需要缴纳增值税,不管看的是什么发票。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不到3万可以免税。


黄生财富


只有销项没有进项,只能按16点交增值税了,基本上企业是承受不了的,长期这样,也会税务局被稽查的,这样是不正常的经营的,一般有销项就有对应进项的,一般制造业把增值税税负率控制在4-5.5点比较正常


才千会计说


小规模纳税人,以往是按应纳税的…所得额百分之几纳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