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男團”秀:C位郭德綱,全能于謙,Vocal岳雲鵬……


德雲社“男團”秀:C位郭德綱,全能于謙,Vocal岳雲鵬……


于謙主演的《老師·好》票房已破2億,不僅如此,無論是在微博這樣的社交平臺上,還是劇集一眾“文青”、“深度電影受眾”的豆瓣上,對於這部講述上世紀80年代人的青春成長題材的影片幾乎是一致好評,意外成了一匹黑馬。

身為主演之一的于謙,在影片中飾演的苗老師,表演自然,感情真摯,在感動觀眾的同時,更讓不少人感嘆:這個人真的是個專業說相聲的?更有媒體用“被相聲耽誤的演員”來評價于謙在《老師·好》中出色的表現。

德雲社“男團”秀:C位郭德綱,全能于謙,Vocal岳雲鵬……

實則于謙在這些年除了相聲,也的確跨界了不少行業,如影視,如搖滾。這樣的多方跨界,也可以說是現在德雲社眾成員發展現象的一個縮影。

德雲社從最早的一個小劇場,發展到如今中國知名的大型專業相聲團體,弟子眾多。我們發現,在於謙之外的頭部一批人氣較高的弟子,也開始由相聲輻射到其他行業,進行著各自的跨界,甚至由此在相聲界掀起了一股“飯圈文化”風。

老一輩如郭德綱、于謙,新一輩如張雲雷、岳雲鵬。由前輩帶領,小輩憑特質負責這個團體中的不同“角色”擔當,乍看之下,與現在流行的團體組合的配置頗有些相似。下面,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就來分析分析,德雲社“男團”的“經紀”模式。


德雲社“男團”秀:C位郭德綱,全能于謙,Vocal岳雲鵬……

郭德綱的破圈,德雲社的“出道”

德雲社的今天,可以說是以郭德綱為代表的一眾前輩打下的。

2003年,原名“北京相聲大會”的社團,正式更名為“德雲社”。儘管演出地點由最初的京味茶樓或戲樓改為更大的天橋樂茶園,但當時整個相聲市場依舊處在低迷狀態,德雲社也未激起更多水花。

這樣的狀態持續到2004年,這一年德雲社迎來了一次轉機。有報道稱,2004年10月,北京文藝廣播電臺《開心茶館》節目看中“瀕臨失傳相聲專場”演出,並隨後將它放在電臺節目中進行專場聯播。據公開資料顯示,在節目播出一週後,德雲社的上座率從場均30人直接翻了一倍到60人,德雲社開始有了人氣。

如果電臺節目讓德雲社小露頭角,那麼隨後自2005年開始颳起的網絡媒體風,則是徹底“捧紅”了郭德綱和他身後的德雲社。而之所以媒體會開始關注郭德綱和德雲社,有消息稱,其中袁鴻“功不可沒”。

坊間相傳,2005年9月,袁鴻將編劇史航、劇評人水晶及10餘家媒體記者帶到天橋樂劇場,從這次演出之後,郭德綱開始吸引了一些媒體的關注。同年11月,郭德綱帶著德雲社全體人馬去天津舉行相聲專場演出,袁鴻、史航以及北京10餘家媒體同樣趕到天津,由此揭開此後媒體高密曝光的序幕。

2005年12月《三聯生活週刊》刊發文章《相聲界的草根英雄——郭德綱訪談》,絕對算得上是早期對郭德綱的一則大型報道。

到了2006年,僅1月份這一個月,從鳳凰衛視的《文化大觀園》欄目採訪郭德綱,再到央視的《藝術人生》,郭德綱採訪不斷的同時,也登上多個電視臺的舞臺,推出自己的節目。

在2005年11月份之前,郭德綱和德雲社還只是在相聲圈小範圍被人知曉,但從2005年12月到2006年2月,僅短短3個月的時間,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便突然成為全國各大小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南方人物週刊》就曾發表過一篇題為《天上掉下個郭德綱》的報道。2006初,郭德綱的媒體報道數量與網絡搜索量,直逼當年風頭正盛的“超女”們。

值得注意的是,郭德綱這些年在被媒體爭相報道的同時,也的確是用自己的各種表現,為這些報道“提供了各種素材”。從最初“相聲的堅守者”、“草根英雄”,到進一步上升為“相聲的拯救者”、“相聲新偶像”,他的人設在媒體筆下不斷被“拔高”。

從2007年開始,郭德綱開始從表演相聲、主持人,跨界參演影視劇。2007年和2009年,他分別參演了兩部電影《落葉歸根》和《火星沒事》,然而真正被大量觀眾所知的,還是他在2010年所出演的《越光寶盒》。

德雲社“男團”秀:C位郭德綱,全能于謙,Vocal岳雲鵬……

直到現在,郭德綱還是會時不時出現在銀幕上,可是就近兩年的數據來看,無論是2017年票房並未過億,豆瓣評分也都未超3分的《歡樂喜劇人》和《相聲大電影之我要幸福》,還是2018年自導自演,豆瓣評分4.2的《祖宗十九代》,都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郭德綱在電影上的表現,似乎並沒有他在相聲界那樣風生水起。

我們再回到2010年。這一年剛剛在電影圈有了點名氣的郭德綱,由於門下徒弟毆打記者,他“護短”不予道歉一事,在當時引起廣泛討論,當然,這件事也給他帶來了大波的關注度。郭德綱的人設似乎又有了新變化,加之這時郭德綱頻繁出現在影視作品中、各類節目中,人們看他不再是單純的相聲演員。

郭德綱在這段時間用自己相聲語言中的“幽默”風格,及生活中的“耿直”,賺了一波粉,也抹了一層“黑”。

再到後來,郭德綱在網上開辦“相聲公社”等,以日漸發達的網絡平臺作為媒介,上傳自己的作品,免費提供給網民收聽或觀看。這又使得一大批觀眾通過網絡瞭解了郭德綱和他的相聲,直到現在,也有不少人,在上班上學的路上,習慣性通過音頻平臺收聽郭德綱的相聲,郭德綱也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加了觀眾群體對他和整個德雲社的粘性。

綜上來看,無論大眾對郭德綱這個人如何看待,不可否認的是,郭德綱從相聲界“打”到了娛樂圈,藉助媒體的報道和社交網絡的傳播,徹底火了起來,同時帶火了他身後的德雲社。郭德綱的相聲不僅侷限於相聲舞臺,他更是把相聲帶進了娛樂圈,在保留其原有的傳統藝術精粹的同時,又吸收了時下流行元素,改編而成的新段子,讓不少年輕人眼前一亮。

相聲不再是爺爺奶奶輩的最愛,也成了不少年輕人的心頭好。隨著德雲社年輕粉絲的增多,郭德綱和德雲社也順應時代趨勢,也將一批優秀的青年相聲演員帶到眾人眼前。而這一股新鮮血液,帶著自己的少年意氣,強勢衝出德雲社,躍進觀眾們的視野裡。


德雲社“男團”秀:C位郭德綱,全能于謙,Vocal岳雲鵬……

“郭氏新人”多樣出道法則:相聲圈成基礎,娛樂圈造流量


說起這批德雲社的年輕一輩之前,我們不妨先看一組數據。

德雲社“男團”秀:C位郭德綱,全能于謙,Vocal岳雲鵬……

從藝恩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郭德綱、于謙等老一輩,包括中堅一代的岳雲鵬,其粉絲年齡及性別構成中,男性佔比明顯大於女性,且在18-34歲三個年齡跨層中的分佈較平均。而郭麒麟和張雲雷這一批年輕一輩,則女性佔比明顯大過男性佔比,且年齡構成大多集中在18-24歲的受眾群體。

德雲社“男團”秀:C位郭德綱,全能于謙,Vocal岳雲鵬……

以岳雲鵬、張雲雷、郭麒麟為代表的這一批徒弟們各有特色,說相聲之餘走出德雲社,在娛樂圈的舞臺大放異彩的同時,也給德雲社吸了不少的女性粉絲。


就比如最近大火的“小辮哥哥”張雲雷。清秀的長相,加上堪比歌手的唱功,為他本人加分不少。再到後來,他以一首用流行唱法唱出的“探清水河”,開始受到更多觀眾的喜愛,隨後的“南京南站墜樓”事件,則是進一步為他打開了知名度。

而墜樓事件裡,不難看出,將酒醉後的墜樓,以“在德雲社壓力過大,而意欲自殺”為話題,在微博平臺迅速傳開,引發輿論的同時也讓更多人知道、關注張雲雷。

但真正讓他獲得高人氣的,還是在2017年德雲社的“德雲三寶”全國巡演。張雲雷幽默老成的相聲風格和委婉動人的小曲兒唱腔,被不少觀眾關注。在巡演期間的西安站,與青曲社苗阜王聲對抗,最後得勝而歸,更是讓他“一戰封神”。

張雲雷在相聲圈積累了足夠的人氣,在相聲之外,也開始嘗試跨界娛樂圈,如以選手身份參賽的《笑傲江湖》《歡樂喜劇人》,或是擔任《國風美少年》的召集人。

包括現在同樣具有超高人氣的岳雲鵬和郭麒麟,也是同樣的發展模式。在相聲界發展粉絲的同時,也跨界到了不同領域。比如岳雲鵬,這些年再說相聲的同時,不僅參與不少綜藝節目,連電影銀幕上也沒少出現他的身影。


德雲社“男團”秀:C位郭德綱,全能于謙,Vocal岳雲鵬……

就拿近兩年的作品來說。2017年,岳雲鵬就參演了4部電影,到了2018年,他又參與了師傅郭德綱導演的《祖宗十九代》,在2018年的跨年檔,也和著名的喜劇演員葛優共演了《斷片之險途奪寶》,雖然從藝恩數據來看,兩部電影的豆瓣評分分別為4.2與2.9,票房成績也不甚理想,但無論如何,岳雲鵬達到了在銀幕上維持曝光度的目的,在電影領域始終佔有一席。

郭德綱的大兒子郭麒麟,在2017年也涉足電影領域,出演了《相聲大電影之我要幸福》。隨後的2018年,他參加了《我就是演員》的綜藝,演技獲得了導師們的誇讚,也大有繼續磨練,進軍演藝圈的趨勢。


德雲社“男團”秀:C位郭德綱,全能于謙,Vocal岳雲鵬……

郭麒麟參加《我就是演員》

在跨界之餘,德雲社這一批年輕成員,也將娛樂圈裡的“飯圈文化”,帶進了德雲社。就比如飯圈最常見的,炒CP。

相聲表演中有捧哏有逗哏,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目前比較火的楊九郎和張雲雷組成的“九辮”CP,郭麒麟和閻鶴祥組成的“少班主和壯壯”組合,還有讓“盤它”在網絡上大範圍傳播開來的孟鶴堂和周九良的“堂良”組合,甚至粉絲們還把郭德綱和于謙這對老搭檔拉了一個“郭於”組合,將這一系列的組合剪成各種“德雲社CP群像”的視頻,放在嗶哩嗶哩等視頻網站上,大多獲得了不錯的播放量。

這些逗哏和捧哏們,在一次次的表演中被緊密聯繫在一起,言語動作間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搭檔情,也恰符合現在飯圈中多數受眾的喜好。這大概也是德雲社年輕一代擁有多數年輕粉絲,尤其是女性粉絲的原因之一。


德雲社“男團”秀:C位郭德綱,全能于謙,Vocal岳雲鵬……

粉圈文化入侵,成就“中國第一長壽男團”

從德雲社來看,這個已經被註冊為文化演藝公司的文化團體,其中既有學員,也有內部簽約的演員。這些成員在完成德雲社內的本職工作——相聲演出的過程中,憑藉每個人不同的特色,累計粉絲群體,在數量達到一定的程度,便開始跨界其他領域。

目前來看,德雲社以“雲”、“鶴”字輩作為主力支撐,在娛樂圈繼續拓展版圖的同時,也採用老人帶新人的模式,為後輩爭取著發展空間。除了演員,為了迎合時代潮流下日新月異的趨勢,德雲社還創建了自己的創作班底,負責整理素材,進行段子創作。從經營上來看,自負盈虧的德雲社,儼然如一個成熟的娛樂經紀公司。

從宣傳方式上看,不同於傳統的舞臺表演,德雲社允許觀眾使用手機等錄製工具錄製相聲表演現場,這些在錄製後被放上視頻平臺的表演,無疑是幫助“德雲社”這塊招牌宣傳的最佳載體。

這樣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網絡傳播方式,加之從德雲社近些年推出一眾新人的發展來看,明顯實行的偏“偶像化”運作模式,德雲社將自己的品牌成功打入了娛樂圈內年輕的受眾群體中,把德雲社打造成了娛樂圈中獨一無二的IP。

如果把德雲社擁有高人氣的頭部成員們看作一個“男團”,我們來看看這個“男團”的構成:郭德綱理所當然的C位,于謙則可以全能擔當,二人帶領團中一眾小將,為他們開拓道路,提供資源;岳雲鵬因其不錯的歌喉,可以說是團中的vocal擔當;張雲雷,出色的才藝和帥氣的皮囊,無疑是團中的門面擔當;而最後一個郭麒麟,陽光可愛的性格,可以說是團內的團寵擔當。


德雲社“男團”秀:C位郭德綱,全能于謙,Vocal岳雲鵬……

德雲社演出

這樣的運作之下,由劇場相聲為核心,輻射商演、綜藝、影視表演諸多領域,多層次、多渠道的收入來源的模式逐漸成熟。從網上公開資料來看,郭德綱自2016年後,便不再頻繁參與綜藝及影視劇的拍攝,但德雲社的人氣,卻始終居高不下。

如今的德雲社,以不再是郭德綱+于謙獨大的時代,郭德綱在為德雲社打下一片天地的同時,也教出了一批優秀的徒弟,如今,或也在逐漸將重點放在了幕後,如何帶領一眾年輕血液出道,將更多的年輕受眾吸引到德雲社下。

北京的前門三慶園、工體東路4號,這些掛著鮮紅“德雲社”三字的店址,早已成為年輕人的打卡勝地之一,而每一場相聲演出,臺下坐著的觀眾裡,也多了拿著應援牌、應援扇的粉絲們,為自己喜愛的相聲演員不遺餘力地應援。

將飯圈文化完美融入相聲界的德雲社,“男團出道”之路,還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