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一起傻笑


在女性的绝经期(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分泌的减少,会对身体健康的多个方面产生不良的影响,骨质疏松的产生就是其中之一。在女性更年期,会出现一个骨质快速流失的过程,在此期间,成骨速度要低于骨质丢失的速度,于是逐渐的出血骨密度降低,骨细微结构出现退化,同时伴随骨疼痛、易骨折等症状的问题。

有统计研究发现,女性平均从41岁骨量开始丢失,在41岁~50岁,骨量丢失在3.9%左右,从51岁开始,进入骨量快速丢失阶段,51~60岁,骨量丢失率为15.0%,而61岁到70岁的骨量对视率平均为26%左右,71岁以后,骨量丢失速度会放缓,因此,对于女性更年期骨质疏松的问题,应该尽早的予以重视,尽量减少骨质丢失对于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骨质疏松对于身体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骨疼痛,如腰背痛,腿痛等,都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引起的问题,另外,还有易骨折的风险,50岁以上的绝经后女性,约有四分之一发生过椎骨的骨折,同时,由于骨质的丢失,骨结构变得疏松,还会出现驼背、脊柱变形,身长缩短等问题。

预防骨质疏松,应该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生活的干预控制,另一方面是及时合理的应用药物改善。

预防骨质疏松,在生活上注意这6个方面

1. 有饮酒习惯的更年期女性,尽早的限制饮酒,或者戒酒,减少酒精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就有很重要的作用。

2. 另外戒烟也是很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被动吸二手烟。

3. 在饮食方面,多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的补充,多吃豆类食品、奶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

4. 注意增加日晒,加强皮肤表面维生素D的转化。

5. 注意加强运动,运动不但能够加强身体对于钙质的吸收,提高骨强度,还能够减缓肌肉的退化,增加身体协调能力,减少跌倒导致骨折发生的可能性。

6.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女性朋友,应该注意体重的控制,但在这个时期,减肥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盲目的单靠控制饮食的方式来减肥,可能会导致虽然瘦下来了,由于钙和其他营养素的缺乏,骨质疏松也更严重了。

预防骨质疏松,合理规范用药很重要

在女性更年期,需要补充足够的钙质来减少骨质的流失速度,通常建议更年期女性在饮食上注意富含钙质食物的摄入外,每日最好额外补充500~600mg的钙质,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氨基酸螯合钙等,都是常见的钙补充剂,建议选择身体耐受,补钙效果好的服用即可。补钙的同时,还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和转化,是非常重要的预防骨质疏松的基础营养素。

除了钙和维生素D这两个基础营养素外,在女性更年期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还可以合理的选择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都是膦酸盐类的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是首选的骨吸收抑制剂,应用后能够减少多方面的骨折风险。

除了骨吸收抑制剂另外,雷洛昔芬作为雌激素受体的调节剂,在骨组织中具有雌激素活性,能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降低骨折风险,且不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对绝经后妇女乳腺和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也是更年期女性用于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的可选药物。


李药师谈健康


感觉这个问题特意我准备的,因为我就是一个典型的更年期骨质疏松的女性。

2015年的时候我47岁,当时一段时间先是睡眠不好,晚上就经常惊醒,后来月经开始断断续续,那个时候我意识到了自己可能到了更年期,但是没有往骨质疏松上想。

到2016年初彻底绝经,那时候开始经常性的腰酸背痛,明明没有做过重活累活还是会痛。当时没怎么注意,直到有一次跟老伴拌嘴不小心摔倒骨折了,到医院做好固定,检查了骨密度之后医生说我这是典型的绝经后骨量流失引起的骨质疏松,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以免引起更为严重的骨科疾病。

在修养期间我也学了很多的改善骨质疏松和预防更年期骨质疏松的知识,下面这两个是最直接的方法。

1.多运动、多锻炼。锻炼可以丰富肌肉组织,肌肉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保护骨骼的作用,所以说要多锻炼,但是不要做高强度的锻炼,像跑步、蹲起、仰卧起坐等。

2.合理补充钙质,增加骨脂蛋白。到了这个年底,骨量会持续流失,寻常的钙质只能减缓骨量流失的速度,最重要的是补充骨脂蛋白。骨脂蛋白中含有软骨素和补骨脂,能稳定骨微结构,增加骨小梁的密度,从而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坐下聊健康


大姨妈一直是女性比较头疼的问题,想去游泳,大姨妈造访,去不了;想去跳舞,大姨妈来了,肚子疼,跳不了…大姨妈虽然不讨喜,但是没有她以后,麻烦也没减少。比如,女同志在与大姨妈断交后,体内雌激素缺乏,使得破骨细胞活跃,这一活跃就使得骨被吸收增加,然后导致骨量快速丢失,长此以往,便发生了骨质疏松症。

这就是为何绝经后的妇女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既然绝经后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那要如何防治呢?主要有以下药物可以进行防治:

1. 钙剂

钙补充剂和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它对骨骼健康大有益处。绝经后妇女每天推荐的钙量为1000mg,日常饮食可以每天获得400mg,不足的部分可以用钙剂补充。

2. 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有好处。绝经后女性每天推荐的维生素D含量为400IUg,超过70岁的女性每天要补充600IU。

3. 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属于新型的强效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长效和短效之分。长效的每周1次,短效的每天1次。

4. 降钙素

看名字好像是治疗骨质增生的,其实不然,它是一种钙调节激素,减少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数量,然后阻止骨量丢失并且增加骨量。此外,降钙素还能明显减缓疼痛。这个药之前在临床上使用的非常好,但是由于后来发现降钙素可能与某些肿瘤的发生率轻微上升有关,影响了这个药物的使用。

5. 雌激素类

既然绝经后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是因为缺少了雌激素,那自然补充雌激素也可以防治骨质疏松。雌激素有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类。天然的雌激素不良反应少,而且可以监测。

6.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

这类药物不是激素,但能选择性的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与不同形式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后,发生不同的生物效应。这类药物用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能显著地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

7.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

包括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也是目前很常用的一类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时,要定期监测血钙水平,以防止发生高钙血症。除了以上,还有维生素K2、植物雌激素、部分中药、锶盐等药物也可以用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除了药物治疗,还应注意营养、锻炼、多晒太阳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关于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还有很多,比如药物剂量如何选择?何时吃?药物品种如何选?等等问题,以后我再给大家解答。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叨叨药师


骨质疏松是更年期女性最常见的问题。骨质疏松如果不加控制的话,一旦摔倒极容易导致骨折,后果非常严重。有可能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保证充足的钙的摄入量。钙是预防骨质疏松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更年期随着雌激素流失加快,会导致钙的流失加剧,所以更年期女性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要在正常女性基础之上再增加200毫克。现实中钙最主要的来源是牛奶,绿叶菜和豆制品,更年期的女性要想保证充足的钙,要达到每天500毫升牛奶,一斤蔬菜和适量的豆制品。如果从膳食中钙的摄入量不足,要考虑钙补充剂。



第二,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同时还可以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就是阳光的照射,所以更年期的女性要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充分的阳光照射。对于生活在空气污染地区,高纬度地区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阳光照射不足的女性,可以每天补充600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第三,防止雌激素的大量流失。前面说到钙的流失和雌激素的流失直接相关,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的原因导致体内雌激素流失过快。这时就不得不提到一种成分,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在体内可以起到类雌激素样作用,所以更年期的女性可以适当的多摄入一些豆制品来延缓雌激素的流失。



第四,适当运动。运动在任何年龄段都是必要的,对于更年期的女性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建议每天保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每周两次以上力量训练。但更年期的女性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运动时间不易过长,避免导致运动伤害。



做到以上四点,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安全度过更年期。

回答者:孙继红,执业药师,注册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头条号:注册营养师孙继红。


营养百事通


在很多人印象里,骨质疏松是60岁以后的老年人才会患有的,也正是这样的误区,让很多的中年人耽误就最佳的预防和治愈时间。



骨质疏松一般女性居多,这主要是和绝经期的雌性激素有关。雌激素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和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及骨质形成作用,并有拮抗皮质醇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减低,故骨吸收加速而逐渐发生骨质疏松。雌激素还有刺激1a一羟化W生1,25-二羟维生素D3的作用。绝经后缺乏性激素,1 a-羟化酶对甲状旁腺激素(PTH)、低血磷等刺激生成的敏感性减低。以上因素均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

很多女性在40岁后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的现象,总以为这是疲劳过度,适当休息就可以恢复,其实这很有可能是骨质疏松的前兆,不仅仅是腰痛,骨质疏松另外一个明显的症状是骨折。


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暴力一般较小,行走时摔伤、扭伤,下蹲拾物,至起床时不慎都可能造成骨折。骨折后的愈合时间要比外伤引起的骨折的愈合时间长。因为骨质疏松症者体内钙、磷及蛋白质相对缺乏,骨折愈合所需的原料相对缺少。


骨科医生告诉大家,对于40岁以后的女性,生活中要,多做这2件事,远离这3种偷走骨骼健康的食物,能够预防骨质疏松。


早起摄入骨脂蛋白

骨骼中的元素物质不仅仅有钙,还有蛋白,锌,铁等。为了预防骨质疏松,也需要多摄入骨脂蛋白来促进骨骼对蛋白的吸收。早晨是我们骨骼一天中最为轻松的时间段,也是疲劳度最低的时间,早晨醒后摄入骨脂蛋白能够提高骨骼的韧度,缓解骨骼的酸痛,提高骨密度,缓和骨关节处的拉伤,磨损。还有的补骨脂等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骨骼健壮。



适量运动

每天要多进行运动。可以获得更高的峰值骨量,减少和延缓绝经后或者老年时期的骨量丢失。相反,活动减少,肌肉强度减弱,对骨组织的机械刺激下降,骨形成减少,导致骨量下降。建议每天进行1小时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方式。


远离3物

食盐过多

如果盐食用过多,会导致我们体内的钠钾元素失衡,不但可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还会引起水肿,甚至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吃得过咸也会增加钙元素的流失,加重骨质疏松症。

蛋白过多

摄入蛋白质过多会造成钙的流失。根据实验发现,妇女每日摄取65克蛋白质,若增加50%,也就是每日摄取98克蛋白质,则每日增加26克钙的流失。


浓茶过多

茶叶内的咖啡因可明显遏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促进尿钙排泄,造成骨钙流失,时间长了,也就造成了骨质疏松的出现。


过了40岁的女性,一定要注意好身体的变化,提前预防骨质疏松,日常的作息,饮食,活动等都需要一步步调理。


红帽搠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好发于老年人和更年期妇女中,所以过了45岁的女性一定要警惕该疾病,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女性45岁之后,骨量开始下降,骨密度降低,骨细胞活跃度减少,再加上更年期雌激素水平的分泌不平衡,所以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出现。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结构发生变化为主要表现,它最大的特点便是容易骨折,骨折部位主要表现在桡骨、髋部等,尤其髋部更是危害大,轻者导致患者卧床数日,重者可以导致瘫痪,终生站不起来,除此之外,它还会引起冠心病、脑中风等并发症,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女性处在更年期,本身性格比较敏感,脾气比较暴躁,所以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骨质疏松的到来,身体即便有些疼痛,也以为是劳累所致,所以更年期骨质疏松更容易被女性忽略。

当女性更年期出现骨质疏松症状时,身体会出现一列的表现,比如腰背疼痛、膝盖酸软、身高变矮以及呼吸系统下降等,如果女性有这些现象,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确诊,以免耽误病情。

那么生活中,更年期女性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专家建议多吃1食物,常做2件事,增强骨密度。

多吃1食物:骨脂蛋白

骨脂蛋白是药食同源食物,可以增强骨密度,促进骨成型蛋白因子的表达,活跃骨细胞,强筋健骨,使走路更稳健。

常做2件事:

晒太阳:经常晒太阳有利于钙质的吸收,增强骨骼细胞活跃性,并能增强免疫力,每天可以晒晒太阳,走出家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慢跑:慢跑可以增强腿部力量,强大心脏和肺部功能,是最好的有氧运动,女性朋友经常做,不仅能够改善骨骼力量,还能减肥瘦身,美容护肤。

总之,更年期女性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爱,每个处在更年期的女人都是不容易的,所以爱她就要让她身体健康,从现在做起,积极预防骨质疏松,是对伴侣最好的呵护。


用户53227665672


女性在绝经之前,受雌激素保护,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较低,但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会使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雌激素与人体骨量有一定的联系:雌激素是维持骨吸收和骨形成平衡的重要因素,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女性在绝经后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女性应在绝经后做好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

1、多选择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豆类、鸡蛋、绿色蔬菜、海带、鱼等。

2、要注意一些食物对钙质的影响,如吸烟会影响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作用,酗酒可因酒精毒性作用造成营养不良,影响钙质吸收;少喝浓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这些饮料会造成钙流失增加,资料显示,骨折的发生率与咖啡因的摄入量成正比。

3、要注意低盐饮食,因为食盐摄入过量也会影响人体内的钙量。人体食盐摄入过量,会导致尿液中钠的排泄增多,人体在排钠的同时,也会带出一定的钙,因此高盐饮食会增加钙排泄。

4、进行长期规律体育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刺激骨骼肌,促进骨形成。有助于钙质形成的运动包括:承重训练、冲击性运动、抗阻肌力运动。称重训练是在直立状态下机体抵抗重力进行的运动,如走路、跑步等。冲击性运动如跳绳、跳跃、健步走、骑车等。抗阻肌力运动是以增强肌力为目的的抗阻训练可在肌肉直接牵拉的方向刺激骨骼,主要运动包括哑铃、杠铃、橡皮圈或重力训练设备等方式。

5、定期晒太阳,阳光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促进骨形成。


糖尿病之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由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脆性骨折的全身性疾病。一般在绝经后5-10年发病,它不仅严重影响到我们绝经后妇女的生活健康,更加重了每个家庭的生活负担。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危害,临床表现?

  • 疼痛:骨质疏松症患者,大多会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一定要学会与腰椎病鉴别,腰椎病一般是单侧痛,且牵涉致单侧大腿)。
  • 脊柱变形:严重骨质疏松病人会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更严重者会导致心肺功能损伤、腹部脏器受损。
  • 脆性骨折: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胸、腰 椎、髋 部等,发生骨折后严重影响我们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负担。
  • 情绪改变:一些老年患者因患病后,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或因骨折需长期卧床,减少了与外界的交流,从而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情况。

我们在生活如何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

1)基础预防

  • 饮食调整:高钙、低盐和适量蛋白摄入,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每天摄入牛奶300ml;
  • 充足日照:建议日常尽可能多的暴露皮肤于阳光下,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建议每天至少一次,每次10-15分钟。但需要避免强光照射,以免灼伤皮肤;
  • 规律运动:运动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等,减少跌倒风险,更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推荐负重运动及抗阻运动,如行走、慢跑、太极、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 尽量避免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阿那曲唑、华法林等等;也不能盲目停药,需根据专业医生权衡利弊后,作出指导;
  • 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烟酒、咖啡、碳酸饮料都是骨质疏松的催化剂;
2)药物预防


  • 钙剂补充:充足的钙摄入对获得理想骨峰值、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
  • 维生素D: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
其他针对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今天暂不多述,请大家一定要重视绝经后骨质疏松,做好预防措施。如有任何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医学健康守门员


【女性绝经后如何防治骨质疏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f9ca2df713b2d03aaa5a470aae3aae4\

医学微视


50岁及以上女性群体中,近20%-25%%的女性至少发生一次脊椎骨折;危害最大的当属髋骨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绝非是单纯的缺钙。特点是骨量减少,易于骨折。女性进入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体内雌激素及孕激素骤减,也会加速骨量丢失,加重骨质疏松症状。国外更年期女性更重视个人型象:挺拔、身高不缩小,因此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但现在也更关注雌激素水平出高与乳房癌、子宫内膜癌的关系。骨质疏松随年龄增大加重,有2个常见表现:

1.经常腰酸背痛腿抽筋,还有全身不固定地方的疼痛。2.背部渐渐弯曲,身高变矮(脊椎骨质疏松导致的)。

骨头是由骨膜、骨髓和骨质构成的,后者又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起着承重作用是骨头硬度的主要成分。

成骨细胞常常排着队,爬在骨头表面,分泌胶原蛋白,构成骨质的网状"钢筋"框架,同时在体液中抓取钙"贴"在"钢筋"框架上,使得骨头既有胶原蛋白的弹性,又有钙质的坚固。

破骨细胞:顾名思义,在做和成骨细胞相反的事,不断破坏骨质的"钢筋"框架,使骨质流失,也就是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隐匿起病 骨质疏松,骨量丢失本身,在多数时候并没有症状。老年人只有发生腰背疼痛、身高缩短、甚至骨折时,才会对骨质疏松引起重视。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率高达20%,致残率更是高达惊人的50%。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饮食+运动+药物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时间成骨细胞最活跃时使骨量更多,故要补充食物中足夠的鈣和晒太阳运动,邦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后者既能邦助腸道对钙的吸收,又能邦助把血中的钙向骨头转运、还能抑制钙从尿中排出。 首先,合理饮食,为了维持骨骼健康,老年人每天钙的摄入量应不少于800-1000毫克,含钙高的食物包括各种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米、深绿色的蔬菜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有禽类、蛋类、动物肝脏等。饮食摄入不足者应当补充钙剂。除了合理的饮食,维持每日适量的运动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适量的户外运动,并保证充分的日光照射,在预防骨质疏松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已经知道,成年后成骨细胞活性渐消失,破骨细胞活性增强,一旦骨质疏松,骨头缺的是胶原蛋白被破骨细胞吞噬而钙进入了血液,所以缺的不是钙。单纯补钙,并不能进入骨头,反而只会让尿液中含有更多的钙,同时增加血管钙化、心脏瓣膜钙化、全身各个脏器损伤后的修复即是钙化、各部位钙盐结石等危险。

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雌激素或联合孕激素替代治疗确实对部分患者非常有效,尤其是雌激素水平低下的,即使这样也要慎重处理,比如:综合分析年龄、生育年龄、闭经与否闭经超过五年,有无子宫等,这些都是是否合适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参考依据。

有些是绝对禁忌症:怀疑妊娠、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明显增厚、有家属性乳房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或本人有过此类病史、近期内有过动、静脉血栓史、现有肝肾功能损害等。对下列患者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要謹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治疗方法一般以口服为主,也有皮肤能吸收的涂剂、栓剂。但使用时仍要定期复查各项性激素水平,时间不超过2-3年。总之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一定要权衡利弊得失。抑制破骨细胞的二磷酸盐和降钙素对老年妇女更为合适!

但我还是要强调:防止跌跤比抗骨松治疗重要1万倍!

2018.4.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