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用完就扔的小物 暗藏著加班苦的“祕密”

隨著蒙牛發佈了財報以後,國內三大乳企伊利,蒙牛和光明的戰績不免要拿來做比較。

根據公開數據,2018年伊利股份站穩了“老大”的位置,營業收入為789.76億元;蒙牛營收為689.77億元;光明營收為209.86億元。


這個用完就扔的小物 暗藏著加班苦的“秘密”


從淨利潤來看,伊利為64.39億元,蒙牛為30.43億元,光明僅為3.42億元,曾經的國內乳企三巨頭中,光明逐漸“掉隊”,蒙牛和伊利被稱為“雙雄”。

蒙牛和伊利的差距在奶粉和酸奶業務,但是在雙方的“主戰場”液態奶中(營收佔70%—80%),蒙牛以24%的銷售額佔據國內液態奶品牌第一。(數據來源於中商產業研究院)

蒙牛和伊利的地位多年來難以撼動,也正因為液態奶的市場份額。這兩個品牌都源於遙遠的內蒙古,從走出草原,到成為乳業巨頭,背後是看似“不起眼”的牛奶包裝。

這個用完就扔的小物 暗藏著加班苦的“秘密”


利樂——蒙牛,伊利背後的“贏家”


現在四處可見的液體奶,包裝大都來源於利樂,一個在國內備受爭議的公司。它助力蒙牛和伊利成為國內的乳業“巨頭”,也在這個過程中賺走每盒牛奶四分之三的利潤,2016年因為壟斷在國內被罰6億多元。

利樂集團總部位於瑞典,是世界上最先為液態牛奶提供包裝的公司之一,1979年進入中國市場,這家公司以銷售灌裝機為盈利模式,但由於灌裝機動輒幾千萬,生意並沒有什麼起步。


這個用完就扔的小物 暗藏著加班苦的“秘密”


後來利樂轉變了戰略,採用捆綁銷售的方式,低價賣機器,但是包裝材料必須從利樂買。機器費用只收20%,甚至免費贈送,剩下的80%“分攤到”包裝材料的購買中。

那個時候伊利還是在位於內蒙古草原的一家小乳企,以生產低溫鮮奶和奶粉為生,但由於低溫奶不易長期保存,銷售區域難以突破,發展受限。

這個時候伊利的掌門人鄭俊懷發現利樂的產品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而在1997年引入了利樂的包裝生產線,並從低溫奶最先轉到常溫奶市場。之後從伊利出走的牛根生成立了蒙牛,利樂同樣以千萬級的設備低價賣給蒙牛,蒙牛也推出了常溫牛奶。

這個用完就扔的小物 暗藏著加班苦的“秘密”


至此,蒙牛和伊利攜帶保質期更長的常溫奶走出草原,征戰全國市場,迅速成為全國化乳企。利樂憑著捆綁銷售進行壟斷,也在這個過程中賺的盆滿缽滿。

據稱,利樂在自己的包材上印有標識密碼,利樂灌裝機的生產線只有識別到這個標識密碼後才能工作,當客戶採用非利樂公司的產品時,灌裝機就停止工作。

據媒體報道,那個時候,利樂包裝成本一度佔了每盒牛奶成本的40%,每銷售一份利樂包裝的牛奶,利樂從中獲得四分之三的利潤,因此有業內人士戲言:蒙牛和伊利都是為利樂打工的。

這個用完就扔的小物 暗藏著加班苦的“秘密”


2016年,因為壟斷,利樂在國內被罰了6億多元。當時利樂也是“乖乖受罰”,據公開資料,早在2012年,利樂在中國的銷售收入就達到了120億元,淨利潤約27億元。

如今,利樂包裝仍舊佔據了國內乳企,飲料企業利潤的大比重份額。根據公開資料,伊利2017年賺了60億,利樂的包裝成本就接近30億。

這個用完就扔的小物 暗藏著加班苦的“秘密”


從利樂“暴利”看我們的“過勞”


利樂在2005年不再規定必須用他們的包材,壟斷行為也遭到了打擊。但不可否認的是,利樂擁有5000多項技術專利,利樂的壞包率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內,而目前國內的平均水平是萬分之十甚至更高,很多乳企依然選擇用利樂的包裝。

也正是因為這些技術,讓利樂充分享受了中國乳企發展的“紅利”,而且是“毫不費力”的賺最多的那部分利潤,讓乳企蒙牛和伊利兩大巨頭淪為“打工者”。

這也是因為利樂的發展模式符合微笑曲線定理,在幾乎所有產業裡最賺錢的區域都集中在價值鏈的兩端,研發設計和品牌運作。如果在這兩方面欠缺,就只能賺到中間的“辛苦錢”。

這個用完就扔的小物 暗藏著加班苦的“秘密”


就如蘋果掌握著設計研發和服務,手機的生產由中國的代工廠完成,最先掌握灌裝技術的利樂,可以不用參與乳業的生產就獲得最大的利潤。

很多時候無法擺脫的加班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也是在賺“中間部分”的錢,當我們國家的科技創新發展到更高的階段,當我們個人的技能水平有了質的提升,或許能迎來“躺賺”的那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